我們知道,雞蛋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食品,它能夠給人體帶來蛋白質、胺基酸等營養物質。人們對雞蛋的做法不盡相同,有些人喜歡煎雞蛋,有些人喜歡煮雞蛋,甚至還有人喜歡吃生雞蛋。很多人喜歡在早上的時候,吃一兩顆煮雞蛋當作早餐,因為水煮雞蛋在很大程度上能夠保留住雞蛋裡面的營養成分不被破壞。但如果你有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在自己所吃過的煮雞蛋中,有些蛋黃的外面覆蓋著一層灰綠色的物質,而有些蛋黃的外面則沒有這一層物質,這是怎麼回事呢?
需要指出的是,日常生活中我們所見過絕大多數煮雞蛋的蛋黃都被一層灰綠色的物質包裹著,因為我們並無法精確地把握不使這層物質生成的時間,這並不是雞蛋的質量問題。換句話說,蛋黃外表之所以會產生這樣一層物質,是因為我們煮雞蛋的時間稍微長了一點,是我們的操作問題。那麼,這層灰綠色的物質是如何形成的呢?這就要從蛋黃中的化學反應講起了。很早之前,就有科學家為了研究雞蛋裡的成分而對雞蛋進行化學成分分析,分析結果發現蛋清中含有大量的硫元素和氫元素。
當雞蛋被加熱到一定程度之後,蛋清中的硫元素和氫元素就會發生化學反應,從而形成硫化氫氣體。說到硫化氫氣體,這裡再擴展一下,這種氣體的味道就是平時我們所聞到臭雞蛋的味道,這時候的硫化氫還只是低濃度的。如果該氣體達到一定濃度之後,就會變成易燃的危化品。高濃度的硫化氫氣體只要和空氣混合,就額能夠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明火或者高溫的環境就會立即發生燃燒爆炸。但我們完全不用擔心雞蛋裡面形成的硫化氫氣體,因為它的濃度實在是太低了。
而且,蛋黃裡還含有大量的鐵元素。在硫化氫生成之後它會和鐵元素進一步反應,從而生成硫化鐵或者硫化亞鐵,我們所看到的灰綠色物質就是這兩種生成物的混合。灰綠色物質通常出現在蛋白和蛋黃交界的地方,這證明了蛋白裡的化合物和蛋黃裡的化合物反應後的結構。那麼,蛋黃表面的這層硫化鐵和硫化亞鐵化合物是否對人體健康有影響呢?對此,營養專家表示,這層灰綠色物質並不會影響人體的健康,相反地,它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雞蛋飄散出來的硫化氫氣體,讓煮雞蛋聞起來不至於那麼臭。
那我們是否有方法能夠防止這層灰綠色物質的產生呢?確實有方法,不過需要精確把控煮雞蛋的時間。要得到不讓蛋黃表面出現覆蓋物的精確時間,需要反覆進行實驗。雖然一顆雞蛋並不貴,但是整個實驗過程還是比較消耗時間的。再者,人們日常煮東西並不會精確到拿秒表在一旁計算,再加上覆蓋物並無毒,因此人們也就不在意這種情況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