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蛋,為何蛋黃外面總有一層灰綠色的?那是你方法沒用對

2020-12-03 朝花夕食記

雞蛋是家家戶戶日常必備食材,營養豐富,且易被人體吸收。而雞蛋的用處做法都千奇百怪,出現在餐桌上最常見的做法有:西紅柿炒雞蛋,雞蛋羹,蛋炒飯,雞蛋餅,苦瓜炒蛋,紫菜蛋花湯等等…

那麼多的做法,都不是堯妹要分享的,今天堯妹就只分享一個最最最簡單及每個家庭幾乎都愛煮給孩子吃的—清水煮雞蛋。看到這裡,一定有人開始吐槽了~可也正是最最簡單的一個水煮蛋,大家確定自己真的煮對了嗎?

水煮蛋看似最簡單,但往往很多人忽略了煮的時間,以至於即使是新鮮的雞蛋煮出來,蛋黃外都有一層灰綠色的,那是硫化鐵,常食用,容易誘發寶寶腸炎。各位寶媽們一定要注意哦~

要想煮出蛋黃顏色鮮黃的雞蛋,一定要記下堯妹分享的步驟小技巧哦~保證個個蛋黃色澤鮮明豔黃,徹底告別灰蛋黃。成功後,別忘了分享給身邊的小夥伴們~

小科普:雞蛋的營養成分比較全面,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營養補給品,蛋白質的含量很高,並且蛋白質的胺基酸比例很適合人體生理需要,易為機體吸收,利用率高達98%以上…有精益補氣,潤肺利咽,滋陽潤燥的功效等。再者,雞蛋所含的營養成分也對增進神經系統的功能大有益處,因此,雞蛋又是很好的健腦食品。其富含的DHA和卵磷脂,對神經系統和身體發育有利,能健腦益智,改善記憶力~

因此,雞蛋絕對是嬰幼兒成長發育中必不可少的主要食物之一哦~身為寶媽的堯妹,每天都要變著花樣給我家小胡巴吃好呢~有好吃的雞蛋做法,歡迎大家留言分享哦~

【水煮蛋 】

主要食材:雞蛋

烹飪步驟如下:

1.雞蛋用清水清洗乾淨外皮;

2.鍋內倒入適量冷水,冷水放入雞蛋;

3.開火煮五分鐘;

4.五分鐘後關火,不要打開蓋子再燜三分鐘;

5.取出煮好的雞蛋放入裝有冷水的碗內,冷卻一下,即可取出剝皮開吃。

小貼士:1.雞蛋必須冷水下鍋;

2.煮五分鐘即關火

3.不要打開蓋子,再燜三分鐘;

4.煮好的雞蛋冷水浸泡一下,殼會比較好剝。

不做最難,只做最好吃的家常菜。有好的建議或想吃的食物做法歡迎大家留言哦~你的點讚和轉發,以及評論就是對堯妹最大的支持,稀飯就關注@愛吃肉的微胖堯妹

相關焦點

  • 為何雞蛋煮熟後,蛋黃外表有一層灰綠色的物質?它對人體有何影響
    但如果你有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在自己所吃過的煮雞蛋中,有些蛋黃的外面覆蓋著一層灰綠色的物質,而有些蛋黃的外面則沒有這一層物質,這是怎麼回事呢?需要指出的是,日常生活中我們所見過絕大多數煮雞蛋的蛋黃都被一層灰綠色的物質包裹著,因為我們並無法精確地把握不使這層物質生成的時間,這並不是雞蛋的質量問題。
  • 把水煮蛋塞進微波爐會發生什麼?
    你或許會從微波爐說明書或者別的什麼地方看到這條生活建議,如果在網絡上搜索一下視頻,也不難體會到這樣做可能帶來的後果。下面就是油管上一條微波去皮水煮蛋的視頻,我們先來看一下:視頻中的微波水煮蛋用叉子戳一下就轟然炸開,不難想像,如果這過程發生在誰的嘴裡,那可不是鬧著玩的……水煮蛋確實不應該被塞進微波爐,然而,來自聲學諮詢公司Charles M.
  • 水煮蛋蛋黃外發綠屬正常,煮雞蛋有「黃金8分鐘」
    有人發現,雞蛋煮的時間長了,蛋黃外面會有發綠的現象。還有人說,吃這樣的雞蛋會致癌。那麼,煮久的蛋黃外面為什麼會發綠?吃這種雞蛋會致癌嗎?煮雞蛋究竟要煮多久才合適呢?為什麼雞蛋煮的時間長了蛋黃外面會發綠呢?據《健康報》報導,雞蛋中含有蛋氨酸,煮的時間太久就會分解產生一些硫化物,硫化物和雞蛋中的鐵離子發生反應,形成深色的硫化亞鐵,這就是雞蛋黃外面發綠的科學解釋。
  • 雞蛋煮熟後,為什麼蛋黃上有一層綠色的東西?
    雞蛋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有時候我們切開一個煮熟的雞蛋時,會發現蛋黃周圍有綠色環狀物 這是個有趣的烹飪化學,而且不是雞蛋的錯,那是煮雞蛋的人的錯,是一件完全可以避免發生的事! 當我們看到蛋黃周圍有這種灰綠色的環狀物時,這種變色反應說明我們煮雞蛋的時間過長了。
  • 雞蛋煮得太久,蛋黃外面會有些許淺綠色,這樣的雞蛋可以放心吃嗎
    早上經常吃一個煮雞蛋的朋友應該有發現,如果雞蛋煮的時間太長了,蛋黃外面還有一個深深淺淺發綠的現象。有的人說是這樣的雞蛋對身體不利,那麼蛋黃為什麼會有這種發綠的現象呢?吃了這樣的健康,而雞蛋對於身體健康真的很不好嗎?煮雞蛋要你究竟要煮多長時間才比較合適呢?
  • 茶葉蛋醃製後,蛋黃表面出現的黑膜是「髒東西」嗎?告訴你怎麼吃
    茶葉蛋是大家都非常喜愛的著名小吃,物美價廉、攜帶方便還非常解飽,味道鹹淡適宜,還帶有茶香,比起白煮蛋更對大家的胃口。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大部分茶葉蛋的蛋黃有兩層,外面一層是黑綠色的,但是家裡煮雞蛋不太常會出現。
  • 魔力科學小實驗 | 吃雞蛋你還在扔蛋黃?看完這個實驗,你就知道有多...
    讓孩子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像工程師一樣解決問題 很多人吃水煮蛋都不愛吃蛋黃,一方面是覺得口感吃起來噎人,另一方面是覺得膽固醇含量高,容易長胖。
  • 吃蛋黃,膽固醇會變高?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雞蛋的烹製方法也有很多,要說哪種更易被人體吸收,那就是水煮雞蛋了。所以,大家平時若能夠經常吃水煮雞蛋,就會讓身體吸收到充足的營養成分。尤其是蛋白質,蛋白質攝入充足,就會讓人的狀態變好。水煮雞蛋(Boiled Egg)基本原則是:蛋黃凝固的溫度為68-71℃,蛋清在64℃時就要變性,80℃以上凝固,煮雞蛋時如果火太大,在蛋黃外面、凝固溫度低的蛋清就會迅速凝固並且變硬,從而阻礙熱量繼續向蛋黃內傳遞,影響凝固溫度較高的蛋黃凝固,使煮出來的雞蛋清熟而蛋黃不熟。如果煮的時間過長,蛋白質過度變性,雞蛋會變得很硬,既不好吃,又影響消化吸收。
  • 煮雞蛋時,不能只用清水,多加一樣,蛋殼手一搓就掉,乾淨快速
    其實不管是新鮮雞蛋還是「陳雞蛋」,都有一種「1酸1冷」的方法可以讓它變得特別好脫殼,也不會破裂。而且不管是雞蛋還是鵪鶉蛋,都是通用的,煮熟後手輕輕一搓蛋殼就掉了,光溜溜很完整,又快又乾淨。煮雞蛋容易剝殼的2個竅門1、煮雞蛋想比較容易剝皮,不能只用清水。
  • 水煮蛋剝殼記
    ②把5個水煮蛋放在碗中倒入熱水至浸沒。 ③把另外5個水煮蛋放在碗中倒入冷水至浸沒 ④剝殼,觀察並記錄雞蛋的光滑程度和完整程度。剝殼前剝殼後實驗結果:做完實驗後,我了解到冷水和熱水的確能夠影響雞蛋的完整程度。
  • 你會用英文表達水煮蛋和煎蛋嗎?教你用英語點一份好吃的雞蛋
    你有沒有在出國旅遊期間,面對酒店裡冷冰冰的早餐時,很想點一份熱乎乎的雞蛋,但是看到廚師是個外國人時就退卻了呢?你有沒有點了一份雞蛋後卻又被問了幾個摸不著頭腦的問題呢?你希望雞蛋怎麼做呢?如何烹飪呢?那麼這個時候,就需要你用到下面的英文表達了:* fried eggs:煎蛋* sunny-side up:單面煎,雞蛋比較生,向上一面的蛋清和蛋黃都是液體狀態的。
  • 煮雞蛋,蛋黃為何是綠色?9成人不會煮,難怪口感乾柴,還發綠
    可是很多朋友經常吃水煮蛋的時候會發現,有些水煮蛋的蛋黃它是綠色的,這些綠色的蛋黃吃了對身體雖然沒什麼影響,但總歸沒有那些黃色的蛋黃好吃。雞蛋蛋黃為什麼是綠色的呢?這一點很多人不懂,接下來就來為大家解釋一下。在煮雞蛋的時候雞蛋黃是綠色的,這已經不是什麼稀奇事了,平時在家裡煮個雞蛋也很容易吃到綠色的雞蛋黃。
  • 煮雞蛋的蛋黃呈青色,不能吃?
    鑑別要點 有很多朋友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剝開煮雞蛋準備享用,驚覺蛋黃外面覆蓋著一層綠色的物質。 其實這純粹是因為煮太久了。硫化氫與蛋黃中的鐵元素發生反應,就形成了灰綠色的硫化亞鐵,覆蓋在蛋黃表面。 硫化亞鐵挺安全的,跟有毒、致癌也沾不上邊。 如果看著不順眼,下次別煮那麼久就可以啦(但儘量煮熟)。
  • 蛋黃水母|此「蛋」非彼「蛋」!
    晶瑩剔透,金燦燦,口感軟滑 無論是煎煮蒸炒,味道真的是好極了 蛋黃這麼可愛, 你怎麼忍心吃它... 1、別稱:荷包蛋水母,水煮蛋水母,地中海水母。
  • 大廚教你:煮蛋技巧19種雞蛋熟度
    大廚教你:煮蛋技巧19種雞蛋熟度!許多人吃拉麵都會加顆溏心蛋,不僅賣相加分,吃起來的口感、味道也更加豐富,但溏心蛋要煮到蛋白凝固,蛋黃呈現液狀或膏狀,煮的時間分秒不能有差池,一下過了頭就成了水煮蛋。大廚進行測試後,發現了製作「完美的糖心蛋」的方程式,來一窺溏心蛋機密。
  • 變綠的蛋黃有毒還致癌?真相是這樣的……
    你有沒有注意過,煮熟的雞蛋黃,有時候外表一層會變成綠色。最近網上有一種傳聞,說變綠的雞蛋含有毒素,會致癌!這到底是不是真的?變綠的蛋黃還能不能吃呢?我們來聽聽專家怎麼說!胺基酸中有一大類是含有硫元素的,含硫的胺基酸在受熱以後形成硫化物,又和空氣中的氫形成了硫化氫。雞蛋黃裡又含有一點鐵元素,硫化氫和鐵形成了一層綠色的膜,包裹著蛋黃。 專家解釋,變成綠色的雞蛋黃,僅僅是口感差了一些,而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傷害!大家儘管放心食用!
  • 「蛋白」是egg white,那「蛋黃」用英語怎麼說呢?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分類詞彙>正文「蛋白」是egg white,那「蛋黃」用英語怎麼說呢? 2020-03-10 10:40 來源:每日學英語 作者:   每天一個雞蛋想必是很多小夥伴們必備的營養早餐之一,那麼「煮蛋」,「炒蛋」還有「蛋白」,「蛋黃」等都該怎麼用英語表達呢?
  • 七個吃法讓你愛上蛋黃
    經常有朋友問,知道蛋黃營養價值高,可是它乾乾的,硬硬的,吃起來噎人,怎麼做才能好吃點呢?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蛋黃的幾個美味吃法。1.蛋黃和蛋清混合烹調。炒蛋就是這樣的。去掉蛋黃,單獨用蛋清炒蛋,口感差遠了。
  • 蛋黃表面發黑有毒?能不能吃,聽營養師的
    第四十一期《煮蛋蛋黃變黑有毒嗎?》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文字版網友:我煮出來的雞蛋,雞蛋周圍有一層黑色的物質雞蛋煮久了,一是氣味不是特別好,二顏色感官也不是特別好,三從營養角度來說,營養損耗的也會比較多。之所以會發黑是因為雞蛋煮久了,它會釋放一些胺基酸等成分,裡面會產生一種叫硫化氫的物質;本來和蛋黃蛋白質結合的鐵也會釋放出來。硫化氫和鐵相遇以後「一見傾心」,結合在一起,產生灰綠色的硫化亞鐵。
  • 不愛吃蛋黃?7個吃法讓寶寶愛上蛋黃!
    經常有朋友問,知道蛋黃營養價值高,可是它乾乾的,硬硬的,吃起來噎人,寶寶也不愛吃,怎麼做才能好吃點呢?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蛋黃的幾個美味吃法。去掉蛋黃,單獨用蛋清炒蛋,口感差遠了。這是因為,蛋黃中的卵磷脂是乳化劑,它賦予了雞蛋和烹調油完美融合的美妙感受。此外,還可直接做成蒸蛋羹。一般來說,1倍蛋液加1.5倍的水。如果對腥味比較敏感,可以加少量的料酒。喜歡鮮味的,加1克雞精。用生抽醬油、醬豆腐汁、榨菜碎等配料來替代食鹽,會讓蛋羹吃起來別有風味。 2.蛋黃煮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