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食物,雞蛋的營養非常高,而且味道也比較好,所以很多朋友都喜歡吃。雞蛋所有的吃法當中最常見的其實還是水煮雞蛋,水煮雞蛋不僅非常的方便,非常快,更重要的是它吃起來更加的營養健康。可是很多朋友經常吃水煮蛋的時候會發現,有些水煮蛋的蛋黃它是綠色的,這些綠色的蛋黃吃了對身體雖然沒什麼影響,但總歸沒有那些黃色的蛋黃好吃。雞蛋蛋黃為什麼是綠色的呢?這一點很多人不懂,接下來就來為大家解釋一下。
在煮雞蛋的時候雞蛋黃是綠色的,這已經不是什麼稀奇事了,平時在家裡煮個雞蛋也很容易吃到綠色的雞蛋黃。而導致雞蛋黃變成綠色的原因,其實並不是大家用鹽煮或者是用其他調味料煮,也不是大家煮的方法不對,更不是火候不對。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大家煮的時間比較久,所以雞蛋黃才會變成綠色,口感也會變得更加幹,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朋友不喜歡吃蛋黃,覺得蛋黃一吃就要喝水的原因。
在煮雞蛋的時候,很多朋友因為控制不了時間,所以就把雞蛋一直煮,煮到雞蛋黃變綠才拿出來,其實正常雞蛋只要煮5分鐘到10分鐘左右就可以吃了,這樣煮出來的蛋黃才是嫩黃色的。煮雞蛋就好像平時大家炒肉,肉如果炒久了,口感就會變得柴老不入味,而雞蛋如果煮久了,口感就會變得十分幹。所以在煮雞蛋的時候一定要把控好時間,不管是大火還是小火,大概就是5分鐘到10分鐘,如果用小火煮的話,煮10分鐘也夠了。
平時喜歡把雞蛋放在飯裡面蒸著吃的朋友應該也知道,蒸出來的雞蛋普遍蛋黃都是綠色。所以大家以後如果要吃雞蛋最好直接吃水煮蛋,不要把雞蛋放到米飯裡面蒸,不然蒸出來的雞蛋口感真的會非常幹。而正常的雞蛋放到水裡面煮的話大概5分鐘左右是可以完全熟的,並且它的蛋黃是純正的嫩黃色,看上去沒有一絲瑕癖。
以上就是這一期介紹給大家的內容,雞蛋的蛋黃為什麼是綠色?其實還是因為大家煮雞蛋的時候時間過長,讓雞蛋煮老了。這期到這裡就結束了,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