斌姐營養課堂
每期一個短視頻,
為大家提供科學輕鬆的餵養心得!
第四十一期
《煮蛋蛋黃變黑有毒嗎?》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文字版
網友:我煮出來的雞蛋,雞蛋周圍有一層黑色的物質,會不會有毒呢?
王斌:
不會!
為什麼雞蛋會發黑呢?是因為煮的時間太久了。
雞蛋煮久了,一是氣味不是特別好,二顏色感官也不是特別好,三從營養角度來說,營養損耗的也會比較多。
之所以會發黑是因為雞蛋煮久了,它會釋放一些胺基酸等成分,裡面會產生一種叫硫化氫的物質;本來和蛋黃蛋白質結合的鐵也會釋放出來。硫化氫和鐵相遇以後「一見傾心」,結合在一起,產生灰綠色的硫化亞鐵。這種物質最後表現出來就是我們看到的蛋黃表面的發黑的物質。
硫化亞鐵並沒有毒,它只會降低鐵的吸收率。對此,大家也不用擔心,因為雞蛋本來就不是鐵的一個良好來源,所以雖然會損失掉一些鐵元素,但我們還是可以靠其他食物來補鐵。
所以要避免這些, 我們就要控制好煮蛋的時間哦~比如用煮蛋神器,或煮開後三分鐘關火,再燜5-8分鐘。
斌姐碎碎念:
有的家長認為,小寶寶都不能吃雞蛋清,真的是這樣嗎?
只要不過敏的食物都是可以給寶寶選擇的,之所以建議蛋白晚點添加是因為營養密度比蛋黃要低很多,要知道雞蛋大多數的營養都集中在蛋黃哦。所以建議先添加營養密度高的蛋黃,寶寶七八個月左右再添加蛋清。
你有什麼煮雞蛋訣竅嗎 ?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
作者簡介:兒童營養師王斌,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國家高級營養講師。擅於將醫學與現代營養知識相結合,專注於母嬰營養健康領域,手把手教你如何健康餵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