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全文775字。這是我們的塑料時代,那它們呢?
-正文-
歷史學家根據人類掌握工具的不同,來劃分人類歷史,比如舊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等等。那麼我們處在什麼時代?我覺得稱為「塑料時代」比較合適。
金屬製品可以加工成各種形狀,比較堅固,耐熱,缺點就是太重了,容易被腐蝕,動不動生鏽了;陶瓷製品堅固、美觀,也耐熱,不過太容易摔壞了;木製品比較輕便,也不容易摔壞,卻容易長黴……總之不盡如人意,直到發明了塑料。
塑料可以像金屬一樣,加工成各種形狀,卻不會生鏽;像陶瓷一樣堅固、美觀,卻不容易摔壞;像木材一樣輕便,卻不會長黴……塑料種種優點,吊打之前各種材料,難道不是人類劃時代的進步?
人類進入塑料時代多久了呢?1907年美國科學家貝克蘭(Baekeland)首次人工合成塑料,它屬於熱固性塑料,至今廣泛應用於插頭等產品中。那麼從1907年算起,人類進入塑料時代114年了。
這裡有一個神奇的知識點。既然1907年是塑料的「生年」,那麼如果最早發明的塑料還「活著」,那麼它就是114歲了。如果貝克蘭沒有把最早發明的塑料燒掉,或者回收利用,那麼塑料就還活著,因為塑料太穩定了,需要幾百年來降解。也就是說,塑料誕生以來,除了少量被燃燒或回收利用,大部分都還「活著」!
塑料為後人考古留下了極大的方便!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塑料時代與眾不同。荷蘭生物學家法蘭內克(Franeker)提到,衡量一片海域是否乾淨,就是以當地海燕胃裡面的塑料碎片數量為準,低於十個,就是乾淨的。換算成人類,乘以一百,就是說,人類胃裡面有一千個塑料碎片,相應海域就是乾淨的!
正常人類吃進一個塑料片就要進醫院了,那麼人類進了一千次醫院,相應的海域還是乾淨的!這樣的乾淨沒人想要!
人類發明塑料,不是拿來吃的,可是在這樣「乾淨」的海水裡,魚怎麼可能不吃塑料呢?既然人會吃魚,又怎麼避免不吃塑料呢?
- 完 -
藍夷祥,90後,獨立思考,關注健康生活,感謝我們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