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鍔是誰?他在阻止袁世凱復闢上,起到什麼作用

2021-01-13 張生全精彩歷史

蔡鍔是中國近代史上相當有名的一位政治家和軍事家。後世的歷史研究專家曾評價說:如果蔡鍔沒有英年早逝,恐怕民國時期的歷史會完全被改寫。

(蔡鍔畫像)

那麼,蔡鍔究竟做過哪些事,他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蔡鍔原名艮寅,字松坡,於1882年出生在湖南邵陽。蔡鍔幼年時期家境貧寒,但他讀書學習卻相當認真。在13歲考中秀才後,蔡鍔很快進入了長沙時務學堂,並受到了學堂中文總教習梁啓超的賞識。

1899年,蔡鍔懷著一腔熱血前往日本留學,試圖尋找救國救民的道路。1900年,蔡鍔回國參加了自立軍起義並遭遇失敗。在起義失敗後,蔡鍔正式將名字改為「鍔」,並立志「流血救民」。

之後,蔡鍔再一次前往日本,並於1902年進入了東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軍事知識。憑藉著活躍的思維和優異的成績,蔡鍔與蔣方震、張孝準一同被稱為「中國士官三傑」,從軍校中順利畢業。

1904年,蔡鍔從士官學校學成歸國。他先後在湖南、廣西等各地的講武堂和陸軍學堂中指揮練兵,被讚譽為「人中呂布」。後來抗戰期間的許多優秀軍事人才,都曾經當過蔡鍔的學生。

1911年,蔡鍔前往雲南擔任了第十九鎮第三十七協協統。當時的雲南階級矛盾嚴重,革命黨人活動頻頻。蔡鍔在暗中積極參與策劃推翻清政府的民主革命運動,並於1911年10月響應武昌起義,正式成立了雲南軍政府,由他本人出任都督。

成為雲南都督後,蔡鍔大力推行新政,興辦教育,改善民生,受到了雲南軍民的愛戴。

(袁世凱劇照)

不過,隨著蔡鍔將雲南搞得有聲有色,袁世凱開始對蔡鍔產生忌憚。1913年10月,袁世凱將蔡鍔調入北京,不斷進行籠絡和監視。

一開始,蔡鍔對北洋政府有著巨大的期望。他經常向袁世凱提出建議,為國防建設和軍隊規劃出謀劃策。但袁世凱卻是一個野心家,他不但不採納蔡鍔的建議,反而瘋狂地倒行逆施,始終想成為一個獨裁者。

尤其是在1915年,袁世凱為了復闢帝制,竟然同日本籤訂了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這件事使得蔡鍔徹底對袁世凱失望。

表面上,蔡鍔裝作對一切都滿不在意的樣子,整天出入於北京八大胡同中,和名妓小鳳仙傳出了許多緋聞。但在暗中,蔡鍔卻多次去往天津,悄悄同老師梁啓超商議討伐袁世凱的計劃。

在蔡鍔的設想中,只要袁世凱稱帝,他就會帶領雲南和貴州獨立。而廣西則會在兩個月之後響應。隨後,雲貴的軍隊攻伐四川,廣西的軍隊攻伐廣東。兩軍最後在湖北會師,拿下大半個中國,正式建立起民主的革命政權。

1915年11月,蔡鍔以前往日本治病為理由,秘密從天津啟程,經過臺灣、香港、越南後抵達昆明。12月25日,蔡鍔和唐繼堯宣布雲南獨立,並正式發動了「護國戰爭」。

(護國戰爭

在護國戰爭中,蔡鍔親自擔任第一軍總司令,並指揮軍隊向四川發起進攻。實際上,蔡鍔的軍隊無論是在武器裝備上,還是在糧食補給上,都要比北洋政府的軍隊差上一大截。並且最嚴重的問題是,蔡鍔的第一軍總人數不足萬人,而他們卻要面對數倍於自身的北洋軍。

結果戰爭開打後,蔡鍔在四川戰場上以少戰多。在與北洋軍最精銳的第七師鏖戰數月後,護國軍成功殲滅了數萬北洋部隊。

蔡鍔等人領導的護國戰爭,成功牽制了北洋軍主力,也推動了全國反帝制運動的壯大。最終,在各地革命運動的壓力下,袁世凱只得於1916年3月宣布取消帝制。蔡鍔發起的護國戰爭取得了全面成功。

袁世凱死後,黎元洪繼任成為了民國大總統。為了避免蔡鍔等人持續發難,黎元洪將蔡鍔任命為四川督軍兼省長,總覽四川的一切事務。

但當時的蔡鍔已經病入膏肓,無力再對四川進行發展。在交接了手上的工作後,蔡鍔於1916年9月前往日本治療喉癌。但在僅僅兩個月後,蔡鍔就因為病情惡化,病死在了日本福岡。蔡鍔死時僅有34歲,實在是天妒英才。

蔡鍔在遺囑中寫道:「我統率滇之護國軍第一軍在川戰陣亡及出力人員,懇飭羅佩金等核實呈請恤獎,以昭公允;鍔以短命,未能盡力為民國,應為薄葬。」

儘管蔡鍔不想要厚葬,但北洋政府卻沒滿足他這個要求。1917年4月12日,北洋政府為蔡鍔在長沙嶽麓山舉行了國葬。蔡鍔成為了民國被國葬的第一人。

(參考資料:《蔡鍔傳》等)

相關焦點

  • 此人慫恿袁世凱復闢,只為自己日後統治天下!這是誰野心這麼大?
    袁世凱為何那麼想復闢1911年發生的辛亥革命,無疑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大進步,但是關於這次革命的結局,很多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成功和失敗都佔一半。失敗在於袁世凱他想復闢,這一點肯定就是失敗的。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找到了自己當皇帝的正當理由,他虛情假意地接受民眾勸進書。可是歷史是一望無際的大河,只能前進不能逆轉,沒有人能阻止歷史的發展。
  • 揭秘:袁世凱的臨終遺言暗含幾層意思
    原標題:揭秘:袁世凱的臨終遺言暗含幾層意思   原標題:揭秘:袁世凱的臨終遺言暗含幾層意思   原標題:歷史上的今天:袁世凱稱帝 他的臨終遺言到底是什麼?相傳袁世凱彌留之際的最後一句話是:「他害了我。」「他」是誰?有人說是一心想當「皇太子」的袁克定,有人說是一心想做「帝王師」的楊度,也有人說是袁世凱自己的帝王思想。   長子袁克定一心想當「皇太子」   身為袁世凱的長子,袁克定並沒有繼承其父的雄才大略,反而在父親強大的氣場下顯得庸碌無為。民國成立後,袁克定更是倒黴,居然在騎馬時把腿摔壞。
  • 蔡鍔將軍,他是第一個享受國葬的將軍,感嘆恨不逢時
    大家都認識蔡鍔嗎?他是中國民國時期最出名的一位將軍,他帶領人民反抗袁世凱的暴行。他還是中國第一位享受國葬的將軍。今天小編帶大家真正的了解一下蔡鍔將軍!蔡鍔將軍一生之中,做的最成功的事情一共只有倆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在雲南發起了反對清朝統治的起義,第二件事情就是他參加了反對袁世凱統治的護國運動。可能老天再妒忌他的才華,在他僅僅只有30歲的時候就讓他離開了我們,大家都知道男生三十而立。三十歲正是男人成就一番大事的最好時機,但是就是在他最美好的年齡,上天和他開了一個玩笑!
  • 袁世凱抱憾離世,臨終前留下預言:這三人可救中國,他們都是誰?
    在民國歷史上,本有一人應該是我們的英雄,但他的一個稱帝舉動引發了眾怒,受到了全國上下的高聲反對,最後被人冠上竊國賊的名號,這個人就是袁世凱。但也不得不承認,袁世凱為民主共和形成創造了條件,正是因為他才讓南方革命快速獲得成功,清朝皇帝的退位也是因為他促成的。
  • 蔡鍔與小鳳仙無戀情? 家人證實2人關係平淡(圖)
    蔡母王太夫人的故事  向梁啓超詢問蔡鍔下落  曾外公在給潘夫人的信中也曾說起:「堂上以下,聞餘此次舉動,初當駭怪,繼必坦然。蓋母親素明大義而有膽識,必不以予為不肖,從而憂慮之也。」他相信深明大義的母親一定會支持自己的行動。
  • 袁世凱臨死前說:「他害了我」,為何不說出是誰?令人唏噓不已
    文 人文視角編輯 九歌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晚清的結束,相對其他朝代而言,基本上和平過渡的。在這過渡時期,袁世凱是很難繞開的,在一定意義上來說,逼退溥儀退位,袁世凱是有功勞的。中華民國成立後,袁世凱成為第一任民國大總統,他已經是當時國家的元首了。然而在1915年12月袁世凱卻自稱皇帝,改國號為中華帝國,建元洪憲,史稱「洪憲帝制」。袁世凱稱帝之後,遭到各方反對,由此引發了護國運動。83天後,袁世凱被迫宣告取消帝制,這場復闢鬧劇就此草草收場。1916年6月6日,袁世凱死於尿毒症,歸葬於河南安陽。
  • 袁世凱統治時期,其內閣成員都有誰
    同盟會成員看起來在內閣中佔有相當大的比例,其實只起陪襯作用,充充門面而已。為平衡革命派的力量,袁世凱還拉攏立憲派要員熊希齡(1870~1937,湖南人)出任財政總長。不久,唐紹儀不甘心做袁世凱的附庸,與袁的衝突日漸增多。袁世凱行專制之權,解除唐紹儀任職僅兩個多月的總理一職,讓外長陸徵祥取而代之。
  • 八月十五是個什麼日子,有這麼多歷史上的大事都發生在這一天
    我們當然都知道八月十五是什麼日子,這一天裡人們慶祝豐收、歡慶團圓。也許正是因為有了好的寓意,所以才會有這麼多歷史上的大事發生在這一天!一、唐懿宗駕崩(873年8月15日)為什麼說唐懿宗駕崩是個大事哪?本來夾在中間的唐懿宗應該擔負承上啟下的責任,這樣『大中之治』的成果就能發揮更大的作用,而唐朝也許就能延續更長的時間。但偏偏唐懿宗與唐僖宗父子都是醉心享樂、不理朝政的無能昏君,在他們父子二人的共同『努力』下,『大中之治』的成果很快便被消耗殆盡,大唐也在衰亡的道路上一去不返。雖說唐懿宗是個著名的無能昏君,但他的命運卻著實是好。
  • 他是袁世凱的孫子,世界著名物理學家,為中國科學做出了巨大貢獻
    說到袁世凱,大家對他估計就一個印象,奪去了辛亥革命勝利的果實,還妄想復闢帝制當皇帝,真是太可笑了。清末時,他在新政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和平推翻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長達千年的封建帝制,推動了中國近代化。和他的功績相比,他被指責的更多,被大家稱為「竊國大盜」,他是一個具有爭議性的人物。儘管對袁世凱有不少爭論,但他的孫兒卻是極不尋常的,聞名遐邇,此人就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袁家騮。根據《袁世凱傳》中的記載:袁世凱找了個朝鮮女人當妾,並且還生了一個兒子,叫袁克文。
  • 你們知道袁世凱死後,諾大的中國是誰管嗎?總統竟然都是個空殼子
    彼時的國父孫中山先生雖然為了促成革命而奔走多年,可是在一眾軍閥面前他是沒有什麼實權的。軍閥豪強們也不過是把他當成一個書生來對待,來矇騙。團結在他周邊的人也大多數都只是一些沒有兵權、空有豪情壯志的革命黨罷了。在萬般無奈之下,孫先生只能選擇接受袁世凱的要挾,讓袁取代自己來維護革命的果實。
  • 袁世凱登基時所坐的龍椅,木頭椅子夾乾草,真相氣死袁世凱
    在我國古代,每個皇帝都是要坐龍椅的,只有坐上了龍椅,他這皇帝才算有排面。當然,也只有皇帝才有資格坐上龍椅。可以說,龍椅就是皇帝在朝上地位與身份的象徵,它自身散發出來的威嚴是讓人不言而喻的。而今天我們說的這個帝王就有點搞笑了,他的椅子是一個實木的椅子,而且絲毫沒有那種帝王的氣息,你以為到這就完了,聽我繼續往下講,絕對讓你驚掉下巴。相信經我上邊這麼簡單的一描述,很多人都猜出來我說的是誰了。沒錯,確實是我們的最後一位「偽」皇帝――袁世凱。為什麼這樣說呢?這就要再往前說了,我就免費為大家講講歷史。
  • 末代帝師回憶錄:溥儀最崇拜墨索裡尼,復闢曾是人心所向
    甚至徐世昌就職後第一個行動不是赦免張勳,取消他的通緝令,這班人也沒有覺得失望。徐世昌(1855年—1939年6月6日)早年中舉人,後中進士。自袁世凱小站練兵時就為袁世凱的謀士,並為盟友,互為同道;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曾任軍機大臣。徐世昌頗得袁世凱的器重,在袁世凱稱帝時以沉默遠離之。民國五年(1916年)3月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起用他為國務卿。
  • 袁世凱稱帝後,閻錫山在電報中究竟說了什麼?袁看後卻一病不起
    袁世凱稱帝之後,閻錫山在電報中到底說了啥?袁看後竟一病不起 人們常說亂世出梟雄,清朝末年民國初期,軍閥割據,戰亂不斷,當時的世道及其混亂。在那個時期最有實力最厲害的人物非袁世凱莫屬,他的老謀深算,心狠手辣是出了名的,誰見了他都得懼他三分。
  • 清朝統治岌岌可危,袁世凱如何在「夾縫中」求生存
    上一篇文章說到,袁世凱小站練兵之後,積極聯絡康有為,梁啓超等維新派,妄圖在政壇上有所作為。可漸漸的袁世凱發現,戊戌變法之後,以光緒帝為首的「帝黨」和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後黨」很快發展成為了水火之勢,一場政治奪權鬥爭無可避免。
  • 歷史上的今天|12月25日 護國運動開始!
    諭令一下,張治秋就上疏建議創立官報。他認為,「官吏不知民情,與草野不識時局,致上下不喻意,中外不通情,皆報紙不能流通之故也。」他提出以辦報紙「去塞求通」。 1901年4月25日,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給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上了一本奏摺,提出十條建議,其中一條標題「開民智」,建議「宜通飭各省,一律開設官報局」,目的是啟發民智,「庶幾風氣日闢,耳目日新,既可利益民生……且可抵制各處託名牟利之洋報。」朝廷當即批准。
  • 袁世凱去世後,他三十多個孩子都有怎麼樣的結局?大部分很優秀
    在他一生中娶過許多妻子,袁世凱大概有三十多個孩子,但他死後,這些孩子是怎麼活下來的呢?據傳,袁世凱子孫後代都很優秀,雖然風雨飄搖,但仍然掩蓋不了後代風雲變幻的風雲變幻,袁世凱死後,他的長子將父親的家產分給各兄弟姐妹,其餘的兄弟姐妹又分給自己的弟弟妹妹,但袁世凱的長子在分家後卻揮霍一空,吃喝賭賭,一事無成,不久,錢花光了,最後一無所有,最終因病無錢醫治而死,即便如此,世人也並未因此而貶低他。
  • 蔡鍔:我為湖南代言
    在第一元帥朱德的一生中,曾與兩位湖南人友好合作,第一位是比他小7歲的毛澤東同志,第二位是比他大四歲的蔡鍔。蔡鍔是近代軍神,一生殊勳蓋世,宇宙垂名,雖天不假年,可生平事跡矚目,不失為湖南代言人中的「尖子生」。
  • 孫中山和袁世凱,誰才是結束清朝統治的第一功臣?
    那麼,也許會有讀者在糾結一個問題,到底是孫中山的功勞大,還是袁世凱的功勞大?按照我們以往的認知,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推翻了滿清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袁世凱竊取了革命勝利果實。因此,袁世凱的功勞和貢獻往往被世人所忽略。筆者認為,這個問題很難講。兩位大人物的貢獻都十分重大,都是值得後世紀念的偉人。缺少任何一個人的作用,清朝都不會垮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