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特等勞模風採|顧燕:山溝溝有夢不荒涼

2021-01-07 中國石油報

勞模說

用信念追逐夢想。只要有鬥志,不怕沒戰場!——顧燕

從溼嘴銜泥的「小燕子」到翱翔天際的「海燕」;從吳起山溝溝裡的阡陌井站到走進北京莊嚴肅穆的人民大會堂……長慶油田第三採油廠吳起採油作業區吳一聯中心站黨支部書記顧燕,把全部熱情投入到石油事業中,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顧燕先後獲得甘肅省五一勞動獎章、甘肅省「技術能手」、寧夏回族自治區勞動模範、集團公司十大傑出青年、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在她的帶領下,技術骨幹共同創新各類成果66項,解決制約現場生產實際問題38個,並探索出「黨員安全示範崗創建」「黨員積分制管理」等工作方法,實現黨建與生產深度融合。

1 小井站登上大舞臺

2007年,23歲的顧燕踏出四川農業大學園林系的校門後,從天府之國的成都飛進了陝北的黃土高原。自小擁有的綠色園林夢,被山大溝深的油田井站衝擊破滅。上班第一天,一座小站孤零零地立在光禿禿的山頭上,眼前千溝萬壑的景象讓她心裡拔涼拔涼的。

只有荒涼的山溝溝,沒有荒涼的人生。在師傅的開導下,顧燕以學技術、練內功為定位,開始了她的採油「航程」,書本成了她最好的朋友。參加技能大賽集訓前,她一天只睡5個小時,把4000多個重要的知識點倒背如流。8本參考資料,說到某個知識點,她立刻能說出在哪本書的第幾頁。

顧燕的小身板實在太瘦弱。在練習調整抽油機平衡項目中,體重不到50公斤的她,每當拿起8磅的榔頭,在2米高的平臺上使勁敲擊平衡塊時,生怕砸到腳趾頭或者連人帶工具一起掉下去。為了能夠在12分鐘內,按順序開關完6個DN50閘門、2個放空閥,製作墊片並單手提起一個近13公斤重的閘門,與40釐米高的管線上對齊,身高1.58米的她每次都必須用腿去頂住。她每天增加練習300個伏地挺身、用5公斤重的榔頭做300個舉過頭頂反覆敲擊的動作訓練,常常膝蓋淤青、臉上曬脫皮、手掌磨起泡。就這樣,堅持了近半年時間,標準化操作要求30分鐘完成,顧燕12分鐘就可以完成。

參加工作的第5年,顧燕參加了作業區、採油三廠、油田公司各層級的技能大賽,最終在甘肅省職業技能大賽中一舉奪魁,獲得甘肅省「技術能手」稱號。

2013年,顧燕調到旗二轉井區擔任技能培訓師。她探索形成了「視頻教學找錯法」「一減一加一強化」等培訓方法,對大家耐心指導。在負責培訓工作的4年時間裡,她帶出105個徒弟,其中23名成為技術能手當上了班站長,35人實現了職稱的晉升,多名徒弟在廠和公司級技能大賽中斬獲獎牌。

顧燕在巡迴檢查錄取數據

2 小肩膀扛起大擔當

油田公司上下廣泛開展的員工創新創效活動,為顧燕開闢了一個全新的空間。她組成創新攻關小組,研製出「油井閘閥防噴刺漏盒」,成本只有64元,一年可以省下三四萬元的維修費。這項成果在全廠推廣,並獲得了國家專利。

2015年,顧燕組建成立了「顧燕勞模創新工作室」,通過「學校+工廠」的培訓模式,形成了「33221」培訓方法和工作室片區化管理,成立了「四室一中心」的創新機構,下設4個攻關小組。通過工作室的培訓和引領,骨幹成員被評選為第二屆陝西省設備檢維修技術標兵,納入陝西省技術專家庫。

顧燕是一個愛琢磨和「鑽牛角尖」的人。一次在修井作業現場,因油井卡泵洩油器無法打開,工人們只能強行起鑽,導致管柱內油水混合液噴濺到工人身上。顧燕就開始琢磨「怎樣才能把撞擊式洩油器打不開的弊端給消除了」。帶著問題,顧燕每天都在修井現場奔波,有時候一忙就是一整夜,經常一天只吃一頓飯。通過反覆的論證試驗,最終研發出一種安全閥式洩油器,成功解決了這一難題。

工作室成立以來,顧燕帶領技術骨幹創新各類成果66項,解決制約現場生產實際問題38個,獲得國家專利3項,獲得廠創新創效成果獎18項,湧現出馮豔梅、文立斌等創新骨幹10人,平均每年為吳起採油作業區節約費用300餘萬元。

2017年3月起,顧燕開始擔任吳一聯中心站黨支部書記。她白天跑現場調研,晚上整理方案,制定完善了中心站八項崗位責任制,總結提煉「四化五精六小」「十個一」等10多個工作法,形成了「一人多能、一人雙崗」「班組捆綁」等運行機制,完善了「星級員工評定」「獎金係數分配」等制度,實現多勞多得,按勞分配,有效解決了缺員問題,提升了全員技能,中心站整體工作取得了明顯進步。

2019年,一名身患乳腺癌的員工,孩子又被確診髓系白血病。顧燕得知這一消息後,第一時間組織員工捐款1.4萬元,還發起水滴籌愛心捐款,及時解決了員工家庭的燃眉之急。員工過生日送祝福,志願幫扶、黨員奉獻、關愛睏難員工等活動持續開展;鼓勵員工評選身邊的最美員工,競爭最美班組。目前,這項活動已在全廠推廣,「員工眼中的好員工」評選活動已經成為採油三廠的文化品牌。

平時站內出現險情,不管是夜裡幾點,顧燕都會迅速趕到現場。一場大暴雨,吳一聯合站計量、注水區域的電力全部中斷。那一刻,她又衝在最前線。幾十個小時,她的手機就沒停過,3塊充電寶輪流供電,及時組織協調生產保供各項事宜。在修路現場,她和大家連著幹了超過16個小時。她始終覺得,員工的一聲「書記」,就是對她的信任,再苦再累,她必須守在這裡。

在擔任黨支部書記的3年時間裡,顧燕所在黨支部榮獲「長慶油田公司標準化黨支部示範點」稱號,創造了聯合站連續多年「零事故」的安全生產紀錄;中心站先後榮獲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寧夏回族自治區「青年文明號」、油田公司「模範集體」等多項榮譽。

3 小項目做出大文章

「我只是一名油田普通員工,我只是做好了自己的本職工作。」這是顧燕常掛在嘴邊的話。企業給予她的榮譽,就是對她工作和奉獻的最好肯定。2012年,顧燕榮獲甘肅省「五一」勞動獎章;2015年,榮獲寧夏回族自治區「勞動模範」;2017年9月,被集團公司選派參加中央企業優秀班組長培訓班,學習深造。

作為創新工作室的負責人,顧燕需要發揮「金牌工人」的影響力,溝通聯絡各成員,一同攻堅克難。「工作室每個月要開一次技術交流會,提出、收集採油工作中遇到的難題。」顧燕說,成員會針對問題認真討論,指定負責人帶頭攻克,並在下個月匯報工作進度。「創新工作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的小發明在現場應用後,還要不斷改進調整,確保它發揮出最好的效果。」如何把錢省出來,把效率提上去,為提質增效做最大貢獻,成為了他們每天都要思考的問題。

2020年,創新工作室研發出了無人值守井組配水間RTU死機重啟裝置,實現了手機遠程操控啟停,大大降低了員工勞動強度,提高了注水效率。然而,這個研發過程卻是異常艱辛的。6月的吳起大雨連綿,為了到現場實地試驗,顧燕團隊成員穿著雨衣在泥濘的山路上深一腳淺一腳地緩慢前行。路實在太滑了,有人剛摔倒爬起來,另一個人又滑倒了。從加工廠到旗8-35井組有2公裡,平時半個小時就能走到,可這次他們硬是走了一個半小時。到現場後,大家趕忙拆線、安裝,分析運行中存在的問題,討論解決辦法,在制定出整改方案後,又繼續冒雨原路返回加工廠製作完善。雨下了3天,他們就這樣走了3天、幹了3天,一個個都變成了泥人。終於,他們啃下了這塊硬骨頭,設備嚴絲合縫地投入運行。

2020年,顧燕團隊共發表論文8篇,申請專利10項,解決生產難題5項,研製創新成果12項,並在修舊利廢上創效200餘萬元,為提質增效實實在在地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榮譽只能說明過去,同時也是新的起點。面對今後的徵途,顧燕表示,將不辜負組織的殷切期望,不辜負大家的關懷與厚愛,傳承發揚勞模精神,與並肩作戰的兄弟姐妹們緊密團結,保障安全生產,努力多產一噸油,多創一分效。同時,還要繼續鼓勵引導愛技術、善創新的青年黨員積極參與創新創效工作,發揮工作室團隊力量,切實解決生產一線難題,加強自主挖潛、修舊利廢工作,堅持「我們多幹一分活,就能為油田多創一分效」的理念,為提質增效、為油田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鮮花與掌聲紛至,榮譽與驕傲同行。在今後的徵途中,祝福「小燕子」顧燕,飛得更高!

通訊員 | 楊幸 付冰

統籌/責編 | 肖遙

相關焦點

  • 國金礦業:山溝溝裡的綠色礦山
    2006年,由世界500強、世界品牌500強企業——中國中鐵股份公司所屬的中鐵資源集團和中鐵三局集團共同出資組建的武川縣國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落戶武川縣,從此,在武川縣哈樂鎮的大青山北坡的山溝溝裡,建起了一個集黃金探、採、選、冶、銷售為一體的央企金礦。武川是我市的資源大縣,礦產資源豐富,其中金、銀等貴金屬儲量可觀。
  • 書評|《中國夢·勞動美—勞模精神伴成長》:以夢為馬 不負韶華
    用勞動模範的先進事跡,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在全國大中小學生中開展勞動教育,不僅十分必要,而且意義重大。2020年12月,面向幼兒園、小學低年級、小學高年級、初中和高中學生的《中國夢· 勞動美——勞模精神伴成長》系列讀本(5本)正式出版面世。這套讀本由湖南省總工會主編,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一、這是全國首套以勞模精神為素材的讀本。
  • 山溝溝「飛」出金葡萄
    漫山遍野的野葡萄,成了「飛」出山溝溝的金葡萄。  「捧著金疙瘩要飯吃」   雲鎖重巒,杉木高聳。歸東村的葡萄育苗基地,滿腳是泥的黃國平蹲在地裡,細細打量葡萄苗的長勢。看著眼前綠油油的苗,濃密的葉,黃國平掩飾不住內心的歡喜,「再有一個月,等葉子掉完就可以移栽了,村民就可以種葡萄賣錢了。」
  • 山溝溝裡突然冒出一座大城!工程量可以建三座三峽
    起降難度較大的機場我國幅員遼闊地形複雜,在我國的眾多機場中公認的起降難度較大的有,西藏貢嘎機場、西藏林芝機場、雲南大理機場、四川攀枝花機場、香港啟德機場、大連機場、舟山普陀山機場、神農架機場。說起延安,給我們的地貌印象應該是這樣的,窯洞黃土山溝溝。
  • 民族精英 人民楷模 共和國功臣 勞模、職工、工匠暢談如何弘揚勞模...
    其中把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放在了首要的位置上,進行論述。習總書記還引用了晉·葛洪《抱樸子·廣譬》中的著名詞句,「不惰者,眾善之師也」,這句話也被在場聆聽的勞模先進屢次引用。本報也在今日推出系列報導,就如何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做一次大討論,讓勞模、工匠、基層工作者都來探討他們心中的勞動之美。譜寫「中國夢?
  • 「保險+期貨」走進山溝溝 農戶借力產融結合脫掉貧困帽
    來源:證券日報作者:王寧一條條蜿蜒曲折的山溝溝,一座座峰巒相接的山頭,這裡似乎並非天然的農業沃土。不過,在現階段「保險+期貨」業務的深入耕作下,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的農業已經貼上了產融結合的標籤,山溝溝藉助期貨實現了脫貧「摘帽」。
  • 新藏線有多恐怖?死人溝是什麼來歷?你敢不敢在死人溝睡一覺?
    01死人溝的位置新藏線經過的地方,有2個臭名昭著的地點叫「死人溝」,一個在新疆,一個在西藏。阿克賽欽,被認為是地球最荒涼的地方。無論是「死人溝」,還是「鬼門關」,都不是什麼好名頭。傳說泉水湖裡的泉水,是從一個人骨骷髏的七竅裡流出來的淡水,積水成湖,異常荒誕怪異。
  • 男子山溝裡找到與恐龍同輩生物:皮膚黝黑似蜥蜴(圖)
    姚時美攝  「我從老家山溝裡帶來一種動物,上網一查它和恐龍是同一個時代的,看看是不是保護動物。」這兩天,從平江來株洲務工的童先生心裡著實激動了一把。童先生在株洲市林業局一問得知,這種動物叫蠑螈,不屬於國家保護動物。童先生最後決定帶回家像金魚一樣養著.。
  • 喜馬拉雅的五條溝,各有各的美
    不過在喜馬拉雅的巍峨之下,卻有五條山溝承擔起了運輸印度洋暖溼氣流的重任。因為相對較大的海拔落差,造就了自然景觀在視線可見範圍的急劇變化,同時由於自然氣候的饋贈,造就了當地形成自己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這五條喜馬拉雅山溝成為了西藏豐富自然風景與人文景觀的代名詞。一段時間以來,喜馬拉雅五條溝的名氣並不大。
  • 四川省勞模工匠宣講團走進西華師範大學 聆聽勞模致敬工匠匠心築夢...
    四川在線記者 郝勇聆聽勞模故事,致敬工匠精神,11月19日,「時代楷模」其美多吉、「大國工匠」潘玉華、「世界技能大賽冠軍」曾正超等3位四川省勞模工匠宣講團宣講員走進西華師範大學,現場講述了他們匠心築夢的故事,在學校師生中迅速掀起了一股崇尚勞模
  • 中華全國總工會致全國勞模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的春節慰問信
    尊敬的全國勞模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戌年引導小康路,亥歲迎來綿繡春。在這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中華全國總工會謹向一直以來辛勤工作在各行各業、各條戰線的全國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致以誠摯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
  • 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基地!我省首個勞模工匠主題展館...
    1月6日,山東省第一個勞模工匠主題展館——青島市勞模工匠展示館正式開館,向社會講述青島特色的勞模故事、勞動故事、工匠故事,向一代代創造和見證了青島榮光的勞模工匠致敬,向一批批以勞模工匠為代表的島城勞動者致敬。
  • 從勞模精神中汲取不竭動力
    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是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對勞模的隆重表彰,是對勞動的崇高禮讚。
  • 石羊石虎山賦 作者 青溝粱劍客
    美文閱讀 石羊石虎山賦(外一首) 作者 青溝粱劍客 小城新惠有一座山人稱為「石羊石虎山」,政府斥資在山上修了供人們休閒賞玩的公園
  • 勞模|一日當勞模 終生作奉獻
    1 1 月2 4 日,對新當選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們來說,都是激動和難忘的日子,宋衛東也不例外。但他婉拒了應有的歡送和歡迎,剛受表彰返回就立即驅車趕往施工現場。「我離開的這幾天,一直操心著工程上的事情。尤其是進入冬季,更是不能有絲毫的鬆懈。」宋衛東如是說。
  • 福建表彰546名省勞模和先進工作者 新時代職工風採
    大家作為其中的優秀代表,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勞模精神,是全省人民學習的榜樣。  于偉國說,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勤奮勞動、勇於創造,不斷譜寫新時代福建發展新篇章。一要堅定不移維護核心,永葆工人階級政治本色。
  • 在措普溝感受寧靜,讓你成為真正的「懶蟲」
    9月27日,巴塘措普溝景區正式開營,一場簡單簡樸但不失溫度情懷的活動在「高原江南」上演。藍天群山為妝,綠水湖光著衣。上午10點,400多名嘉賓、遊客進溝向世人揭開它神秘面紗。
  • 重慶勞模團集合完畢 即將赴京接受崇高禮讚
    全國勞模、肛腸專家何朝剛為勞模團成員做健康知識講座  11月21日,重慶勞模團副團長,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姚紅在行前動員會上向即將進京接受表彰的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熱烈的祝賀!他指出,勞動模範是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的優秀代表,他們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為職工群眾樹立了學習的榜樣,無愧為民族的精英、國家的棟梁、社會的中堅和人民的楷模。
  • 星球科學評論:塔裡木沙漠裡有什麼?荒涼的歲月,華麗的綻放!
    不再有海浪輕撫,只有沙漠令人望而生畏。不再有江湖澎湃,只有綠洲苦苦支撐生命。塔裡木,在它最荒涼的年代遇見了人類。03人類:繼續拋棄還是選擇擁抱?而人類的不合理用水,也加劇了沙漠綠洲地區的生態惡化。最近1.2萬年來的全球氣候變化示意圖 | 七千多年前氣候更加溫暖潮溼,但隨後便一路走低。圖源@railsback.org但人們並沒有真的遺忘這片浩瀚沙海,共和國工業體系對資源的旺盛需求,為塔裡木續寫了新的故事。「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一代代建設者們,義無反顧地扎進大漠深處。
  • 勞模引領 「智」造未來
    這是一支穿梭在雲端的團隊,30餘項實用新型專利的研發將創新的標籤插在了城市的上空;這是一支不懼複雜空間結構的團隊,國家級BIM成果的運用為城市注入了新的靈魂;這是一支拓展人居幸福空間的團隊,住宅技術的創新為居民的生活質量添「智」又添「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