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先生從平江老家帶到株洲的這個傢伙原來不是保護動物,叫蠑螈。 姚時美攝
「我從老家山溝裡帶來一種動物,上網一查它和恐龍是同一個時代的,看看是不是保護動物。」這兩天,從平江來株洲務工的童先生心裡著實激動了一把。童先生在株洲市林業局一問得知,這種動物叫蠑螈,不屬於國家保護動物。童先生最後決定帶回家像金魚一樣養著.。
外觀 背部皮膚黝黑,形似蜥蜴
記者看到,童先生帶到株洲的這種「珍稀」動物形似蜥蜴,背部皮膚黝黑,腹部呈紅色,伴有黑色斑點,有四條腿和尾巴,大約5公分長,放在礦泉水瓶中,活蹦亂跳。
拿著這個小動物,童先生臉上抑制不住興奮,「我小時候見過,後來就沒有了。」近幾年,母親告訴他,那種小動物又在山溝裡出現了,今年清明節回家,他看到有小孩捉來玩,於是也去溝裡抓了一條。
「應該是近幾年封山育林,環境改善了,這種動物才又出現了。」他懷疑這是珍稀動物,後來又上網查了一下,果然是的,而且和恐龍同時代,於是他希望這種動物能被保護起來。「我抓來三天了,都不知道怎麼餵它,一直沒吃東西。」說到這,童先生面帶一絲憂慮。
鑑定 是蠑螈,不屬於國家保護動物
昨日上午,當童先生在田心拿出這種小動物時,引來很多市民圍觀。其中一位老人嘴快道:「我見過,山溝溝裡都有的!」另一名老人說,他在廣東也見到過,不過大家都說不出動物名字。
為了弄出個究竟,童先生又來到株洲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科,科長文加元看了看童先生手裡的小動物說:「這不就是蠑螈嘛。」接著在網上一搜,「你看,一模一樣的。」
據文加元介紹,蠑螈是一種常見的兩棲類動物,在山澗、潮溼的地帶均有分布,不屬於國家保護動物,「讓它自然生長吧。」
從林業局出來後,童先生開始為這條蠑螈找去處,「送湘江河裡?不行,一下就被魚吃掉了。放我上班那裡的魚缸裡也不行,金龍魚是吃泥鰍的,也會吃它。」最後,童先生得知蠑螈是一種觀賞性動物,可以像金魚一樣在魚缸中餵養,說「那就我自己養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