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小物 | 角落生物 | 一隻自稱是蜥蜴的恐龍

2021-02-11 腦洞裡掉出個殺手簡

漫畫原作:橫溝百合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主人公是蜥蜴,但它其實是一隻恐龍,因為害怕被人知道身份怕被走起來,所以就跟大家說自己是一隻蜥蜴,它還有一個假裝是蝸牛的好朋友鼻涕蟲,它和真正的蜥蜴都住在森林裡,但是真蜥蜴不拘小節,所以也並沒有發現它並不是蜥蜴。蜥蜴愛吃魚,喜歡遊泳,聽說它媽媽住在大海裡,一隻經常想念媽媽的寶寶啊。

麵包是什麼?有魚好吃嗎?我推,我推,我推推推~

和小夥伴們合個影,正面沒有側面好看orz

聽說大家都在找一隻水藍色的稀有蜥蜴,瑟瑟發抖~~~

圖解來自日版鉤針書《すみっコぐちし かおいいあみぐるみ》,手足鉤法同前面的小夥伴,換色成綠色就是真正的蜥蜴了,一天一隻角落生物,一周就能擁有一堆啦,快來和我一起動手。

昨天又用同樣的方法編了一個小籃子,顏值比第一隻醜醜的實驗品好多啦,同樣的編法,稍微做點改變就能做出很多不同的籃子,有興趣的朋友快把手裡的紙藤用起來喲~

教程:編個紙藤 | 處女作:迷你小籃子

————————————————————

我叫腦洞裡掉出個殺手簡,微博和公眾號同名,我不知道我的腦洞夠不夠大,但我願意把想到的分享給大家,喜歡文章就點個收藏,也可以順手轉發給需要的朋友,當然願意點個在看就最好不過了,有問題請給我留言或者私信,我看到了都會回復解答。

相關焦點

  • 每日一小物 | 角落生物 | 企鵝?
    ぺンギン就是企鵝的意思,而它不確定自己是不是一隻小企鵝,它愛看書,但是翻遍了企鵝圖鑑也沒有找到一隻黃綠色的企鵝。它愛吃黃瓜,聽音樂,經常被抓娃娃機抓orz。其真實身份是一隻河童,可能從前腦袋上頂過碟子哈哈哈~
  • 超級可愛的《角落生物》,這些扛壩子你得知道!
    鼻涕蟲(にせつむり)因為很嚮往蝸牛,所以就把蝸牛殼背在身上,但其實他是一隻鼻涕蟲,和假冒蜥蜴的恐龍是好朋友。生性害羞的他很怕生,喜歡躲在角落喝熱茶,遇到喜歡旅行、藍色外表的真企鵝告訴他南方溫暖,開始往南方前進,在某個角落遇到了其他的角落生物朋友,忍不住總是喜歡開企鵝?的玩笑。(看到白熊,小編覺得好像就是自己啦)
  • Re-ment食玩 角落生物的超市2
    背景紙板:牛乳貼紙開盒就皺到媽媽都不認得,壓了半天勉強是拍照時候的樣子,我是很喜歡包裝紙上角落生物的各種繪畫,有點像看繪本的感覺,就是不懂為什麼要設置虛線,其實細看還挺顯眼的。炸物櫃檯~今天的特價炸物中有角落生物的新夥伴:炸魚尾(藍色尾巴的那個)。另外兩個分別是炸蝦尾最初的完整模樣(長長的完整的炸蝦嘛,最後被人吃剩下最後的尾巴部分。。。啊啊啊快住嘴),嗯,炸豬排那個也是。
  • 角落生物首款農場遊戲 《角落生物農場》今年發行
    角落生物首款農場遊戲 《角落生物農場》今年發行 來源:www.18183.com作者:阿魚覺得海星時間:2020-06-23 分享到: Imagineer Co., Ltd.宣布,將推出首款「角落小夥伴」(Sumikko Gurashi,すみっコぐらし)手機遊戲《角落小夥伴農場)》(iOS / Android),預計將於2020年夏~秋季發行。
  • 「活恐龍」紐西蘭大蜥蜴,恐龍時代爬行動物的後代,壽命長達百年
    現在很多人養寵物時會選擇爬蟲動物,爬蟲動物比較乾淨,異味小,而且簡單好養。大多數爬蟲動物都是安安靜靜的自己待著,不像貓狗這些需要陪著玩耍。蜥蜴這種新奇的生物就受到了人們的喜愛。體型比較小,很適合家庭飼養。
  • 海洋裡最厲害的恐龍,是海洋裡的霸主,由一隻蜥蜴進化而來
    不知道各位小夥伴們有沒有發現呢,隨著我們現在時代的不斷進步,我們小夥伴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那都是和從前相比,有了十分明顯以及十分巨大的提高,也正是因為小夥伴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我們小夥伴們的生活環境也就變得更加的美好了起來。可以說,現在我們人類已經統治了整個地球。
  • 世界上「最小恐龍」實際是一種蜥蜴 論文被撤回但其中特徵...
    科學家在一篇論文中承認,所謂的蜂鳥大小的恐龍實際上是一種蜥蜴。今年3月11日,《自然》上發表了一篇論文,描述了保存在琥珀中的頭骨化石來自世界上「最小的恐龍」,有著類似鳥類的頭骨,長度不到2釐米,大小和目前世界上最小的鳥類——蜂鳥差不多。
  • "迄今最小恐龍"其實是蜥蜴? 第一作者邢立達回應
    中新網北京3月13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外科學家合作發現迄今最小恐龍的研究成果,12日在國際權威科技期刊《自然》以封面文章發表後引發學界爭議,多位學術同行13日聯合發表《琥珀中的「史上最小恐龍」,也許是史上最大烏龍》質疑文章提出十大疑點,認為斷定「最小恐龍」證據不足,很可能是蜥蜴。
  • 【恐龍展】請注意!一大波恐龍來襲!
    三角龍是一種中等大小的四足恐龍,全長大約有7.9到10米,臀部高度為2.9到3米,一般體重4噸到6噸之間。它們有非常大的頭盾,以及三根角狀物,令人聯想起現代犀牛。犀牛的角是由皮膚構成的,而三角龍的角則是實心的骨頭長出來了,因此可能有強大的破壞力。三角龍已經演化出坦克一般的形態,是白堊紀最強的鳥臀目草食恐龍之一,矮暴龍也不敢輕易捕食它們,一隻成年三角龍完全有能力戰勝一隻成年矮暴龍。
  • 蜥蜴和鳥,恐龍更像誰?
    而一個半世紀以來,作為大眾媒體最為熱衷的古代生物,恐龍的復原形象已經變得面目全非了……恐怖的蜥蜴「恐龍」(Dinosauria)這個名稱是在1842年由英國著名古生物學家理察·歐文創造的。「Dinosauria」衍化自古希臘文,意為「恐怖的蜥蜴」。近代日本將其翻譯為「恐龍(恐竜)」,中文地區襲用之。
  • 是蜥蜴、恐龍還是
    在眾多的怪獸電影中,「哥斯拉」可以說是一面旗幟,而對於其原型更是爭論不休,有人說是恐龍、有人說是蜥蜴,也有人說是神話中的生物,真相只有一個? 98美版《哥斯拉》 要了解哥斯拉的原型,首先就需要了解其誕生過程,大部人第一次了解到哥斯拉,大概是從好萊塢的幾部《哥斯拉》電影中,98版哥斯拉講述了在太平洋的一處隱蔽小島上
  • 7隻不尋常的蜥蜴
    冷血的生物具有可怕的外觀和強悍的適應生存能力幾乎完全淹沒了我們的星球。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向您介紹7種最不尋常的蜥蜴,它們的外觀和出色的能力令人驚訝。摩洛克澳大利亞已經產生了許多令人驚奇的生物,毫無疑問,其中之一就是棘手的魔鬼 - 莫洛克。
  • 《角落小夥伴》:邊緣化是一種人生觀,他們只是更嚮往恬靜
    《角落小夥伴》又名《角落生物》是日本San-X所推出的一群角色,因為被設定為喜歡躲在角落而得名。 每個角色也都圓滾滾的,十分可愛,在看了電影及研究了其他相關作品之後,我們發現角落小夥伴之所以大受歡迎,絕對不只是外形,更多的是因為害羞內向的個性,各自「邊緣化」的理由,以及獨樹一格的「邊緣人生觀」。
  • 世界上最小的恐龍已不復存在:這個2英寸生物很可能是蜥蜴
    在一群研究人員大聲疾呼發現世界上最小的恐龍僅僅幾個月後 ,這些研究人員撤回了他們的發現,並指出它可能是蜥蜴。導致第二組研究人員認為O. khaungraae可能是蜥蜴的原因是它眼睛所在的結構。第二組研究人員寫道:「儘管其中存在中生代恐龍(包括鳥類)有趣的進化假設,但這種神秘的動物卻表現出各種蜥蜴狀的形態,這些形態挑戰了鱗翅目動物和弓形龍之間的基本形態學差距。
  • 《小恐龍大冒險》一部有態度的恐龍動畫的年終盤點
    主角之一的探險者洛奇是一隻副櫛龍,副櫛龍生活在晚白堊紀時期的北美洲,是一種植食性恐龍。腕龍是巨大的草食性恐龍,生活在侏羅紀晚期白堊紀早期,名字的原意為「頭部像手腕的蜥蜴」,尾巴短粗,頭部能抬得很高,是恐龍王國中個子最高的恐龍。一頭25米長的成年腕龍,能把腦袋抬到距離地面13米的位置,相當於4層樓的高度。三角龍
  • 亞洲最小的恐龍被發現,如同一隻雞大小,性格卻殘暴酷愛吃肉
    19世紀中葉,英國科學家歐文在野外勘探的時候,偶然發現了幾塊很大的動物骨頭,研究發現很像是蜥蜴的骨頭化石,不過年代非常久遠了,應該是屬於某一種未知的史前動物。此後,伴隨著研究的深入,以及越來越多的化石被找到,歐文正式將這種動物命名為「恐龍」,從字面的意思來看,是「恐怖的蜥蜴」。
  • 《自然》封面文章遭質疑,「史上最小恐龍」 還是某種蜥蜴?
    3月12日,中美科學家聯合發表的一篇名為《緬甸白堊紀蜂鳥大小的恐龍》的論文登上了當期《自然》封面。但文章刊出僅24小時後,國內便有多位學術同行聯合發表了質疑文章《琥珀中的「史上最小恐龍」,也許是史上最大烏龍》,認為論文將琥珀中發現的新屬新種——寬婭眼齒鳥,斷定為「最小恐龍」證據不足,它很可能屬於某種蜥蜴。
  • 每日新書|適合孩子的恐龍科普書
    ,抱著一隻小恐龍闖進了我的診療室。我起身戴上手套,查看恐龍的情況。這是一隻體長約一米的小恐龍,身體比例在恐龍中屬於正常,腦袋直徑不足10釐米,大小和泰迪狗的頭差不多;脖子又細又長,我用一隻手就能握住;尾巴,比它的脖子還要粗一些,長度佔了整個身體的一半;兩隻短小的前爪在胸前晃蕩著,好像一個小嬰兒,拼命地想握住什麼東西。
  • 男子山溝裡找到與恐龍同輩生物:皮膚黝黑似蜥蜴(圖)
    男子山溝裡找到與恐龍同輩生物:皮膚黝黑似蜥蜴(圖) 姚時美攝  「我從老家山溝裡帶來一種動物,上網一查它和恐龍是同一個時代的,看看是不是保護動物。」這兩天,從平江來株洲務工的童先生心裡著實激動了一把。童先生在株洲市林業局一問得知,這種動物叫蠑螈,不屬於國家保護動物。童先生最後決定帶回家像金魚一樣養著.。
  • 比恐龍殘忍百倍的生物,至今未滅絕,魔爪已遍布地球每個角落
    筆者-小文恐龍曾稱霸統治地球1.6億年之久,是地球上體型最大最兇猛的生物之一,但在六千多萬年前,一場意外導致了恐龍的滅亡,從此地球上就只剩下恐龍的殘骸化石了。關於恐龍的滅絕之謎科學家們各持說法,有些人認為是隕石襲擊地球,引發了地震。火山爆發、海嘯等一系列的災難。也有一些人認為,恐龍進化成了別的物種,就比如說人們現在常見的禽類和鳥類,就很有可能是恐龍的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