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ssey購買GEMINI晶圓鍵合系統 將擴大MicroLED製造

2021-01-12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Plessey購買GEMINI晶圓鍵合系統 將擴大MicroLED製造

工程師吳畏 發表於 2018-11-16 15:10:08

據悉,英國光電子技術解決方案的領先開發商Plessey Semiconductor日前表示,已從晶圓鍵合和光刻設備生產商EVG購買了GEMINI晶圓鍵合系統。

該公司計劃使用該系統擴大其GaN-on-Si MicroLED的製造。Plessey表示,GEMINI生產晶圓鍵合系統將在Plessey位於英國普利茅斯的製造工廠展開粘合和校準的工作。與此同時,該系統還可將其GaN-on-Si MicroLED陣列與晶圓級背板緊密結合,具有極小像素尺寸所需的高對準精度。

EVG表示,其獲得專利的SmartView ® NT自動鍵合對準系統技術可實現晶圓的正面對準,具有極高的精度。

此外,其GEMINI自動化生產晶圓鍵合系統實現了最高水平的自動化和流程集成。該全自動平臺可實現晶圓到晶圓對準以及提供高達300mm的晶圓鍵合工藝,適用於批量生產。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EV集團與中芯寧波攜手,實現砷化鎵射頻前端模組晶圓級微系統異質集成
    >  SEMICON CHINA,2019 年 3 月 20 日——晶圓鍵合和光刻設備的領先供應商EV集團(EVG)今日宣布,與總部位於中國寧波的特種工藝半導體製造公司中芯集成電路(寧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芯寧波」)合作,開發業界首個砷化鎵射頻前端模組晶圓級微系統異質集成工藝技術平臺。
  • 新型鍵合技術助力微流控晶片的規模化生產
    一項簡單的鍵合技術將助力上述設想變為現實。微流控晶片微流控技術已經經過多年研發,由於鍵合晶片塑料部分的任務困難且昂貴而受到一定的限制,因為微流控晶片需要保持微通道的完整性才能實現其診斷功能。開發出了一項能夠克服現有鍵合方法諸多缺點的鍵合技術。
  • TSV封裝技術--正在逐漸取代目前工藝比較成熟的引線鍵合技術
    TSV封裝技術--正在逐漸取代目前工藝比較成熟的引線鍵合技術TSV封裝技術        矽通孔技術(Through Silicon Via, TSV)技術是一項高密度封裝技術,正在逐漸取代目前工藝比較成熟的引線鍵合技術
  • MicroLED的市場趨勢及製造檢測挑戰
    良率問題的來源包括入廠基板、外延工藝、MicroLED製造工藝和傳送工藝,儘管隨著製造方法是大量替換工藝還是單片製造工藝,將存在一些獨特性。  假設在這四個步驟中的每一步良率達到99%,合併良率仍只有為96%。在智慧型手機中,96%的工藝良率意味著可能仍有數千個的缺陷像素亟待更換。
  • 中芯國際(00981)購買6.2億美元生產晶圓的應用材料產品
    公告 中芯國際(00981)購買6.2億美元生產晶圓的應用材料產品 智通財經網 智通財經APP訊,中芯國際(00981)發布公告,公司已根據商業條款協議於
  • 晶圓製造
    集成電路晶片種類繁雜,功用也十分廣泛,但是他們都是由為數不多的基本結構(主要為雙極型結構和經書氧化物半導體結構)和生產工藝來製造的。4種最基本的工藝方法:增層、光刻、摻雜和熱處理。通過大量的工藝順序和工藝變化來製造所需要的晶片。
  • 中芯國際斥資6億美元向泛林購買設備 用於擴大公司產能
    【TechWeb】2月19日消息,中芯國際昨晚發布公告稱,斥資6億美元向泛林購買設備。泛林中芯國際表示,已就本公司購買將用於生產晶圓的產品,和泛林團體訂立購買單。產品包括由蝕刻工具組成的資本設備。購買單的總代價為600,842,907美元。
  • 十四個核心材料看懂晶片製造【附下載...
    鍵合絲 。半導體用鍵合絲是用來焊接連接晶片與支架,承擔著晶片與外界之間關鍵的電連接功能。鍵合絲的材料已經從過去的單一材料,逐步發展為金、銀、銅、鋁用相關複合材料組成的多品種產品。根據應用領域以及需求的不同,可以選擇各種不同的金屬複合絲。
  • Au-Al鍵合系統的失效原因簡介
    ☑要防止人工操作的失誤,必須小心調試鍵合時的壓力、鍵合超聲功率、鍵合溫度。☑加強篩選,加強目檢。Au-Al鍵合在溫衝條件下具有較好的抗熱疲勞性能,鍵合拉力在合格範圍內,鍵合電阻隨著試驗周期的增加而增大;高溫應力導致Au_Al鍵合界面形成電阻率較高的化合物,引起鍵合電性能退化。
  • 聯華電子將擴大12英寸晶圓代工廠產能 主要是28nm工藝產能
    12月18日消息,據英文媒體報導,在第一大晶片代工商臺積電取消2021年12英寸晶圓代工折扣,晶片代工產能緊張狀況有從8英寸晶圓廠延伸到12英寸晶圓廠的趨勢的消息出現之後,也有代工商在謀劃擴大12英寸晶圓代工廠的產能。
  • MEMS鍵合工藝成就單晶片「可見光+短波紅外」高光譜成像
    事實上,高光譜成像技術在未來預防食品汙染領域可能將發揮關鍵作用,因此,包括歐盟和美國在內的諸多政府已批准並正在資助該項目,以進一步評估其潛力。短波紅外成像對安全、天文學等不同領域也有著重要意義,如從矽晶圓、平板顯示器檢測到藝術品修復,從藥物研發到自動駕駛汽車。
  • 碳基晶片新突破,我國8寸石墨烯晶圓有望量產,性能將提升10倍
    ,其採用是通過在襯底上製備石墨烯的方法,將半導體或絕緣材料作為襯底,用來支撐晶圓上的器件,並且保證他們互不導通。當然,由於金屬上生長的石墨烯在進行後續的應用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將其從金屬襯底轉移到目標襯底,在此過程中會帶來破損、褶皺、界面汙染、金屬殘留等問題,而在非金屬基絕緣晶圓襯底表面直接生長石墨烯,可以得到覆蓋度100%、無需轉移、無金屬殘留的石墨烯晶圓,產品的良率更高。
  • 一片晶圓可以切多少個晶片及晶圓製造流程
    晶圓製造的流程一顆集成電路晶片的生命歷程就是點沙成金的過程:晶片公司設計晶片——晶片代工廠生產晶片——封測廠進行封裝測試——整機商採購晶片用於整機生產晶片供應商一般分為兩大類:一類叫IDM,通俗理解就是集晶片設計、製造、封裝和測試等多個產業鏈環節於一身的企業。有些甚至有自己的下遊整機環節,如Intel、三星、IBM就是典型的IDM企業。另一類叫Fabless,就是沒有晶片加工廠的晶片供應商,Fabless自己設計開發和推廣銷售晶片,與生產相關的業務外包給專業生產製造廠商,如高通、博通、聯發科、展訊等等。
  • 晶圓製造環節中最核心的高難度材料是什麼?
    晶圓製造環節中最核心的高難度材料是什麼? 李倩 發表於 2018-06-15 11:40:26 半導體材料可以分為晶圓材料和封裝材料,封裝材料相較於晶圓製造材料來說技術壁壘相對較低,所以我們主要講的是晶圓製造材料。
  • 金屬箔上的 microLED
    這些方法必須以微米級的精度來轉移晶片,將它們可靠鍵合,並實現極高的良率。即使99.99%也不夠好,因為顯示屏仍然可能包含數千個壞了的子像素。而它們必須修復,因為市場不會容忍新設備中有哪怕一個出故障或缺失的像素。修復單個像素是一種選擇,但成本會升高,因為這需要額外的轉移步驟。因此,在轉移過程中採用分選冗餘可能更好。然而,這顯著增加了LED成本,並且無法直接解決問題。
  • 世界先進再次尋求通過收購來擴大8英寸晶圓產能
    世界先進再次尋求通過收購來擴大8英寸晶圓產能 半導體行業觀察 發表於 2021-01-08 14:31:48 據臺媒Digitimes 報導,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VIS)再次尋求通過收購來擴大其8英寸晶圓的產能
  • 鈦MEMS技術在藥物輸送和微流控系統的應用前景
    在此背景下,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研究人員探索了兩種方式推進鈦MEMS技術在藥物輸送和微流控領域的應用:(1)通過開發鈦基微針(MN),探尋更安全、更簡單、更有效的眼部藥物輸送方式;(2)通過鈦陽極鍵合工藝的改進,用於實現未來光催化應用的堅固的微流控器件。
  • SK海力士做晶圓代工,到底瞄準了什麼?
    佚名 發表於 2017-07-12 08:17:06 韓記憶體大廠SK海力士周一宣布成立新子公司,旗下晶圓代工業務正式分拆成為獨立的事業體,名為SK海力士系統IC公司。
  • 中芯國際向美企購買半導體生產設備,美日等42國擴大限制
    面對上述情況,全球42個國家也在上個月達成一致,決定擴大對半導體的出口限制範圍,防止技術外流。儘管如此,中國晶片代工龍頭中芯國際近日就再度傳來好消息。1年70億!中芯國際購買美企生產設備:中國晶片龍頭正不斷擴產3月23日,中芯國際在公告中指出,該公司於今年2月18日至3月20日期間,向泛林團體提交一系列用於生產晶圓的產品訂單,總金額達3.97億美元(約28億元人民幣)。不過,中芯國際未披露訂單的具體細節。
  • 晶圓製造工藝流程和處理工序
    晶圓製造工藝流程  1、 表面清洗  2、 初次氧化   3、 CVD(Chemical Vapor 20、光刻和離子刻蝕,定出 PAD 位置  21、最後進行退火處理,以保證整個 Chip 的完整和連線的連接性     晶圓製造總的工藝流程 晶片的製造過程可概分為晶圓處理工序(Wafer Fabrication)、晶圓針測工序(Wafer Probe)、構裝工序(Packaging)、測試工序(Initial Test and Final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