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V封裝技術--正在逐漸取代目前工藝比較成熟的引線鍵合技術

2021-01-21 今日半導體




半導體一分鐘芯聞您的芯聞助理,每天一分鐘,我們為您提供行業最新資訊信息!

好消息:SEMICON現場《採購指南》材料登記發放工作已啟動,現場參展商和觀眾採購指定用書,多年服務經驗,可協助貴司產品材料現場投放效果,如需要服務,請您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繫!

TSV封裝技術--正在逐漸取代目前工藝比較成熟的引線鍵合技術



TSV封裝技術

        矽通孔技術(Through Silicon Via, TSV)技術是一項高密度封裝技術,正在逐漸取代目前工藝比較成熟的引線鍵合技術,被認為是第四代封裝技術。TSV技術通過銅、鎢、多晶矽等導電物質的填充,實現矽通孔的垂直電氣互連。矽通孔技術可以通過垂直互連減小互聯長度,減小信號延遲,降低電容/電感,實現晶片間的低功耗,高速通訊,增加寬帶和實現器件集成的小型化。基於TSV技術的3D封裝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優勢:
1)更好的電氣互連性能,2)更寬的帶寬,3)更高的互連密度,4)更低的功耗,5)更小的尺寸,6)更輕的質量。


 

TSV工藝主要包括深矽刻蝕形成微孔,絕緣層/阻擋層/種子層的沉積,深孔填充,化學機械拋光,減薄、pad的製備及再分布線製備等工藝技術。主要工藝包括幾個部分:
(1)通孔的形成;      (2)絕緣層、阻擋層和種子層的澱積;     (3)銅的填充(電鍍)、去除和再分布引線(RDL)電鍍;    (4)晶圓減薄;      (5)晶圓/晶片對準、鍵合與切片。

TSV深孔的填充技術是3D集成的關鍵技術,也是難度較大的一個環節,TSV填充效果直接關係到集成技術的可靠性和良率等問題,而高的可靠性和良率對於3D TSV 堆疊集成實用化是至關重要的。另外一個方面為在基片減薄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完整性,避免裂紋擴展是TSV工藝過程中的另一個難點。目前主要的技術難點分為幾個方面:
(1)通孔的刻蝕——雷射刻蝕、深反應離子刻蝕
(2)通孔的填充——材料(多晶矽、銅、鎢和高分子導體等)和技術(電鍍、化學氣相沉積、高分子塗布等);
(3)工藝流程——先通孔或後通孔技術;
(4)堆疊形式——晶圓到晶圓、晶片到晶圓或晶片到晶片;
(5)鍵合方式——直接Cu-Cu鍵合、粘接、直接熔合、焊接和混合等;
(6)超薄晶圓的處理——是否使用載體。
目前,3D-TSV系統封裝技術主要應用於圖像傳感器、轉接板、存儲器、邏輯處理器+存儲器、行動電話RF模組、MEMS晶圓級三維封裝等。

上海環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經過數年研發,目前形成具有高良率、不同深寬比結構、高密度微孔、高導通率的3D封裝矽基轉接板,可以廣泛應用於射頻、存儲等晶片的三維封裝領域。
針對目前TSV工藝中的技術難點,上海環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採用複合刻蝕技術實現高深寬比結構的微孔製備,採用獨特的薄膜沉積技術構建均勻緻密的絕緣層,通過精密電沉積技術進行金屬互連微通道填充,可以有效控制互連微通道的形貌,以有效解決高密度互連中的散熱問題。並通過綜合性減薄技術,有效實現超薄TSV轉接板的加工,解決在TSV三維封裝中減薄工藝容易裂片的問題,實現TSV三維封裝的產業化邁開堅實的步伐。
上海環芯TSV主要技術參數
深寬比:1:1-20:1   孔徑大小:50 -200μm   矽基底厚度:200 -300μm    填充狀態:實孔、側孔    填充材料:銅、鎢    通孔良率:>95%


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半導體行業採購指南》簡稱《指南》原名《中國半導體企業名錄》,創刊10年來,成為半導體IC行業採購信息對接的最大專業媒體。與國際知名的大型展會合作免費發行:如全國電子展(春、夏、秋三季)、SEMICON、慕尼黑展、IC- China、高交會、光博會、SNEC光伏展、觸控展(上海/深圳)、CPCA、TPCA等行業專業展會,受到行業上下遊用戶一致的好評!本刊是目前行業影響力最大的採購銷售查詢媒體!其信息量之大,數據之準、收集之全、服務之完善、效果最好,在業內首屈一指!






相關焦點

  • 【技術】一文了解TSV封裝技術
    Silicon Via, TSV)技術是一項高密度封裝技術,正在逐漸取代目前工藝比較成熟的引線鍵合技術,被認為是第四代封裝技術。 圖1 未來TSV封裝器件示意圖TSV工藝主要包括深矽刻蝕形成微孔,絕緣層/阻擋層/種子層的沉積,深孔填充
  • 疊層封裝技術
    最簡單的 PoP封裝包含兩個疊層裸晶片, 具體實例有日本的堆疊式內存 , 這種堆疊式內存結構由含有一個快閃記憶體和一個 SRAMM內存的雙裸片組 成的;目前, 疊層 密 度最 高 的實 例 是Samsung公司應用於 3G手機的 6層疊層存儲晶片;同時作為引線鍵和疊層方式的擴展 , ASE公司在疊層封裝中使用了引線鍵合和倒裝鍵合相結合的混合鍵合的封裝方式。
  • 超越摩爾,一文看懂SiP封裝技術
    SIP 封裝製程按照晶片與基板的連接方式可分為引線鍵合封裝和倒裝焊兩種。2.1.引線鍵合封裝工藝引線鍵合封裝工藝主要流程如下:圓片→圓片減薄→圓片切割→晶片粘結→引線鍵合→等離子清洗→液態密封劑灌封→裝配焊料球→回流焊→表面打標→分離→最終檢查→測試→包裝。
  • 一文深度解讀半導體封裝技術原理、流程、技術手段
    ,目前國內比較通行的標準是採取封裝晶片與基板的連接方式來劃分,總體來講,集成電路封裝封裝技術的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20世紀80年代以前(插孔原件時代)。  7.為了獲得最佳的共晶貼裝所採取的方法,IC晶片背面通常先鍍上一層金的薄膜或在基板的晶片承載座上先植入預晶片  8.晶片互連常見的方法有,打線鍵合,載在自動鍵合(TAB)和倒裝晶片鍵合。  9.打線鍵合技術有,超聲波鍵合,熱壓鍵合,熱超聲波鍵合。
  • 五個方面剖析SIP封裝工藝,看懂SIP封裝真正用途
    SIP工藝流程劃分SIP封裝製程按照晶片與基板的連接方式可分為引線鍵合封裝和倒裝焊兩種。引線鍵合封裝工藝倒裝焊工藝流程引線鍵合封裝工藝所需原料和設備引線封裝工藝產品結構倒裝工藝產品結構SIP導入流程二、SIP工藝解析引線鍵合封裝工藝工序介紹圓片減薄
  • 【朗迅課堂】晶圓級封裝技術
    1 引言傳統上,IC晶片與外部的電氣連接是用金屬引線以鍵合的方式把晶片上的I/O連至封裝載體並經封裝引腳來實現。隨著IC晶片特徵尺寸的縮小和集成規模的擴大,I/O的間距不斷減小、數量不斷增多。當I/O間距縮小到70 um以下時,引線鍵合技術就不再適用,必須尋求新的技術途徑。
  • TSV-CIS 封裝技術綜述
    共讀好書邢 慄 王延明 張晨陽瀋陽芯源微電子設備有限公司 摘 要: TSV-CIS 封裝技術是目前先進的封裝技術未來幾年,隨著CIS 技術的發展,CCD 技術在市場中所佔比重將日益下降。 TSV 技術是通過晶片和晶片之間製作垂直導通,實現晶片之間互聯的最新技術。基於 TSV 技術的三維方向堆疊的集成電路封裝技術(3D IC)是目前較新的封裝技術,它具有最小的尺寸和質量,有效的降低寄生效應,改善晶片速度和降低功耗等特點。
  • 微電子封裝有哪些技術和歷史?
    所謂一級封裝就是在半導體圓片裂片以後,將一個或多個集成電路晶片用適宜的封裝形式封裝起來,並使晶片的焊區與封裝的外引腳用引線鍵合(WB)、載帶自動鍵合(TAB)和倒裝晶片鍵合(FCB)連接起來,使之成為有實用功能的電子元器件或組件。一級封裝包括單晶片組件(SCM)和多晶片組件(MCM)兩大類。
  • 機理探索 | 利用矽通孔(TSV)、轉接板及微凸點等先進封裝工藝,實現2.5D封裝器件
    通常是將更晶片的先進封裝技術整合到半導體器件的製造流程中,這也是半導體行業當前比較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相比於傳統封裝技術,能夠實現器件的功能更強、功耗更低、尺寸更小。儘管這些先進的封裝技術目前來說大多數還尚未成熟,尤其是在其質量和可靠性方面還有待更深入的研究外,先進封裝技術仍然有著巨大的優勢和廣闊的前景。封裝技術作為半導體器件製造的後端工藝,通過封裝材料(塑料、金屬、陶瓷)將晶片包裹在封裝材料中,以提供機械保護及防止外部環境腐蝕。圖1為近50年半導體器件封裝技術的發展歷程。
  • 晶片巨頭們都在爭相研發的3D封裝關鍵技術究竟有多難?
    代工廠、設備供應商、研發機構等都在研發一種稱之為銅混合鍵合(Hybrid bonding)工藝,這項技術正在推動下一代2.5D和3D封裝技術。與現有的堆疊和鍵合方法相比,混合鍵合可以提供更高的帶寬和更低的功耗,但混合鍵合技術也更難實現。
  • LED顯示屏的封裝工藝是怎樣的
    LED顯示屏的封裝工藝及每平方區別 LED顯示屏行業繼直插(Lamp)工藝之後,已經廣泛過渡到表貼(SMD)工藝,隨著表貼(SMD)大行其道,大有取代直插之際時,COB封裝卻又騰空出世。
  • 主板用MOSFET的封裝形式和技術 -主板,MOSFET,封裝形式和技術...
    所謂封裝就是給MOSFET晶片加一個外殼,這個外殼具有支撐、保護、冷卻的作用,同時還為晶片提供電氣連接和隔離,以便MOSFET器件與其它元件構成完整的電路。晶片的材料、工藝是MOSFET性能品質的決定性因素,MOSFET廠商自然注重晶片內核結構、密度以及工藝的改進,以提高MOSFET的性能。這些技術改進將付出很高的成本。
  • 大功率LED導熱導電銀膠及其封裝技術和趨勢
    SMT技術具有可靠性高、高頻特性好、易於實現自動化等優點,是電子行業最流行的一種封裝技術和工藝。  3、板上晶片直裝式(COB)LED封裝   COB是Chip On Board(板上晶片直裝)的英文縮寫,是一種通過Uninwell International -6886系列粘膠劑或焊料將LED晶片直接粘貼到PCB板上,再通過引線鍵合實現晶片與PCB板間電互連的封裝技術。
  • COB封裝市場、技術發展現狀及趨勢
    其全稱是chip-on-board,即板上晶片封裝,是一種區別於SMD表貼封裝技術的新型封裝方式,具體是將LED裸晶片用導電或非導電膠粘附在PCB上,然後進行引線鍵合實現其電氣連接,並用膠把晶片和鍵合引線包封。
  • 陽極鍵合技術廣泛應用於MEMS器件的製備過程中
    很多MEMS器件沒有實現產品化成功投入市場的原因就是沒有有效解決MEMS晶片的封裝問題。因此,MEMS器件的封裝是把基於MEMS的系統方案推向市場的關鍵步驟,也是MEMS設計與製造中的一個關鍵因素。在MEMS封裝技術中,陽極鍵合技術是最為常見的幾種技術之一,從MEMS發展以來一直在體型MEMS結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 乾貨|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分類、封裝及工藝流程匯總
    ; 隱藏式又分三種,Under Glass 需要在玻璃蓋板上挖盲孔,目前工藝要求高,良率比較低;In Glass 將Sensor 融合進玻璃之中,工藝難度大,目前不具備量產條件;Under Cover Glass 方案達到電容識別極限,目前效果比較差。
  • 超級電池技術逐漸成熟,取代鋰電池指日可待
    超級電池技術逐漸成熟,取代鋰電池指日可待。,然而十幾年過去了,鋰電池的工藝不斷的在加高,什麼充電技術也在加快,但是鋰電池依舊沒有被其他產品提到。 直到石墨烯超級電池的出現,石墨烯是二十一世紀才被發現的材料,強度非常高,安全性也很高,而且能夠應用在能源、醫療、機械等領域廣泛應用,石墨烯超級電池技術相信發展已經在逐漸成熟了
  • MEMS鍵合工藝成就單晶片「可見光+短波紅外」高光譜成像
    為了克服這一問題,短波紅外成像採用了銦鎵砷(InGaAs)技術。然而傳統的InGaAs技術解析度很低,並且凸點鍵合(bump bonding)的性質阻止了器件的進一步微型化(圖2)。此外,這種鍵合工藝可產生模擬輸出,而傳統的InGaAs短波紅外傳感器結構則阻止了可見光到達光電轉換層。
  • 微波等離子清洗系統,微波等離子清洗技術應用
    集成電路的不斷發展與印製電路板結構尺寸筐術的不斷減小.呼喚晶片集成技術和晶片封裝的持續發展。然而在其封裝工藝中存在的汙染物一直困擾著人們,而利於環保、清洗均勻性好、重複性好、可控性好、具有三維處理能力及方向性選擇處理的微波等離子清洗工藝,將為人們解決這一問題。
  • 查IC網分享異構集成與集成電路封裝技術的演進
    電晶體的集成密度在二維受到限制,這主要是由於柵極長度收縮的減緩,所以才開始使用三位技術。堆疊式內存作為3D晶片就是一個例子,多層相同技術的堆疊,增加了整合密度。「超越摩爾定律」指的是功能密度的增加,將多種技術集成到一個複合器件中。這可能包括晶片和/或封裝的堆疊,使用多種半導體材料和各種電子布線技術,如球柵陣列(BGA)、矽通孔(TSV)、中間層和引線鍵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