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讀好書
邢 慄 王延明 張晨陽
瀋陽芯源微電子設備有限公司
摘 要:
TSV-CIS 封裝技術是目前先進的封裝技術,它可以有效降低中低端 CIS 封裝成本,使得晶片面積達到最小,實現晶圓級封裝。本文簡單介紹了 TSV-CIS 封裝技術工藝的背景、結構、工藝流程及瀋陽芯源公司可以應用的機臺等內容。
1 緒論
圖像傳感器是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的裝置。受益於照相手機(Camera Phone)的持續蓬勃發展,圖像傳感器市場未來的需求將不斷攀升。與此同時,Skype 等網絡實時通訊服務的流行、安全監控市場的興起,以及全球汽車電子的快速成長,亦為圖像傳感器創造可觀的應用規模。影像傳感晶片主要有兩種:CCD 和 CMOS,前者由光電耦合器件構成,後者由金屬氧化物器件構成。與 CCD 相比,CMOS 影像傳感器(CMOS ImageSensor 即 CIS)具有圖框顯示率快,高度的整合性(可減少周邊組件使用量,降低系統成本),以及較低的功耗等特性,且 CIS是標準工藝製程,在製造成本、產品售價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因此 CIS 近年來在照相手機應用中得到快速發展,2008 年全球CIS 出貨數首次超越 CCD 影像傳感器出貨數。未來幾年,隨著CIS 技術的發展,CCD 技術在市場中所佔比重將日益下降。
TSV 技術是通過晶片和晶片之間製作垂直導通,實現晶片之間互聯的最新技術。基於 TSV 技術的三維方向堆疊的集成電路封裝技術(3D IC)是目前較新的封裝技術,它具有最小的尺寸和質量,有效的降低寄生效應,改善晶片速度和降低功耗等特點。
從 2007 年 3 月日本的 Toshiba 公司首次展出的採用 TSV-CIS 晶圓級封裝技術開始至今,這項技術不斷吸引全球主要圖像傳感器廠商陸續投入進來。它可有效降低中低端 CIS 封裝成本,目前在 500 萬像素以下的 CIS 封裝領域已經取代傳統CSP 封裝成為主流技術。
瀋陽芯源公司作為國內半導體裝備製造產業鏈的龍頭企業,為 TSV-CIS 封裝技術做出了重大貢獻,芯源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勻膠顯影機、噴膠機、去膠機、清洗機、刻蝕機等多種設備均可在該工藝中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
2 TSV-CIS 封裝技術
2.1 TSV-CIS 封裝技術結構
圖 1 是某器件的 TSV-CIS 封裝結構圖。圖中的 Si 是半導體(Si)圖像傳感器集成電路晶片。塗覆在晶片正面四周的PAD 上的樹脂牆與光學玻璃連接,並在晶片正面與光學玻璃形成空腔。將晶片正面的金屬 PAD 通過在背面打孔、金屬鍍覆、光刻刻蝕等技術垂直引向背面(即 TSV 技術)。在晶片背面將PAD 重新分布,再製作 BGA 焊錫球。這種 TSV-CIS 封裝技術使得晶片面積達到最小,實現晶圓級封裝。
2.2 TSV-CIS 封裝技術工藝流程
經過小批量、中批量的生產型實驗和不斷的研究改進,TSV-CIS 封裝技術的工藝流程基本成熟。具體概括為:1 樹脂空腔形成 --2 樹脂牆和矽晶圓正面對準壓合--3 矽晶圓背面減薄 --4 矽晶圓背面正面刻蝕、劃道刻蝕--5 矽背面盲孔製作 --6電鍍絕緣層 --7 盲孔處雷射打孔--8 濺鍍鋁層 --9 電鍍光刻膠、刻蝕鋁、去膠--10 電鍍金屬層 --11 形成防焊層 --12 BGA焊錫球成型& 雷射打標--13 切割 --14 終檢 --15 包裝出貨。
上述每步工藝流程又由 N 步工藝組成,需不同工藝設備完成。芯源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勻膠顯影機、噴膠機、去膠機、清洗機、刻蝕機等多種設備均可在上述工藝中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下面本文列舉兩個芯源設備可應用到的工藝環節。
①樹脂空腔形成工藝,此步工藝流程圖為:
由流程圖可見,瀋陽芯源公司清洗機、勻膠顯影機可應用其中。圖 2 為此步工藝示意圖及瀋陽芯源公司設備圖片。
②矽晶圓背面正面刻蝕、劃道刻蝕,此工藝工藝流程圖為:
由流程圖可見,瀋陽芯源公司清洗機、勻膠顯影機可應用其中(參見圖 3)。
由於本文篇幅有限,而可以應用到瀋陽芯源公司設備的工藝步驟較多,其它工藝步驟本文不進行具體說明。總結如下表:
2.3 TSV-CIS 封裝技術工藝中 SEM 舉例圖片
圖 4 為 TSV-CIS 封裝技術工藝中 SEM 一些舉例圖片,分別為 Si 刻蝕、鈍化、盲孔處雷射打孔、導通線路。
3 結論
本文簡單介紹了 TSV-CIS 封裝技術工藝的背景、結構、工藝流程及瀋陽芯源公司可以應用的機臺等內容。TSV-CIS 封裝技術未來應用會更廣泛,技術會更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