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鈦礦電池封裝技術邁向商業化

2020-09-05 小顆粒大世界

介紹

最近,澳大利亞高級光電中心的石磊博士和雪梨大學的安妮塔何-貝利教授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研究了鈣鈦礦封裝太陽能電池系統。發現聚合物-玻璃封裝技術可以形成一個絕對密封的系統,大大延長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使用壽命,大大推進了太陽能電池在鈣鈦礦的商業應用。這項工作發表在《科學》雜誌上。因此,西班牙薩拉戈薩大學的埃米利奧j華雷斯-佩雷斯和瑪爾塔哈羅發表了一篇題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科學上向前邁出了一步》的評論文章。

背景介紹

作為第三代太陽能電池中最耀眼的明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651,180)的能效在短短十年內從3.8%提高到25.2%,由於其製造成本低,預計將在脫碳能源領域發揮巨大作用。

目前,鈣鈦礦太陽能有兩種常見的電池封裝技術:

第一代封裝技術是通過使用蒸發金屬噴射器和焊接金屬帶將電流從電池傳導到外部,並密封金屬帶的邊緣,裝置位於封閉空腔的中心。

第二代封裝技術是用透明的氧化銦錫電極將鈣鈦礦電極與金屬電極分開,以保證電極與印刷電路板之間有一定的橫向間隙。封裝的一面直接是ITO電極,可以更好的密封整個器件。兩者都是「封邊」包裝技術。

圖1第一代包裝技術和第二代包裝技術的俯視圖、側視圖和物理圖


包裝材料

包裝中使用的聚合物材料通常具有優異的絕緣性、熱塑性和一定的機械強度。緻密的包裝層能有效隔離空氣中的水和氧,並能以低成本實現大面積包裝。常見的包裝材料包括聚異丁烯、聚乙烯、熱塑性聚氨酯、乙烯醋酸乙烯酯和環化全氟聚合物。

圖2製備聚合物封裝層的幾種操作條件


「毯蓋」包裝技術

「毯蓋」包裝技術,即整個裝置用聚合物包裹,使裝置與聚合物緊密接觸,並且內部沒有空腔。有趣的是,作者用蓋玻片覆蓋封裝電池的表面,這可以有效地防止由鈣鈦礦分解產生的CH3Br和NH3的溢出,但是單獨的聚合物封裝不能達到這種效果。該聚合物不僅作為水蒸氣屏障,而且作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和蓋玻片之間的強粘合劑,這進一步增強了系統的密封性能。

圖3「毯子蓋」包裝和「邊緣密封」包裝的橫截面示意圖


封裝技術

作者用聚異丁烯和聚烯烴封裝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並進行了溼熱冷凍試驗。溫度範圍為-40~80。結果表明,採用這種封裝技術的電池在工作1800小時後沒有退化,遠遠超過了測試標準中提出的1000小時的要求。經過測試,電池的短路電流密度和開路電壓保持穩定,這在含有甲胺離子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很常見。

這項工作表明,通過使用簡單和低成本的聚異丁烯或聚烯烴基聚合物-玻璃組合的封裝技術,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具有優異的耐久性。

值得注意的是,高穩定性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總是避免了甲基銨離子的低熱穩定性,但是這些電池能夠經受住最嚴重的冷凍溼度測試。聚合物玻璃「毯蓋」封裝技術可以實現封裝的絕對密封,形成穩定的工作環境,防止分解產物從系統中溢出,大大提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使用壽命。這項工作為鈣鈦礦,設計更穩定的太陽能電池提供了新的思路,極大地促進了太陽能電池在鈣鈦礦的商業應用

關注&34;(chinapowdercn),了解更多內容

相關焦點

  • Science: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或將迎來商業化
    然而,在過去的十年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步,功率轉換效率(PCE)達到25.2%,並且製造成本低,這使得該技術有望在脫碳能源模型方面取得進一步的發展。Juarez-Perez和Marta Haro對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石磊博士、雪梨大學Anita Ho-Baillie教授等人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封裝技術方面取得突破進行評估以及對無機-有機雜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未來穩定性測試做出了展望。
  • 鈣鈦礦電池的商業化會比許多人想像中要快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鈣鈦礦技術的發展大局目前已經很明確很清晰了,看不到這一點的人可能會因此延誤進入時機。」對於鈣鈦礦光伏電池技術的商業化量產,一位回國創業於鈣鈦礦領域的博士信心實足。據這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博士介紹,除了他所在的公司,目前全球範圍內多家公司都不約而同提速了鈣鈦礦電池商業化量產的步伐,其中據說也包括那家中國西部的單晶矽龍頭企業在內。
  • 澳洲科學家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方面取得突破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導讀:由澳大利亞科學家開發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世界上首創,通過了一系列熱溼測試,使用了一種低成本的解決方案,克服了阻礙該技術商業化的一些挑戰。科學家們使用一種簡單、低成本的聚合物玻璃覆蓋層來抑制鈣鈦礦細胞的分解。
  • 柔性玻璃用於鈣鈦礦電池
    光伏封裝材料一般都採用超白玻璃作為正面基材,主要考慮到玻璃的超透明、耐磨和作為電池組件的骨架支撐。TestPV獲悉,美國能源材料公司(EMC)與康寧公司籤署了聯合開發協議(JDA),計劃開發用柔性玻璃封裝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來源:Joule) 對此,論文作者之一、史丹福大學博士後 Nick Rolston 表示:「鈣鈦礦太陽能技術正處於可商業化與崩盤之間的岔路口 Dauskardt 表示:「人們可以在實驗室中製造一個小型演示設備,但傳統的鈣鈦礦加工還無法快速、高效地進行生產。」 為了應對大規模量產這一挑戰,研究人員採用了他們最新發明的一項專利技術,即快速噴射等離子體處理技術(rapid-spray plasma processing)。 這項技術使用帶有兩個噴嘴的自動化設備來快速生產鈣鈦礦薄膜。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刷新世界紀錄 商業化進程加快
    2020.03.12 22:36【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刷新世界紀錄 商業化進程加快】據報導,近日,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研究團隊,打破了太陽能電池的能效紀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開發的新型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的能量轉化效率,已經達到了27.7%。目前研究團隊正在積極提升效率和加快商業化進程,預計可在2023年實現30%轉化率的目標。A股公司中,拓日新能對鈣鈦礦光伏技術已早有研究,並有項目儲備立項。協鑫集成下屬蘇州協鑫納米科技有限公司建成鈣鈦礦組件中試生產線。(證券時報)
  • 科學網—鈣鈦礦電池的十年之變
    「近年來,鈣鈦礦電池發展迅速,科學家的一系列發現解決了深層次科學技術問題,提升了轉化效率,讓我們不斷向發展高效穩定的太陽能電池邁進。」回首鈣鈦礦電池的十年發展,宋延林為科學家取得的成就感到驕傲。然而,由於仍然採用液態電解質,導致材料不穩定,幾分鐘後效率便削減了80%。 「液態電解質的鈣鈦礦敏化太陽能電池存在一個致命的缺陷,即液態電解質會溶解或者分解鈣鈦礦材料,可使電池在幾分鐘內失效。」胡笑添說。 能否找到一種新的電解質材料?為此,科學家不斷擴大視野,創新性地將固態電解質作為空穴傳輸層。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再次登上《Science》正刊
    雖然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已經顯著提高,但耐久性限制了其在商業化中應用的可能性。近日,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Anita W. Y.再加上其低製造成本,PSC技術作為獨立的鈣鈦礦電池是非常有前途。但是,要使PSC在商業上可行,就必須能夠抵抗水分,熱量和光等長期的環境壓力。近年來,研究者已經開發了防潮技術,如:環氧樹脂,丁基橡膠,陶瓷薄膜和二元化合物,它們可以有效地將鈣鈦礦和有機太陽能電池與高溼度環境隔離開。
  • 高效穩定的二維層狀鈣鈦礦來了!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商業化鋪路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美國曾有科學家預測,以新型鈣鈦礦為原料的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或可高達50%,是目前市場上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的兩倍,這將大幅降低太陽能電池的使用成本。幾年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被《科學》評為年度國際十大科技進展之一,研究熱度也隨之攀升。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有望在中國首先商業化!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有望在中國首先商業化!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導讀:中國是最大的光伏組件供應國,擁有最多的光伏企業和研究人員。在這種蓬勃發展的光伏環境中,上海交大韓禮元教授認為,在中國科學家和工業界的不懈努力之後,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的商業化將首先在中國實現。
  • 鈣鈦礦或將代替晶矽 成為太陽能電池「新寵」
    因此,從廣義上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使用了具有鈣鈦礦晶體結構的有機金屬滷化物的一種太陽能電池技術。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優缺點簡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原材料儲量豐富,製備工藝簡單,有利於商業化生產。其中,鈣鈦礦層具有低的結晶能,可以通過低溫液相法或氣相沉積法得到缺陷密度低的高質量納米晶薄膜。
  • 鈣鈦礦研究突破點是什麼?全球鈣鈦礦電池研究小組有哪些?
    因製備方式簡單、生產成本低廉和光電性能優異,鈣鈦礦電池很快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2018年 12月,中國科學院半導體所(ISCAS)遊經碧團隊突破鈣鈦礦單結電池效率,達到23.7% (0.1cmr)。本文分析了鈣鈦礦電池的製備方法、研究突破點、現存問題,並匯總了部分企業的研究效率,及商業化嘗試案例,在接下來的推送中,智新諮詢將繼續對光伏行業的其他熱點技術、政策進行分析。
  • 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商業化鋪路—新聞—科學網
    幾年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被《科學》評為年度國際十大科技進展之一,研究熱度也隨之攀升。 1月14日,《自然·光子學》期刊發表了一篇論文,介紹了科研團隊在高效穩定層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方向的重要進展,這項研究由吉林大學、南京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的多位學者共同完成。 在論文的3位共同第一作者中,來自吉林大學材料物理與化學專業的虞士棟是唯一一位本科生。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何以成為第三代太陽能電池?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大多採用溶劑工藝,其原料多為液態,能在常溫下製備,而且在未來完全可以通過印刷技術製備大面積的柔性太陽能電池以及用於可穿戴智能設備。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距離商業化還有多遠?儘管目前鈣鈦礦太陽能的光電轉化效率已經超過了24%,而且在材料成本和製造成本方面均具有顯著的市場優勢,但器件的穩定性問題一直制約著它的商業化生產,甚至在美國國家能源部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認證表上被打上了「不穩定」的標籤。在實驗室操作過程中,人們發現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被製備出來後,若放置於室溫環境下,效率會隨著時間的增長而衰減。
  • 什麼是鈣鈦礦?
    另一方面是穩定性和壽命:穩定性、耐久性是當下鈣鈦礦電池商業化的最大障礙,全球幾乎所有的研究人員都正在探索新的鈣鈦礦化學配方,以針對特定應用(如疊層串聯電池)調整其電子躍遷性能,或進一步提高其穩定性和壽命。除了通過改善鈣鈦礦結構的穩定性來提高壽命,研究人員還在研究新的電池設計和新的封裝策略以保護鈣鈦礦免受環境因素影響。
  • 史丹福大學發明製造鈣鈦礦電池製造超快方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儘管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被稱為新一代電池技術- 產業化突破:超快、效率、穩定為了應對大規模生產的挑戰,史丹福大學Reinhold Dauskardt團隊採用了他們最近發明的一項專利技術:快速噴塗等離子體處理。 該機器人設備以每分鐘40英尺(12米)的速度生產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處理器使用兩個噴嘴製作鈣鈦礦光伏薄膜。
  • 中美兩國的大學,都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導語:在美國,史丹福大學的團隊表示,他們發現了快速製造鈣鈦礦電池的、可商業化的工藝,並已經獲得了專利;在中國,南京大學的研究團隊則創造了新的穩定光電轉化效能紀錄,通過了權威認證,並獲得了權威榜單的認可。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刷新世界紀錄 商業化進程加快(附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據報導,近日,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的研究團隊,剛剛打破了太陽能電池的能效紀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開發的新型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的能量轉化效率,已經達到了27.7%。五年前,行業紀錄還只是13.7%。
  • 2019鈣鈦礦和疊層電池與組件論壇
    100兆瓦量產生產線的建設工作,計劃於2020年實現鈣鈦礦光伏組件的商業化生產。採用晶體矽作為底電池和鈣鈦礦作為頂電池的疊層電池是一項在技術和經濟上均可行的選項,而且雙結疊層電池技術與雙面發電技術相容。 鈣鈦礦電池面臨的挑戰主要是穩定性和規模化製造,以及相關測試標準和測試技術尚未完善。產業鏈上的企業正在努力行動,以期儘快完善鈣鈦礦電池和組件技術。
  • 潮溼環境中,不封裝鈣鈦礦實現24.8%效率!
    實現了在潮溼環境中24.8%高效率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鈣鈦礦電池學術QQ群:708759169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目前商業化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潮溼環境導致穩定性下降。Spiro-OMeTAD是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的經典款空穴傳輸材料,要保持其高效率運行,需要使用一些摻雜劑。不幸的是,這些特殊的摻雜劑往往容易吸潮,從而導致器件穩定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