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箔上的 microLED

2020-11-20 卡比獸papa

通過轉換到金屬箔上生長的電晶體和LED的單片集成,microLED顯示器的製造可以向前邁出一大步—Vladimir Matias和Julian Osinski, iBeam Materials公司


每年,數以億計的LED都是通過在藍寶石和矽襯底上生長GaN及其相關合金外延層而製成。但這並不是唯一的選擇。我們在新墨西哥州Santa Fe的iBeam Materials公司,最近演示了也可以在多晶柔性金屬箔上沉積高質量的外延GaN。我們的技術為大面積,低成本,適用於卷對卷製造的GaN基器件生產工藝打開了大門。

我們採用的方法採用了離子束輔助沉積。它用於沉積類單晶的中間層,該中間層形成之後外延氮化物層的基礎。我們與桑迪亞國家實驗室和新墨西哥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利用這項技術通過美國能源部APRA-E資助的項目展示了實用的LED(見圖1)。這項突破性技術的更具有吸引力的一個機會是micrOLED顯示,其中會需要大面積的低成本的LED陣列。製作這些陣列的最常用方法是基於分選和機械轉移。然而,當向更小的LED發展時,分選和轉移這種技術的實現將會有更多的挑戰性。這時採用單片集成方法要好得多,這種方法和我們的技術是相兼容的。


圖1. iBeam Materials的金屬上GaN技術依賴於多晶襯底(例如很長的金屬箔)上形成的類單晶層。該單晶層通過離子束輔助沉積工藝形成。左側顯示層結構,而照片顯示出第一批LED器件。

由於這種顯示技術相對現有顯示技術的顯著優勢,它將佔據LCD和OLED的現有市場份額,並且預計microLED市場未來將是非常巨大的。microLED更亮更高效,因此可以在陽光直射下讀取顯示信息,使用電池的產品在每次充電之間可以使用更長的時間。此外,鑑於無機LED極好的可靠性,使用壽命和堅固性,這些產品將提供更長的顯示壽命。

由於所有這些優勢,基於microLED的顯示將很快取代可穿戴設備,手機和增強現實中的OLED和LCD屏幕。但這只是一個開始:LED註定會繼續在大的顯示應用中取得成功。

製作顯示屏

利用傳統方法製造基於microLED的大面積顯示器,需要使用高良率工藝,從而提供尺寸小於10微米的單個LED晶片的大規模並行轉移。高清顯示器包含1080×1920像素,因此它們需要620萬個紅綠藍子像素。而在4K顯示器中,則有近2500萬個子像素。這些數字如此之大,以至於為了最小化轉移步驟的數量,必須一次轉移數千個LED。

幾家公司正在開發用於並行處理這種大規模LED的技術,其尺寸可以小到3μm。這些方法必須以微米級的精度來轉移晶片,將它們可靠鍵合,並實現極高的良率。即使99.99%也不夠好,因為顯示屏仍然可能包含數千個壞了的子像素。而它們必須修復,因為市場不會容忍新設備中有哪怕一個出故障或缺失的像素。

修復單個像素是一種選擇,但成本會升高,因為這需要額外的轉移步驟。因此,在轉移過程中採用分選冗餘可能更好。然而,這顯著增加了LED成本,並且無法直接解決問題。

相比之下,我們採用的技術可以製造出和紙張一樣薄的柔性產品,解析度為每英寸500像素或更高,滿足市場對將顯示器集成到薄型彎曲設備的巨大需求。利用獲得專利的金屬上GaN技術,我們直接在低成本,大面積的柔性金屬箔上生長了LED品質的InGaN材料,使microLED的單片集成變得切實可行。

這種金屬箔使我們的顯示器能夠與OLED一樣或更好地符合曲面。此外,它們甚至可以在使用時彎曲。適形金屬襯底還為LED提供了反射和散熱(參見圖2)。


圖2. LED橫截面圖,以及20μm的金屬上藍色LED和microLED陣列的發光。

我們的技術與卷對卷工藝兼容,採用新的外延方法取代了MOCVD,這些必將大大降低microLED的製造成本。目前,MOCVD晶圓生產的成本在2-3美元/平方釐米的範圍內,但通過切換到很長的金屬基板上,這個成本可能會下降三倍之多。非MOCVD沉積工藝的引入將會進一步節省成本,我們的成本模型估計每單位面積的外延材料成本降低超過10倍(見圖3)。


圖3. 各種沉積方法的外延GaN器件層的成本曲線

最終,LED成本可降至每平方釐米不到10美分。如此大幅度的成本降低可能使microLED顯示器甚至比基於OLED的顯示器更加便宜。

我們的全彩色有源矩陣顯示器的製造,首先開始於在外延層的表面上單片生成密集的藍色發光LED陣列。每個像素包括三個子像素,通過在藍色發光元件上塗覆量子點下轉換層來形成紅色和綠色單元(參見圖4)。它們可以作為光刻膠基質來實現,或者採用噴墨印表機來實現,這主要取決於所需LED的尺寸。

圖4. 使用iBeam技術製作的microLED顯示單元的布局。

下一步是添加薄膜電晶體電路以尋址每個子像素。我們能夠在圖案化之前,通過在薄板上沉積薄膜材料來繪製現有的製造OLED顯示器的背板技術(參見圖5)。


圖5.子像素橫截面顯示出量子點、變色膜和黑色光刻膠基質。

包括金屬基板的總厚度可小於100μm。為了減少相互幹擾,消除雜散光並實現更好的黑色,LED之間的孔隙可以填充市售的黑色聚合物基質。

們的技術將繼續進步。將來,我們將使用金屬箔上的外延GaN片來製造小的集成的GaN電晶體。這些器件可用於控制LED(參見圖6)。


圖6. 通過在外延結構中集成FET,子像素LED可以與GaN/AlGaN FET電晶體器件集成。

通過採用這種方法,我們將可望追隨矽工業的腳步。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從通過分立電晶體的單獨布線製造電路,進化到在單個晶片上有數十億電晶體的高度集成電路的高良率製造。

我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使用我們的技術製造的microLED顯示器的良率和可靠性,將遠遠高於使用晶片轉移方法製造的產品的良率和可靠性。當然,首先為了謹慎起見,在設計中可能要利用一些冗餘,從而可以使得可能的LED失效行為最小化。

當轉向更高解析度的顯示時,我們的技術已經有很好的基礎,由於整個區域不滿了LED的外延,因此可以以更小的附加成本來製造更高解析度的顯示屏。對於我們的單片集成LED顯示技術,成本與面積成比例,而不是像素數。

我們的方法不是唯一能夠提供單片集成的方法。一種替代方案採用了納米線有源區。然而,這依賴於傳統的剛性襯底,例如矽和藍寶石。沿著這條路走下去的話,製造大面積的顯示屏往往需要將LED轉移和鍵合到另外的背板上。

顏色和色域

我們提倡的用於製造我們顯示器的量子點技術正在發展中,今天的薄膜厚度僅為幾微米,幾乎可以完全將藍色光轉換為紅色或綠色光。然而,如果還有顧慮擔心子像素光譜中殘餘任何不需要的藍光,則可以用濾光片或藍光反射片將其去除。

顯示器製造商可以選擇量子點薄膜來實現特定的色點。LED和量子點的窄譜發光,它們的光譜寬度通常分別為20nm和30nm至40nm,能夠實現飽和的色彩,以及比傳統LCD和OLED更寬的色域(見圖7中的更多細節)。


圖7. 針對新產品的三種流行色域標準。推薦709,也稱為sRGB,是目前的HDTV標準。然而,蘋果的iPhone和三星Galaxy等產品已經開始採用數字影院標準DCI-P3,而未來的產品則針對最困難的基於雷射器的推薦2020標準。iBeam技術將能夠超越DCI-P3,並幾乎達到推薦2020而無需採用雷射器。

隨著microLED市場的擴大,需要推出大量額外的LED製造能力,以便製作所需的顯示器。到2026年,一些預測數據顯示20億手機市場中將有15%採用4K的microLED顯示屏。僅此一項每年就需要啟動1200萬片晶圓,這個數字可能與2019年全年所生產的全部LED總數相當。可穿戴設備,電視和其他顯示器格式的數量以及製造規模將遠遠高於這個數字。

我們的低成本,卷對卷能力可以實現這種提升。只需要一個寬幅的卷對卷生產設施就可以實現與今天全球LED外延生產相當的產能。

到2025年後,基於二維平面屏幕的顯示器有望被在三維空間中形成圖像的顯示器所取代(見圖8)。這可以通過在微透鏡陣列上放置發光器陣列(例如microLED)來實現。然而,為了確保光場顯示器具有高解析度,除了大量壓縮數據之外,它還必須擁有數十億的像素,其間距甚至可以小至5μm。


圖8. 顯示器的歷史演變和未來期望。

如此龐大的像素數對於轉移方法來說是不切實際的,但可以通過我們的單片集成技術來加以實現。

簡而言之,我們的技術前景光明,它可以在大面積金屬箔上製造和集成microLED。由於我們的技術具有許多重要特性,可穿戴設備,增強現實設備,移動產品甚至大型顯示器都將受益。這些特徵包括:柔性,輕質的基板,使得顯示器適合曲面,易於集成到各種產品中去;直接發光LED的使用,允許戶外觀看並產生高的動態範圍,寬的色域和深的黑色;由於單片集成和與大規模卷對卷製造技術的兼容,從而成本更低;此外還有光場顯示的潛力,適用於未來的三維展示。

選自《化合物半導體》雜誌文章,本刊不支持私自轉載,尤其是不註明出處的非法刊登及相關商業用途。版權所有,違者必究!

材料來源:《化合物半導體》

擴展閱讀

United States Patent 9,735,318 B, V. Matias and C. Yung.

V. Matias, Photonics West Presentation, 2018

Yole Développement, 「Are MicroLEDs a credible alternative to LCD and OLED?」 SID Display week business conference, (2018)

G-S. Chen et al. IEEE Phot. Tech. Lett. 30 262 (2018)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大的單晶金屬箔誕生!
    導讀:本文創造性提出晶體表界面調控的「變異和遺傳」生長機制,在國際上首次實現種類最全、尺寸最大的高指數晶面單晶銅箔庫的製造,發現金屬箔中的應變能和表面能是退火過程中異常晶粒生長的競爭性驅動力。由於大型單晶金屬箔在晶體外延、催化、電子和熱工等方面有巨大的潛在應用,所以製備具有不同晶面指數的大型單晶金屬箔一直是材料科學的重點研究方向之一。在單晶金屬箔中,高指數晶面在原理上較完整,能夠獲得更豐富多樣的表面結構和性能,但是控制並製備具有高指數晶面的單晶箔非常困難,因為相較於低指數晶面,高指數晶面在熱力學和動力學上均處於劣勢。
  • 直接利用金屬箔會是電池負極的未來嗎?
    目前鋰離子電池負極的選材和製備工藝上仍然使用Sony公司1970s~1980s的標準,其已無法快速提升電極能量密度。特別是在負極的製備中的因素(反應電位,電極厚度,應力變化帶來的體積變化)使得以粉體~導電劑~粘結劑塗布在金屬集流體箔上的製備電極技術遇到瓶頸。
  • 體積小分量輕 UT-Austin研發納米金屬箔陽極
    體積小分量輕 UT-Austin研發納米金屬箔陽極   據外媒報導,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 Science:單晶金屬箔可實現大面積製備(助力鋰電和燃電再發展)
    與單晶金屬相比,多晶金屬因具有非常多的晶界而表現出較差電性能和機械性能。
  • 金屬納米片的製備及在鋅離子電池負極上的應用
    之前報導的將兩種金屬箔反覆的機械軋制然後刻蝕掉其中一種金屬是一種不錯的方法,但刻蝕步驟在製備兩性金屬或者較活潑的金屬時往往不那麼高效,如鋅、鋁、銅等金屬,在使用酸或鹼刻蝕掉犧牲金屬時,這些金屬也會不同程度地被腐蝕或氧化,因此需要更高效的方法來製備此類金屬的二維納米片。
  • 鈦合金箔材、帶材的表面處理方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鈦合金箔材、帶材的表面處理方法冷軋帶材和板材,成品精度高,具有均勻、優良的表面形狀,穩定、均勻的力學性能和組織。前者在平整機上進行表面平整光亮性軋制,表面呈現金屬光澤。後者為無光澤加工,表面採用弱酸清洗、噴丸酸洗或噴氧化鋁粒,因在大氣中進行連續退火,對結晶粒和粗細度進行調整可以控制其光澤,這樣材料可以用作屋頂裝飾材料。其他無光澤加工可用具有微細凸凹不平的軋輥軋制而成。
  • 雙零箔國內可以做的企業不多,但有他們幾個
    藥箔、啤酒箔、蒸煮袋、電子箔、家用箔 廈門廈順鋁箔有限公司 主營0.006~0.012 家用箔 河南省玉洋鋁箔有限公司 最薄0.008 藥箔、家用箔、電池箔容器箔、保溫箔、膠帶箔、蜂窩箔、鋰電池箔 大亞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專營0.0045--0.007
  • 解讀《三體》:二向箔說明手冊——二向箔的原理你懂麼?
    今天小編要帶領大家認識一下小編珍藏多年的神器——傳說中的二向箔。先介紹下二向箔的特點:1.體積小。看,只有小編的銀行卡那麼大,好吧,稍微比銀行卡大一點點,小編悄悄扔一個二向箔在你身上你是察覺不到的,要是小編扔到月球上你更是看不到。
  • 【鋁峰會】南山鋁業李濤:包裝鋁箔和動力電池箔生產關鍵技術
    2、熔體純淨度:鋁熔體中的夾雜主要是各種金屬、非金屬夾雜物和氫,其中常見的非金屬夾雜物有Al2O3、晶粒細化劑、精煉劑等,一般夾雜物尺寸控制在5μm以下。通過利用保溫爐內STAS精煉、靜置,結合在線SNIF旋轉噴吹精鍊氣體,和在線CFF板式、PTF管式過濾,可穩定控制氫含量、渣含量在允許範圍內,保證熔體純淨。
  • 網際網路二向箔之戰
    產品與產品的競爭,勝負往往就在於一個小小的二向箔上。 《三體》裡的描述是,宇宙在黑暗森林的狀態下,高維文明向次級文明發射了一支二向箔,整個三維世界便被同化為二維,世界毀滅,生命體消失。「二向箔」所代表的,是上一級文明對科技的理解,以及戰爭精華的濃縮。
  • 《三體》中的二向箔怎麼用?來,小編手把手教你使用二向箔
    好了,題外話不多說了,洩露太多機密會被「大眼睛」盯上。之前小編已經給大家推理過二向箔的製作工藝和工作原理了(由於不便貼連結所以只有勞煩各位翻翻小編以前的文章了),今天小編主要給大家介紹一下二向箔的使用方法。
  • 德國公司推出新式銅合金釺焊箔 有助於進步銅散熱器熱機能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行使Vitrobraze質料打造的無定形銅基釺焊箔,或將用於製造汽車電子產物中的高效銅散熱器。當前銅散熱器和汽車熱互換器正處於復原階段,因為電動或夾雜能源汽車上軟體的IGBT模塊,需求高效散熱才氣靠得住運轉。
  • 歌者文明與二向箔(下)
    一切真正的二維和思維都是我們人懶真相的,你想沒有絕對光滑的平面,所以影子的投影都是凹凸不平的,既然凹凸不平也就不是絕對的二維的你說影子他都不是二維的,你說更何況你的紙那些東西它都是有高度的,他就沒有絕對二維的,你在三維空間裡找不到絕對二維的這麼一個東西,而歌者文明扔出去的二象波我認為它不是二維的定義為或者說它這個定義的角度你是不清楚的,所以沒有維度,我應該覺得他是一個被稱為一個在三維立場封存的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二維的這麼一個東西
  • 三體向地球發射二向箔,如果有人再扔一個「三向箔」我們會怎麼樣
    第一個問題:升維在技術上可行嗎?當然可行!嚴格來說二向箔或者其他的降維武器本身只是一片(或者一塊),比現實宇宙維度更低的空間,通過高維必然向低維跌落的宇宙規律,引起整個宇宙維度的崩塌。如果要打一個比較直觀的比方就好比用針在氣球上扎一個孔,通過空氣自然的壓力差,使空氣從氣球中自動排出,這個過程當然是可逆的,只不過是技術上更加複雜而已。以歌者為例,歌者的二向箔在發動之前始終被一層封裝力場包裹著。
  • 了不起的二向箔
    什麼是二向箔呢?二向箔其實是一個小說虛構的東西。簡單地說,它可以把三維的物體變為二維,但實際情況卻又不是如此簡單。二向箔長什麼樣?二向箔只有一張撲克牌的大小,它自身發出淡淡的光和引力波,但不反射和吸收任何光,所以在人類視野中是透明的,而且人們的飛船可以穿過它,他就像懸浮在宇宙中的一個幽靈一般。
  • 萬順新材:產品中電池正極箔、電池軟包箔可應用於新能源汽車電池
    萬順新材(300057):公司產品中電池正極箔、電池軟包箔可應用於新能源汽車電池。子公司江蘇中基已利用現有生產線生產少量電池正極箔、電池軟包箔對外供應,並通過送樣、檢測等方式積極接洽國內主要電池企業、鋁塑膜生產企業,已小批量供貨企業包括江西明冠、山東億奔、湖州天豐等。
  • 萬順新材:公司產品中電池正極箔、電池軟包箔可應用於電池
    公司回答表示,公司產品中電池正極箔、電池軟包箔可應用於電池;高阻隔膜可應用於柔性光伏產品的封裝。孫公司安徽美信投資建設的「年產 7.2 萬噸高精度電子鋁箔生產項目」一期4 萬噸項目中規劃電池鋁箔3萬噸(計劃2021年6月建成),二期3.2萬噸項目中規劃電池鋁箔2.2萬噸(計劃2023年8月建成),兩期項目建成後電池鋁箔產能合計5.2萬噸。
  • 華中科大孫永明教授團隊在快速充放電特性鋰金屬電池研究取得進展
    金屬鋰具有最高的理論比容量和最低的電化學電電位,被認為是最有前景的下一代高比能鋰電池負極。但是受限於電極(鋰箔)緩慢的界面鋰離子擴散,很難實現鋰箔負極高倍率應用。針對傳統金屬鋰箔電極與液體電解液接觸面積小,鋰離子在電極界面傳輸慢,進而限制了金屬鋰箔電極的倍率性能的問題,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孫永明教授團隊提出在鋰金屬箔材內部構建鋰離子高速傳輸網絡,從而提高鋰金屬電極倍率性能的解決思路,為高倍率鋰金屬負極材料的設計提供了新的方向。
  • 二向箔只是一般武器:「歌者」倉庫裡都有些什麼?(上)
    在《死神永生》中,人類歷史上最宏大的災難場面莫過於太陽系二維化。然而太陽系二維化也只不過是位於宇宙時間起點的「母世界」的一個最卑微的清理員「歌者」漫不經心的操作下的結果。即使這樣也足夠讓位於「邊緣世界」的弱者、更加卑微如滄海一粟的我們不寒而慄。
  • 《三體》納米網武器,曲率飛船,二向箔降維攻擊,未來能實現嗎?
    【納米網武器】人類聯軍為了奪取「審判日」號上的三體信息,提出了使用納米網切割「審判日」輪船及船上的敵人,同時不傷及「三體信息」的「古箏計劃」。1個納米等於10的負9次方米,相當於四倍原子尺度大小,蛋白質分子大小為1到100納米,用1納米的納米絲去切割船體金屬,由於金屬原子與原子之間鍵力的作用,相當於用刀劈水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