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MEMS技術在藥物輸送和微流控系統的應用前景

2020-11-22 電子發燒友

鈦MEMS技術在藥物輸送和微流控系統的應用前景

胡薇 發表於 2018-10-26 15:27:09

據麥姆斯諮詢報導,近年來,受益於MEMS技術,傳感器和執行器小型化的同時,性能、功能和靈敏度也得到增強;加上低成本、個性化醫療應用潛力,MEMS器件在醫療和生物領域的應用快速增長。不過,由於矽等主要微機械材料固有的脆性特性,使得傳統MEMS器件在臨床醫學中的實用性受到限制,因為它們會帶來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擔憂,並有可能引發災難性的醫療事故。

鈦(Titanium,Ti)金屬的生物相容性和高斷裂韌性已經得到證實,因而鈦微加工技術的最新進展,為打造安全性和性能增強的MEMS器件創造了可能。在此背景下,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研究人員探索了兩種方式推進鈦MEMS技術在藥物輸送和微流控領域的應用:(1)通過開發鈦基微針(MN),探尋更安全、更簡單、更有效的眼部藥物輸送方式;(2)通過鈦陽極鍵合工藝的改進,用於實現未來光催化應用的堅固的微流控器件。

鈦基微針

開孔鈦基微針(200um寬,50um厚,1500um長)和26G皮下注射針(外徑464um)對比的掃描電子顯微鏡照片

該研究團隊製造了具有貫穿開孔的鈦基微針,其開孔用作藥物儲存的儲存器。器件設計寬度範圍為50~200um,固定厚度為50um,長度範圍為500~1500um,固定針尖角度為60°。 試驗證明,開孔鈦基微針的FEA模擬與機械測試結果非常一致,表明未來微針設計還存在優化空間。對這款開孔鈦基微針的軸向壓力顯示器件沒有破裂或破碎,表明相對於由矽或玻璃製造的其他器件,鈦基微針可以提供更安全的眼部藥物輸送。

定製的微針塗覆設備和微針塗覆過程:a)塗覆前;b)微針塗覆中;c)撤回微針,完成塗覆

塗層評估發現,相對於具有相同尺寸的實心微針幾何形狀,開孔微針能夠將藥物負載能力提高5倍。這些發現表明,開孔微針可以使傳輸治療劑量所需的微針數量最小化。最後,通過動物試驗,在離體兔角膜中證實了這款鈦基微針可靠的注射能力,以及增強的亞表面藥物傳輸能力。這項研究證明了開孔鈦基微針的應用潛力,可為眼部藥物輸送提供安全、簡單且高效的新方法。

鈦陽極鍵合微流控器件

通道寬度100um和通道間距200~600um的晶圓級陽極鍵合鈦微流控器件陣列

該研究團隊證明了在沒有粘合劑或中介層的情況下,首次用陽極鍵合工藝成功實現體鈦和玻璃基板的晶圓級鍵合。在低至250℃的溫度下實現超過玻璃強度的鍵合強度。通過結合該研究團隊掌握的鈦DRIE(深反應離子刻蝕)能力,製造出了晶圓級功能性鈦/玻璃基微流體器件。該研究團隊發現可以使用H2O2水氧化工藝輕鬆地將納米多孔 TiO2(NPT)集成到這些器件中。

該研究證明了鈦陽極鍵合技術的應用前景,可利用鈦的有利優勢來製造堅固性、性能和功能增強的光學微流體器件。此外,這項研究還表明鈦陽極鍵合、鈦DRIE和基於H2O2的NPT生長組合工藝所提供的潛力,可在未來實現光催化應用的高性能微反應器。

總結來說,該研究成果證明了鈦MEMS技術在製造堅固性、安全性和性能增強的新型藥物輸送和微流控系統的應用前景。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微流控晶片檢測技術_微流控晶片是否有前景
    與傳統的儀器分析系統相比,微流控晶片分析系統對檢測器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1.更高的靈敏度和信噪比   在微流控晶片分析過程中,被檢測物質的進樣體積小,檢測區域也非常小,因此要求檢測器具有更高的靈敏度和信噪比。   2.更快的響應速度   由於晶片通道一般較短 ,很多微反應與微混合會在很短時間內完成,因此要求檢測器有很快的響應速度。
  • 微流控晶片技術在蛋白質藥物質控中的應用前景
    隨著生物技術藥物的發展,生物製品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目前經批准的生物技術藥物主要為重組蛋白質藥物與單克隆抗體,該類藥物的開發已成為當今生物技術及製藥工業中最為活躍的領域之一,顯示出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但由於該類藥物的結構複雜,用量很小,且生物體內有大量相似物質的幹擾,其為質量控制和檢測增加了難度。
  • 多器官微流控晶片技術及其應用
    ahhednc多器官微流控晶片的設計原理多器官微流控晶片將不同器官和組織的細胞在晶片上培養,以微通道相連,實現多器官集成化,以考察其相互作用或建立一個系統,用於體外藥物篩選。晶片中可集成數個經過特殊設計的微培養室、灌注通道並同時培養多種細胞,利用微流控技術可以產生精確可控的流體剪切力、周期性變化的機械力和溶質濃度梯度變化的灌注液。
  • 微流控技術的研究發展及應用前景
    早在2003年,微流控技術就被福布斯(Forbes)雜誌評為影響人類未來15件最重要的發明之一。這項技術使得實驗室研究產生了革命性的變化,並在生物化學、醫學等諸多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我們來看看微流控技術目前的研究發展及應用前景。 微流控晶片細胞分離 通過不同的分選原理,微流控晶片可實現對不同細胞的分離。
  • 「微流控·博士公開課」聚合物微流控晶片加工技術(上)
    含光微納特邀行業知名博士級專家授課,與數十位博士聯袂打造最專業的微流控知識分享欄目!博士公開課將成為微流控行業有深度的技術交流、專業知識分享平臺。這裡有微流控領域最深度的內容、最專業知識、最前沿的行業動態。
  • 微流控晶片的發展趨勢及前景分析
    微流控晶片的主體結構由上下兩層片基組成(PMMA、PDMS、玻璃等材料),包括微通道,微結構、進樣口,檢測窗等結構單元構成。外圍設備有蠕動泵、微量注射泵、溫控系統、以及紫外、螢光、電化學、色譜等檢測部件組成。附加在微流控晶片結構上的電器設備是微流控晶片進行研究的必要組成部分,主要功能如驅動和控制微流體的流動、溫度調控、圖像採集和分析,以及自動化控制等。
  • 【盤點】微流控晶片技術應用,助力精準醫療發展
    隨著精準醫療的不斷發展,分子診斷技術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精準醫療包括兩個方面,精準診斷和精準治療。其中,精準診斷是精準醫療的基礎,而分子診斷又是精準診斷的核心。因此,分子診斷是精準醫療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精準醫療提供保障,而微流控晶片是其常用技術之一,近年來發展迅速,應用廣泛。
  • 技術解析:微流控晶片為什麼這樣強大?
    電水力泵和電滲流等方法驅動晶片中緩衝液的流動,形成微流路,於晶片上進行一種或連續多種的反應。雷射誘導螢光、電化學和化學等多種檢測系統以及與質譜等分析手段結合的很多檢測手段已經被用在微流控晶片中,對樣品進行快速、準確和高通量分析。微流控晶片的最大特點是在一個晶片上可以形成多功能集成體系和數目眾多的複合體系的微全分析系統?
  • 微流控晶片簡介與應用
    微流控晶片是微流控技術的下遊應用單元,通過微電子機械系統(MEMS)技術,微流控晶片能夠在固體晶片表面構建微型生物化學分析系統,能夠快速、準確地實現對蛋白質、核酸以及其他特定目標對象的處理和檢測,被業界譽為「晶片實驗室」。
  • 微流控晶片表面親水、疏水技術
    打開APP 微流控晶片表面親水、疏水技術 發表於 2020-03-21 09:53:00 微流控晶片技術(Microfluidics)是把生物、化學、醫學分析過程的樣品製備、反應、分離、檢測等基本操作單元集成到一塊微米尺度的晶片上, 自動完成分析全過程。
  • 微流控晶片為什麼這樣強悍
    電水力泵和電滲流等方法驅動晶片中緩衝液的流動,形成微流路,於晶片上進行一種或連續多種的反應。雷射誘導螢光、電化學和化學等多種檢測系統以及與質譜等分析手段結合的很多檢測手段已經被用在微流控晶片中,對樣品進行快速、準確和高通量分析。微流控晶片的最大特點是在一個晶片上可以形成多功能集成體系和數目眾多的複合體系的微全分析系統?
  • 亮點|張永來:雷射畫龍點睛——微流控晶片上的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技術
    微流控系統,就是在微米尺度空間對流體進行操控,將生物、化學等大型實驗室的基本功能微縮到一個數平方釐米晶片上。如今,微流控晶片已經發展成為一種技術平臺,既可以應用於化學分析、生物醫學分析、食品檢驗,又可以作為微反應器進行藥物、納米粒子、微球等合成,還能作為器官晶片,用於仿真人體器官中的功能單元。
  • 微流控自動化|微流控晶片介紹及發展前景
    微流控(Microfluidics)指的是使用微管道(尺寸為數十到數百微米)處理或操縱微小流體(體積為納升到阿升)的系統所涉及的科學和技術,是一門涉及化學、流體物理、微電子、新材料、生物學和生物醫學工程的新興交叉學科。
  • 微流控晶片的產業化:堅持中迎來曙光——訪浙江大學微分析系統研究...
    研究所的研究主要圍繞微流控晶片展開,研究方向涉及:微納流控晶片加工和表面處理技術、工藝;微流體操控技術、方法和理論;微流控晶片取樣、試樣引入和前處理、反應技術;微流控晶片光譜、電化學、質譜檢測技術研究;基於微流控原理的液滴分析、毛細管電泳、流動注射分析、生物傳感器分析系統研究,以及納米技術和仿生技術在微流控系統中的應用;基於微流控技術的微型化分析儀器研製;微流控系統在生物分析、單細胞分析
  • 第六屆微流控晶片高端論壇在廣州召開
    不過昂貴的微電子加工設備和較高的技術門檻限制了微流控晶片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張學記教授介紹了他們課題組在微流控晶片領域,特別是不依賴於光刻等微加工手段和桌面3D列印技術製備微流控晶片裝置,並將這些裝置應用於腫瘤細胞生物學領域的研究及取得的最新成果。
  • 淺析3D列印在微流控器件系統集成中的應用
    打開APP 淺析3D列印在微流控器件系統集成中的應用 胡薇 發表於 2018-11-19 08:45:14 微流控器件的複雜製備過程一直困擾著微流控技術的商業化進程。
  • 第七屆微流控晶片高端論壇圓滿落幕 來年杭州再約
    ,能夠將微觀分子構象的變化放大為材料的宏觀形變,在微機械系統、人工肌肉、微型機器人等諸多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楊教授團隊所發展的腫瘤細胞的識別探針、捕獲晶片與高通量單細胞分析方法在癌症的精準診斷、用藥指導、療效評估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 微流控晶片:流動現象、基本原理及研究進展
    隨著微流控晶片(microfluidic chips),又稱為晶片實驗室(lab on a chip)或微全分析系統(μTAS)技術的飛速發展,微尺度流動的基礎研究逐漸形成規模。微流控晶片以微尺度下流體輸運為平臺,通過對流動的操控,實現化學分析、藥物篩選、細胞培養等多種功能。
  • 一文看懂微流控晶片的工作原理
    兼價,安全,因此,微流控分析系統在微型化。集成化合便攜化方面的優勢為其在生物醫學研究、藥物合成篩選、環境監測與保護、衛生檢疫、司法鑑定、生物試劑的檢測等眾多領域的應用提供了極為廣闊的前景。   微流控晶片的工作原理   微流控晶片採用類似半導體的微機電加工技術在晶片上構建微流路系統,將實驗與分析過程轉載到由彼此聯繫的路徑和液相小室組成的晶片結構上
  • 關於微流控晶片加工技術,這些都是知識點
    微型全分析系統當前的發展前沿。微流控分析系統從以毛細管電泳分離為核心分析技術發展到液液萃取、過濾、無膜擴散等多種分離手段。其中多相層流分離微流控系統結構簡單,有多種分離功能,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已有多篇文獻報導採用多相層流技術實現晶片上對試樣的無膜過濾、無膜參析和萃取分離。同時也有採用微加工有膜微滲析器完成質譜分析前試樣前處理操作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