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廠VS圖書館」:環保行業的新發展

2020-09-05 這是劉元玲

一、從南極高溫談起:此事該當做何解?

2020年2月,巴西一名教授公布,南極科考檢測到的南極最高溫突破20攝氏度,這引發了國內外媒體的廣泛報導,南極高溫成為一個熱點話題。

報導的主要內容大致有兩類:一是完全認可教授的文章,勾勒出一幅南極處於「火熱的火爐」的極端景象,標題冠以「震驚、噩耗」這樣高能詞彙,並在此基礎上討論未來人類所面臨的災難形勢,比如病毒大暴發引發全人類的滅頂之災,讀來讓人很不安。還有一種是否定該文章的真實性或無視其嚴重性,認為作者誇大其詞,並進而否認全球氣候變暖的科學依據,為夯實氣候變化懷疑論增加新論據。

孰是孰非?該如何看待巴西教授的測量結果,如何評論媒體對此事的評論呢?在知識爆炸、信息泛濫的時代,我們該何去何從,如何提高辨別力?

我的回答很簡單,那就是閱讀+思考。而閱讀是思考的基礎。

閱讀一手材料可以幫助我們最大限度地認清事實,讓我們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2020年2月,巴西科學家卡洛斯.沙佛爾(Carlos Schaefer)在南極的西摩島(Seymour Island)測量到當時的氣溫是20.75攝氏度,並上報了世界氣象組織。而世界氣象組織只是注意到這個數據,並沒有對這個數據進行確認。[1]

如果讀過介紹南極的書籍,我們會知道,從時間上來講,南極半島每年有三四個月平均氣溫都是零度之上,此時它被大量的綠色的苔蘚、地衣覆蓋。一二月份是南極的夏季高溫時節,這個時段,南極半島上很多地方的正常氣溫都會超過10攝氏度。例如,1982年1月,南極曾經測量到19.8度的氣候。

從位置上講,西摩島這個地方並不能代表南極,而是處於接近南極圈外圍的位置。南極洲的面積有1424.5平方公裡,跨越了多個緯度。南極洲各地之間的氣候差異很大,並非每個角落都常年極寒,該島嶼氣候比較溫和,也正因為如此,各國的南極科考極地大多設在這裡,中國的長城科考檢測站就在這個島嶼附近。距離測到20.75攝氏度的西摩島不遠,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給的數據,長城站檢測到的最高氣溫是8.7攝氏度,而長城站的歷史最高氣溫紀錄是1989年夏天的11.7攝氏度。

在南極洲西摩島上氣溫達到歷史最高值的同時,南極大陸內部寒冷的情況還是照舊,這裡依然在零下三十到五十度的低溫區間徘徊。科學界尚未有在這片區域發現異常波動的報導。

了解了這麼多,我便能夠以更加冷靜和理性的態度去看待那些充滿了「震驚、噩耗」的報導,首先從情緒上穩定住自己,而不是被裹挾進各種非理性的情感中。畢竟,情感與理智都消耗生命的能量,情感運用發揮過多,理智往往無所適從。

那麼,這個報導帶給我們真正的價值是什麼呢?拋開高溫中的西摩島,整個夏季南極洲整體氣溫是什麼樣子?縱觀歷史,這個區域長期的氣候變化趨勢是走低還是走高?進一步看,整個地球的氣候變化又是怎樣的趨勢?

此處無需贅言,太多的證據可以證明,整個地球,以及整個南極洲大陸的氣溫,自從有人類記載的歷史以來,都處於逐漸的升溫狀態,並且這種「地球發燒」的趨勢是逐漸增加。

這一點在過去三十年間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所發布的五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中有科學細緻、論述詳實的報導。閱讀這樣的報告,讓我們知道應對氣候變化任重道遠,眼下的行動迫在眉睫。從而懷著一顆堅韌且謹慎的心,去從事每一項能夠讓問題得以緩解的事情,也許就從少買一件衣服,多做一次公益做起。

這是閱讀的價值,既看到「南極升溫」事實的真相,並由此展露「恰當而不失體面」的情緒,不會驚懼害怕,惶惶不可終日,懷著悲觀心情湊合度日;也不會無視「南極升溫」再次發出的警示和提醒,從而切實採取行動,為應對氣候變化,為保護環境做出切實的努力。

二 切實的努力:垃圾場上的圖書館

書籍是屹立在時間之汪洋大海中的燈塔。」正是通過讀書,我們得以更理智地看待各種氣候、環境問題。某種程度上講,圖書館、書店就是「燈塔的聚集處」,不同的航船都可以從中找到回歸的路,不同的人都可以在書中找到慰藉、鼓勵和行事的方法。而常州市遙觀鎮秋白書苑的落成,則照亮了一條環保的新航線。

7月8日,光大國際常州垃圾發電項目全面開放廠界,坐落其中的秋白書苑(遙觀)也正式免費對外開放。這家建在垃圾發電廠項目內的圖書館,可謂是環保行業的一個新發展。

光大國際常州垃圾發電項目是我國首個建設在居民社區裡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成12年來,在確保安全生產和達標排放的同時,項目始終堅持信息公開、透明開放,為破解鄰避困局提供有益借鑑。早在2016年,該項目就作為工業旅遊項目對公眾開放遊覽,使參觀者通過近距離的接觸認識了解垃圾發電廠的真面目,保障公眾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打造利益共同體。如今該項目正式拆除圍牆,開放廠界,在廠區內建起兒童樂園、環保科普館、籃球場、街心公園等,1000平方米的秋白書苑同樣是眾多親民項目之一,正是一種「做好鄰居」誠意之舉。該書苑有四個特色,體現了環保行業的新發展,也吸引我很想「到此一遊」。

首先,秋白書苑由常州市圖書館、遙觀鎮人民政府、光大環保能源(常州)有限公司、昕光文化四方合作共建。這讓我對光大環保能源有限公司有了新的認識,也增加更多好感。由於新冠疫情的衝擊,很多實體書店在2020年遭受重大的經營挑戰,難以為繼,甚至不得不關門大吉,這實在讓人無奈又難過。在這樣一個時刻,光大環保能夠參與建成一所新的圖書館,實在是一件值得稱讚和慶祝的好事情。

第二,書苑地理位置距離居民社區很近,能與常州市圖書館互通,方便周圍市民借書還書,很大程度上緩解遙觀百姓「借書遠、還書難」的問題。秋白書苑並非是第一個在垃圾場上的圖書館,早在2016年6月5日,第45個世界環境日,杭州圖書館環保分館正式開館,作為全球首座「垃圾場上的環保圖書館」。館內配置了10萬餘冊圖書,內容囊括自然科學、人文歷史、生態環保、旅行遊覽等,這是一件振奮人心的好事。然而遺憾之處在於,這座圖書館遠離市區,距離西湖還有20多公裡的路程,因此對普通市民的影響有限,如何提高利用率、發揮影響力則成為一個擺在眼前的問題。

秋白書苑周圍一公裡之內就有居民社區,距離最近的社區只有200米,當地的朋友步行就可以到書苑借閱讀書,朋友小聚,喝茶聊天,參與各種環保活動,豐富了當地百姓的休閒生活。

第三,書苑的靈魂是書籍本身,借閱的環境是靈魂的外衣。位於遙觀的秋白書苑藏書3萬餘冊,就環保主題而言,這是一個不小的藏書量,應該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當地人們對環保知識的需求。書店總面積1000平方米,分為上下兩層。一層有成人閱讀區、少兒閱讀區、低幼閱讀區、文創展示區和休閒區,明確的區域劃分,便於讀者快速找到對應自己需求的閱讀空間;豐富的區域內容和形式,使得喜歡閱讀的朋友可以在同一個空間內以多種方式去感受書籍的魅力。二樓的空間相對安靜私密,適合喜歡獨自思考的讀者細細品讀,旁邊的咖啡廳更是為閱讀提供了一種愜意放鬆的氛圍。

除此之外,書苑中設立了一個館中館——環保科普館,是生態環保主題活動最適宜的教育基地,也是該書店的特色之一。整個展館設計以「人 . 科技與自然」為主題,凸顯未來感、科技感,通過多元化的互動方式達到了寓教於樂的目的,也是面向廣大學校、組織機構等進行環保教育的理想場所。

如今,我們國家面臨嚴重的環境汙染,很多環境問題往往引發民眾和社會輿論的劇烈爭議。社區民眾與相關企業、政府部門的溝通也往往充滿張力。如何在處理矛盾衝突的時候,保持理性平和非暴力的態度,從而使問題得到緩解,這首先需要觀念所發揮的力量支撐。

而觀念的力量從哪裡來?毫無疑問,這需要汲取書書籍的營養。什麼是垃圾?什麼是汙染?什麼是環保?什麼是綠色低碳可持續?什麼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書回答這些問題,這答案,或許就在秋白書苑的藏書中。

所謂環保行業的新發展,不僅僅包括技術迭代、設備更新,儘管他們可以解決目前已經產生的海量垃圾和汙染問題;更包括觀念的更新換代。當我們對資源、垃圾、汙染、環保、生活方式等等擁有了新的觀念,並認為人與自然可以真正實現和諧共處,將人與自然都能生生不息作為發展的目標,而不再將人的欲望滿足當成第一要務與榮耀,這種觀念的轉變將產生巨大的力量。

觀念的轉變是一個系統的複雜問題,然而有品質的閱讀是推動觀念得以產生和轉變的重要推動因素。而垃圾廠上圖書館的建成,可以引導和促使人們在思考和處理環保問題上有積極正面的引導作用,這樣一個平臺的建成,儘管在短期內環保的效果不會很顯著,但是這種潤物無聲的長久的影響必將是積極正向的。

在過去二十年,中國新建的僅生活垃圾焚燒廠就多達四五百家,試想如果每一個垃圾焚燒廠的建成,都能有與之匹配的生態環保的書店落成,設備先進的垃圾處理廠與乾淨明亮的圖書館並行不悖,這應該是何等美好和進步的壯舉。

遙祝秋白書苑的落成開張!並期待第三家、第四家……更多這樣的圖書館被建成。願越來越多的人走進書店、圖書館,安心閱讀。



[1] 世界氣象組織針對該報導的回應如下: 「WMO is aware of reports of new# Antarctic temperature record of 20.75。C on Seymour Island. We first need to analyse the station metadata (location and type of equipment, measurement practices etc )before we can verify this.」


相關焦點

  • 環保行業布局七大板塊齊發展 行業現狀分析
    新環保法的法律條文從原來的47條增加到70條,因為首次加入了對拒不改正的排汙企業實施按日計罰、對嚴重的違法行為採取拘留、政府的主要負責人在面對政府的違法行為造成嚴重後果時要引咎辭職等內容,被專家稱為「史上最嚴」環保法。距離《環保法》實施,已過去整整一年時間,讓我們來看看環保行業都取得了哪些成效?亟待治理的方向和環保產業發展重點。
  • 中國環保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一、環保行業在這幾年,環境的汙染問題越來越嚴重,也是引起國家對環保行業的重視,推出多項政策,比如垃圾分類的推行等。環保行業是一個大行業,主要包括有大氣治理、汙水治理、固體廢物治理及土壤修復等。二、環保行業現狀1、環保行業市場容量不斷擴大大力發展環保產業,是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舉措之一。隨著環保治理的力度不斷加大,我國環保產業發展的市場空間不斷擴大,在國民經濟中的戰略地位不斷提升。
  • 美國垃圾焚燒發電行業概況含發展歷程、商業模式、龍頭企業分析
    20世紀初,美國許多城市都相繼興建城市垃圾焚燒廠,到二次大戰前,美國共計建設了約700座焚燒爐;二次大戰後,隨著經濟的復興,城市垃圾產量迅速增加,加上工藝技術的改進以及居民消費習慣的變化,垃圾成分產生顯著變化,廢紙和塑料等可燃物含量大幅度提高。因此,在該時期垃圾焚燒處理得到進一步發展,在1960年美國生活垃圾年焚燒處理量就達2700萬噸/年。
  • 2021-2025年中國城市環保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諮詢報告
    務部、國家生態環境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自然資源部、國際節能環保協會、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中金普華、全國及海外多種相關報刊雜誌以及專業研究機構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對中國城市環保及各子行業的發展狀況、上下遊行業發展狀況、競爭替代產品、發展趨勢、新產品與技術等進行了分析,並重點分析了中國城市環保行業發展狀況和特點,以及中國城市環保行業將面臨的挑戰、企業的發展策略等。
  • 北京市垃圾分類最新標準一覽 我國垃圾分類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據悉,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於5月1日正式施行。北京市城管執法局將從5月1日至7月31日,開展為期3個月的生活垃圾強化執法專項行動,重點查處生活垃圾混堆混放、收運企業混裝混運等行為。新《條例》指出,對未按規定分類的單位進行1000—10萬元金額不等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給予違規且不聽勸阻的個人書面警告,再次違規處50—200元罰款。
  • 杭州九峰垃圾焚燒廠負責人:一味逃避非萬全之策
    垃圾焚燒發電是一種高效的垃圾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過程,是大規模處理垃圾最有效的方法。  國外的研究亦表明,1噸垃圾露天焚燒或在填埋場自燃排放的二噁英,是同量垃圾經過現代化焚燒排放的二噁英幾千倍。據歐盟環境部門報告,在倫敦慶祝新千年時燃放了四五分鐘的煙花,排放的二噁英就相當於倫敦南部的一個1400噸的焚燒廠二噁英100年的排放量。
  • 2020國考面試生態熱點:「環保新時尚,垃圾分類我在行」
    本文整理2020國考面試生態熱點:「環保新時尚,垃圾分類我在行」。更多國家公務員考試信息,請點擊國家公務員網。 一、熱點背景截至2019年1月,我國垃圾分類工作已由點到面逐步啟動,全國46個重點城市垃圾分類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已形成一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 小黃狗環保科技趙鵬程:導入遊戲和生態思維 能讓垃圾分類更有趣
    「小黃狗想做的是,要用遊戲思維把垃圾分類變得更豐富、更好玩,將這一現實任務整合到不同場景中,不斷地激勵、引導用戶,作出行為改變。」在社會各界都在為垃圾分類焦慮的時候,已經在這一領域壯大起來的行業龍頭小黃狗環保科技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 丹麥調研學習先進生活垃圾焚燒觀後感(一) ——丹麥焚燒廠的歷史
    整體而言,作為一名垃圾焚燒設備供應和系統集成領域的從業人員,丹麥在生活垃圾焚燒領域中的最知名品牌應該是尼魯霧化器Niro和偉綸爐排Vølund,其餘應該還有在近年來在國內比較活躍的催化劑供應商託普索Topsoe,而丹麥的垃圾焚燒發展史也非常悠久。
  • 2021年中國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專題調研與深度分析報告
    ,年投資額近700億按垃圾發電新中標項目6個月籌備期和18個月建設期計算,2018-2019年的新中標項目將在2019-2020年處於集中建設期。在汙染物達標排放政策日漸趨嚴的背景下,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建設成本(核心設備如焚燒爐排、電控設備、煙氣治理、灰渣處理系統等以及土建成本)有提升趨勢。而地方政府出於環保監管,以最低價中標的現象有所減少。因此,2019年以來項目月度平均中標價格維持在70—80元/噸,並呈緩慢提升趨勢。垃圾焚燒發電屬於國家大力支持的新興環保產業,行業利潤水平總體較為穩定。
  • 2020年中國廚餘垃圾處理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4000億...
    註:生態環境部尚未發布2019年數據,以上數據為前瞻根據行業歷年增速測算而來,屆時以公布數據為準。   我國的垃圾處理呈現出以衛生填埋為主、焚燒處理提升和堆肥處理衰退的特點,從2018年我國固廢處理廠、固廢處理能力和固廢處理量的分布來看,衛生填埋佔所有垃圾處理方式的50%左右,但由於用地緊張和二次汙染,填埋已經出現瓶頸。
  • 垃圾處理廠案例賞析及垃圾處理技術、行業分析
    四、中國垃圾焚燒廠現狀  近年來,隨著國家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中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產業得到快速發展。據統計,截至2016年2月份,全國已運行的生活垃圾焚燒廠共231座,分別分布在20個省、市,其中浙江以40座垃圾焚燒廠名列第一。
  • 2019年中國環保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中國環保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1、政府重點扶持環保產業的發展     2016年12月發布的《「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到要加快發展先進環保產業。     2017年10月工信部發布的《關於加快推進環保裝備製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到,要強化技術研發協同化創新發展,推進生產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發展,推動產品多元化品牌化提升發展,引導行業差異化集聚化融合發展,鼓勵企業國際化開放發展。同時,加強行業規範引導,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充分發揮中介組織作用,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 上海環境科學研究院關於江橋生活垃圾焚燒廠的回覆
    該項目已被列入《上海市固體廢棄物處置發展規劃(修訂稿)》和《上海市環境保護三年行動計劃(2006-2008年)》,與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及其相應的專項規划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在江橋廠建設技改擴能項目還可以避免重複布局,同時符合汙染物集中治理的環保原則。   (2)江橋生活垃圾焚燒廠位於上海市市級工業區-上海未來島物流科技園內,該地塊的土地利用規劃屬於環境衛生設施保留用地。
  • 2017年固體廢物處理利用行業發展評述和2018年發展展望
    >導讀:剛剛過去的一年,我國環保產業有效支撐了年度汙染防治和質量改善目標的實現,以創新為引領,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為了及時反映環保產業發展動態,分享2018年產業趨勢觀點,我會組織各分支機構編寫了《2017年環保產業發展評述和2018年展望》及各分領域發展情況快報。現將各分支機構編寫的領域發展情況公布,供環保企事業單位、專家和管理者參考。
  • 地角「環保媽媽」有妙招,垃圾變廢為寶真時尚
    鄧華昌從新發展成就、新發展形勢、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等方面,深入淺出地解讀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 政策視角下的環保行業熱點
    政策視角下的環保行業熱點北極星固廢網訊:2020年3月3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這一指導意見是今後5 年環保體系化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後續配套文件將逐步落地,一定程度上標誌著新一輪環保政策周期啟動。
  • 2020年中國垃圾分類行業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附概念股)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各大城市接連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中國已經逐步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2020年是我國垃圾分類政策落地的關鍵期,受政策利好,當前我國垃圾分類行業發展怎麼樣?政策驅動垃圾分類行業發展垃圾分類是對垃圾收集處置傳統方式的改革,是對垃圾進行有效處置的一種科學管理方法。垃圾分類是制約我國環保產業發展的瓶頸之一,也是造成環境汙染、資源再利用困難的根源之一。
  • 垃圾分類新時代 環保酵素促健康
    新湖南客戶端6月5日訊(通訊員 陳希園)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處理問題越來越嚴峻。為了增強社區居民對垃圾分類知識的了解,積極參與到實踐垃圾分類的行動中來。環保專家正在教居民製作酵素方法。 本次活動邀請了環保專家劉英和李茜萍,劉老師首先介紹了環保酵素的作用和製作方法。酵素不僅用於洗碗,洗頭,洗衣,還可以用於土壤改良、生態種植、生態養殖。酵素合理選擇食材和發酵工藝,可分別形成一種或多種神奇功效。包括:調整免疫應答、整腸、消除便秘、抵禦痛風等。環保酵素的製作十分簡單,就是將一份紅糖,三份蔬菜、果皮,十份水,放到塑料容器裡。
  • 最嚴「禁塑令」帶來環保市場新機遇,智能力量推動武漢垃圾分類
    各種生物降解塑料製成品 少峰攝走進生產車間,這裡正在為國外一家大型電商生產購物袋,張立斌介紹:華麗環保的澱粉基生物降解塑料原材料可以應用在其他塑料生產線,無需改造現有生產線,可以有效減少碳排放。作為國內澱粉基生物降解塑料行業的領軍企業,華麗環保是國家生物降解材料產業化示範基地,生物降解材料中國國家標準起草單位(參與起草的 18項國家和行業標準已頒布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