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步無人車:實現首個混線工況下的自動駕駛集卡編隊獨立整船作業

2021-01-21 量子位

雷剛 發自 副駕寺智能車參考 報導 | 公眾號 AI4Auto

即便向來低調,但江湖也許久沒有何曉飛教授的消息了。

就是那個浙大計算機系知名教授、滴滴研究院創始院長、滴滴無人車開創者,飛步無人車創始人及CEO。

自2017年7月創業之後,何曉飛和飛步科技就瞄準自動駕駛貨運方向,並在2019年2月還官宣了與中國郵政、德邦物流的合作,可謂國內自動駕駛貨運商業化領域,跑得最快的明星公司之一。

而就在近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關於促進道路交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指導意見》,明文鼓勵貨運落地……

這才讓人意識到,很久沒有何曉飛教授和飛步的消息了。

他在哪裡?飛步如今發展如何?

浙大教授在碼頭

是的,在碼頭——「搬磚」。(手動狗頭)

自然是用自動駕駛的方式。

其實就在2020年12月,飛步還低調官宣了一則新進展,與寧波舟山港集團共同落地了行業內首個混線工況下的自動駕駛集卡編隊獨立整船作業。

寧波,中國最忙碌的大港城市,也是全球第一大年貨物吞吐量港口所在地,江湖也稱「宇宙第一港」。

在該大港碼頭,何曉飛創辦的飛步為寧波舟山港集團打造L4級自動駕駛集卡……

但現在還不是全無人化方案,港口內完全無人化操作。

而是更難的混線工況,要與人工集卡一致的作業工藝,覆蓋近200種實際作業工況,適用於各類箱型、船舶的裝卸船和移箱作業。

更早之前5月,L4級自動駕駛集卡在世界最大貨櫃船「現代阿爾赫西拉斯」號郵輪靠港後,與人工集卡共同完成裝卸船作業……人機協作一幕,也標誌著中國的智慧碼頭、智慧港口,自動駕駛商用邁出了重要一步。

飛步稱,這背後還意味著契合國內港口實際需求的智慧作業鏈路構建完成,具備了大規模鋪設與推廣的能力。

港口自動駕駛商用有何難?

通常認知下,港口碼頭環境相對封閉,把開放道路的自動駕駛落地港口,理應是降維打擊。

但封閉場景,並不意味著問題簡單。

港口有港口的特殊挑戰,碼頭有碼頭的長尾難題。

在港口搞無人車,這幾個挑戰少不了。

第一,每一個路口都是「無保護」。

港區內有大量的內集卡和外集卡混流。港區內的道路通常沒有交通燈控制,自動駕駛集卡通過的每一個路口都沒有保護。

尤其是在繁忙的卡口、引橋口等車流密集的地帶。

在諸多RoboTaxi項目中,無保護過路口、左轉等等被視為技術能力的重要展現。

而且碼頭上也會產生混雜的交通流——人、車、機械混雜。「無保護衝突路口」的問題也非常典型。

這就極度考驗感知能力,也需要精準的行為預測能力。

所以AI司機要在港口開車,無保護是常態。

需要說明的是,集卡的車身長、慣性大,處理行為交互問題的難度和乘用車相比,根本不在一個量級上。

第二,釐米級精準。

自動駕駛集卡在作業中遇到的挑戰遠不止「會開車」這麼簡單。例如在橋吊下裝卸箱時,集卡的對位精度要求在5釐米以內。

但是在七級大風下,吊具的偏移會超過0.5米,晃動幅度超過1米。對於經驗豐富的港口老司機來說,這也是難度極高的作業項目。

基於對吊具的實時精確檢測和動力學分析,才能真正擺脫傳統無人集卡「靠天吃飯」的限制。

第三,日常長尾問題。

比如日常自動駕駛集卡相繼遇到了橋吊遮擋路徑、逆行作業車輛、人工駕駛內集卡、作業人員和不規則障礙物等各類挑戰……

或者在複雜車流裡,如何順利通過狹長變道路口等等。

有時還要跟有意識的人類駕駛員一樣隨機應變,在內集卡排隊太長,作業橋吊遮擋住了引橋口時,無人集卡就需要繞行上一個泊位。

如此種種日常,如果不能高效且安全應對,都是無法在混線工況下,被認可和商用的。

所以雖然飛步官宣的是規模化商用進展,但背後達到的技術水平和實力,不言自明。

飛步港口方案

在交通部最新印發的指導中,智慧港口也是題中之義。

但智慧港口究竟該是什麼樣?中國港口該智慧升級?

除了自動駕駛集卡大方向,飛步這次還展現了另一項重要要求:

能規模化落地混線作業。

是的,得是依靠單車智能為主、人機混行的方式。

飛步透露,從第一臺港口集卡上路測試到形成作業能力,飛步用了半年時間進行嚴密研發和論證。

期間先實現了全長17米的集卡,完成小角度的掉頭和長距離倒車。

其後,又用時1個月,實現了從12臺新集卡到梅山港,並完成批量部署。

除了「看得見」的自動駕駛集卡……

飛步規模化商用背後,還有看不見的雲端系統和平臺。

其自主研發的智能雲控平臺,對智能集卡車隊展開調度管理,將TOS系統、集卡車輛、橋吊、龍門吊等作業設備的多源數據進行整合,並具備完善的監控管理、故障診斷、遠程指令操控、運營大數據分析等功能,實現動態路徑最優規劃,應對實際動態工況。

例如,在引橋口被橋吊遮擋時,自動駕駛集卡利用雲端信息,自主實現從橋吊後大梁繞行上下泊位和橋吊間的穿插,從而靈活安排船舶計劃,大大提高泊位利用率。

車雲一體,作用也立竿見影。

飛步方面透露,編組整船作業啟動後,L4級自動駕駛集卡車隊已進行29次作業,累計完成運輸2079標準箱。基於調度的編隊整船作業效率已接近人工集卡水平。

在場景和數據愈加熟悉之後,超越人工老司機,想必只是時間問題了。

目前,針對單個港區,飛步計劃通過優化車端智能作業算法、搭設路端感知設備,並在雲端智能系統的全局調度優化下,打造可在真實、混線工況環境下高效作業的L4級自動駕駛水平運輸方案。

下階段,飛步的roadmap是依託內集卡水平運輸項目的經驗,重點研發外集卡在碼頭間水平運輸跨運的運營策略,突破單點運營現狀,分階段串聯起「感知更多數據、調度更多集卡(車隊)、適配更多場景」的自動化運輸鏈路。

看起來,在創辦3年後,飛步現在重中之重的落地場景,將是港口和碼頭。

這也是智能時代的歷史一瞬:

AI時代的大教授大學者,正在從風吹日曬的碼頭,把自動駕駛推向星辰大海。

相關焦點

  • ...寧波舟山港這個碼頭實現了「裝卸設備遠控+智能集卡」自動化...
    與此同時,碼頭邊的遠控自動化橋吊在智能集卡到來之際,將靠泊在岸的「新明州」輪上的貨櫃抓起,穩穩地卸載到抵達的智能集卡上。不遠處,堆場的遠控自動化龍門吊早已就位,等待著智能集卡的到來……整個過程流暢順利,標誌著寧波梅東貨櫃碼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梅東公司」)智能集卡正式投入編組獨立整船作業,成為國內少有的實現「裝卸設備遠控+智能集卡」自動化規模化作業的貨櫃碼頭。
  • 拿下加州路測牌照,發起兩項算法挑戰,圖森為重卡自動駕駛都做了...
    過去一年,圖森團隊飛速增長到了176人(2016年8月的數據是約70人)。目前他們已經與國內的重汽廠商陝汽、一汽合作開發自動駕駛卡車,同時官方早前也公布了與河北曹妃甸工業園區管委會、上海國際汽車城合作,共建自動化物流基地。
  • 蘇州相城區發布智能駕駛「上路計劃」,福特開放自動駕駛汽車數據集
    2020年2月,發改委、工信部、交通運輸部等11個國家部委聯合印發了《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代表我國智能汽車頂層設計出爐,戰略提出要實現有條件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達到規模化生產,實現高度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在特定環境下市場化應用。
  • Waymo無人車報告:通往自動駕駛之路
    同時,我們的系統還對這個世界擁有很深的語境理解,這也是區分Level 4自動駕駛技術的關鍵部分。Waymo的自動駕駛軟體,不只是檢測其他物體的存在,還要真正理解這個物體是什麼,它可能做出哪些舉止,以及如何影響我們的車輛在路上的行為。這就是Waymo的車輛如何在全自動模式下實現安全駕駛。
  • 科技周報|我國建成世界首個民用極低頻大功率電磁波發射臺;央視春晚將採用5G、8K等技術
    我國建成世界首個民用極低頻大功率電磁波發射臺 我國近日建成了世界上首個民用極低頻大功率電磁波發射臺,其探測半徑達數千公裡,探測深度達十公裡,形成了可覆蓋我國領土和領海的高信噪比極低頻電磁波信號源。除了設計並建成世界上首個民用極低頻大功率電磁波發射臺,該工程還在首都圈和南北地震帶南端,建成了首個可同時接收人工源和天然源極低頻電磁信號的地震監測臺網。
  • 馭勢科技攜手湖南機場落地國內首個空港貨運無人駕駛物流車
    今年9月,長沙黃花國際機場貨站區域推廣試用無人駕駛物流車運輸航空貨物,這是無人駕駛技術在我國境內航空物流領域的首次應用。試用期間,一臺無人物流車在長沙機場二期貨站國內倉庫以指定路線進行航空貨物託運。因其自動行駛中有時速控制,可以準確保障車輛穩定運行,排除人工駕駛突發的不確定風險,給航空貨物提供最大安全保障,實際提高貨物運輸質量;而「無駕駛員」創新操作模式,將進一步節省企業人力成本,無人物流車還可通過雲端自動接收貨物運輸任務,並在指定區域內進行全天候無人運輸,實現作業時間資源利用最大化;此外,無人物流車通過系統設定後,可以準確將貨物託運至指定區域,減少人力搬運時間,實現庫區場地分區合理利用,提升航空物流運營效率
  • 聚焦自動駕駛、汽車新能源,首屆進博會展出汽車有看頭!
    全球著名車企奧迪品牌在此次進博會上,中國首秀奧迪首款量產純電動SUV e-tron。e-tron採用95kW·h電池組,在歐盟WLTP工況下可實現超過對於整個中國市場來說,長城、本田等車企的動作,將進一步提速氫燃料電池汽車在中國市場的普及。 聚焦自動駕駛,以後開車隨便「打瞌睡」 自動駕駛作為當下汽車領域十分火熱的一個話題,也是車企搶奪制高點的又一支撐點,各大車企也是悉數使用前沿科技技術以求達到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
  • 信息技術: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動態|汽車|大數據|自動駕駛|智能網...
    (四)自動駕駛汽車技術成為產業創新發展的核心動力自動駕駛單車智能是通過在車輛上加裝感知設備和運算單元,提高車輛本身的感知、決策和控制能力,使其達到甚至超越人類的駕駛水平,部分實現甚至全部實現自動駕駛;車路協同是在路端和車端同時布設感知和運算設備組成車路系統,系統通過各種無線通信的方式,在車和車之間、車和路之間、近端和遠端之間,甚至車和人之間構成新的交通結構
  • 國內首個空港貨運無人駕駛技術在湖南機場應用
    試用期間,一臺無人物流車在長沙機場二期貨站國內倉庫以指定路線進行航空貨物託運。因其自動行駛中有時速控制,可以準確保障車輛穩定運行,排除人工駕駛突發的不確定風險,給航空貨物提供最大安全保障,實際提高貨物運輸質量;而「無駕駛員」創新操作模式,將進一步節省企業人力成本,無人物流車還可通過雲端自動接收貨物運輸任務,並在指定區域內進行全天候無人運輸,實現作業時間資源利用最大化;此外,無人物流車通過系統設定後,可以準確將貨物託運至指定區域,減少人力搬運時間,實現庫區場地分區合理利用,提升航空物流運營效率
  • 寧波舟山港n-TOS系統無人集卡自動化調度落地碼頭顯成效
    n-TOS系統無人集卡自動化調度模塊用於「指揮」無人集卡在碼頭進行常態化作業。該模塊能夠實時讀取生產作業指令數據,綜合考慮作業工作點的優先等級,並根據無人集卡實時位置、電量、附近設備繁忙度等狀態信息,結合港區其他作業設備任務狀態和設備實時反饋信息,通過智能匹配模型和最優路徑算法計算,為無人集卡指派最佳作業任務,保障重點作業路供給。
  • 國內首個空港貨運無人駕駛技術在長沙黃花機場應用
    試用期間,一臺無人物流車在長沙機場二期貨站國內倉庫以指定路線進行航空貨物託運。因其自動行駛中有時速控制,可以準確保障車輛穩定運行,排除人工駕駛突發的不確定風險,給航空貨物提供最大安全保障,實際提高貨物運輸質量;而「無駕駛員」創新操作模式,將進一步節省企業人力成本,無人物流車還可通過雲端自動接收貨物運輸任務,並在指定區域內進行全天候無人運輸,實現作業時間資源利用最大化;此外,無人物流車通過系統設定後,可以準確將貨物託運至指定區域,減少人力搬運時間,實現庫區場地分區合理利用,提升航空物流運營效率
  • 清華蘇州汽車研究院董漢:測試與驗證是自動駕駛落地的必要條件
    上世紀90年代,美國人第一次提出了CACC這個概念,有望把事故率降低80%。而根據李教授的數據,最新智能汽車感知系統,以及新的V2X,車車通信車路協同系統面世後,經過分析最新報告得出有望降到1%的結論。如果實現,自動駕駛對於減少道路死亡率將具有極大的貢獻」,董漢在現場的講話中提出,「提升出行效率,帶動經濟增長,以技術發展帶動經濟發展是自動駕駛技術跟隨國家發展步調保持一致的內在動因。」
  • 信息技術: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動態
    (四)自動駕駛汽車技術成為產業創新發展的核心動力自動駕駛單車智能是通過在車輛上加裝感知設備和運算單元,提高車輛本身的感知、決策和控制能力,使其達到甚至超越人類的駕駛水平,部分實現甚至全部實現自動駕駛;車路協同是在路端和車端同時布設感知和運算設備組成車路系統,系統通過各種無線通信的方式,在車和車之間、車和路之間、近端和遠端之間,甚至車和人之間構成新的交通結構
  • 2020,自動駕駛下「雲端」
    如滴滴在上海落地的自動駕駛項目,一臺自動駕駛網約車就安裝了近20個傳感器,其中包括1個64線雷射雷達、2個16線雷射雷達、7個攝像頭以及毫米波雷達和超神波雷達,而再加上安全員、測試員的人工成本,百萬支出僅是開始。為了控制成本,不少企業選擇在研發上連手。
  • 深圳先進院獲中科院內首個自動駕駛公開道路測試牌照
    1月5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汽車電子中心自動駕駛團隊公布,團隊近期通過了深圳市交通運輸委聯席會議的專家綜合評審,並於今日獲得了由深圳市交通警察大隊頒發的深圳市乘用車自動駕駛開放道路測試牌照。這是在中科院體系內,及廣東省高校與科研機構中獲得的首個自動駕駛路測牌照。
  • 新突破,你聽說過自動駕駛的「地震車」嘛?
    新突破,你聽說過自動駕駛的「地震車」嘛?你聽說過可以自動駕駛的「地震車」嗎? 近日,經開區企業北京奧騰巖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巖石科技」)參與研製的自動駕駛可控震源車開進內蒙古石油物探現場實現了目標自動作業功能標誌著我國在這一領域取得了新突破小亦Tips
  • 全網唯一完整譯文 | Waymo無人車報告:通往自動駕駛之路
    模擬器:虛擬世界幫助車輛學習高級的現實世界駕駛技巧Waymo的模擬器可以在每個新軟體版本裡回放我們在真實世界裡駕駛的數據,還可以針對我們的軟體構建全新的現實虛擬場景進行測試。 每天有多達25000輛虛擬的Waymo無人車在模擬器中駕駛高達八百萬英裡的裡程,來鞏固已有的技能和測試新商務技能,從而幫助車輛安全地在現實世界中駕駛。
  • 無人駕駛+車路協同+智能城市,百度ApolloL4自動駕駛「新物種」明年...
    首先,百度Apollo與一汽紅旗將共同打造的中國首款L4級自動駕駛量產乘用車;百度Apollo啟動與沃爾沃以量產為目標的深度定製L4級自動駕駛乘用車兩大重磅計劃。其次,百度Apollo在信息安全、高精地圖、自主泊車、高速自動駕駛、AR-HUD五大自動駕駛產品及方案也實現全面升級,為量產和出行安全保駕護航。
  • 馭勢科技助力湖南機場落地國內首個空港貨運無人駕駛技術
    試用期間,一臺無人物流車在長沙因其自動行駛中有時速控制,可以準確保障車輛穩定運行,排除人工駕駛突發的不確定風險,給航空貨物提供最大安全保障,實際提高貨物運輸質量;而「無駕駛員」創新操作模式,將進一步節省企業人力成本,無人物流車還可通過雲端自動接收貨物運輸任務,並在指定區域內進行全天候無人運輸,實現作業時間資源利用最大化;此外,無人物流車通過系統設定後,可以準確將貨物託運至指定區域,減少人力搬運時間,實現庫區場地分區合理利用,提升航空物流運營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