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M6月18日訊:昨晚間,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國內原油產量連續11周錄得下滑,為2018年3月以來的最低。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近期也表示,美國頁巖產量受到石油價格暴跌的打擊。
不過原油庫存繼續增加。美國能源信息署(EIA)表示,截至6月12日的一周,原油庫存連升第二周,增加120萬桶,至5.393億桶的紀錄新高,而調查預估為減少15.2萬桶。包括柴油和取暖油在內的餾分油庫存減少140萬桶,預估為增加240萬桶。
機構觀點
OPCE原油月報顯示,雖然全球經濟將「逐步復甦」,但無法彌補今年前六個月的劇烈下滑。航班恢復緩慢將限制燃油用量,高失業率也將遏制汽油消費。OPEC估計,2020年下半年需求將下降640萬桶/日,低於今年上半年1190萬桶/日的降幅,今年年底前需求「逐步回升」。
託克集團分析師表示,石油需求正在回升,在全球範圍內,可能已恢復到正常水平的90%,但是確切的百分比會隨地區而有所不同。中國的石油需求已回到疫情爆發前的水平。隨著需求恢復以及OPEC+聯盟在遵守減產方面取得進步,石油市場正在找到新的平衡點。每桶40美元上下幾,市場的這種穩定性將持續下去。
渣打銀行分析師認為,石油市場目前既沒有反映出主要的石油消費國出現第二波冠狀病毒感染病例以及可能實施封鎖的可能性,也沒有反映出經濟迅速恢復正常的可能性。當前,疲軟的經濟活動仍對需求構成壓力。
國信期貨研究團隊認為,近期上期原油偏強主要原因在於國際能源署上調對今明兩年石油需求預測,並認為明年石油需求量將以創紀錄幅度增長。從技術面看,油價短期或維持區間振蕩運行。
美爾雅期貨研究員表示,從需求端來看,目前全球復工復產讓市場擔憂疫情二次爆發,但各國已有了應對新冠疫情的措施,疫情再度爆發對原油需求的衝擊較小。未來全球原油需求將逐步好轉。供給端來看,「歐佩克+」達成了歷史最大規模的減產協議,並通過補償機制來約束產油國減產執行率,疊加美國、加拿大的被動減產,原油供給收緊。在需求逐步好轉,供給持續收縮的情況下,對未來油價依然保持樂觀態度。但美國頁巖油新井成本在45-50美元/桶,當WTI油價達到這一區間後,市場對美國頁巖油增產衝擊全球原油市場的擔憂加重,國際油價下跌的風險就可能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