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療法新突破 定向「殺手T細胞」研製成功(附股)

2020-12-05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近日,日本京都大學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研究所宣布,利用ips細胞培養出了可定向攻擊癌細胞的「殺手T細胞」,其效果已在小鼠實驗中得到確認。這是癌症免疫療法實用化過程中提高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成果之一,相關論文已發表在美國《細胞-幹細胞》雜誌網絡版上。

定向「殺手T細胞」研製成功,預示著癌症免疫療法實用化更進一步。目前全球基於T細胞的腫瘤治療市場空間大概1000億美元,國內CAR-T細胞治療目前還處於1.0的階段,此前10月份衛健委發聲,將積極配合和會同藥監部門,爭取早日讓中國符合臨床安全有效規則的CAR-T產品上市並在臨床得到應用,未來相關板塊蘊含著較大投資機會。

上市公司:

銀河生物:聯合研發的CAR-T藥物「抗CD19分子嵌合抗原受體修飾的自體T淋巴細胞注射液」已於10月8日獲得臨床實驗批件。

復星醫藥:2017年1月通過旗下全資子公司直接嫁接引入海外已通過臨床試驗、成熟上市的CAR-T治療產品,有望快速在國內推進臨床試驗;

安科生物:持有蘇州博生吉公司20%的股權,博生吉公司首個申報臨床的靶向CD19的CAR-T產品當前正處於補充動物實驗狀態,發補材料已提交,有望在年內獲得臨床批件。

相關焦點

  • 中大成功激活癌細胞殺手 造就治癌新希望
    研究團隊成員包括鄧銘權(左)、藍輝耀(中)、杜家輝(右)\大公報記者徐曉彤攝  大公網4月7日訊(記者徐曉彤)癌症「免疫療法」再有新突破!中大醫學院研究五年成功破解癌細胞如何避過免疫系統攻擊,發現體內生物分子蛋白(Smad3)能抑制免疫系統中的「癌細胞殺手」細胞產生,形成有利癌細胞生長環境,團隊透過老鼠進行實驗,發現使用Smad3抑制劑後,患癌老鼠體內的「癌細胞殺手」細胞大大增加十倍,存活率達百分之百。團隊下一步會研發可溶於水的Smad3抑制劑,令其適用於人體,包括嘗試採用中醫藥配方,望新藥物最快十年後面世。
  • 我國科學家自主研製成功高性能WR1800波導定向耦合器
    7月29日,高能同步輻射光源(HEPS)加速器部高頻系統對自主研製的國產WR1800波導(Rectangular Waveguide,長邊18英寸的矩形波導)定向耦合器進行了測試,測試結果顯示研製取得成功。
  • APASL肝病免疫學專題會議成功舉行 樂復能奏響免疫療法「中國好...
    在蛋白質定向演化這條賽道上,中國人第一次領先於歐美生物醫藥巨頭,實現了彎道超車。炙手可熱的免疫療法— PD-1/PD-L1技術近年來,以CAR-T、PD-1/PD-L1技術為代表的免疫療法為癌症治療領域帶來突破性的進展,成為全球生物技術領域炙手可熱的新寵。
  • 肝轉移可通過巨噬細胞介導的T細胞消除來抑制免疫療法
    肝轉移可通過巨噬細胞介導的T細胞消除來抑制免疫療法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6 17:19:37 美國密西根大學Weiping Zou、Michael D.
  • 航空發動機產業鏈核心受益股出爐(附股)
    原標題:巨·個股 | 國產大飛機C919將亮相!航空發動機產業鏈核心受益股出爐(附股)   事件:2020南昌飛行大會將於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江西南昌瑤湖機場舉辦。
  • 日本用iPS細胞抗癌取得新進展
    新華社東京11月18日電(記者華義)日本京都大學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研究所近日宣布,該所研究人員利用iPS細胞,培養出了可定向攻擊癌細胞的「殺手T細胞」,朝著癌症免疫療法實用化更進一步。  T細胞是一種免疫細胞,是免疫系統與病毒和癌細胞等作戰的主力,也被稱為「殺手T細胞」。
  • 廣州生物院等通過特定因子誘導多能幹細胞實現再生T細胞技術突破
    近年來,T細胞免疫療法(如CAR-T,TCR-T)成為治療惡性腫瘤的新技術。部分腫瘤患者經此法治療後病情得到緩解,生存期延長。然而,這種免疫療法的T細胞主要取自病人自體的外周血,製備成本高昂,而且難以進行精確基因操作,導致該技術應用普及度受到限制。加之諸多腫瘤患者自身的T細胞常出現功能異常或者耗竭,進一步阻礙了這一療法的廣泛應用。
  • 科學家發現人體製造健康t細胞的分子關鍵
    科學家在《實驗醫學雜誌》上發表報告,指出一種基因和蛋白質家族對免疫系統中成熟和功能完備的t細胞的形成至關重要,這一發現可能有助於為多發性硬化症和ibd等免疫疾病帶來新的療法。我們的目標是利用這一機制知識,最終開發出保護性疫苗、抗癌免疫療法或減少病理性免疫反應,如哮喘、過敏和自身免疫。」生物學與計算機的融合這項研究涉及不同團隊的多學科合作,包括自體免疫基因組學和病因學中心以及生物醫學信息學和遺傳學部門的科學家。
  • 癌症免疫療法是否能夠消除早期癌症
    該中心位於麻省總醫院癌症中心下屬的亨利和貝琳達termeer靶向治療中心,並在抗癌標靶治療的開拓性成功的基礎上發展起來。在過去的十年中,靶向治療的突破性進展——藥物靶向攻擊腫瘤生長的特定分子——已經實現了幫助癌症病人延長壽命,諸如黑色素瘤、肺癌、乳腺癌以及其他癌症的患者。「我們正在嘗試創造更多的成功,比如運用免疫療法,」 Hacohen醫生說道。
  • 「人造太陽」獲突破 超導概念受追捧(附股)
    據悉,這條導體是ITER裝置中運行的最大長度超導纜,意味著「人造太陽」再次獲得突破。該公司研製生產的各類高低溫超導電纜成功應用在航天、新能源和物理基礎研究等領域,今年已經向ITER提供的4條CB、PF5型號電纜導體,均已組裝運行。  而根據資料顯示,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倡議於1985年,並於1988年開始實驗堆的研究設計工作;經過十三年的努力,耗資十五億美元,在集成世界聚變研究主要成果基礎上,ITER工程設計於2001年完成。
  • 免疫療法新工具:只用1天就能找到針對腫瘤的免疫細胞
    近年來,癌症免疫療法領域取得了顯著突破這正是研究人員們在本研究中取得的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叫做FucolD的方法,其名字來源於巖藻糖基轉移酶(fucosyltransferase)。這種方法巧妙地利用了免疫系統本身的特性:通常情況下,免疫系統裡的樹突狀細胞會將腫瘤特異的抗原呈遞給免疫T細胞,而這些T細胞正是研究人員們想要尋找的關鍵細胞。
  • 《Nature》發布癌症免疫療法新突破:CRISPR構建更有效的CAR-T細胞
    這指出了CRISPR-Cas9技術在CAR-T細胞治療中的的潛力,有助於未來癌症免疫療法的發展。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最新一期(2月22日)Nature雜誌上,文章的通訊作者是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的Michel Sadelain教授,他致力於對T細胞進行基因改造,是癌症免疫療法的開拓者之一。
  • 癌症免疫療法「新武器」——β-葡聚糖 | Cell突破成果
    以「檢查點抑制劑」為代表的免疫療法已經為癌症治療帶來了巨大改變。當前的免疫療法主要作用於適應性免疫系統,即T細胞和B細胞。10月29日,最新發表在Cell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揭示,先天免疫系統可能是開發成功的免疫療法一個重要但被忽視的組成部分。
  • Cell突破成果:癌症免疫療法「新武器」——β-葡聚糖
    以「檢查點抑制劑」為代表的免疫療法已經為癌症治療帶來了巨大改變。當前的免疫療法主要作用於適應性免疫系統,即T細胞和B細胞。10月29日,最新發表在Cell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揭示,先天免疫系統可能是開發成功的免疫療法一個重要但被忽視的組成部分。
  • 幹細胞化身癌症剋星之殺手T細胞!
    科研團隊採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修改了誘導多能幹細胞中的基因,成功培養出只攻擊癌細胞的T細胞,其效果已在動物實驗中得到確認。癌症免疫療法的原理是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殺死癌細胞,其中一種方法是體外培養能定向攻擊癌細胞的T細胞,再將其注射到患者體內。
  • CNS:近期癌症免疫療法突破性研究成果一覽
    如今,治療癌症的免疫療法是人們非常關注的一個熱點領域,那麼近年來癌症免疫療法研究領域又有哪些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呢? 本文中小編盤點了CNS近期癌症免疫療法相關的研究成果,與各位一起學習!【1】Nature:癌症免疫療法 「新燃料」——微生物群!
  • 腫瘤領域新突破!益生菌+納米抗體 讓免疫療法更安全
    免疫療法的臨床進展極為快速,迄今為止,針對免疫檢查點的PD-L1和CTLA-4抗體等,已被證明在部分癌症中取得了相當的成功。儘管已經有了振奮人心的成果,但是這種療法也不是完美的。譬如,全身性地注射上述抗體可能會引發副作用和不良反應,包括疲勞、皮疹、內分泌紊亂和肝毒性等。
  • 日本大阪大學成功研製出治療血液癌的新型免疫療法
    人民網東京11月14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日本大阪大學副教授保仙直毅等人此前利用小白鼠做實驗,成功研究出一種治療血液癌的新型免疫療法,該療法通過基因改造的免疫細胞對抗癌症。7日,該成果刊登在美國《自然醫學雜誌》上,並計劃於2019年開始進行臨床試驗。
  • 特斯拉聚焦下一代電池 石墨烯或成突破方向(附股)【2】
    原標題:特斯拉聚焦下一代電池 石墨烯或成突破方向(附股)   特斯拉CEO馬斯克在接受英國汽車雜誌採訪時表示,目前正在研究高性能電池,特斯拉汽車很快將能行駛805公裡,相比目前增長近70%。特斯拉對電池技術的革新,將引發市場對提升鋰電池能量密度材料的關注。石墨烯具有高導電性和良好的柔韌性,是柔性儲能器件的理想候選材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