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CAR-T細胞也不是很完善,由於都是通過逆轉錄病毒或慢病毒將CAR基因傳遞到T細胞的基因組內,這種傳遞方法導致CAR基因會被隨機插入到受體細胞的基因組中,從而引發潛在的遺傳副作用。來自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SK)的研究人員利用CRISPR-Cas9技術構建了更有效的第二代CAR-T細胞。
CAR-T全稱是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在急性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療上有著顯著的療效的新型細胞療法,被認為是最有前景的腫瘤治療方式之一。它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病人自身的免疫細胞來清除癌細胞。自從魏澤西事件後,自體免疫治療的臨床應用已被「剎車」,由於監管不力而導致的混亂最後就由這種很有希望的腫瘤治療方法背了鍋。
目前CAR-T細胞也不是很完善,由於都是通過逆轉錄病毒或慢病毒將CAR基因傳遞到T細胞的基因組內,這種傳遞方法導致CAR基因會被隨機插入到受體細胞的基因組中,從而引發潛在的遺傳副作用。
來自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SK)的研究人員利用CRISPR-Cas9技術構建了更有效的CAR-T細胞,並在小鼠中增強了腫瘤抑制作用。這指出了CRISPR-Cas9技術在CAR-T細胞治療中的的潛力,有助於未來癌症免疫療法的發展。
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最新一期(2月22日)Nature雜誌上,文章的通訊作者是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的Michel Sadelain教授,他致力於對T細胞進行基因改造,是癌症免疫療法的開拓者之一。對於這項最新成果,他表示,「癌細胞竭力逃脫癌症治療,因此我們需要CAR-T細胞,這些細胞能與癌細胞相匹配,並抓住它們。這項新發現指出我們可以利用基因編輯技術,提升這些『有潛力的治療方法』,我們希望繼續探索基因組編輯技術,研發第二代CAR-T細胞療法。」
在最新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CRISPR-Cas9可以定向插入CAR基因,遞送到特異性位置,而且這種精確的方法能長期殺死癌細胞,因為它們不會枯竭,這可以避免原來CAR-T細胞療法的問題,最終確保更安全,更有效的利用中強大的免疫療法。
研究人員也在小鼠中進行了實驗,他們將在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小鼠模型中,編輯過的CAR-T細胞要顯著優於常規生成的CAR-T細胞,這對於許多患者來說無疑是一道福音。
目前這一研究組正在計劃進行CRISPR技術的第一次臨床實驗,Sadelain教授希望能最終探討這種經CRISPR構建CAR-T細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前癌症免疫療法備受關注,去年JunoTherapeutics公司的JCAR015產品在針對成人復發或難治性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Ⅱ期臨床試驗中導致2例患者腦水腫死亡而被叫停。7月12日,FDA在審核JUNO遞交的患者知情同意書、試驗方案等四項修訂材料後排除JCAR015產品本身問題,宣布許可JCAR015繼續進行臨床試驗。JCAR015從試驗暫停到恢復用時僅僅6天(包括非工作日),遠超30天的預期,FDA的積極態度顯著降低事件對於CAR-T領域的負面影響。普遍認為CAR-T細胞療法仍是當下最具前景的腫瘤精準療法,該事件並不影響CAR-T產品市場化進度,第一個產品大概率在2017年上市。
原文標題
Targeting a CAR to the TRAC locus with CRISPR/Cas9 enhances tumour rej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