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手術前的免疫療法對結腸癌有效

2020-11-26 健康界

荷蘭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NICHE研究的新發現,是一項創新的II期臨床試驗。醫學腫瘤學家Myriam Chalabi及其同事在4月6日將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醫學》雜誌上。研究發現,患有結腸癌但遠處無轉移的患者可以在等待手術的同時接受短期免疫治療,患者自身的免疫細胞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縮小或清除癌細胞。在患有特定亞型結腸癌(MSI)的患者中,有100%的患者從治療中受益。MSS類型患者中有25%受益。

 新輔助免疫療法

手術前的免疫療法稱為新輔助免疫療法。目的是在大腫瘤的情況下防止癌症復發或轉移,從而使手術更加容易。該療法的主要思想是在切除腫瘤之前使免疫系統熟悉所有腫瘤變異,使系統能夠更好地響應。結腸癌是繼黑色素瘤之後的第二種癌症,荷蘭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已在科學期刊上證明了新輔助免疫療法的作用,其他類型腫瘤的研究仍在進行中。

40名患有兩種結腸癌亞型的患者參加了NICHE研究。其中有20個具有微衛星不穩定(MSI)亞型,這意味著該腫瘤高度易突變,會導致數百個突變。在所有非轉移性結腸癌患者中,有15%患有這種類型,該療法在所有20例患者中均有效。項目經理Myriam Chalabi說:「這個小組的緩解率很高。但是100%的利率是史無前例的。你不希望它會那麼好。」

首次靜脈給藥後約四個星期,患者接受了手術。在那短時間內,絕大多數的腫瘤已完全或幾乎完全清除。「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腫瘤的位置,但患者自身的免疫細胞已經清除了癌細胞。」

先前的研究已經表明,免疫療法可有效治療這一亞組的晚期轉移性結腸癌。有一個很好的科學解釋:存在的新突變越多,腫瘤就越具有非自身性,從而促進免疫系統發揮作用。

「微衛星穩定」亞型結腸癌患者的緩解率為25%

NICHE研究中的其餘20名患者患有微衛星穩定(MSS)腫瘤。相反,已知這種類型的腫瘤對免疫療法反應不好。令他們驚訝的是,研究人員發現,這一組患者中有25%的反應也很好。鑑於所有非轉移性結腸癌患者中有85%患有這種類型,這是一個有希望的結果。

研究人員正在實驗室中的MSS組中尋找這種令人驚訝的高緩解率的解釋。首先,這並不容易。Chalabi說:「我們調查了所有常見的犯罪嫌疑人,但這不是原因。例如,我們沒有發現與黑色素瘤相同的預測因素。但是最終,我們確實找到了一種新的生物標誌物。如果在後續研究中證明該標誌物具有預測性,則可以提供一種簡單的方法來鑑定患有黑色素瘤的患者。可以從免疫治療中受益的MSS腫瘤。」

新輔助研究的一個重要的附加優勢是,它們使免疫療法對切除的癌組織的精確作用得以確定,具體針對各個患者。從這個意義上講,隨著實驗室工作和臨床實踐的日益融合,新輔助療法正在推動癌症研究的一場革命。

像NICHE這樣的開拓性新輔助藥物研究也對腫瘤外科醫生的工作產生了重大影響。這些研究取決於他們的信任:外科醫生是否願意接受等待和不確定性?Myriam Chalabi說:「我們的外科醫師從一開始就非常熱情,否則我們將永遠無法進行試驗。」 因此,NICHE研究的首要目的是證明手術可以安全地,按計劃進行,並且術後併發症不會比預期的多——事實確實如此。

可以免除手術嗎?

與患者一樣,研究人員對NICHE研究的結果感到非常滿意。Chalabi說:「平均而言,大腫瘤平均在四周內縮小或完全清除是一個了不起的前所未有的結果。我們從未見過100%的緩解率。」 而一些患者在試驗中提出的問題是,是否可以完全省去手術。

Chalabi警告說,這還為時過早,因為即使在手術時發現腫瘤已經消退,也不可能事先知道誰將做出完全反應,即使藉助掃描也是如此。 因此,研究人員需要找到以下問題的答案:他們如何在手術前儘可能地了解患者是否會完全緩解?「這並不容易,但是我們正努力解決它。」

一旦腫瘤完全或幾乎完全清除,患者仍然會發生轉移的可能性是多少?Chalabi說:「我們認為風險非常低。我們已經發現了黑色素瘤。但是,首先,我們需要對患者進行治療並對其進行監測,然後才能回答這個問題。」

因此,NICHE研究將繼續進行,並將增加患者的數量,對他們進行至少三年的監視,以查看是否還有疾病。Chalabi說:「只有在那時,新療法才能被視為標準療法。」 同時,許多新的研究將在實驗室中使用這些患者的腫瘤材料進行實驗。研究人員將使用先進的醫學成像技術和所謂的液體活檢技術來尋找血液中腫瘤DNA的痕跡。

參考:

【1】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4-immunotherapy-prior-surgery-effective-colon.html

【2】Neoadjuvant immunotherapy leads to pathological responses in MMR-proficient and MMR-deficient early-stage colon cancers, Nature Medicine (2020). DOI: 10.1038/s41591-020-0805-8 , https://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0-0805-8

相關焦點

  • Nat Med:臨床試驗表明術前免疫療法對結腸癌患者是有效的
    新輔助免疫療法 手術前的免疫療法被稱為新輔助免疫療法(neoadjuvant immunotherapy),它的目的在於防止腫瘤復發或轉移,而且對於較大的腫瘤來說,這更便於進行外科手術。其主要思想是在腫瘤被移除之前讓免疫系統熟悉所有的腫瘤變異,從而使得免疫系統能夠更好地做出反應。
  • Nature子刊:納米顆粒增強腫瘤免疫療法異位效應!
    Nature子刊:納米顆粒增強腫瘤免疫療法異位效應! 來源: 納米人   發布者:尹海華   日期:2017-06-28   今日/總瀏覽:1/4067 免疫療法是利用免疫系統調節功能來治療腫瘤等疾病的一種醫學手段,因安全性和耐受性好
  • Nature子刊封面:哈佛等開發微型手術機器人
    Wood) 基於摺紙結構研發了一款超輕便,高精度的顯微外科手術機器人——mini-RCM,該項研究發表於nature旗下新子刊《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自然-機器智能)》,並登上該期刊8月份封面。
  • Nature子刊封面:哈佛大學等研發的微型手術機器人
    Wood) 基於摺紙結構研發了一款超輕便,高精度的顯微外科手術機器人——mini-RCM,該項研究發表於nature旗下新子刊《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自然-機器智能)》,並登上該期刊8月份封面。
  • Nature又上線2本新子刊!
    你的機會來了——2019年2月,Nature先後推出了兩本新子刊,分別是 Nature Food 和Nature Cancer。Nature雜誌的子刊達到了53本,其中20本為綜述期刊。2019年2月24日,Nature官網正式上線了一個新子刊:Nature Food。這是一本在線期刊,將於2020年1月正式啟動。
  • CNS:近期癌症免疫療法突破性研究成果一覽
    【3】Science子刊:揭示出癌症免疫療法新靶標---TNFR2doi:10.1126/scisignal.aaf8608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麻省總醫院(MGH)的研究人員發現新的證據證實腫瘤壞死因子受體II(TNFR2)可能是免疫腫瘤學療法(誘導病人免疫系統抵抗癌症)的一種主要靶標。
  • Nature子刊:太陽能電池效率或大幅提升!
    論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7-019-0297-7現代太陽能電池板採用工作原理基本一樣:一個光子產生一個激子,激子轉化為電流。研究團隊通過新的設計規則,開發出了迄今為止最有效和技術上最有用的分子內單線態裂變材料。新設計的有機分子可快速產生兩種激子,這兩種激子比目前最先進工藝產生的激子壽命更長,這將使每個光子產生的電能都可被太陽能電池吸收,這對提高太陽能電池效率非常關鍵。
  • 《nature》子刊:100%存活​!對實體瘤有效的癌症疫苗初步研發...
    這項重磅的研究也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免疫療法具有持續的抗癌效果,但是由於腫瘤產生的免疫抑制性局部環境,使免疫藥物無法到達腫瘤內部起作用。現在,一種新的,兩全其美的創新型症疫苗將化學療法的癌症殺滅力和免疫療法的長期功效組合在一起,添加在可在腫瘤部位附近植入的基於生物材料的癌症疫苗中。
  • 「Nature子刊」迄今最強大、最詳細的胰腺癌免疫圖譜,將指導免疫療法攻克癌中之王
    更令人沮喪的是,胰腺癌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腫瘤微環境,在免疫療法成功治療了許多其他癌症的情況下,它對胰腺癌仍然無能為力。而近日,有一項新的研究,結合了單細胞RNA測序技術、質譜流式細胞技術和多重免疫組化技術,繪製出了迄今為止最強大、最詳盡的胰腺癌免疫圖譜。
  • 益生菌+納米抗體 讓免疫療法更安全
    免疫療法的臨床進展極為快速,迄今為止,針對免疫檢查點的PD-L1和CTLA-4抗體等,已被證明在部分癌症中取得了相當的成功。儘管已經有了振奮人心的成果,但是這種療法也不是完美的。譬如,全身性地注射上述抗體可能會引發副作用和不良反應,包括疲勞、皮疹、內分泌紊亂和肝毒性等。
  • Nature子刊:挑戰三陰性乳腺癌!新型癌症疫苗有效預防復發
    如今,癌症患者有多種治療方法可以選擇,但每種方法都有其缺點:化療能殺死迅速分裂的癌細胞,但也會損害體內健康細胞,而且往往不能有效防止腫瘤轉移或疾病復發。免疫療法通過作用於患者的免疫系統產生持續的抗癌應答來避免這些問題,但腫瘤產生的免疫抑制性局部環境常常使免疫療法難以接近腫瘤。
  • 【Nature子刊】這種抗癌藥為何如此有效?原來是腸道微生物組帶來了...
    醋酸阿比特龍(Abiraterone acetate)是一種高效的治療前列腺癌的藥物,在人體對其他治療方法產生耐藥性的情況下仍然有效。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其納入《基本藥物清單》(Essential Medicines List),用於治療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
  • 【Nature子刊】癌細胞「隱身」怎麼辦?英美科學家利用數學模型預測...
    但癌細胞也不是「吃素」的,癌細胞之所以厲害,就是因為它有「隱身」功能,因此,免疫治療也並不是對所有的癌症患者都有效。盲目進行免疫治療不僅成本巨大,還可能適得其反,所以預測癌症的進展和免疫治療的有效性十分重要。對此,一個英美研究團隊建立了一個數學模型,可以確定免疫系統對癌細胞進化的影響。使用該模型獲得的信息能夠用來預測免疫療法是否對患者的癌症有效,從而有助於指導治療決策。
  • Science子刊:細胞自噬的黑暗面,幫助癌細胞逃脫免疫系統殺傷
    其中,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已成為當今最熱門的免疫療法之一,該療法顯著改變了目前癌症治療的格局,而PD-1/PD-L1免疫阻斷療法正是最典型的代表。雖然腫瘤免疫療法顯著改變了癌症治療格局,但由於多種原因,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對這些療法沒有反應。因此,我們還需要進一步深入了解腫瘤細胞對T細胞殺傷敏感性的分子機制。
  • Nature子刊,今年首個IF就突破12分,明年或可衝18分
    來自WoS截圖今年是Nature Sustainability拿到的第1個IF,作為Nature子刊,首個IF就超12分,確實值得我們關注~期刊基本信息關於此刊的具體情況,大家可以看看:https://www.nature.com/natsustain/
  • Nature子刊:「跳躍基因」或助長癌症
    研究人員發現,在3864個腫瘤(包括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結腸癌、皮膚癌和腦癌)中,共有129個跳躍基因充當著106個癌症基因的隱形開關。雖然「跳躍基因」存在於各種癌症中,但它們的重要性因腫瘤類型的不同而大不相同。例如,12%的膠質瘤(一種腦癌)中至少有一個「跳躍基因」被激活。相比之下,87%的肺鱗狀細胞癌都包含「跳躍基因」。
  • Nat Med::Treg細胞異質性決定結腸癌亞型及免疫療法策略
    不過,在針對結腸癌的研究中卻出現了彼此矛盾的結果:一些研究發現Treg確實能夠促進腫瘤的惡化,但另外一些研究卻指出結腸癌組織中的Treg的增多能夠有效抑制腫瘤的生長。針對這一問題,來自日本大阪大學的Shimon Sakaguchi課題組進行了深入研究,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的《nature medicine》雜誌上。
  • 臺灣浩鼎首創癌症免疫療法OBI-888治療胰腺癌獲美國FDA...
    OBI-888是靶向糖脂抗原Globo H的一種首創單抗癌症免疫療法。目前,OBI-888的一項I期臨床研究已在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開始招募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實體瘤患者,腫瘤類型包括胰腺癌、乳腺癌、胃癌、食管癌、結腸癌和肺癌。
  •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患上結腸癌,為什麼?
    在得知電影《黑豹》的男主角 Chadwick Boseman 最近因結腸癌去世的消息後,許多人感到非常的震驚。結腸癌通常被認為是老年人的疾病,而Boseman只有43歲。希望之城外科部結直腸手術系臨床助理教授Mark Hanna博士認為,將結腸癌當作是「老年癌症」其實是人們的一種誤解,對於年輕人來說,結腸癌是致命的。
  • Nature子刊:免疫療法效力不足?瘤內異質性或為關鍵
    肝癌腫瘤內異質性與免疫浸潤具有一致性鹿死誰手,腫瘤新抗原或為免疫療法最大阻力該研究樣本中包含包括B型肝炎病毒(旨在探索肝癌免疫療法特異性根源,為腫瘤治療生物標記物的發現提供了新方向。參考文獻:Losic, B., Craig, A.J., Villacorta-Martin, C. et al. Intratumoral heterogeneity and clonal evolution in liver can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