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迄今最強大、最詳細的胰腺癌免疫圖譜,將指導免疫療法攻克癌中之王

2020-10-27 轉化醫學網

本文為轉化醫學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Cathy

導言: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大部分癌症的生存率都在提高,但是有一個例外,那就是胰腺癌,絕大部分患者在診斷胰腺癌半年內死亡,是所有的惡性腫瘤中生存率最差,死亡率最高的,所以胰腺癌也被稱為癌中之王

更令人沮喪的是,胰腺癌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腫瘤微環境,在免疫療法成功治療了許多其他癌症的情況下,它對胰腺癌仍然無能為力。而近日,有一項新的研究,結合了單細胞RNA測序技術、質譜流式細胞技術和多重免疫組化技術,繪製出了迄今為止最強大、最詳盡的胰腺癌免疫圖譜。這項工作使人們對免疫反應在不同患者之間以及腫瘤與腫瘤之間的差異度有了新的見解。

該研究由密西根大學羅格爾癌症中心領導,並於10月26日發表在《自然-癌症》,題為「Multimodal mapping of the tumor and peripheral blood immune landscape in human pancreatic cancer」。

該研究的通訊作者,密西根大學醫學院外科及細胞與發育生物學教授Marina Pasca di Magliano博士說:「胰腺癌只是對免疫療法不敏感,而我們這一領域的人正試圖找出為什麼這種癌症會如此不同的原因。我們甚至缺乏對患者之間免疫反應的多樣性和個體差異的基本了解。」

她補充說,這項新研究為將來的轉化研究和臨床試驗奠定了基礎,其最終目標是有一天能夠使用個性化的分子圖譜來確定哪種免疫療法對每個患者有最大的益處。

這項研究歷經數年之久,代表著近40名密西根大學的臨床醫生和科學家共同努力,以開發出大量數據,該領域的所有科學家可以在未來幾年中參考這些數據

除單細胞分析外,該小組還採用高清多重免疫螢光和質譜分析技術(結合了質譜分析技術和流式細胞儀技術)以多種方式評估腫瘤樣品的複雜生物學特性。

研究共同通訊作者Filip Bednar博士表示:「作為一名臨床醫生,我認為讓免疫療法繼續在這種疾病中發揮作用將是一項挑戰,因為我們才剛剛開始認識到其中的複雜性。這項工作為我們了解其中的複雜性以及找出克服它們的方法打開了一扇大門。」

這項研究的關鍵是:發現了一種新生物標誌物,它存在於胰腺癌患者的血液中,稱為TIGIT。(用於Ig和ITIM結構域的T細胞免疫受體)

共同通訊作者Howard Crawford博士說:「人們談論的免疫治療主要是針對一些特定的分子——PD-1和CTLA4的治療。研究表明,不僅僅只有兩個不良因素在抑制免疫系統,導致免疫治療無效。TIGIT也是一個影響因素,但TIGIT幾乎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

重要的是,研究人員發現患者血液中TIGIT的表達與其在腫瘤中的活性密切相關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Nina Steele博士說:「這表明,用一種非侵入性的方法可以檢測單個患者,看看他是否可以成為針對特定檢查點受體的候選對象,這將是對當前護理標準的重大改進。」

研究人員指出:這項研究的另一個獨特之處在於所收集樣本的廣度和深度

共同第一作者Eileen Carpenter博士解釋說:「分析樣本中包含了大量晚期胰腺癌患者的樣本,但是只有四分之一的胰腺癌患者符合手術條件,所以在許多研究中,早期收集的疾病樣本大大超過了需求,因為研究人員主要收集手術中的樣本。」

在癌症早期,大多數患者可以通過活檢穿刺收集組織樣本,然後醫生就可以獲得明確診斷結果。因此Carpenter同時參與了研究樣本收集工作。

共同第一作者Samantha Kemp補充說,他們還從患者身上採集血液樣本,檢測血液循環中免疫細胞的變化,並與患者腫瘤發生的變化相關聯

Carpenter指出:「實驗室和醫療機構之間經常存在脫節,即使是在生物樣本採集這樣簡單的事情上也是如此。我們能夠建立起這樣的的橋梁以及結合許多不同實驗室的貢獻,確實對密西根大學的協作環境產生了影響。」

Pasca di Magliano強調:隨著臨床和實驗室工作的進行,數據分析對研究至關重要。尤其是單細胞測序,數據的實際獲取相對簡單,但隨後的數據分析卻異常複雜

在單細胞分析中,有關細胞的空間信息會丟失。因此,研究小組使用了一種「多重免疫組織化學技術」,它可以識別組織切片中的多種細胞類型,同時保留腫瘤細胞相對於微環境組成部分的位置。

參考資料:

【1】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10-immune-landscape-pancreatic-cancer-immunotherapy.html

【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018-020-00121-4

【3】https://zhuanlan.zhihu.com/p/60172956

相關焦點

  • Nature子刊解讀!科學家成功繪製出胰腺癌的「免疫藍圖」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ancer上題為「Multimodal mapping of the tumor and peripheral blood immune landscape in human pancreatic cancer」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密西根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繪製出了胰腺癌的免疫藍圖,或有望幫助指導並開發新型癌症免疫療法;胰腺癌常常會對免疫療法產生耐受性
  • Nature子刊:納米顆粒增強腫瘤免疫療法異位效應!
    Nature子刊:納米顆粒增強腫瘤免疫療法異位效應! 來源: 納米人   發布者:尹海華   日期:2017-06-28   今日/總瀏覽:1/4067 免疫療法是利用免疫系統調節功能來治療腫瘤等疾病的一種醫學手段,因安全性和耐受性好
  • 為攻克「癌症之王」,科學家們找到了新方法:小鼠100%存活-虎嗅網
    日前,《科學》子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發表了一篇治療胰腺癌的研究論文,並吸引了不少報導。研究人員們發現,一種小分子藥物能夠促進免疫反應,有效攻擊腫瘤。在小鼠實驗中,它能有效減少胰腺癌的腫瘤生長與轉移。
  • 胰腺癌免疫治療進展
    免疫療法能喚起胰腺癌患者機體的抗腫瘤免疫反應,起到治療的效果,很有可能成為治療胰腺癌的最佳手段。本文對胰腺癌的免疫調節劑治療、疫苗治療和過繼免疫治療的進展進行綜述。生存素是作用最強的細胞凋亡抑制蛋白之一,93.9%的胰腺癌患者癌組織中高表達。Kameshima等將生存素衍生肽疫苗與IFN-α聯合接種於胰腺癌患者,超過一半的患者出現免疫反應,顯著高於只進行IFN-α治療的對照組。有研究顯示調控胃泌素表達的mRNA在PDAC患者中上調。
  • 【Nature子刊】癌細胞「隱身」怎麼辦?英美科學家利用數學模型預測...
    對此,一個英美研究團隊建立了一個數學模型,可以確定免疫系統對癌細胞進化的影響。使用該模型獲得的信息能夠用來預測免疫療法是否對患者的癌症有效,從而有助於指導治療決策。當免疫細胞掃描人體時,它們會將這些有缺陷的分子識別為非自身分子,從而引發針對癌症的免疫反應。為了抵抗免疫系統的破壞,癌細胞通過發展「隱身」機制,從而躲避免疫細胞。由此,癌細胞可繼續在體內生長而不被發現。在該研究中,科學家開發了一種計算模型,以繪製腫瘤進化過程中癌細胞和免疫細胞之間的「軍備競賽」。
  • Nature子刊:手術前的免疫療法對結腸癌有效
    醫學腫瘤學家Myriam Chalabi及其同事在4月6日將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醫學》雜誌上。研究發現,患有結腸癌但遠處無轉移的患者可以在等待手術的同時接受短期免疫治療,患者自身的免疫細胞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縮小或清除癌細胞。在患有特定亞型結腸癌(MSI)的患者中,有100%的患者從治療中受益。MSS類型患者中有25%受益。
  • Science子刊:細胞自噬的黑暗面,幫助癌細胞逃脫免疫系統殺傷
    撰文|王聰編輯|nagashi排版|水成文腫瘤免疫治療的興起,為人類徹底攻克「萬病之王」——癌症帶來了新的曙光。其中,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已成為當今最熱門的免疫療法之一,該療法顯著改變了目前癌症治療的格局,而PD-1/PD-L1免疫阻斷療法正是最典型的代表。雖然腫瘤免疫療法顯著改變了癌症治療格局,但由於多種原因,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對這些療法沒有反應。因此,我們還需要進一步深入了解腫瘤細胞對T細胞殺傷敏感性的分子機制。
  • 艾倫研究所艾倫·瓊斯將卸任,曾領導繪製最完整「人腦基因圖譜」
    【新智元導讀】近日,西雅圖艾倫研究所(Allen Institute)總裁兼CEO Allan Jones(艾倫·瓊斯)宣布將於2021年卸任。艾倫研究所由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於2003年創立,艾倫·瓊斯自創立之初就加入並領導繪製出了迄今最完整的「人腦基因圖譜」,幫助科學家和醫學工作人員更好地理解各種精神疾病和大腦疾病,並研發出新的藥物和治療方法。
  • 張志剛/孫勇偉團隊揭示胰腺癌肝轉移免疫抑制微環境形成的機制
    胰腺癌惡性程度極高,其中位生存期約六個月,五年生存率約8%,被稱為是「癌中之王」。高侵襲性和轉移性是胰腺癌惡性程度高的重要原因,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胰腺癌確診時已有超過半數患者伴有遠處轉移,其中肝臟是胰腺癌轉移最好發的部位,胰腺癌伴有遠處轉移的患者五年生存率不足4%。
  • Nature子刊:CD4+T細胞表面有這種蛋白,抗癌能力最強!
    當下,「過繼性細胞轉移」是治療黑色素瘤和許多血液癌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對侵襲性實體瘤(如胰腺癌)並不是很有效。這主要是因為人體內有數百種T細胞,要鑑定出好的「抗癌戰士」非常困難。論文的主要作者、Paulos團隊的研究生Stefanie Bailey解釋道,CD4+T細胞在癌症免疫治療中通常被忽略,大家更傾向於選擇具有很強抗癌能力的CD8+T細胞。而CD4+T細胞主要以幫助其他細胞發揮功能而聞名——事實上,CD4 +T細胞也被稱為「T - helper細胞」,後來有研究表明,它同樣能清除癌症。
  • 癌症之王:胰腺癌藥物全球臨床進展
    >>>> 免疫療法--檢測點抑制劑 對於具有微衛星不穩定性(MSI-H)或錯配修復缺陷(dMMR)的胰腺癌患者可能因其明顯的免疫原性而對檢查點抑制劑產生反應,anti-PD-1帕博麗珠單抗對MSI-H/dMMR胰腺癌療效顯著
  • Nature子刊:印度楝樹提取物有望治療胰腺癌
    在這項研究中,來自美國德州理工大學埃爾帕索健康科學中心的生物醫學研究人員在人胰腺癌細胞系和小鼠體內測試了在印度楝樹葉中發現的印苦楝內酯(nimbolide)是否具有抗胰腺癌的功能。測試結果揭示印苦楝內酯不僅能夠阻止胰腺癌生長和轉移,同時並不傷害正常的健康細胞。
  • Nature:胰腺癌通過自噬降解MHC-I促進免疫逃避!
    胰腺癌的一個共同特點是不能用免疫療法來治療--一種利用人體免疫反應來治療癌症的方法。
  • 意念加AI算法「復原」每個手指,智能義肢登上Nature子刊封面
    機器之心報導參與:張倩、杜偉、李澤南使用「意念」控制機械,讓肢體缺失的殘疾人過上正常人的生活,這聽起來像是出現在電影中的場景。最近,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展示的新技術卻讓科幻變成了現實,他們的研究還登上了最新一期自然雜誌子刊《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的封面。近日,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全新的機械臂控制方法,它利用人工智慧為被截肢者提供前所未有的準確操縱能力。
  • 【最新綜述】胰腺癌免疫療法的機遇與挑戰
    文 | 黎元胰腺導管腺癌(PDA)是最常見的一種胰腺癌,致死率高,預後極差。治療PDA一直是臨床研究中的一項極具難度的挑戰。有學者預測,隨著PDA發病率的持續上升和死亡率的極小變化,到2030年,PDA將成為癌症相關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只有少數可切除PDA患者能通過手術和輔助化療實現長期生存。
  • Nature子刊揭示:腸道微生物組指導免疫系統對抗癌症的機制
    該研究還指出了未摺疊蛋白反應(UPR)的作用——小鼠模型實驗表明,未摺疊蛋白反應(UPR)細胞信號通路在抑制癌症生長的能力中起作用,而人類數據分析也發現對免疫檢查點治療有反應的黑素瘤患者的UPR降低,揭示了患者分層的潛在生物標誌物。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免疫療法延長了許多癌症患者的生命。
  • Nature重大突破!胰腺癌通過自噬降解MHC-I促進免疫逃避!
    2020年4月23日訊 /生物谷BIOON /——胰腺癌的一個共同特點是不能用免疫療法來治療--一種利用人體免疫反應來治療癌症的方法。Yamamoto等人在《自然》雜誌上發表文章,揭示了胰腺癌細胞逃避免疫反應的機制。這一過程通常與細胞蛋白的正常降解和循環有關。作者發現,通過藥物或基因方法抑制這一途徑,可以逆轉胰腺癌動物模型中的免疫逃避。
  • 胰腺癌為什麼被稱為「癌中之王」?——關於胰腺癌您需要知道的10件事
    1、什麼是胰腺癌? 胰腺癌是一種惡性程度很高,預後極差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5年生存率不足1%,因此胰腺癌也被稱為「癌中之王」。90%胰腺癌位於胰腺頭部,主要起源於導管上皮,好發於40歲以上人群。胰腺癌起病隱匿,通常早期症狀不明顯,多以上腹部不適或腹痛為首發表現,早期診斷困難。
  • 為ML帶來拓撲學基礎,Nature子刊提出拓撲數據分析方法
    機器之心報導參與:思、一鳴一位義大利數學家表示,現在我們可以使用一種新數學方法,讓機器學習系統能更高效、快速地學習識別複雜圖像。該數學家提出的理論已經被 Nature 子刊《Machine Intelligence》接收,該論文的作者表示,這種新方法可以稱為「拓撲數據分析(TDA)」。
  • 全球醫權威報導:全球胰腺癌免疫創新療法最新研究進展!
    據全球醫官網權威報導: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國際上所用的免疫療法已改變了癌症的治療方向,但是這並未使胰腺癌患者受益。因此,一些國際頂尖的研究人員開始集中精力尋找激活免疫系統攻擊胰腺腫瘤的新方法。胰腺癌患者對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相關抗原4(CTLA-4)的免疫療法反應不佳,這些療法在其他癌症中卻有效。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因為與黑色素瘤和肺癌相比,胰腺癌是非免疫原性的,並且抗原性差。黑色素瘤和肺癌對Keytruda和Bristol-Myers Squibb的Opdivo等抗PD-1藥物的反應特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