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過繼性細胞轉移」是治療黑色素瘤和許多血液癌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對侵襲性實體瘤(如胰腺癌)並不是很有效。這主要是因為人體內有數百種T細胞,要鑑定出好的「抗癌戰士」非常困難。12月《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一篇文章帶來好消息,研究人員發現:表面有CD26蛋白質的T細胞,其抗癌能力最強。
這項研究由南卡羅萊納醫科大學(MUSC)Hollings癌症中心的Chrystal Paulos博士所領導。相關發現始於研究小組開始觀察一組尚未廣泛用於ACT的T細胞。
我們知道,T細胞有很多不同的家族,大多ACT療法都是使用CD8+T細胞,而Paulos團隊則選擇專注於CD4細胞。
論文的主要作者、Paulos團隊的研究生Stefanie Bailey解釋道,CD4+T細胞在癌症免疫治療中通常被忽略,大家更傾向於選擇具有很強抗癌能力的CD8+T細胞。而CD4+T細胞主要以幫助其他細胞發揮功能而聞名——事實上,CD4 +T細胞也被稱為「T - helper細胞」,後來有研究表明,它同樣能清除癌症。
2016年春天,研究小組發現了一種特殊的CD4 +T細胞——Th17細胞,對侵襲性實體瘤非常有效。但是需要找到一種方法,這樣就可以把它們篩選出來應用於治療。隨後,一項新的研究引起了Bailey的注意——T細胞表面有一種名為CD26的蛋白質,攜帶有Th17的標記物。
CD26是一種多功能蛋白質,位於細胞表面,在免疫學領域非常有名。雖然已是眾所周知,但Paulos的研究小組是第一個研究其在抗癌方面的作用。他們發現,所有CD4 +T細胞表面的CD26含量都不相同,對抗癌症的能力也各有千秋。
初步試驗讓研究人員原本以為,CD26水平高的T細胞對抗癌症效果最差。然而,隨著進一步深入,結果卻恰恰相反。研究小組發現,這些細胞不僅能殺死多種實體瘤,還能在病人體內存活很長時間。這說明CD26高水平的T細胞實際上是優秀的抗癌戰士。
一直以來,研究人員都在設法尋找多種標記物來鑑定出最佳的T細胞。而現在,這一項突破性的研究結果表明,標記物只需要鎖定CD26即可。
研究人員專門研究了黑色素瘤、間皮瘤和胰腺癌,結果發現,當CD26供體T細胞百分百浸潤腫瘤時,攜帶這些腫瘤類型的動物模型的治療效果更好。其中,黑色素瘤有50%的治癒率,間皮瘤有95%的治癒率。胰腺癌沒有治癒性的反應,但腫瘤大小減少了三分之二,而且臨床前模型的存活期延長了。這些發現表明,CD26供體T細胞在聯合治療中可能效果更好。
Chrystal Paulos博士,來源:MUSC
Paulos說,我們對這項發現具有更廣泛的臨床意義感到興奮, CD26靶向T細胞不僅有益於ACT治療,而且還有助於增強其他癌症免疫療法(如檢查點抑制劑、疫苗和細胞因子療法)的有效性。此外,CD4 +T細胞表達不同水平的CD26,也可以用來治療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表現的患者。
現在,Paulos實驗室正在與MUSC以及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合作,進一步研究具有不同CD26水平的CD4 +T細胞在不同類型的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作用。除了提供更有效的治療外,CD4 +T細胞還可以幫忙患者減少費用以及治療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