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患上結腸癌,為什麼?

2020-12-09 騰訊網

在得知電影《黑豹》的男主角 Chadwick Boseman 最近因結腸癌去世的消息後,許多人感到非常的震驚。結腸癌通常被認為是老年人的疾病,而Boseman只有43歲。希望之城外科部結直腸手術系臨床助理教授Mark Hanna博士認為,將結腸癌當作是「老年癌症」其實是人們的一種誤解,對於年輕人來說,結腸癌是致命的。

「聽聞這個噩耗之後,我也非常震驚。一直以來,他都在與疾病進行鬥爭,在電影的拍攝期間還進行了手術和化療。我唯一能想像的就是他如何在處變不驚的狀態下,保持如此強大的內心去做到這一切。我想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他將讓越來越多人去關注結腸癌。」 Hanna博士對此表示。

不幸的是,諸如 Boseman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據 Hanna博士所言,通過篩查,我們看到老年人的結腸癌發病率一直在下降,但是在過去的5-10年裡,50歲以下人群的結腸癌發病率卻以驚人的速度在上升。

據美國癌症協會的一份報告顯示,今年,全美將確診約104,000例結腸癌患者,另外還將檢測出43,000例直腸癌,約有12%的患者年齡在50歲以下。正因為如此,三年前美國癌症協會就對結直腸癌指南進行了修訂,建議那些具有一般風險的人群開始篩查結直腸癌的年齡從50歲降低至成45歲。Hanna 博士表示:「我們建議篩查的年齡可能會更早。」

為什麼越來越多年輕人患上了結直腸癌?

雖然這是一個熱門的研究話題,但沒有人確切地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年輕人發病率的上升。「我認為基因在某種程度上起了作用,但我想還有其他一些我們尚未確定的因素。」希望之城結直腸外科教授和主任、外科臨床教授Andreas M. Kaiser博士告訴我們,「很有可能是基因和環境共同的作用。我們對那些沒有存在已知基因突變的病人進行了觀察 ,發現一定還有一些我們並不知道的基因在結直腸癌中起著作用。」

Kaiser 博士表示,傳統上人們認為飲食是導致結直腸癌的一個因素,但對於患結直腸癌的年輕人來說,情況可能並非如此。「過去,我們認為長期食用紅肉會促進結直腸癌的發生,但這對 60 歲、70 歲和 80 歲的老年人似乎更適用。但對於還沒有建立長期飲食經歷的年輕人來說,飲食習慣並不能產生如此大的影響。」

有些人則認為這個問題與肥胖有關。Hanna 表示,「越來越多的肥胖人群,尤其是年輕人的肥胖問題,可能是造成這一現象的部分原因。」

此外,種族也是因素之一。非裔美國人和西班牙裔美國人患結直腸癌的風險更高;而且當他們被確診時,通常處於癌症晚期的機率也要高於白人患者。他說:「從基因上看,他們的風險似乎更高,但也可能存在社會經濟動態因素。通常情況下,少數族裔患者的社會經濟地位較低,因此他們獲得及時護理和篩查的機會較少。不幸的是,這種情況在我們治療的患者中非常普遍。」

遲來的檢測和癌症篩查

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就是,年輕人有症狀時通常不去看醫生,或者當他們去看醫生時,一些醫生則會因為他們比較年輕,而忽略了去考慮結直腸癌這個可能的病因。「就在今天早上,我收治了一位 23 歲的病人。對於這些年輕人來說,他們經常會延遲診斷,因為即使有出血等症狀,他們也會認為這不可能是因為他們得了癌症。」

除了認真對待身體已經出現的症狀外,一定要向醫生仔細說明這些症狀。結直腸癌聯盟(Colorectal Cancer Alliance)在今年早些時候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75% 的結直腸癌患者表示,他們在得到診斷之前看過兩名或兩名以上的醫生。

Kaiser 博士表示,他見過的結腸癌患者年齡最小只有十幾歲。「這是一個令人悲痛的消息。對於任何年齡的人來說,這都是難以忍受的痛苦,但對於一個還未擁有完整人生和夢想的年輕人來說,尤其令人心碎。」

不幸的是,結腸癌在年輕人身上會造成更嚴重的後果。「對於60或70歲的病人來說,這些腫瘤可能會在5年或10年的時間裡發生惡化。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但對於年輕人來說,腫瘤惡化的速度更快,很可能是兩到三年,甚至更短。」

大多數人都忽視了結直腸癌的早期症狀

這就是為什麼早期發現是患者生存的關鍵,尤其是在年輕人中。Hanna 博士表示,通常大多數患者的第一個症狀是持續三個月以上的莫名腹痛。而無痛的直腸出血或大便出血則是另一種「典型症狀」。

「這是結直腸癌最早的兩種跡象。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將會出現嚴重的腹痛,大便的粗細也會發生變化,隨著癌症的發展,結腸運動受阻,大便會隨之變小。以及莫名的體重減輕等。」

「不要忽視這些症狀——即使你認為它們很輕微,即使你認為它們可能沒什麼,即使你知道自己只是得了痔瘡。如果症狀持續存在,檢查也沒有什麼壞處。結腸癌是極少數我們能夠進行卓越有效的篩查測試的癌症之一。結腸鏡檢查已經被證明可以降低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這是一種很好的耐受性試驗。如果需要的話,不要害怕做結腸鏡檢查。要知道它可以挽救你的生命。」Hanna 博士建議我們,如果你已經有了以下「五種危險症狀」之一,不管年齡多大,都要去找醫生做一次評估。

這五大跡象分別是:

· 直腸出血

· 排便習慣突然發生改變

· 莫名的體重減輕超過4.5kg甚至更多

· 便血

· 腹部絞痛或疼痛

結直腸癌治療的未來發展

Kaiser 博士表示,結直腸癌的治療創新正在不斷發展。「外科手術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在化療方面也出現了曾經難以想像的進步。在三十年前,患有轉移性腫瘤的病人平均壽命可能只有 6 個月,而現在,我們有時能夠讓轉移性癌症患者存活數年之久。」他說,在結腸癌免疫療法領域,希望之城也處於世界的最前沿。

多年來希望之城一直在對結直腸癌患者進行基因組測序。「我們是最早進行此類工作的醫療機構之一,我認為這裡的技術比其他許多地方先進得多。為了弄清楚哪些治療可能效果更好或不佳,我們正試圖在基因中找到這一問題的答案。」

Hanna 博士則表示,雖然結直腸癌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令人感到不安,但「重要的是認識到在早期階段的這些最普遍的症狀後,只要進行適當、及時的檢查,早期結腸癌是非常容易治癒的。」

希望之城於1913年成立,是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指定的綜合癌症中心之一,是糖尿病、癌症和其他嚴重疾病的全球領先研究治療機構。

相關焦點

  •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患上腦梗?只因不注重四件事,你可能也在做
    對此,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發病趨勢越來越低。年輕化趨勢比較嚴重,都有哪些原因所造成的?為什麼腦梗患者越來越年輕?主要他們不愛重視四件事不重視高血壓的出現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患上腦梗的機率在不斷增加?
  • 患上結腸癌,還能活多長時間?醫生:不同分期,治療方式有不同
    結腸癌,近幾年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很多人提到這個癌症,首先在腦海中浮現的就是「絕望」兩個字,甚至還有不少患者會認為,得了這種癌症就只有死路一條!但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結腸癌這種疾病早期是可以診斷出來的,如果能夠及時發現,及時進行針對性的治療,不僅壽命能夠延長,而且治癒率也能夠得到很大的提高。很多人患上結腸癌這種疾病之後,可能都比較關心一個話題:就是患上結腸癌,還能活多久?
  • 腫瘤專家於加軍: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患淋巴瘤
    2、過度輻射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在當今社會,人體受到的輻射比以前大得多。看手機、玩遊戲、玩電腦等,輻射無處不在。如果人體吸收過多的輻射,患淋巴瘤的風險也會增加。
  • 一個好好的年輕人怎麼就中風了?中風為什麼越來越青睞年輕人?
    前段時間看新聞,發現好幾起中風患者,中風是秋冬季節的常見病,也是高發病,本身並不稀奇,值得一說的是這幾位患者都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徘徊在腦中風的邊緣!現在的年輕人工作壓力大,用腦過度、熬夜吸菸、運動少以及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都是導致青年人中風增多的原因。
  • 結腸癌怎麼辦?臨床上針對結腸癌,主要有這幾個治療方式!
    甚至有人認為,患上癌症後只有等死,完全不能進行治療。但實際上,近些年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患者能在早期發現癌變,並根據醫生建議進行科學治療,不僅壽命有所延長,甚至有部分還能達到臨床治癒的標準!就我國居民易患的癌症統計數據來看,以消化道癌症尤為高發,比如「結腸癌」就是其中一種。
  • 現在禿頭的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多呢?的
    現在禿頭的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多呢? 現在的年輕人都越來越在乎自己的形象了,從頭到腳無一不在乎,現在問題來了,現在的年輕人,掉頭髮的越來越多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猝死」纏上?
    隨之而來的,是更多年輕人對猝死的焦慮與惶恐,它就像是一個可怕的定時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1、猝死真的越來越年輕化了? 猝死一般是指平時健康或者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 據統計,我國每年有60萬人猝死,每2000人中就有1人猝死,其中將近一半的人在40歲以下。
  • 大便常出血,以為是痔瘡,廈門30歲女子被確診結腸癌!
    以為是痔瘡 結果卻確診為結腸癌 結腸癌到底是種什麼病 為什麼連健碩的博斯曼也扛不住? 近日 56歲的劉女士到市中醫院肛腸科看痔瘡 她患痔瘡多年,最近常便血 從外觀上看 劉女士確實患的是痔瘡
  • 年輕人患腦梗,人數越來越多?忠告:這4種行為,你可能也有
    腦梗的出現主要和腦部血液供應障礙有關,持續的缺血,缺氧會導致局限性腦組織缺血性壞死或者軟化,大部分人患上該疾病都是因為腦血栓形成,如果沒有採取合理的應對措施,腦梗形成之後會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因此,在預防腦梗的過程中年輕人也要保持良好生活習慣,通過戒菸戒酒的方式來減少有害物質獲取,身體才能維持健康。
  • 躲不掉的「996」,為什麼現在得癌症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年輕人扛起了生活的重擔,也被迫進入了癌症「抽籤」的候選名單。   今年的4月15日~4月21日,是第25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快戳開下面的視頻,聽聽支教授跟年輕人說了什麼吧   癌症又稱惡性腫瘤,是社會環境因素與遺傳因素等多病因共同作用所引起的複雜性疾病。   能夠導致癌症的基因改變可能遺傳自父母;   也可能是在出生後,由異常的細胞分裂或暴露於特殊環境引起DNA損壞而導致的。
  • 越來越多年輕人患上腦梗?提醒:不論多恩愛,這個部位儘量不要碰
    原來萌萌送到醫院後,醫生發現萌萌脖子上有較多的吻痕,應該就是男友親吻萌萌脖頸處造成的,這樣會形成血塊,也就是血栓,流經大腦,造成的突發腦梗。醫生建議:年輕人,不論有多恩愛,身體的這個部位,最好別碰像萌萌脖頸處的這種吻痕,醫學上稱之為機械性紫斑,一般是不會有不良反應的,可若是發生在頸動脈竇處,就容易造成血液凝結,形成血塊。
  • 為什麼莫名患中風的人越來越多?回神想想:逃離不了這4件事情
    在臨床上,把腦中風稱為是一種腦部缺血、出血性損傷的疾病,具有極高的病死率、致殘率,不僅僅是我國還是全球的死亡危險因素。據世界衛生組織國家癌症機構調查得知,我國患腦中風概率逐漸增加,發病率堪稱是世界第一。並且,大家不要認為腦中風是老年人的專利,隨著腦中風的高發,這種危險的疾病還逐漸找上了年輕人。
  • 為什麼被「腦中風」瞄上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這段時間以來,醫院腦中風患者增加不少,除了6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外,一些三四十歲的年輕群體也被腦中風纏上了。壯小夥患上了腦中風 右側手腳不能動昨天上午,記者走訪省直中醫院了解到,雖然腦中風患者是一個四季病,但與季節關係密切,比如炎熱的夏季、寒冷的冬季以及晝夜溫差明顯的日子,腦中風患者增加比較明顯。省直中醫院目前在醫院的住院治療的腦中風患者超過了80位,這還不包括一些通過門診治療的輕度患者。
  • 患上闌尾炎竟是結腸癌作祟 需做大便隱血試驗
    昨天,市民萬先生就非常幸運地在做闌尾炎手術的時候及時發現了結腸癌,因為發現和手術都很及時,萬先生也因此避免了更大的健康損失。  急性闌尾炎手術中發現結腸癌  今年49歲的萬先生,是南京一家公司的銷售經理,昨天因為右下腹痛轉移性疼痛被家人送往醫院就診,被確診急性闌尾炎後,醫生對其進行了闌尾炎切除術,但是憑藉多年臨床經驗,該院外科專家在萬先生的回盲部發現腫塊,在手術探查的過程中發現疑似結腸癌,手術醫師立即與萬先生的家屬溝通後對其進行了
  • 為什麼年輕人的性生活越來越少了?
    那是為什麼,當代年輕人的性生活頻率反而越來越低了?看多了色情片讓我們少做愛?就像「經常看暴力血腥的影視作品,會不會使觀看者更加暴力」這樣的傳播學經典問題,答案一直眾說紛紜、沒有定論。還有人認為,觀眾接觸暴力場面多了之後,會對暴力脫敏,使得人們對現實世界的暴力無動於衷。那麼同樣的,在這個時代,色情片通過網際網路唾手可得,影視作品裡的性愛場面也是家常便飯,為什麼年輕人的性生活頻率下降了?
  • 多位20多歲女性接連猝死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猝死纏上
    隨之而來的,是更多年輕人對猝死的焦慮與惶恐,它就像是一個可怕的定時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發生在自己身上。1、猝死真的越來越年輕化了?猝死是指:平時健康或者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
  • @年輕人:注意,高血壓越來越多,出現這些症狀,速量血壓!
    年輕人,為什麼你會有高血壓?據統計,我國有超過3億的高血壓患者,且近年來逐漸趨於年輕化。有數據顯示,18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超過30%,其中,25-34歲年輕男性高血壓的患病率高達20%以上。為什麼高血壓出現年輕化趨勢?
  • 北聯NK免疫細胞:大腸癌為什麼越來越青睞年輕人?
    眾所周知,大腸癌多見於中老年人,但近年來年輕患者 ( ≤40歲) 越來越多,而且往往早期症狀不明顯、惡性程度高、進展迅速、預後極差。 那麼,大腸癌喜歡纏上哪些年輕人呢? 俗話說,「能吃是福」。其實,「會」吃也是一種福。
  • 「肉食動物」易患結腸癌
    別以為只有不良的生活方式才會導致癌症,對於結腸癌來說,飲食的威脅顯然重要得多。近日,日本就發現了結腸癌與飲食的秘密。專家告誡大家,平時別過度吃肉,否則容易導致結腸癌的出現。  「肉食動物」易患結腸癌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通過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表明,愛吃肉的女性患結腸癌的風險是正常人的1.5倍。這一結果是通過對大阪、巖手、茨城、秋天、新瀉、長野、高知、長崎、衝繩等九縣的45~74歲的男女共約8萬人10年以上的追蹤調查得出的。
  • 過敏、炎症……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會患免疫系統疾病?
    內容簡介 哮喘、食物過敏、花粉過敏、I型糖尿病、狼瘡、多發性硬化症、克羅恩病……我們或多或少都認識幾個患有過敏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時至今日,這些疾病似乎變得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