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很多朋友在提到癌症的第一時間,就會想到兩個字:絕望!甚至有人認為,患上癌症後只有等死,完全不能進行治療。但實際上,近些年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患者能在早期發現癌變,並根據醫生建議進行科學治療,不僅壽命有所延長,甚至有部分還能達到臨床治癒的標準!
就我國居民易患的癌症統計數據來看,以消化道癌症尤為高發,比如「結腸癌」就是其中一種。結腸癌的出現和生活習慣、遺傳、飲食等多方面有關,臨床上由結腸腺瘤性息肉發展為結腸癌的尤為多見。結腸癌的症狀多以腹痛、大便不暢、便血等為主,很多患者都是在反覆便血之後,被診斷為了結腸癌。
目前,臨床上針對結腸癌,主要是有以下幾個治療方式:
1、手術
手術幾乎能適用於所有分期階段的結腸癌患者,根據患者病情的不同,選擇的手術方式也不相同,早期多以局部切除術為主,通過手術將病灶去除。如果腫瘤生長的比較大,且醫生懷疑周圍有分布的癌細胞,一般會採取結腸切除吻合術,也就是切除患者一部分結腸,包括了病灶和部分正常組織,然後將斷掉的結腸吻合起來。
2、化療和放療
手術只能切除可見的病灶,但癌細胞還可能潛伏在正常組織中,所以有40%~50%的患者最終可能會出現復發和轉移,這也是威脅患者後期生存的主要因素。而化療就對有復發或轉移高危因素的患者有重要作用,通過輔助化療能降低復發和轉移的可能性。
不過,化療不僅會殺死體內的癌細胞,同時還會對正常細胞造成影響。所以,患者在化療時刻能會出現渾身無力、白細胞減少、食欲不振等多個症狀。如果本身病人的情況就比較差,就可能無法承受化療造成的各種不適,甚至可能會加重病情。所以,化療也需根據患者自身情況進行選擇。
而放療其實就是放射性治療,一般都是用於結腸癌晚期,且出現轉以後的治療方法。此時患者已經失去了最佳的手術時機,使用放療能將轉移灶注意清除,消滅體內多餘的癌細胞,以此來延長患者生命。
3、免疫細胞治療
這是近些年常用到且較為成熟的抗癌方法,在做完病灶切除手術後,為了提高機體免疫系統的活性,且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就可進行免疫細胞治療。這種療法主要就是:免疫細胞在經過培植、激活和訓練之後,注射進患者體內,通過獲得癌細胞的抗原信息,使得免疫細胞在發現癌細胞的第一時間,就可對其發起攻擊,並將其徹底摧毀,它能有效抑制癌細胞的轉移,控制病灶進一步發展。
以上幾種,就是臨床上常用到的治療結腸癌的方式,對於結腸癌患者來說,只有儘早治療,才能提高預後效果。而想要儘早發現結腸癌變,最佳的方式就是「體檢」!特別是有結腸癌家族史、腺瘤性疾病、慢性結腸炎的患者,更不能忽視體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