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7年,權威再發布!ESMO局部結腸癌臨床實踐指南8大推薦要點一覽!

2020-11-25 騰訊網

結直腸癌(CRC)是男性的第三常見腫瘤,女性的第二常見腫瘤,佔全球所有腫瘤類型的10%,男性對比女性的發病率高出25%,而且不同國家之間差異明顯,預計每年有超過600000例患者死於結直腸癌,CRC是全球第四大癌症相關死因。本指南在2013版ESMO臨床實踐指南基礎上進行了更新,本文整理了指南推薦要點,供讀者參考。

結腸癌(CRC)的風險因素可分為生活方式或行為特徵和遺傳因素兩大類。應根據CRC個體發生風險調整篩查試驗。年齡被認為是散發性結腸癌的主要不可變危險因素:近70%患者年齡為65歲以上,40歲之前散發性結腸癌很罕見,有研究顯示,40-44歲年齡組發病率有所增加。

以下任一種疾病都被認為是結腸癌的高危人群,必須積極篩查,若有遺傳性癌症症候群,需要進行遺傳諮詢

有腺瘤、結腸癌、炎症性腸病病史(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

有明顯結腸癌或腺瘤家族史。

一種遺傳性癌症症候群(佔所有CRC的2%~5%),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1%)、林奇症候群(遺傳性非息肉性大腸癌) (2%~4%)、Turcot症候群、黑斑息肉症候群和MUTYH相關息肉病。

01

篩查原則——推薦要點

腫瘤處於早期和可治癒階段時,逐步地篩查有助於腫瘤預防和早期診斷,對於平均風險人群,應遵循歐洲和美國CRC篩查循證指南。

結腸鏡檢查

結腸鏡檢查雖具有侵入性,但在診斷和治療方面均有優勢。

與其他檢查相比,結腸鏡檢查具有高敏感性和特異性,推薦一般風險男性和女性進行進行完整的結腸鏡檢查 [II, B]。最佳年齡為50~74歲[V, D],陰性結果重複檢查的最佳時間間隔為10年[III, C]。

對於拒絕結腸鏡檢查的人群,每5-10年進行一次乙狀結腸鏡檢查(FS)可能是一種可替代選擇[II, B]。推薦與每年一次的糞便隱血試驗(FOBT)結合使用,以減少右伴結腸癌的發生風險[III, B]。

其他侵襲性檢查包括膠囊內鏡檢查不推薦用於篩查[IV]。

非侵襲性檢查

建議年齡50歲以上且未參加結腸鏡篩查的一般風險男性和女性進行非結腸鏡檢查。最佳檢測頻率為每年一次,不遲於每三年一次[I,B]。檢查結果陽性時,必須儘早進行結腸鏡檢查[I,A]。

在現有檢測中,糞便免疫化學檢測(FIT)在腺瘤和癌症的檢出率和陽性預測方面優於高解析度愈創木脂糞便隱血測試[III]。其他新型方法包括基於DNA的檢測或使用其他標記物的檢測(例如,M2-PK),目前缺乏試驗性能的正式比較,與其他試驗的整合需要監測。

02

診斷——推薦要點

在沒有緊急腫瘤切除適應證的情況下,推薦採用全結腸鏡檢查來確診結腸癌並排除同期腫瘤若不能進行全結腸鏡檢查,左半結腸鏡聯合CT結腸鏡檢查是一種可選方案[I,A]。

若在手術前或手術中沒有進行結腸鏡檢查,則應在腫瘤切除後3-6個月內進行全結腸鏡檢查[IV, B]。

在確定最終治療方案之前,必須進行全面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包括全血細胞計數、生物化學檢查、血清CEA [III,A]。

胸腔、腹腔和盆腔CT(腔內靜脈注射造影劑)是評價CRC進展的首選放射學方法[II, B]。

03

局部結腸癌的管理

內鏡下黏膜切除術足以實現非侵入性切除(結腸癌原位癌,即上皮內或黏膜內)腺癌[IV, B]。

需病理學家和外科醫生對息肉浸潤性癌(pT1)進行細緻觀察。要求手術切除淋巴結的高危特徵包括淋巴管或靜脈侵犯、3級分化、明顯(>1級)的腫瘤出芽[IV, B]。

鑑於復發率低、耐受性高以及內科治療相似的結果,無禁忌證時,專業技術可行的情況下,可以安全地進行腹腔鏡結腸切除術[I, C]。

阻塞性結直腸癌可採用一期或兩期手術治療方式

04

01

生活方式與GC風險

病理學報告

標準的手術/病理報告應包括標本描述、手術過程、腫瘤位置和大小、肉眼可見的腫瘤穿孔、組織學類型和分級、延伸至腸壁和鄰近器官、腫瘤距切除邊緣的距離(近端、遠端和放射狀)、是否存在癌結節、淋巴管和/或神經周圍侵犯、腫瘤出芽、切除和受累區域淋巴結的位置和數量、MMR/MSI狀態和其他器官受累情況[IV, A]。

05

風險評估

輔助治療的選擇方案應與患者進行充分討論,腫瘤復發風險,化療的預期獲益和併發症風險應考慮在內。

結腸癌切除術後復發風險應綜合TNM分期、MMR/MSI狀態和採樣淋巴結數(+/- 12)進行評估[III, A]。

II期腫瘤風險評估的微調,應考慮其他臨床病理特徵,例如組織學亞型、分級、淋巴管或靜脈或周圍神經侵犯、淋巴炎症反應、累及切除邊緣和血清CEA等[III, A]。

僅患者年齡對是否接受輔助治療無預測價值,必須結合潛在獲益、潛在復發風險、與生物學年齡相關的預期壽命和併發症綜合考慮。一般來說,氟尿嘧啶±奧沙利鉑的治療獲益似乎有限,毒性可能性更高。

MSI/MMR狀態是輔助治療決策中唯一有效的分子標記物,應在II期結直腸癌中確定MSI/MMR狀態;III期結直腸癌中,MMR狀態僅限於檢測和識別林奇症候群[IV, A]。

根據監管機構的建議,在開始使用含氟嘧啶的輔助治療方案之前,強烈建議進行DPD基因分型或表型分型[III, A]。

由於缺乏對化療獲益的預測價值,基因表達特徵不建議用於常規治療的指導;雖然其在預測化療獲益方面的作用尚不明確,但臨床醫生和患者可能會考慮用來補充中等風險II期疾病的臨床病理信息[II, C]

可考慮Immunoscore與TNM評分聯合使用,以改善早期結腸癌患者的預後,從而調整II期甚至低風險III期患者的化療決策過程[III, C],但預測化療是否獲益仍不明確。

06

治療選擇

III期疾病

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濱+奧沙利鉑是III期結腸癌輔助治療的基礎方案[I, A]。

基於IDEA研究,綜合考慮病理風險特徵、併發症和風險評估,III期結腸癌CAPOX輔助治療方案的治療時長可調整為3個月或6個月[I, A]或6個月的FOLFOX方案[I, A]。

基於IDEA研究,根據風險亞組進一步改善的治療方案需謹慎選擇:3個月CAPOX 方案(T1-3 N1),6個月CAPOX方案 (T4或N2)或6個月FOLFOX方案 (T1-3 N1或T4或N2),因為這是基於IDEA事後分析,交互分析無統計學差異[V]。

對於不適合或不能耐受奧沙利鉑的患者,卡培他濱或LV5FU2持續輸注6個月是可接受的輔助治療方案[I, A]。

II期疾病

對於低風險II期結腸癌患者,建議進行隨訪[I, A]。

對於中等風險(非MMR/MSI +除pT4或經評估的[I, B]。

II期高危患者(pT4或[I, C]。

高風險II期結腸癌患者可考慮使用3個月CAPOX方案,IDEA匯總分析顯示,3個月CAPOX和FOLFOX方案對比6個月顯示非劣效性[II, B]。

07

輔助化療時機

儘快開始輔助化療至關重要,最好不要遲於手術後8周[I, A]。

08

隨訪

參考文獻:Argiles G, Tabernero J, Labianca R, et al. Localised Colon Cancer: ESM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Follow-up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0 Jul 10].Ann Oncol. 2020;S0923-7534(20)39932-4. doi:10.1016/j.annonc.2020.06.022.

相關焦點

  • 7月盤點:一文速覽腫瘤領域指南共識
    http://guide.medlive.cn/guideline/21102 2020 ESMO臨床實踐指南:局限性結腸癌的診斷、治療和隨訪 2020年7月,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發布了局限性結腸癌的診斷、治療和隨訪指南
  • 腎性貧血診療指南發布,HIF-PHI首次邁入指南推薦
    煙波掩寺峰連塔,柳浪聞鶯水過橋,11月26日,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解放軍總醫院、解放軍腎臟病研究所陳香美院士領銜,中國醫師協會腎臟內科醫師分會編制的《中國腎性貧血診療的臨床實踐指南》在杭州國際會議中心正式發布,這是首部中國發布的《中國腎性貧血診療的臨床實踐指南》(以下簡稱《指南》)。
  • 3分鐘了解 2018 CSCO 結直腸癌診療指南更新要點!
    4月21-22日,2018年CSCO指南會於南京召開。來自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的袁瑛教授在本次會議上介紹了2018 CSCO結直腸癌指南的更新要點,我們整理如下:《2018版CSCO結直腸癌診療指南》在2017版的基礎上,根據證據級別分為基本策略和可選策略兩部分。
  • ESMO轉移癌症二代測序指南發布
    帕唑帕尼有望成為老年軟組織肉瘤的一線治療方案指南:ESMO轉移癌症二代測序指南發布新藥:首個國產ADC申報上市,擬納入優先審評01CA:空氣汙染每年不僅導致成千上萬的肺癌患者死亡,也可能影響其他癌症患者的生存2020年8月25日,全球頂級醫學期刊CA發表了題為《
  • 日本臨床實踐指南:腎病症候群(下)
    2016年4月,日本腎臟病學會(JSN)發布了腎病綜合症最新臨床實踐指南,共涉及4大部分內容,分別為:發病機制,診斷,流行病學和預後,治療。其中針對腎病綜合症的診斷和治療,共涉及40個臨床問題,並針對這些臨床問題提出推薦意見。
  • 2019CSCO乳腺癌指南更新要點,來自大咖的解讀
    文丨目蕭  來源丨醫學界腫瘤頻道  一年一度的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指南大會於4月26日在南京盛大召開,2019版CSCO乳腺癌診療指南也在大會上正式發布。  在乳腺癌的治療方面,此次指南在乳腺癌的術前新輔助治療、術後輔助治療以及解救治療三個方面都做出了較大的更新。  說了那麼多,這次的指南更新到底有哪些亮點呢?今天就由三位大咖給大家做一個解讀。
  • 2020年V1版NCCN指南胃癌指南發布,更新要點一覽!
    近日,2020年V1版胃癌NCCN指南進行了更新,對比2019年 V4版,主要有哪些更新內容呢?一起來看下吧! GAST-9——無法切除的局部晚期、局部復發或遠處轉移的姑息治療 對於無法切除的局部晚期、局部復發或轉移性疾病患者
  • 2018 CSCO 指南會將發布 12 部重磅指南,快來看直播!
    2018年CSCO將於4月20日—22日在南京國際會議酒店舉辦指南發布大會,大會將由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北京市希思科臨床腫瘤學研究基金會聯合主辦。
  • 國內首個小細胞肺癌臨床指南發布,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也值得了解!
    前段時間,小細胞肺癌二線用藥也時隔24年迎來了新藥Lurbinectin。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更是發布了首個專門針對小細胞肺癌的診療指南,要知道,舊版指南中非小細胞肺癌和小細胞肺癌是混在一塊的,小細胞肺癌只佔很小的一部分。
  • GW-ICC2019丨孫剛:解讀2019美國ASCVD一級預防指南要點
    今年3月,美國ACC/AHA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指南(下稱「新指南」)在美國心臟病學會(ACC)2019年會上正式發布,新指南對現有證據及近期多項科學聲明、專家共識文件、臨床實踐指南中與心血管疾病(CVD)一級預防的相關信息進行整合,為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的預防提供堅實有力的保障和指導。
  • 2020盤點:8大影響臨床實踐的醫學動態
    12月8日,美國著名醫學網站 Medscape 盤點了2020年度醫學領域的重大新聞。下文中我們挑選8條新聞,與夥伴們分享。毋庸置疑,2020年最大的事件就是新冠疫情的爆發,對醫務人員個人防護和診療行為、醫學研究、醫學交流等都產生了巨大影響。
  • 2015年ADA糖尿病醫學診療標準更新要點
    ,新的推薦意見與美國心臟病學會(ACC)和美國心臟協會(AHA)2013年發布的膽固醇指南基本一致。2015年ADA指南的其它更新要點其它部分的更新主要基於一些最新研究證據和對以往推薦意見的細化。● ADA在一份新聲明中表示,不推薦用電子菸來代替吸菸或幫助戒菸。● 兒童糖尿病患者的HbA1c目標<7.5%,該更新已在2014年6月發布的指南中提出,此次被收入2015年ADA指南。
  • 2020盤點:8大影響臨床實踐的醫學動態
    12月8日,美國著名醫學網站 Medscape 盤點了2020年度醫學領域的重大新聞。下文中我們挑選8條新聞,與夥伴們分享。毋庸置疑,2020年最大的事件就是新冠疫情的爆發,對醫務人員個人防護和診療行為、醫學研究、醫學交流等都產生了巨大影響。
  • 《2019CSCO乳腺癌診療指南》重磅發布 人工智慧助力精準診療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WHO《全球癌症報告》(2018)顯示,全球四分之一女性新發癌症病例均為乳腺癌,乳腺癌已經成為100多個國家女性最常見的癌症死亡原因。
  • 中國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3 年版) 更新要點的解讀
    該指南是繼 2010 年版指南之後的新版指南,其內容強調需符合我國國情和疾病變遷特徵,反映了我國糖尿病相關研究和防治策略的進展。新版指南在匯集國內證據和參考國外證據的基礎上編撰而成,並對前一版指南的內容進行了豐富,更加關注 T2DM 防治的臨床和應用。本文著重從 T2DM 的更新要點進行解讀,並與國外指南及循證證據進行對比。
  • 《2021 NCCN子宮頸癌臨床實踐指南(第1版)》解讀
    2020年10月2日,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絡(NCCN)公布了「2021子宮頸癌臨床實踐指南(第1版)」。為使大家更好地了解新版指南,現對其進行簡要解讀。指南討論的範圍包括子宮頸鱗癌、腺鱗癌和腺癌,以及小細胞神經內分泌腫瘤。
  • NCCN頭頸部腫瘤臨床實踐指南2020.1版(10)
    2.一般而言,當前文獻中所記載的接受再程放療的頭頸部腫瘤患者群體各不相同,但都是在具備高專業水平並可系統管理急性及長期毒性反應的治療中心經過高度篩選的患者。當以治癒為目標且不適合行手術治療時,以下這些患者可考慮行再程放療:在初始放療後≥6個月出現局部控制失敗或第二原發的患者;可接受至少60Gy額外放療劑量的患者;可耐受同步化療患者。
  • 新英格蘭雜誌精評十大臨床指南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對2013年以來的臨床指南進行廣泛評估,選出最有臨床影響力的十大指南,總結精華、提煉亮點,並給予精闢點評。NO1.[更新]指南的前身JNC7是一個全面綜合的文件,不僅包括高血壓治療,還涵蓋了高血壓的定義、如何測量BP、生活方式調整和高血壓管理等;JNC8集中關注藥物治療。除了隨機試驗數據,JNC7推薦意見還從觀測數據和專家意見獲取;JNC8則主要採納隨機對照試驗方式所得到證據和專家明確認定的意見。
  • 結腸癌去化療,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陳功教授深度解讀免疫評分
    ESMO指南建議以下兩個分期的結腸癌患者進行Immunoscore檢測:II期結腸癌、低風險(T1-3 N1)III期結腸癌; 2. II期結腸癌進行Immunoscore檢測:輔助臨床決策是否有必要進行術後化療(FOLFOX),約69%的機率可能免去化療; 3.
  • NCCN 軟組織肉瘤臨床實踐指南2019.1版(1)
    j.參見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AJCC)分期,第8版(ST-3)。k.見手術原則(SARC-D)。l.對於非典型脂肪瘤性腫瘤/高分化脂肪肉瘤(ALT/WDLS)患者,再切除的範圍應基於儘可能減少手術併發症來調整。切緣陰性的整塊切除通常足以獲得長期的局部控制。m.應由有經驗的多學科肉瘤專家委員會根據不同選擇的優缺點來決策選擇翻修手術或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