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性貧血診療指南發布,HIF-PHI首次邁入指南推薦

2020-11-30 騰訊網

煙波掩寺峰連塔,柳浪聞鶯水過橋,11月26日,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解放軍總醫院、解放軍腎臟病研究所陳香美院士領銜,中國醫師協會腎臟內科醫師分會編制的《中國腎性貧血診療的臨床實踐指南》在杭州國際會議中心正式發布,這是首部中國發布的《中國腎性貧血診療的臨床實踐指南》(以下簡稱《指南》)。腎性貧血是指各種腎臟疾病導致促紅細胞生成素(EPO)絕對或相對生成不足,以及尿毒症毒素影響紅細胞生成及其壽命而發生的貧血。2012年全國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慢性腎臟病(CKD)患者約1.2億,腎性貧血是CKD患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規範化的腎性貧血管理已成為臨床亟待解決的重點問題。

本次發布會上,陳香美院士、解放軍總醫院孫雪峰教授、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林洪麗教授全面解讀了《指南》的更新要點,闡述了《指南》的編制歷程,攜手指南編寫委員會,為各界媒體答疑解惑。本文整理會議精要,與讀者共享。

會議現場

院士領銜,守正創新,指南發布,攜手同行

陳香美院士

陳香美院士開場致辭表示,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面對疫情的挑戰,腎臟病醫務工作者不忘初心,第一時間奔赴前線,第一時間堅守崗位,第一時間守護病患,感謝所有醫務工作者的辛苦付出,也期待在未來攜手並進,繼續前行。當前CKD已成為嚴重威脅民眾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腎性貧血是CKD最重要的併發症,回首腎性貧血的診療歷程,中國腎臟病學者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由我國學者領銜的I類創新藥低氧誘導因子-脯氨醯羥化酶抑制劑(HIF-PHI)羅沙司他的臨床試驗,在國際拔得頭籌,讓我們有充足的理由、充分的信心制定腎性貧血的臨床實踐指南。

因此,中國醫師協會腎臟內科醫師分會組建的由腎臟病和血液淨化專家組成的指南編寫委員會,借鑑和參考了國內外CKD貧血相關臨床指南,結合中國臨床研究證據,共同編制了本《指南》。《指南》自2018年9月籌備,歷時兩年餘,針對如何規範診斷腎臟疾病貧血;紅細胞生成刺激劑(ESA)應用的時機和靶目標;如何評估鐵狀態以及鐵劑應用的時機和靶目標;非透析、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貧血治療方案;腎移植、兒童、老年與糖尿病患者的貧血治療方案;如何規範應用HIF-PHI六個主要臨床問題,基於中國患者證據和中國專家觀點,以臨床問題為導向,解決臨床問題為目標,指導臨床實踐。

未來,在各級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需全面落實《指南》的實踐落地,在各地區、各醫院、各醫生層面推廣應用,輔助臨床決策,實現腎性貧血的標準質量控制。再次感謝指南編寫委員會所有成員的共同努力,感謝所有為本《指南》編寫提供建議的醫務工作者。

指南解讀,答記者問,創新藥物,落地實踐

孫雪峰教授

林洪麗教授

倪兆慧教授

孫雪峰教授介紹到本《指南》由八部分構成,第一部分為背景與概述。首先明確定義了「腎性貧血」,同時強調了貧血不僅是CKD的併發症,也是CKD常見的合併疾病,中國CKD患者的貧血現狀不容樂觀,本《指南》針對中國腎性貧血存在的六個重點問題制定了規範。第二部分主要介紹了腎性貧血機制。第三部分圍繞腎性貧血的診斷及檢測給予了推薦意見。第四部分是腎性貧血治療總體原則、靶目標及管理。

第五部分是腎性貧血的治療。包括ESA、鐵劑和HIF-PHI的治療。ESA方面包括藥物的種類、特點,治療適應證、治療時機、治療方案、不良反應的處理,以及應用的注意事項。鐵劑方面,強調的是絕對鐵缺乏時,無論是否需要接受ESA治療,都要給予鐵劑;而功能性鐵缺乏時,要權衡獲益與風險,再決定是否給予鐵劑。HIF-PHI的治療方面,當前,所有國內外指南均未涵蓋這部分內容,因此,本《指南》首次進行了規範的建議,從HIF-PHI的藥理機制、治療方案、治療期間如何補充鐵劑、靶目標值、特殊人群的應用、不良反應及處理事項全方位進行了詳實闡述。推薦意見強調HIF-PHI可有效治療腎性貧血,並且口服給藥方式增加了非透析CKD和腹膜透析患者治療的便利性。

第六部分是腎性貧血治療低反應的原因及對策。強調了什麼是貧血治療低反應,當發生了治療低反應,需重新評估是否有貧血的危險因素以及是否存在其他疾病導致的貧血。第七部分對特殊人群,如腎移植術後貧血、急性腎損傷合併貧血、兒童腎性貧血等的治療給予了建議。第八部分是腎性貧血治療的展望,腎性貧血規範化管理任重道遠,未來還需繼續探索。

林洪麗教授介紹了將創新藥HIF-PHI納入新指南的思考。HIF-PHI的問世是典型的基礎科學到臨床應用的完美轉化,這種新型治療腎性貧血的小分子口服藥物,可通過促進機體內源性生理濃度的EPO生成及受體表達,促進與鐵代謝相關蛋白的表達,同時降低鐵調素水平,綜合調控機體促進紅細胞的生成。HIF-PHI類藥物羅沙司他在中國完成了1~3期的臨床試驗,研究結果也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 Engl J Med),基於可靠的循證醫學證據在我國獲批上市應用於臨床。新藥帶來的革命性突破落地臨床實踐需要有規範的指導意見,因此,專家組基於其療效和安全性給予了專業的建議。

在本《指南》第五部分,首次對HIF-PHI的應用進行了規範化的治療推薦,基於中國患者的2項大型III期臨床研究結果,推薦根據體重設定起始劑量,同時應結合患者的個體化特徵進行適當的調整,每周三次口服給藥。未來,還需繼續探索包括治療時機、人群差異、治療期間鐵劑的應用、血紅蛋白的監測、治療靶目標等在中國人群個體化治療的新臨床問題。

本次HIF-PHI作為全新機制的腎性貧血藥物首次寫入指南,充分證明了本《指南》對循證醫學證據、對中國原創研究的重視,立足臨床,制定中國指南,必將推動腎臟病領域創新藥物的研發,為患者帶來最大的獲益。

媒體交流現場

媒體提問環節,陳香美院士孫雪峰教授林洪麗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倪兆慧教授、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楊洪濤教授、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佔永立教授、江蘇省中醫院孫偉教授等就我國腎性貧血診療現狀、本《指南》的臨床意義、創新要點、腎性貧血治療靶目標、不同人群的貧血治療啟動時機、HIF-PHI對腎性貧血治療的影響以及中醫與西醫對貧血治療的看法等問題進行了詳細探討。

陳香美院士

最後,陳香美院士總結表示,本《指南》的發布為我國腎性貧血的治療制定了規範,未來專委會除了開展醫生培訓,落地本《指南》的臨床實踐,還會推出面對大眾的科普版,全民攜手,重視腎臟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共同書寫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腎性貧血診斷和治療共識專家組.中華腎臟病雜誌,2018,34(11):860-866.

2.Chen N, et al. N Engl J Med. 2019 Sep 12;381(11):1001-1010.

3.Chen N,et al.N Engl J Med. 2019 Sep 12;381(11):1011-1022.

4.Robert Provenzano, et al. Pooled Efficacy and CV Safety Results of Roxadustat in the Treatment of Anemia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Patients On and Not on Dialysis. 2019 ASN Oral presentation.

審批編號CN-69813

相關焦點

  • 創新機制HIF-PHI,為透析患者帶來腎性貧血治療新視角
    腎性貧血是透析患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隨著腎功能減退,貧血發生率逐漸升高,嚴重度也相應增加[1]。 突破傳統治療局限的必要性 調查顯示,我國透析患者中,貧血治療平均達標比例只有21.3%[2],而非透析患者的治療達標率更是低至12.1%[3]。我國腎性貧血的總體知曉率低、治療率低,對於貧血管理的重視程度遠不及歐美發達國家水平。 此外,我國傳統的腎性貧血治療手段在療效、安全性和便利性方面均存在一定局限性。
  • 劉必成教授談腎性貧血的科學管理
    今天我們特別連線中國腎臟病學會副主任委員、東南大學醫學院院長、東南大學腎臟病研究所劉必成教授,請他梳理我國腎性貧血診療現狀,並寄語腎病患者和一線醫務工作者。 ,但診療現狀仍有不足 今年,第十五個WKD,再次強調慢性腎臟病(CKD)防治的重要性,貧血是CKD患者常見併發症,隨著腎功能損害程度加重,貧血發生率逐漸升高,高達90%以上的透析患者並發貧血。
  • 信立泰購入HIF-PHD抑制劑,國內腎性貧血迎來新局面
    記者 | 金淼編輯 | 任悠悠112月26日,信立泰發布公告表示,為豐富公司在慢病領域的創新產品管線,與日本JAPAN TOBACCO INC.籤訂協議,獲得後者擁有的「Enarodustat」相關智慧財產權、技術信息於中國市場在腎性貧血適應證領域的獨家許可使用權。
  • HIF機制臨床應用首個突破:腎性貧血治療明顯改善
    腎性貧血是慢性腎臟病(CKD)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其主要是各種腎臟病致腎功能下降時,腎臟促紅細胞生成素(EPO)產生不足及尿毒症血漿中一些毒性物質幹擾紅細胞的生成和代謝而導致的貧血;此外,當患者機體造血原料缺乏時,也會導致貧血的發生。腎性貧血會加速慢性腎病的進展,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 系統性紅斑狼瘡中國診療指南發布,12處更新一文掌握
    在我國制訂既符合國際指南制訂標準又貼近中國臨床實踐的SLE診療指南勢在必行。指南由中華醫學會風溼病學分會、國家皮膚與免疫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研究協作組聯合牽頭髮起,採用推薦意見分級的評估、制訂及評價分級體系和國際實踐指南報告標準,就我國一線風溼免疫科醫師關注的12個臨床問題,給出了較為詳細的循證推薦,旨在提高SLE診療的科學性,提高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服務質量。
  • CSCO首次發布胃腸道間質瘤診療指南,基石藥業阿泊替尼片入選一線...
    近日,由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胃腸間質瘤專家委員會組織編寫了首版《CSCO胃腸間質瘤診療指南》(下稱《指南》)。這是CSCO針對胃腸間質瘤(GIST)推出的首部指南。此前數年,中國GIST臨床診療主要遵循由CSCO編寫的《中國胃腸間質瘤診斷治療共識》(以下簡稱《共識》)。與《共識》相比,《指南》的推薦等級更高,更強調權威性和實用性。
  • 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診療指南告訴你,激素得這樣用 | 指南時間
    原創 黃新民 醫學界風溼與腎病頻道 收錄於話題#指南時間14個2020中國SLE診療指南是結合中國SLE患者發病、臨床表現和臨床轉歸發布的最全面指南,具有中國特色,指南對SLE激素應用做了較全面的規範。
  • 2020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診療指南更新了什麼?本文帶您一睹為快
    由中華醫學會風溼病學分會組織相關領域專家制定了《2020 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診療指南》[1],以臨床問題為導向,以循證醫學為依據,為廣大風溼免疫科醫師提供SLE規範診治建議,以期整體提高我國風溼免疫科對SLE的診治水平,推進早期診斷,達標治療,最終改善SLE患者的長期預後。本文將細數新版指南更新要點,以饗讀者。
  • 【SLE要聞】《2020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診療指南》搶先看~
    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診療指南》,其中提及IVIG在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的應用方案。臨床醫師和患者對SLE的認知與重視度提高、科學診療方案的不斷出現與優化發揮了重要作用。Ⅱ型狼瘡腎炎患者,建議使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劑治療(2C)推薦意見8.2:Ⅲ型、Ⅳ型和非單純Ⅴ型(Ⅴ+Ⅲ或Ⅴ+Ⅳ型)狼瘡腎炎患者,誘導緩解期建議使用激素聯合環磷醯胺(1B)或黴酚酸酯(1B)治療,維持期建議使用黴酚酸酯(1B)或硫唑嘌呤治療(1B)推薦意見8.3:單純Ⅴ型狼瘡腎炎,有腎性蛋白尿者建議使用中等劑量激素聯合黴酚酸酯(1B)或鈣調蛋白酶抑制劑(2B)或硫唑嘌呤(
  • 《2019CSCO乳腺癌診療指南》重磅發布 人工智慧助力精準診療
    在此形勢下,臨床醫生亟需中國特色的乳腺癌診療指南,以更好地指導臨床,達到精準診療。2019年4月12日,《2019CSCO乳腺癌診療指南》在2019年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乳腺癌年會上正式發布,小編就更新要點進行整理,供大家參考!
  • 首部英文版《中國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南》發布
    日前,我國首部英文版《中國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正式發布,2018年8月8日,《中國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南》專家解讀會在北京同仁醫院舉行,共同探討指南出臺的重要意義和過敏性鼻炎的規範化綜合治療理念。
  • 學術發布|國內結直腸癌診療規範/指南的認知度與推廣度均有待提高
    推薦理由:我國指南和規範的起步較晚。近期出版的《中華胃腸外科雜誌》發表了《中國醫師對結直腸癌診療規範和指南認知的抽樣調查報告》,以期為制定、修改新的診療規範提供有益的第一手信息。
  • 新指南、新航向:《2020年CSCO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即將正式公布!
    為了更好地幫助臨床醫生了解最新的研究進展,同時促進臨床規範診治進程,自2016年起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發布了一系列的惡性腫瘤指南並逐漸成為最具影響力的腫瘤系列診療指南。首部《2020年CSCO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也將於6月7日揭開面紗。
  • 專題筆談|慢性腎臟病貧血與炎症|慢性腎臟病|腎性貧血|epo|貧血|炎症
    正文如下腎性貧血是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最常見的併發症。腎性貧血是以紅細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產生不足為主的多因素共同參與的疾病,炎症狀態是腎性貧血發生以及治療效果不佳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時也是影響患者預後的獨立危險因素[1-2]。改善炎症狀態對於糾正腎性貧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改善預後具有重要的意義。
  • 武漢同濟、武漢協和發布診療指南,不排除醫務人員通過手機染病
    文 | AI財經社健識局 王小楠 編 | AI財經社健識局 嚴冬雪 本文來源於AI財經社旗下醫療大健康品牌「健識局」,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1月22日,據丁香園報導,作為此次新型肺炎疫情的一線醫院,武漢同濟與武漢協和兩家醫院同時公布快速診療指南
  • 首個終點試驗結果發布,或將改變指南...
    2016年ESC指南推薦「應考慮」對合併ID的症狀性射血分數降低的心衰(HFrEF)患者靜脈注射鐵劑治療。2017年ACC/AHA/HFS指南推薦,靜脈注射鐵劑「可能」有利於改善NYHA II級、III級ID患者的身體功能狀態與生活質量。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中國權威醫學機構大規模調整癌症診療指南
    【財新網】(記者 馬丹萌)國外有藥而中國沒藥,或藥物進入中國但普通患者用不起,這樣的診療措施對患者有多大意義?醫生治療時應如何應對?中國腫瘤醫學界的專業會議在新發8個癌症診療指南的同時,還更新了多個指南,新版指南對上述問題給出了中國方案。
  • 《2019高血壓基層診療指南》6大要點,幫你總結好了!
    核心提示:有關高血壓的防治指南和專家共識真是多如牛毛!有不同地區的,什麼美國指南、歐洲指南、中國指南;有不同視角的,比如清晨血壓管理、急診診療、患者教育、合理用藥等等。真是十個腳趾頭都數不清!   為什麼高血壓指南需要「基層版」?
  • 馬軍教授│從國內外指南更新看IDH1檢測和ivosidenib在AML治療中的...
    因此,最新的NCCN AML診療指南(2020 V3版)推薦AML患者常規檢測IDH1突變[6](圖2),且該推薦建議從2018年V1版起一直沿用至今。2017年發布的成人AML(非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中國診療指南,對於AML的分子學檢測就提出了具體的建議,其中次級檢測中就加入了對於AML的預後判斷具有一定指導意義的IDH1等基因檢測[7]。今年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首次頒布了CSCO惡性血液病診療指南,在注重科學性和可及性的同時也吸收了精準醫學的新進展。
  • 英文版《中國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南》發表 推動規範化診療
    中新網北京8月8日電 (記者 董子暢)中國首部英文版《中國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南》(簡稱指南)日前正式發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常務副院長張羅8日在專家解讀會上表示,指南匯集了中國最新的診療經驗和學術成果,對於改善醫生臨床操作、推動疾病規範化診療、對接國際診療水平具有重要意義。當日,指南專家解讀會在北京同仁醫院舉行。多位參與指南編纂的權威學者到場,共同探討指南出臺的重要意義和過敏性鼻炎的規範化綜合治療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