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指南、新航向:《2020年CSCO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即將正式公布!

2020-12-05 騰訊網

為了更好地幫助臨床醫生了解最新的研究進展,同時促進臨床規範診治進程,自2016年起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發布了一系列的惡性腫瘤指南並逐漸成為最具影響力的腫瘤系列診療指南。首部《2020年CSCO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也將於6月7日揭開面紗。

程穎教授寄語

新突破:小細胞肺癌治療迷途中前行,

免疫治療成為穿過陰霾的那束光

針對小細胞肺癌,臨床中放、化療、靶向治療等手段所能發揮的作用十分有限,全球科學家也一直在進行各種創新藥物的研究。自1970年以來,全球有幾十項針對小細胞肺癌的Ⅲ期臨床試驗,但絕大部分試驗結果不容樂觀。小細胞肺癌患者亟待更加有效的創新治療方案。免疫治療就在這時進入人們視線,帶給小細胞肺癌患者新的希望。

本次《指南》發布會,來自全國的肺癌專家將就小細胞肺癌的指南更新內容進一步解析和交流,根據前沿臨床研究結果深度解讀臨床診療指南提供的突破性新知,以IMpower133研究為例,該試驗對比了阿替利珠單抗聯合化療與單一化療治療小細胞肺癌的療效和安全性,作為首個讓患者中位生存期突破12個月的一線免疫聯合方案,18個月仍有超過1/3患者存活。

新思路:將免疫聯合治療

納入《指南》推薦是大勢所趨

本次《指南》發布會由吉林省腫瘤醫院程穎教授和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王潔教授共同擔任主席。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劉曉晴教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楊帆教授、吉林省腫瘤醫院柳菁菁教授和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畢楠教授將從《指南》中小細胞肺癌的診斷、外科、內科和放療治療等方面進行全方位解讀。東部戰區總醫院宋勇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段建春教授、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劉基巍教授和浙江省腫瘤醫院範雲教授將會以副瘤症候群、神經內分泌腫瘤、複合型小細胞肺癌和轉化性小細胞肺癌為切入點,針對《指南》相關內容進行詳解。同時,免疫聯合方案在小細胞肺癌中的應用也將會成為本次《指南》的一大亮點,以期為廣大臨床醫生提供更多能夠延長患者生存的治療策略。

為了更好地了解本次《指南》的更新要點、助力我國小細胞肺癌規範化診療,我們誠摯地邀請您參加本次線上發布會!共同見證小細胞肺癌診療發展的重要時刻!

相關焦點

  • [CSCO2016.v1肺癌指南精選特輯]小細胞肺癌的治療_CSCO2016_肺癌...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原發性肺癌診療指南2016.V1新鮮出爐!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但地區發展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CSCO指南必須兼顧到地區發展不平衡、藥物和治療措施的可及性以及腫瘤治療的價值三方面。
  • 國內首個小細胞肺癌臨床指南發布,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也值得了解!
    前段時間,小細胞肺癌二線用藥也時隔24年迎來了新藥Lurbinectin。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更是發布了首個專門針對小細胞肺癌的診療指南,要知道,舊版指南中非小細胞肺癌和小細胞肺癌是混在一塊的,小細胞肺癌只佔很小的一部分。
  • 全國首家小細胞肺癌門診成立,開啟小細胞肺癌診療生態新路徑
    四川在線消息 今天(8月4日),小細胞肺癌門診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以及華西醫院溫江院區同步正式開診,作為全國首家專門針對小細胞肺癌患者的專科門診,「小肺門診」旨在整合醫院自身及周邊醫院的優質診療資源,同時覆蓋華西醫院溫江院區的廣大患者,幫助小細胞肺癌患者可以得到更加規範化、個體化的治療,進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獲益
  • 華西醫院成立全國首家小細胞肺癌門 開啟小細胞肺癌診療生態新路徑
    小細胞肺癌預後差 5年生存率僅2%近年來,肺癌已經成為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第一大癌症。我國每年約有60萬人被確診肺癌,近30年肺癌發病率上升了465%,是世界上肺癌患者最多的國家,肺癌也已經成為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名第一位的惡性腫瘤。
  • 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新突破,PD-L1抑制劑「I」藥獲批一線用藥
    2020年3月30日,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正式批准阿斯利康的PD-L1抗體度伐利尤單抗注射液(durvalumab)新適應症,聯合化療用於未經系統治療的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患者。
  • 7月盤點:一文速覽腫瘤領域指南共識
    http://guide.medlive.cn/guideline/21029 NCCN臨床實踐指南:小細胞肺癌(2020.V4) 2020年7月,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絡(NCCN)更新發布了2020 V4版小細胞肺癌指南,主要內容包括
  • 《中華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19 版)》外科治療解讀
    《中華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19 版)》外科治療解讀.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誌, 2020, 27(11): 1267-1270. doi: 10.7507/1007-4848.202009027摘要隨著胸部螺旋 CT 體檢篩查的日益普及,我國肺癌的檢出率不斷增長。《中華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結合我國肺癌的特點以及國內外肺癌研究的進展,每年做一次更新。
  • 程穎教授:小細胞肺癌迎來新標準治療模式
    肺癌分為兩大病理類型,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30年來,針對他們的治療格局可以用冰火兩重天來形容。火者非小細胞肺癌,診療方法突飛猛進,特別是靶向治療引領下的精準治療,開啟了非小細胞肺癌的全病程管理階段。
  • 肺癌免疫治療新航道啟動
    原標題:肺癌免疫治療新航道啟動近日,由中華肺癌學院和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聯合主辦的「臻知篤行,呼吸與共——肺癌免疫治療新航道」全國啟動會在上海召開。目前,免疫聯合治療是小細胞肺癌中更有發展前景的治療策略,《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2020》將PD-L1免疫抑制劑聯合化療,列為廣泛期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的推薦方案。
  • 晚期小細胞肺癌患者已活過5年,他是如何做到的,綜合治療是秘訣
    我國每年新發肺癌病人大約70多萬,其中小細胞肺癌佔10~15%,絕大多數病人有重度吸菸史,60%以上的小細胞肺癌病人只有5%的小細胞肺癌,在發現時還有手術機會。然而很多病人即便手術了仍有可能復發轉移,所以,手術並不是小細胞肺癌最好的治療方式。 不同於肺腺癌有眾多的靶向藥可以使用,小細胞肺癌基本上沒有對應的靶向藥,既不能手術,又沒有對應的靶向藥可用,小細胞肺癌病人該何去何從?
  • 小細胞肺癌治療40年後迎來新方案,「免疫時代」下各巨頭掀起爭奪戰
    其中,安進在9日公布了其BiTE免疫療法AMG757治療復發或難治性小細胞肺癌(SCLC)的Ⅰ期臨床研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數據。長達40多年來,人類在非小細胞肺癌不斷取得進展之時,對於「肺癌之王」的小細胞肺癌研究卻幾乎止步不前。
  • 三十年沒有突破的廣泛期小細胞肺癌終於有新藥可用了
    儘管多數小細胞肺癌對化療藥物的初始反應較好,但療效維持時間短,在治療後6個月內復發的概率很高,且一旦出現復發,小細胞肺癌常常會快速惡化,後續治療的效果較差。因此,小細胞肺癌的預後很差,患者的平均壽命僅有10個月左右,5年生存率只有6%。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研發成功為多種癌症患者帶來了曙光,其兩位發明者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
  • 非小細胞肺癌NCCN指南再更新!雙免疫治療、RET/MET靶點有突破!
    匯總編寫一線臨床專家當前認可的各癌種治療方法的看法,對證據和共識所做的陳述,並根據變化更新,與其他同類指南一起給全世界腫瘤醫生診療提供參考。 非小細胞肺癌診療可謂發展迅猛,日新月異。繼今年6月NCCN 2020.V5版非小細胞肺癌指南發布。
  • 2018 CSCO 指南會將發布 12 部重磅指南,快來看直播!
    屆時,將會更新肺癌、乳腺癌、胃癌、結直腸癌的指南,同時還將發布腎癌、頭頸腫瘤、甲狀腺癌、肉瘤、胰腺癌、肝癌、血液腫瘤、食管癌八個指南及《2017年中國臨床腫瘤學年度研究進展》。本次指南發布及年度進展匯報,將由國內各腫瘤領域知名專家將以講座和報告的形式對指南和2017年度各腫瘤最先進研究進行解讀和研討。丁香播咖直播為本次會議提供實況轉播,沒有註冊的各位同道可以在線收看直播!
  • 《2019CSCO乳腺癌診療指南》重磅發布 人工智慧助力精準診療
    點擊查看 WHO《全球癌症報告》(2018)顯示,全球四分之一女性新發癌症病例均為乳腺癌,乳腺癌已經成為100多個國家女性最常見的癌症死亡原因。在中國,每年新發病例約31萬,死亡病例為7萬。
  • 小細胞肺癌並非不治之症,有些可以活過5年,甚至達到10年之久
    肺癌大致的劃分包括非小細胞肺癌和小細胞肺癌,為何要這樣劃分,是因為這兩大類肺癌的病理形態和性格完全不同,可以說絕對不是近親,二者唯一的共同點是腫瘤都發生於肺部。小細胞肺癌實質上是一種全身性疾病,惡性程度高,病情發現初期就容易發生各臟器轉移,預後差,病人整體生存期短。
  • 惡性程度高、進展快 警惕與吸菸密切相關的小細胞肺癌
    小細胞肺癌患者的預後極差,確診後5年平均生存率只有6%。據流行病學統計,小細胞肺癌與吸菸及二手菸暴露有密切關係,在確診的小細胞肺癌患者中,有吸菸史的患者超過90%。「他抽菸非常多,還喜歡熬夜打麻將、喝酒,他生病大部分是因為生活習慣問題。」史女士告訴新京報記者,父親剛確診時,感覺天都要塌了,用了一個月才慢慢接受現實。隨後開始了放化療治療。
  • 小細胞肺癌是不治之症嗎?看看醫生怎麼說
    但醫學充滿了可能性,奇蹟也並不少見,事實上,臨床常有小細胞肺癌患者通過正確規範的化療生存5年、10年、20年以上,因此患者朋友及家屬不可輕易放棄希望。小細胞肺癌雖然轉移和進展迅速,但其對放化療敏感,所以仍然有可治療的方案。
  • CSCO首次發布胃腸道間質瘤診療指南,基石藥業阿泊替尼片入選一線...
    近日,由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胃腸間質瘤專家委員會組織編寫了首版《CSCO胃腸間質瘤診療指南》(下稱《指南》)。這是CSCO針對胃腸間質瘤(GIST)推出的首部指南。此前數年,中國GIST臨床診療主要遵循由CSCO編寫的《中國胃腸間質瘤診斷治療共識》(以下簡稱《共識》)。與《共識》相比,《指南》的推薦等級更高,更強調權威性和實用性。
  • 中華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19版)
    ● 【摘要】制定符合中國國情、多學科共同參與的肺癌臨床診療指南,對規範防治措施、提高中國肺癌診治水平起到重要的作用。為進一步提高我國肺癌的診療水平、改善患者的預後、給各級臨床醫師提供專業的循證醫學意見,中華醫學會組織呼吸內科、腫瘤內科、胸外科、放療科、影像科和病理科專家,整合近年來肺癌病理、基因檢測、免疫分子標誌物檢測和治療手段等方面的新進展,並同時考慮中國的實際國情和診治的可及性,結合國際指南和中國國情,制定了中國肺癌臨床診療指南,旨在為專業的各級臨床醫師提供循證、指導性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