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結直腸癌診療規範(2017版)》發布!
2015中國癌症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惡性腫瘤中均位居第5位,其中新發病例37.6萬,死亡病例19.1萬。其中,城市地區遠高於農村,且結腸癌的發病率上升顯著。多數患者發現時已屬於中晚期。為進一步規範我國結直腸癌診療行為,提高醫療機構結直腸癌診療水平,改善結直腸癌患者預後,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特制定《中國結直腸癌診療規範(2017版)》。現將診斷技術部分內容整理如下。
-
3分鐘了解 2018 CSCO 結直腸癌診療指南更新要點!
4月21-22日,2018年CSCO指南會於南京召開。來自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的袁瑛教授在本次會議上介紹了2018 CSCO結直腸癌指南的更新要點,我們整理如下:《2018版CSCO結直腸癌診療指南》在2017版的基礎上,根據證據級別分為基本策略和可選策略兩部分。
-
精準檢測,藥盡其用,專家教你如何精準診療結直腸癌
我國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近年來均呈上升趨勢,多數患者在確診時已屬於中晚期。由於左右半結腸直腸癌的基因表達譜、分子通路、突變頻率、生物學特徵等不盡相同,同一腫瘤已不能簡單地作同一疾病處理。
-
2019年結直腸癌治療進展盤點
當然,日本的大腸癌規約則認為側方淋巴結均不屬於遠處轉移。而在ESMO的直腸癌診療指南中,直腸癌的局部復發危險度分級中,側方淋巴結轉移則被歸為危險度最高的「極差組(Ugly)」。 直腸癌側方淋巴結清掃的問題,一直是外科領域頗有爭議的話題,儘管在2019年該領域並沒有什麼有影響的研究問世,但鑑於國內幾乎每一個大型的學術會議都在討論這個問題,還是把這個話題列為2019年的年度進展。
-
探討結直腸癌一站式分子檢測應用——泛生子專場衛星會亮相第十三...
2016年10月28日-30日,由中國抗癌協會主辦的第十三屆全國大腸癌學術大會在上海召開。大會期間,泛生子於10月29日舉辦"結直腸癌精準篩查與分子診療"專場衛星會,攜手大腸癌領域的專家共同探討結直腸癌遺傳篩查與精準醫療的最新進展、基因檢測在結直腸癌預防與診療領域中的應用。
-
結直腸癌最新療法,你必須知道的!
結直腸癌的微衛星狀態 結腸癌與直腸癌合併稱為「結直腸癌」 (colorectal cancer,CRC),CRC是佔全球發病率和死亡率首位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據統計,我國85%以上的CRC發現已屬晚期。
-
2020結直腸癌精準聯盟峰會舉辦
11月13日,「攜手同行,精準論道——2020結直腸癌精準聯盟峰會」在廣州舉辦,精準診療領域的專家和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默克、因美納等基因測序及體外診斷領域頭部企業齊聚一堂,共商共議打造中國結直腸癌的精準診療生態圈,以進一步提升中國結直腸癌診療水平,共同聚力推進結直腸癌精準醫學發展。結直腸癌是困擾中國患者惡性程度最高的癌症類型之一。
-
結直腸癌篩查:過度診斷有危害
在我國,結直腸癌(CRC)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國結直腸癌發病數為37.0萬例,居全國惡性腫瘤發病第3位。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重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來我國結直腸的發病率將會逐年提高。 開展結直腸癌篩查工作對結直腸癌前病變及早期結直腸癌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
【學術前沿】突破!北京大學湯富酬/付衛揭示結直腸癌基質細胞的...
【學術前沿】突破!儘管單細胞轉錄組研究顯示腫瘤微環境的異質性,但這些非惡性細胞在多大程度上被癌細胞轉化,特別是在全基因組規模上仍有待闡明。尚未探索腫瘤微環境(TME)中的基質細胞被結直腸癌(CRC)轉化到何種程度。
-
新輔助治療後直腸癌竟然完全緩解
日前,39健康網從位於員村的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獲悉此消息。 新輔助放化療後,直腸癌病理學完全緩解 41歲的張先生因為「解粘液血便長達半年」,在當地醫院行腸鏡檢查發現了直腸腫物,距離肛門只有2cm,病理檢查也提示有腫瘤細胞,慕名找到中山六院結直腸肛門外科蘭平教授就診,後被確診為「直腸中分化腺癌」。
-
袁瑛教授:MSS/MSI-H BRAF突變結直腸癌,治療策略大不同!
中國醫師協會結直腸腫瘤遺傳專委會主任委員 衛計委2017版結直腸癌診療規範小組專家 浙江省醫學會腫瘤分會常務委員 浙江省抗癌協會腫瘤轉移專業委員會
-
45歲,結直腸癌篩查年齡要提前了
近日在巴塞隆納召開的第25屆歐洲胃腸病周上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由於近年來50歲以下的結直腸癌發病率正在上升,結直腸癌篩查應該從45歲開始,而不是50歲。1.篩查對象中國早期結直腸癌篩查及內鏡診治指南建議以50歲作為中國結直腸癌篩查的起始年齡。對75歲以上人群是否行篩查尚有爭議,結合我國國情,暫不推薦對75 歲以上人群進行篩查。
-
英文版《中國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南》發表 推動規範化診療
中新網北京8月8日電 (記者 董子暢)中國首部英文版《中國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南》(簡稱指南)日前正式發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常務副院長張羅8日在專家解讀會上表示,指南匯集了中國最新的診療經驗和學術成果,對於改善醫生臨床操作、推動疾病規範化診療、對接國際診療水平具有重要意義。當日,指南專家解讀會在北京同仁醫院舉行。多位參與指南編纂的權威學者到場,共同探討指南出臺的重要意義和過敏性鼻炎的規範化綜合治療理念。
-
早癌篩查推廣面臨三大痛點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專家表示,早癌篩查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國內早癌篩查市場潛力巨大,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早癌篩查推廣仍面臨三大痛點,需各方共同努力,倡導健康生活,普及預防篩查、早診早治等知識,加大早癌篩查的標準化規範化體系建設,多管齊下,推動癌症的早期發現和早期規範化診療,降低癌症的發病和死亡率。
-
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仍有上升趨勢 早癌篩查推廣面臨三大痛點
專家表示,早癌篩查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國內早癌篩查市場潛力巨大,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早癌篩查推廣仍面臨三大痛點,需各方共同努力,倡導健康生活,普及預防篩查、早診早治等知識,加大早癌篩查的標準化規範化體系建設,多管齊下,推動癌症的早期發現和早期規範化診療,降低癌症的發病和死亡率。
-
腫瘤分子標誌物:引領腫瘤精準診療新思路
日前,在廈門舉辦的第二十一屆全國臨床腫瘤學大會暨 2018 年 CSCO 學術年會期間,羅氏診斷腫瘤精準醫療衛星會邀請到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大腸外科主任蔡三軍教授和上海市肺科醫院腫瘤科主任周彩存教授共同擔任主席,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大腸外科副主任醫師彭俊傑教授和廣東省肺癌研究所副所長張緒超教授就腫瘤分子標誌物及其檢測技術在肺癌和結直腸癌領域的最新應用與進展進行了深入的分享與探討。
-
別等到「有感覺」再做腸道篩查|結直腸癌|大腸癌|腸道|檢查|檢測|...
而在我國,由於近些年來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肪、高熱量、高蛋白質、低膳食纖維的飲食結構和缺乏運動、不良生活習慣等因素影響,導致大腸癌發病增長速度明顯加快,發病年齡提前的趨勢。其檢查費用比起前兩項檢查來較高;腸鏡需要專門的醫師經過專業的培訓和長期的實踐實施操作;患者體驗度較差,清腸準備的麻煩程度和檢查過程的痛苦程度,令不少人望而卻步。因此,在做腸鏡之前,可做一些前置檢查項目來篩出結直腸癌的可疑人群,提高腸鏡檢查的陽性率,讓受檢者苦有所值。但我們不能因為害怕被「爆菊」而拒絕腸鏡,符合麻醉指徵的患者是可以選擇無痛腸鏡的。
-
免疫治療面面觀之結直腸癌
結直腸癌,也稱為大腸癌或者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1995年之前,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遠低於西方發達國家,隨著生活水平提高,飲食結構改變,結直腸癌的發病率逐年攀升,已趕上西方發達國家。
-
腎性貧血診療指南發布,HIF-PHI首次邁入指南推薦
煙波掩寺峰連塔,柳浪聞鶯水過橋,11月26日,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解放軍總醫院、解放軍腎臟病研究所陳香美院士領銜,中國醫師協會腎臟內科醫師分會編制的《中國腎性貧血診療的臨床實踐指南》在杭州國際會議中心正式發布,這是首部中國發布的《中國腎性貧血診療的臨床實踐指南》(以下簡稱《指南》)。
-
中國高發癌症早期篩查指南發布 推動早診早治規範化進程
中新網北京1月15日電 (記者 杜燕)今天,《中國高發癌症早期篩查指南》發布,涵蓋結直腸癌、胃癌、肺癌、乳腺癌、宮頸癌等高發癌種。今天,北京抗癌協會2021年早癌篩查規範化研討會暨《中國高發癌症早期篩查指南》新聞發布會在線上舉行,活動由北京抗癌協會早癌篩查專業委員會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