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抑制TAK1蛋白促進結腸癌細胞凋亡

2020-12-05 生物谷

近日,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藥理學和實驗療法部助理教授Anurag Singh博士在芝加哥召開的美國癌症研究屆年會上公布了他最近有關靶向治療結腸癌的工作進展。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Cell雜誌上。

每年,有超過一百萬的結腸癌病例被確診,在全世界範圍內結腸癌會造成約60萬人死亡。這些病例中有一半以上發現有KRAS基因的突變。在美國,結腸癌患者的KRAS基因突變是非常常見的,但靶向KRAS基因的治療藥物臨床效益卻不甚樂觀。因此,KRAS基因突變的患者通常都面臨非常有限的治療選擇,並且臨床預後很差。

Singh和他的同事們已經確定了KRAS基因突變的結腸癌中處於過度激活的一些基因。其中包括MAP3K7或TAK1蛋白基因,這兩蛋白在促進結腸癌病情惡化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抑制TAK1蛋白的結果是殺死KRAS基因突變的腫瘤細胞,但對正常非突變的細胞影響很小。Singh說:抗TAK1的蛋白拮抗劑可能為侵略性的KRAS基因突變的結腸癌患者提供「個性化」醫學治療。研究人員目前正努力測試TAK1蛋白抑制劑的臨床療效。(生物谷:Bioon)

TAK1 Inhibition Promotes Apoptosis in KRAS-Dependent Colon Cancers

Anurag Singh, Michael F. Sweeney, Min Yu, Alexa Burger, Patricia Greninger, Cyril Benes, Daniel A. Haber, Jeff Settleman

Colon cancers frequently harbor KRAS mutations, yet only a subset of KRAS mutant colon cancer cell lines are dependent upon KRAS signaling for survival. In a screen for kinases that promote survival of KRAS-dependent colon cancer cells, we found that the TAK1 kinase (MAP3K7) is required for tumor cell viability. The induction of apoptosis by RNAi-mediated depletion or pharmacologic inhibition of TAK1 is linked to its suppression of hyperactivated Wnt signaling, evident in both endogenous and genetically reconstituted cells. In APC mutant/KRAS-dependent cells, KRAS stimulates BMP-7 secretion and BMP signaling, leading to TAK1 activation and enhancement of Wnt-dependent transcription. An in vitro-derived TAK1 dependency signature is enriched in primary human colon cancers with mutations in both APC and KRAS, suggesting potential clinical utility in stratifying patient populations. Together, these findings identify TAK1 inhibition as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a treatment-refractory subset of colon cancers exhibiting aberrant KRAS and Wnt pathway activation.

相關焦點

  • UCP2蛋白促進肝損傷引起細胞凋亡
    線粒體解偶聯蛋白(UCPs)是位於線粒體內膜的一類保守的家族蛋白,它能夠通透線粒體質子梯度並以熱量的形式散發。
  • Cell Stem Cell:促進結腸癌生長的重要癌症幹細胞群體
    結腸癌是加拿大癌症相關死亡的第二號殺手,據估計2015年將有25,100名加拿大人患上結腸癌,佔所有新發癌症病例的13%。 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在結腸癌中發現了一群新的癌症幹細胞,這群細胞具有壽命長以及放射性抵抗的特性。更為重要的是,他們還發現這些幹細胞能夠形成結腸癌腫瘤進而維持腫瘤生長。
  • Cell Death Dis:腺瘤管狀表皮細胞壞死性凋亡機制
    不過,最近研究鑑定出了一種新型的細胞死亡方式--即不依賴caspase蛋白的程序性死亡"細胞壞死性凋亡(necroptosis)"。這也許能夠為腫瘤的殺傷提供其他思路。TNFa能夠通過介導caspase 8的激活來介導細胞凋亡,其中需要胞內蛋白TRADD、RIPK1、TRAF2以及FADD的參與。另外,TNFa引發的壞死性凋亡則需要依賴TRADD、RIPK1以及RIPK3。
  • Current Biology: 凋亡細胞促進腫瘤生長
    2015年3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正常機體的細胞,保持著增值與凋亡的平衡。而腫瘤的發生正是由於這種平衡被打破,腫瘤細胞變成了永生的細胞。誘導腫瘤細胞凋亡一直被認為是治療癌症的一個思路,但最新的研究表明,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 Oncogene:化療藥物誘導結腸癌細胞發生壞死性凋亡
    2016年7月1日 訊 /生物谷BIOON/ --結腸癌(CRC)是世界上第三大常見的癌症類型,同時也是致死率第四高的癌症。常用的針對性療法是結合手術、放療與化療。5-FU是一類常見的治療惡性CRC的化療藥物,結合其藥物,該治療能夠達到40%-50%的反應效果。
  • 凋亡細胞精氨酸的巨噬細胞代謝促進持續的胞葬作用
    凋亡細胞精氨酸的巨噬細胞代謝促進持續的胞葬作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29 23:32:51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Ira Tabas、Arif Yurdagul Jr.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凋亡細胞精氨酸的巨噬細胞代謝促進持續的胞葬作用和損傷修復
  • cell death differ 細胞壞死性凋亡會減弱外界刺激引起的細胞炎症...
    其中一類是以NF-KB激活為標誌的免疫激活信號通路;另一方面,TNF-a還可以引起細胞的凋亡(apoptosis),這易信號由caspase家族蛋白激酶介導完成。近年來發現TNF-a還可以引起另外一種細胞的死亡方式,即壞死性凋亡(necroptosis)。這一信號依賴於胞內一種蛋白激酶RIPK3。然而,TNF-a本身可以引起多種不同的效應,這些效應之間的信號又是怎樣相互影響的卻仍不完全清楚。
  • J Funct Foods :草莓樹蜂蜜抑制結腸癌細胞增殖
    2019年5月28日訊 /生物谷BIOON /——西班牙和義大利的研究人員已經證明,當地中海地區典型產品草莓樹上的蜂蜜被添加到實驗室培育的結腸癌細胞培養基中時,細胞增殖就會停止。作者希望這些有希望的結果和這種食物的抗腫瘤潛力將在體內模型中得到證實。
  • RIPK1剪切對抑制細胞凋亡和壞死起重要作用
    RIPK1剪切對抑制細胞凋亡和壞死起重要作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12 13:50:47 美國加州南舊金山基因技術公司Vishva M. Dixit和Kim Newton等研究人員近日合作取得一項成果。
  • J Cell Bio:王曉晨等揭示細胞自噬基因在凋亡細胞降解過程中的新功能
    cell,」的文章,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細胞自噬基因在凋亡細胞降解過程中的新功能。高等動物中凋亡細胞清除缺陷可導致炎症、免疫紊亂和神經退行性疾病。因此,研究凋亡細胞清除過程具有重要的意義。細胞自噬與凋亡細胞清除是兩個均高度依賴於溶酶體降解功能的生物學過程。吞噬細胞中細胞自噬缺陷是否會影響凋亡細胞清除?
  • Cell:細胞壞死狀凋亡分子機制
    專題:Cell專題來自哈佛醫學院細胞生物學系,麻省總醫院的華裔教授袁鈞英等研究人員在原necroptosis(necrosis + apoptosis,壞死狀凋亡)研究基礎上,發現了一個調控壞死狀凋亡的信號網絡,以及同時調控細胞凋亡和壞死狀凋亡的分子。
  • Cell Reports | Matthias Mann團隊新研究揭示凋亡Vs壞死性細胞...
    本文由景傑學術團隊原創解讀 細胞死亡(cell death)可表現為壞死(necrosis)和凋亡(apoptosis)。進一步對壞死刺激的ER- Golgi網絡分泌的常規細胞因子的系統檢測結果顯示:壞死早期常規分泌細胞因子顯著增加,壞死後期只檢測到少量常規細胞因子,而其細胞內水平和非常規因子的分泌在壞死前後期都無顯著變化,表明ER- Golgi網絡在壞死前期被激活,而在壞死後期被抑制(圖3)。
  • Moleculer Cell: IKK抑制RIPK1介導的細胞死亡效應機制研究
    TNF作用於細胞膜上的受體TNFR1從而引發一系列的細胞內信號轉導過程,從而引起細胞的炎性反應或者細胞死亡。在TNF信號通路中,轉錄因子NF-kB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正是NF-KB的激活導致的下遊一系列基因的表達使得細胞進入炎性狀態。在NF-kB上遊有一類起著調節作用的蛋白激酶複合體叫做IKK,它由三個蛋白亞基組成:IKKα,IKKβ,IKKγ。其中,IKKγ起著調節IKK複合體活性的作用。
  • Cancer Res:凋亡和壞死細胞藉助胞葬作用促進腫瘤進展
    除此之外,胞葬作用還會增強免疫抑制性細胞因子的釋放和白細胞的聚集,可以限制組織損傷,促進對凋亡細胞來源抗原的耐受性,維持正常的組織穩態。最近來自範德堡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在拉帕替尼治療後的HER2+乳腺腫瘤的殘留病中,胞葬作用能夠清除凋亡的腫瘤細胞,增加免疫抑制性細胞因子的產生和骨髓來源抑制細胞(MDSC)和調節性T細胞(Treg)的聚集並促進腫瘤細胞轉移。
  • .| Matthias Mann團隊新研究揭示凋亡Vs壞死性細胞死亡過程蛋白...
    本文由景傑學術團隊原創解讀 細胞死亡(cell death)可表現為壞死(necrosis)和凋亡(apoptosis)。進行TNF誘導的細胞凋亡和壞死性細胞上清液分析 2. 壞死性細胞中常規分泌的細胞因子的釋放明顯減少 蛋白組分析顯示與對照組相比,U937細胞壞死後期常規的細胞因子(含N端信號肽)分泌顯著下調,而非常規細胞因子分泌無顯著差異。
  • 凋亡細胞代謝物可充當組織信使
    凋亡細胞代謝物可充當組織信使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24 13:03:22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Kodi S. Ravichandran及其課題組的最新研究發現凋亡細胞釋放的代謝物可充當組織信使。
  • Dev Cell :細胞凋亡蛋白酶在突觸消除中的作用
    在該項工作中,他們發現細胞凋亡蛋白酶Caspase-3在NMJ的突觸後乙醯膽鹼受體(AChR)的聚集體(cluster)消散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首先,他們發現膽鹼能激動劑能夠引起肌肉細胞Caspase-3的局部激活,但不足以引起細胞凋亡,聚集素則抑制Caspase-3。進而,發現抑制或下調Caspase-3在培養細胞或小鼠中能穩定AChR聚集體。
  • 科學家發現靶向TRADD可以同時恢復細胞穩態並抑制細胞凋亡
    科學家發現靶向TRADD可以同時恢復細胞穩態並抑制細胞凋亡 北京時間2020年9月23日晚23時,美國哈佛醫學院袁鈞瑛課題組在Nature雜誌上發表了題為「Modulating TRADD to restore cellular homeostasis and inhibit apoptosis」的研究論文,通過對TRADD蛋白進行調節可以同時恢復細胞內穩態並抑制細胞凋亡。
  • Cell Death Dis:蛋白質泛素化調控細胞凋亡研究取得進展
    細胞凋亡是維持機體組織平衡的重要生物學過程,腫瘤細胞的抗凋亡現象是目前癌症治療領域中的主要障礙。在細胞凋亡過程中,caspase家族扮演著關鍵角色,其中caspase-8作為凋亡起始因子顯得尤為重要。HECTD3是近年來發現的一個新的E3泛素連接酶。
  • 雷公藤甲素幹預脊髓損傷模型Thy-YFP轉基因小鼠調節自噬及抑制細胞凋亡
    此外,雷公藤甲素能通過抑制星形膠質細胞增生、小膠質細胞活化和抑制炎症反應促進脊髓損傷修復。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對Thy-YFP轉基因小鼠脊髓損傷後細胞自噬和細胞凋亡的影響,探討雷公藤甲素對脊髓損傷的保護作用及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