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跟張先生商量著,北回歸線標誌塔從1986年建成後還沒去過,何不趁夏至日一起去爬山觀看一年一次的天文景觀「立杆不見影」,兩人一拍即合。早起,我去買菜順便買點蒸餃和黃皮果、蓮霧再帶上燕麥牛奶、大麥茶等到山上當午餐。從家門口乘17路公交車直達雞籠山,下車後路口只有雞籠山公墓標誌,一路走一路問,一路暴曬,走了近20分鐘的泥土路才見到此路標。
繼而看到北回歸線標誌風景區的山門,這一拐彎是兩個世界了,山道鋪設平攤,綠樹成蔭。
因今天是工作日,北回歸線標誌塔遊客不多,也就不急搶佔制高點,山上的空氣格外清新,悠哉悠哉吃起午餐來,蒸餃到山上還有熱度。
黃皮和蓮霧超級新鮮,清甜解渴又開胃。
蒸餃是在專賣店裡賣的現蒸的,很可口。
有豬肉玉米餡和豬肉香菇餡,肉和粗糧都齊了,在已大米為主食的汕頭,麵條和餃子只是一種調劑品,不受各地的食俗「冬至餃子,夏至麵條」的印象,我們是逢節必吃粿的。 今天吃餃子只是為了上山方便攜帶。
再來一張水果圖。
北回歸線標誌塔建於1986年,曾經是汕頭市的新八景之一,位於三浦山上毗鄰汕頭大學
吃法後提前10分鐘返回到塔下,就在各路人士準備迎接這一神聖時刻時——「立杆不見影」
眼看離北京時間12點差3分鐘,一陣烏雲撲面而來,驟然間雷鳴暴雨,場面變成了舉傘相擁,望雨興嘆,老天爺又跟我們開一個玩笑……
安慰的是有點收穫,在返程的路上採到幾棵含羞草,摘了兩盒野生的自然數芒果,芒果雖然纖維粗當很甜,是小時候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