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家造出世界最小的存儲 由一種二維材料製成
科學家造出世界最小的存儲 由一種二維材料製成 來源:快科技 • 2020-11-24 17:30:47 在科學家的努力下
-
科學家創造世界最小的原子存儲單元 利用單個原子的運動來存儲數據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德克薩斯大學的工程師們創造了有史以來最小的記憶存儲設備之一,由一種二維材料製成,橫截面面積只有一平方納米。這種被稱為 「原子電阻」的裝置是通過單個原子的運動來工作的,這將為具有難以置信的信息密度的更小的記憶系統鋪平道路。
-
迄今最小原子存儲單元面世
橫截面積僅一平方納米迄今最小原子存儲單元面世科技日報北京11月26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3日報導,美國科學家研製出了迄今最小的存儲設備,其橫截面積僅1平方納米,容量約為25兆比特/平方釐米,與目前的商用快閃記憶體設備相比,每層的存儲密度提高了100倍。研究人員表示,最新研究有助於科學家研製出更快、更小、更智能、更節能的晶片,應用於從消費電子到類腦計算機等多個領域。
-
IBM打造世界最小動畫片 人物由單個分子製成(圖)
IBM打造世界最小動畫片 人物由單個分子製成(圖) 這部電影由242幀大小只有 原題:IBM打造世界最小動畫片 人物由單個分子製成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5月1日報導,全球科技巨頭IBM今年早些時候利用一氧化碳分子打造出一部時長1分鐘的動畫片《男孩和他的原子》(A Boy and His Atom)。
-
世界上最小的磁鐵問世:僅原子大小
(原標題:世界上最小的磁鐵問世 有望成為未來計算機不可或缺的零件)
-
史上最小的記憶存儲設備之一,橫截面面積只有一平方納米
在科學家的努力下,已經造出了世界最小的存儲單元,其尺寸真的是小到讓人驚嘆。據外媒New Atlas報導,德克薩斯大學的工程師們創造了有史以來最小的記憶存儲設備之一,由一種二維材料製成,橫截面面積只有一平方納米。
-
重大科學突破:實現最小核磁共振成像,能對單個原子成像!
梨花女子大學基礎科學研究所量子納米科學中心(QNS)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世界上最小的核磁共振成像(MRI),取得了重大的科學突破。在與美國同事的國際合作中,科學家們用新技術來可視化單個原子的磁場。核磁共振成像作為診斷成像的一部分,在醫院中例行進行。核磁共振成像檢測的是人體中紡錘波的密度,紡錘波是電子和質子中的基本磁,傳統上,核磁共振掃描需要數十億個自旋。
-
世界上最小的存儲單元問世!
背景從「消費電子產品」到「大數據」再到「腦啟發計算」,一系列新興的科技都對晶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快、更小、更智能、更節能。在存儲器領域,科學家們正在探索各式各樣的新技術,以應對性能、尺寸、功耗以及智能化等方面的諸多挑戰。
-
橫截面積僅1平方納米 迄今最小原子存儲單元面世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6日電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3日報導,美國科學家研製出了迄今最小的存儲設備,其橫截面積僅1平方納米,容量約為25兆比特/平方釐米,與目前的商用快閃記憶體設備相比,每層的存儲密度提高了100倍。研究人員表示,最新研究有助於科學家研製出更快、更小、更智能、更節能的晶片,應用於從消費電子到類腦計算機等多個領域。研究人員稱,最新研究基於他們兩年前的研究成果。
-
橫截面積僅1平方納米,迄今最小原子存儲單元面世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6日電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3日報導,美國科學家研製出了迄今最小的存儲設備,其橫截面積僅研究人員表示,最新研究有助於科學家研製出更快、更小、更智能、更節能的晶片,應用於從消費電子到類腦計算機等多個領域。研究人員稱,最新研究基於他們兩年前的研究成果。當時,他們研製出了那時最纖薄的存儲設備——「atomristor」,其厚度僅為單個原子厚度。但要使存儲設備變得更小,橫截面積也要更小。因此,在最新研究中,他們將存儲器的橫截面積縮小到僅1平方納米。
-
世界最小電晶體問世:僅由7個原子構成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導,美國與澳大利亞科學家成功製造出世界上最小的電晶體——由7個原子在單晶矽表面構成的一個「量子點」,標誌著我們向計算能力的新時代邁出了重要一步。 量子點(quantum dot)是納米大小的發光晶體,有時也被稱為「人造原子」。雖然這個量子點非常小,長度只有十億分之四米,但卻是一臺功能健全的電子設備,也是世界上第一臺用原子故意造出來的電子設備。它不僅能用於調節和控制像商業電晶體這樣的設備的電流,而且標誌著我們向原子刻度小型化和超高速、超強大電腦新時代邁出的重要一步。
-
迄今最小原子存儲單元面世 橫截面積僅一平方納米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月23日報導,美國科學家研製出了迄今最小的存儲設備,其橫截面積僅1平方納米,容量約為25兆比特/平方釐米,與目前的商用快閃記憶體設備相比,每層的存儲密度提高了100倍。研究人員表示,最新研究有助於科學家研製出更快、更小、更智能、更節能的晶片,應用於從消費電子到類腦計算機等多個領域。研究人員稱,最新研究基於他們兩年前的研究成果。當時,他們研製出了那時最纖薄的存儲設備——「atomristor」,其厚度僅為單個原子厚度。但要使存儲設備變得更小,橫截面積也要更小。因此,在最新研究中,他們將存儲器的橫截面積縮小到僅1平方納米。
-
揭秘全球最小電影:放大1億倍的原子
IBM科學家日前宣布,他們採用宇宙中最小的元素之一原子製作出世界上最小的電影。這部獲得吉尼斯認證的電影名為《A Boy and His Atom》,採用數千個精確放置的原子製作了近250幀的定格動畫動作。
-
世界最小鑷子問世 可夾住單個病毒或分子
世界最小鑷子問世 可夾住單個病毒或分子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3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西班牙和澳大利亞科學家研製出世界上體積最小的鑷子,可夾起單個病毒或分子。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物理學家馬修-胡安表示這種裝置能夠為希望操作生物學樣本或者使用納米晶體建造微小結構的科學家帶去福音。他說:「據我所知,這是迄今為止製造的世界上體積最小的鑷子,允許科學家操作、掃描和移動病毒等非常微小的物體。」與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鑷子不同,這種鑷子利用高度聚焦的光束抓取和操作物體。
-
IBM利用磁共振對單個原子成像,未來用於量子計算機
7月2日消息,隨著我們的設備尺寸越來越小,越來越複雜,用來製造它們的材料也越來越複雜。這意味著我們必須仔細地開發設計新材料。不同的顯微技術,使科學家能夠看到細胞中的遺傳序列,原子力顯微鏡圖像的解析度甚至能達到原子級別。
-
將水強行壓縮,體積變小後會發生什麼?可能造出一顆星體!
將水強行壓縮,體積變小後會發生什麼?可能造出一顆星體!對每個生物來說,水是必不可少的一大資源,它在地球上的含量頗為豐富,佔據70%的面積,一個人每天要攝入足量的水,如果長時間沒有水的供應,身體平衡就會遭到破壞。
-
IBM成功用12個原子存儲信息
目前的硬碟容量已經達到海量般的4TB,但要存儲單獨一個比特(bit),也得大約100萬個原子才行,而來自IBM的科學家們在長達30年納米研究的基礎上,成功利用僅僅12個磁性原子就實現了信息的存儲。矽電晶體如今是越來越密集、高效、便宜,但是最基礎的物理局限使得這條路不可能一直走下去,要想繼續推動計算能力的快速提升,早晚得另尋他法。
-
美兩團隊分別開發出體積最小電晶體 和密度最大的存儲技術
第一個突破涉及到體積最小的電晶體,另外一個是密度最大的的數據存儲格式。第一個項目由匹茲堡大學Jeremy Levy所帶領的團隊實現,該團隊開發出世界上最微小的電晶體。他們都是絕緣體,但是這兩種材料夾在一起就能導電,可以在這兩種材料上面蝕刻出導線,一個電晶體的體積不過有少數幾個原子體積那麼小。這種新的原子大小的電晶體,可以使得下一代移動處理器擁有更加強大的處理能力。
-
世界最小電晶體問世:堪比一個分子
顯然非也,只不過是矽材料技術到了物理極限了,需要全新的突破。IBM率先公布7nm工藝晶片後,科學家們現在又造出了世界上最小的電晶體,只有區區一個分子那麼大。來自德國、日本、美國的一組科學家在砷化銦晶體襯底上,放置了一個酞菁分子,然後在周圍環繞了12個帶正電的銦原子,就得到了這個肉眼看不到的電晶體。
-
存儲百倍提升! IBM納米技術1比特12原子
IBM納米技術1比特12原子 葉子 發表於 2012-01-16 09:30:42 提到存儲,比特(bit)是最小的單位,然而一比特需要多少個原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