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創造世界最小的原子存儲單元 利用單個原子的運動來存儲數據

2020-11-24 cnBeta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德克薩斯大學的工程師們創造了有史以來最小的記憶存儲設備之一,由一種二維材料製成,橫截面面積只有一平方納米。這種被稱為 「原子電阻」的裝置是通過單個原子的運動來工作的,這將為具有難以置信的信息密度的更小的記憶系統鋪平道路。

這種新設備屬於一類新興的電子器件,稱為記憶電阻(Memristors),它使用電阻開關存儲數據。從本質上講,當某種材料暴露在一定的電壓下時,其電阻可以切換,變得更強或更弱。這種現象可用於將數據寫入設備,隨後可測量其相對電阻以「讀取」存儲的數據。

在這種情況下,這種電阻開關是通過單原子移入和移出納米級孔來處理的,這將改變材料的導電性。有關材料是二硫化鉬,儘管該團隊表示,這一概念也應該適用於一系列類似的材料。

「縮放的科學聖杯是下降到一個原子控制記憶功能的水平,這就是我們在新研究中完成的,」該研究的相應作者Deji Akinwande說。

該團隊表示,新裝置是有史以來最小的原子存儲器單元。二硫化鉬被製作成尺寸為1×1納米的薄片,厚度只有一個原子。如果要擴大規模,它可以用來製造每平方釐米約25TB的存儲容量的晶片,這比目前的快閃記憶體所能提供的容量高100倍左右。它運行所需的能量也更少。

「這項工作取得的成果為開發未來一代應用鋪平了道路......如超密集存儲、神經形態計算系統、射頻通信系統等。」美國陸軍研究辦公室項目經理Pani Varanasi說。

該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納米技術》雜誌上。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造出世界最小的存儲:利用單個原子、體積小到不可思議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在科學家的努力下,已經造出了世界最小的存儲單元,其尺寸真的是小到讓人驚嘆。據外媒New Atlas報導,德克薩斯大學的工程師們創造了有史以來最小的記憶存儲設備之一,由一種二維材料製成,橫截面面積只有一平方納米。
  • 迄今最小原子存儲單元面世
    橫截面積僅一平方納米迄今最小原子存儲單元面世科技日報北京11月26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3日報導,美國科學家研製出了迄今最小的存儲設備,其橫截面積僅1平方納米,容量約為25兆比特/平方釐米,與目前的商用快閃記憶體設備相比,每層的存儲密度提高了100倍。研究人員表示,最新研究有助於科學家研製出更快、更小、更智能、更節能的晶片,應用於從消費電子到類腦計算機等多個領域。
  • 科學家造出世界最小的存儲 由一種二維材料製成
    科學家造出世界最小的存儲 由一種二維材料製成 來源:快科技 • 2020-11-24 17:30:47 在科學家的努力下
  • 世界上最小的存儲單元問世!
    (圖片來源:日本東北大學)其中,憶阻器是近年來頗受關注的存儲領域的創新技術,這是一種具備記憶功能的非線性電阻。其阻值可通過控制電流變化來改變,如果把高阻值定義為「1」,低阻值定義為「0」,就可以實現數據存儲功能。
  • IBM成功在一顆原子中存儲數據:信用卡大小存儲iTunes所有3500萬首...
    ——獨立的原子,並演示在未來可能利用該磁體來存儲數據。而在這項研究成果公布之前,業界普遍認為分子是最小的數據存儲單元。為了更形象的說明這項研究成果的意義,你可以想像成這樣:一個原子存儲 1 bit,那麼不到一張信用卡大小的設備能夠完全存儲 iTunes 音樂庫中的所有 3500 萬首歌曲。目前該項目由 IBM 研究院艾曼登研究中心(IBM Research -Almaden)和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的團隊共同帶領。
  • IBM成功用12個原子存儲信息
    目前的硬碟容量已經達到海量般的4TB,但要存儲單獨一個比特(bit),也得大約100萬個原子才行,而來自IBM的科學家們在長達30年納米研究的基礎上,成功利用僅僅12個磁性原子就實現了信息的存儲。矽電晶體如今是越來越密集、高效、便宜,但是最基礎的物理局限使得這條路不可能一直走下去,要想繼續推動計算能力的快速提升,早晚得另尋他法。
  • 橫截面積僅1平方納米,迄今最小原子存儲單元面世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6日電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3日報導,美國科學家研製出了迄今最小的存儲設備,其橫截面積僅研究人員表示,最新研究有助於科學家研製出更快、更小、更智能、更節能的晶片,應用於從消費電子到類腦計算機等多個領域。研究人員稱,最新研究基於他們兩年前的研究成果。當時,他們研製出了那時最纖薄的存儲設備——「atomristor」,其厚度僅為單個原子厚度。但要使存儲設備變得更小,橫截面積也要更小。因此,在最新研究中,他們將存儲器的橫截面積縮小到僅1平方納米。
  • 存儲百倍提升! IBM納米技術1比特12原子
    IBM採用鐵原子磁矩的方向組合來存儲計算機語言中的0和1,也許大家會說了,為什麼不直接用鐵原子的磁矩方向代表0和1呢?這樣只需一個原子就可存儲1比特的信息,何須12個原子?微觀世界中的原子磁矩也是如此。因此才需要找到穩定的鐵原子磁矩的方向組合來存儲計算機語言中的0和1。
  • 橫截面積僅1平方納米 迄今最小原子存儲單元面世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6日電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3日報導,美國科學家研製出了迄今最小的存儲設備,其橫截面積僅1平方納米,容量約為25兆比特/平方釐米,與目前的商用快閃記憶體設備相比,每層的存儲密度提高了100倍。研究人員表示,最新研究有助於科學家研製出更快、更小、更智能、更節能的晶片,應用於從消費電子到類腦計算機等多個領域。研究人員稱,最新研究基於他們兩年前的研究成果。
  • 史上最小的記憶存儲設備之一,橫截面面積只有一平方納米
    在科學家的努力下,已經造出了世界最小的存儲單元,其尺寸真的是小到讓人驚嘆。據外媒New Atlas報導,德克薩斯大學的工程師們創造了有史以來最小的記憶存儲設備之一,由一種二維材料製成,橫截面面積只有一平方納米。
  • 迄今最小原子存儲單元面世 橫截面積僅一平方納米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月23日報導,美國科學家研製出了迄今最小的存儲設備,其橫截面積僅1平方納米,容量約為25兆比特/平方釐米,與目前的商用快閃記憶體設備相比,每層的存儲密度提高了100倍。研究人員表示,最新研究有助於科學家研製出更快、更小、更智能、更節能的晶片,應用於從消費電子到類腦計算機等多個領域。研究人員稱,最新研究基於他們兩年前的研究成果。當時,他們研製出了那時最纖薄的存儲設備——「atomristor」,其厚度僅為單個原子厚度。但要使存儲設備變得更小,橫截面積也要更小。因此,在最新研究中,他們將存儲器的橫截面積縮小到僅1平方納米。
  • 世界上最小的磁鐵問世:僅原子大小
    (原標題:世界上最小的磁鐵問世 有望成為未來計算機不可或缺的零件)
  • 原子數據存儲正在變為可能:用一張郵票就能存下人類所有著作
    視頻來源:《納米技術》(02:33) 如果「我們能按照我們想要的方式操縱原子,將原子特性發揮到底,會怎麼樣?」這是物理學家理察·費曼在1959年的一次演講中提到的關於原子的猜想。他預測,如果用原子存儲數據,整個「大英百科全書」都可以裝在一個針尖上。
  • 迄今最小原子存儲單元面世;釘釘對外發布【免費遷徙】計劃
    此外,釘釘官方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雙 11,釘釘開放平臺GMV 同比增長超過 600%。目前,釘釘開放平臺入駐的開發者超過 20 萬,合作的生態夥伴超過2000 家,其中超過30% 夥伴在加入釘釘生態後完成融資。
  • 揭秘全球最小電影:放大1億倍的原子
    IBM科學家日前宣布,他們採用宇宙中最小的元素之一原子製作出世界上最小的電影。這部獲得吉尼斯認證的電影名為《A Boy and His Atom》,採用數千個精確放置的原子製作了近250幀的定格動畫動作。
  • IBM利用磁共振對單個原子成像,未來用於量子計算機
    7月2日消息,隨著我們的設備尺寸越來越小,越來越複雜,用來製造它們的材料也越來越複雜。這意味著我們必須仔細地開發設計新材料。不同的顯微技術,使科學家能夠看到細胞中的遺傳序列,原子力顯微鏡圖像的解析度甚至能達到原子級別。
  • ...數據遭質疑,歐空局將主動回收太空垃圾,迄今最小原子存儲單元面世
    現在,一項新的實驗室研究表明,膽固醇可能會充當提供計程車服務的角色來幫助新冠病毒感染人類細胞。科學家從1948-2015年對中歐地區的樹木進行了長期的觀察,並進行樹木碳吸收的實驗研究對樹木衰老的相關影響。東亞內陸可能出現無法逆轉的乾熱氣候個國際團隊利用樹輪數據建立了過去的260年東亞內陸地區的氣溫和土壤水分變化資料庫,發現在過去20年中,東亞內陸地區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極端炎熱和乾燥的天氣。
  • 世界上最小的磁體誕生!IBM 實現在單原子上存儲位數據
    不過據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了解,最近,IBM加利福利亞州聖荷西研究院的納米科學家們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使得這個理想在將來成為了可能。在研究中,納米科學家們證明了在單個原子上讀取和寫入1 bit數據的能力,而目前的硬碟驅動器為了存儲這1 bit數據信息,則需要使用大概10萬到100萬個原子。
  • ​重大科學突破:實現最小核磁共振成像,能對單個原子成像!
    梨花女子大學基礎科學研究所量子納米科學中心(QNS)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世界上最小的核磁共振成像(MRI),取得了重大的科學突破。在與美國同事的國際合作中,科學家們用新技術來可視化單個原子的磁場。核磁共振成像作為診斷成像的一部分,在醫院中例行進行。核磁共振成像檢測的是人體中紡錘波的密度,紡錘波是電子和質子中的基本磁,傳統上,核磁共振掃描需要數十億個自旋。
  • 美國發現巨型神秘金屬塊;迄今最小原子存儲單元面世丨科技早新聞
    ●25日上午,2020世界5G大會·「5G與媒體業之變革變局」高峰論壇在廣州召開。論壇主辦單位科技日報社和中國外文局主要領導與會致辭。中國海油東方13-2海上氣田生產平臺。迄今最小原子存儲單元面世。圖源:物理學家組織網●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科學家研製出了迄今最小的存儲設備,其橫截面積僅1平方納米,容量約為25兆比特/平方釐米,與目前的商用快閃記憶體設備相比,每層的存儲密度提高了100倍。研究人員表示,最新研究有助於科學家研製出更快、更小、更智能、更節能的晶片。(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