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作家"講述中國在非洲的真實故事":貢獻受肯定

2021-01-21 中國新聞網

美國作家"講述中國在非洲的真實故事":貢獻受肯定

2012年09月07日 07:4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參與互動(0)

  中國在非洲,是一個全世界都在關注的熱點。中國到底在非洲做了什麼?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黛博拉·布羅蒂加姆在著作《龍的禮物——中國在非洲的真實故事》中作了翔實講述。有評價說,這本書徹底顛覆了「中國在非洲是一個輕率的捐贈者」觀點。該書中文版本中國開售之際,本報記者專訪了黛博拉·布羅蒂加姆教授。

  ①中非關係成媒體熱點

  問:《龍的禮物》英文版2009年出版了,中文版日前也與讀者見面,您怎麼看待這部作品?

  答:在過去幾十年間,中國在非洲的貿易、援助和投資增長引人關注,中國與非洲的關係成為世界上許多國家媒體的熱點新聞。例如,很多旅居澳大利亞的華人看到當地媒體的新聞報導後,非常想知道中國在非洲的真實情況。他們都知道上個世紀60、70年代,中國在非洲修建了著名的坦尚尼亞—尚比亞鐵路,從那以後,他們想了解更多中國在非洲的情況,中國與非洲的關係如何、中國的到來對非洲有何影響、有哪些幫助。我要講述中國在非洲的真實故事,便做起了中國在非洲情況的研究。我在非洲見到了很多中國人,聽到了很多有關中國的故事。中國公司把中國工人帶到非洲,現在非洲大地還有100萬中國農民在勞作。這是我親眼看到的,世界上應該有更多人相信這個事實。

  ②有助西方人認識中國

  問:您曾經寫過另外一本有關中國在非洲的著作——《中國援助與非洲發展:輸出綠色革命》。您為何對中國在非洲的故事如此感興趣?

  答:我曾經在中國香港、臺灣學習中文。1980年,我到中國大陸旅遊,在廣東到上海的火車上,遇到兩名獲得中國獎學金的非洲留學生,這是我對中國與非洲關係的最初了解。當時,我正在研究國際發展,包括中國發展、非洲發展,我帶著很多問題去了非洲,開始研究中國對非洲的援助。中國對非洲農業的援助有助於當地經濟發展嗎?中國是否要把中國的發展模式搬到非洲?當時,還沒有人研究中國在非洲的情況。直率地說,很多人都疑惑,我為什麼要研究這個課題。其實,我想向世界闡明,中國在非洲真正做了什麼、怎樣做的、有什麼影響,這些有助於西方人認識真正的中國。  

  問:為了寫這兩本書,您在非洲呆了多久?訪問了多少中國企業和中國人?

  答:我第一次到非洲是1983年,為了寫第一本書,在那裡呆了近兩年時間,採訪了無數中國公司和中國人。那本書主要寫了賴比瑞亞、獅子山和甘比亞三個國家的情況。1995年後,我關注中國與非洲的商務往來,主要呆在奈及利亞和模里西斯。2007年,我開始寫《龍的禮物》,我走訪了十幾個國家,包括坦尚尼亞、辛巴威、莫三比克和納米比亞等,還第一次到了衣索比亞。我採訪了超過100個在非洲工作和生活的中國人。在賴比瑞亞和尚比亞的市場裡和中國商人聊天;在坦尚尼亞、莫三比克和獅子山採訪中國援外醫生;在模里西斯、奈及利亞等國採訪工廠的華人老闆,還採訪了很多中國建築公司的負責人以及中國派駐非洲國家的大使。

  ③中國在非洲貢獻受到肯定

  問:中國企業在非洲做了很多事,您認為,中國企業對非洲人民最大的幫助是什麼?

  答:修建基礎設施對非洲人民幫助最大。非洲基礎設施極其落後,中國公司可以快速、低價地修建基礎設施,例如公路、橋梁、港口和電話網絡。很多世界銀行和非洲發展銀行的項目訂單被中國公司拿到。眾所周知,非洲各國的交通狀況都很糟糕,中國公司在衣索比亞和肯亞的城市修建城市環路有效地緩解了交通擁堵。製造業是中國公司新的興趣點,在衣索比亞、奈及利亞、尚比亞和埃及,中國公司投資建築材料、皮革加工、軋棉機械、食糖加工等初級工業,還有來自中國的投資者在非洲生產手套和鞋子等。

  問:在西方國家,有觀點認為,中國企業在非洲並不是要幫助非洲發展,而是中國需要非洲的資源,您看到的是這樣的嗎?

  答:中國不需要非洲的資源,相反,歐美國家需要。幫助非洲,是中國政府的外交政策,中國不是單純攫取資源,中國也在幫助非洲發展。非洲有54個國家,中國與其中很多國家關係很好。非洲人民希望自己的國家能夠得到投資和新技術,他們喜歡中國商品,乘車走的也是中國企業修建的公路。與此同時,中國公司的到來,也讓非洲人民緊張。現在是競爭全球化時代,非洲企業不具備實力,不能與中國競爭。非洲人民已經意識到,他們需要更好的技能,中國政府在非洲開設的技能培訓班就很受歡迎。針對非洲民眾的問卷調查也顯示,中國在非洲的貢獻是受到肯定的。記者 王丕屹 

相關焦點

  • 復興路上年終力作:跟著習主席走非洲 真實故事講述兄弟情誼
    50年猶如一本厚重的歷史紀念冊,每翻一頁,中非的故事也隨之不斷向觀眾展開。非洲(Africa)的英文首字母A和中國(China)的英文首字母C,始終貫穿於整個短片敘述中。通過這則不足3分鐘的視頻短片,觀眾可以在短時間內一起感受到中非50年來的兄弟情義。 視頻的旁白也正是由兩位來自中國和非洲的青年敘述,一人一句,極具帶入感,仿佛敘述中非故事的青年即是你我身邊的朋友。
  • 非洲中醫博士郭末用「望聞問切」講述中國故事
    上次來太匆忙了,這次專程來拜『祖師爺』,就是要好好學習一番,在以後的中醫推廣中,把『中國故事』講得更好。」郭末說。  孫思邈是我國隋唐時期偉大的醫藥學家,他所著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對中醫藥的傳承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被後人尊稱「藥王」。孫思邈提出的「大醫精誠」醫德標準,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中外從醫者,郭末就是其中之一。
  • 中國在非洲的真實故事
    美國學者黛博拉·布羅蒂加姆所著《龍的禮物——中國在非洲的真實故事》一書,深入介紹中國對非援助和經貿合作情況,認為中國自身發展的成功以及長期對非援助和經貿合作,使中國在非洲享有良好聲譽。總體看來,書中有如下觀點。   首先,中國是與西方截然不同的捐助者和戰略夥伴。中國對非援助與經貿合作在內容和標準方面均不同於西方。
  • 拉近距離 講述真實的中非故事——來自第四屆中非媒體合作論壇的...
    【特別關注】    拉近距離 講述真實的中非故事  ——來自第四屆中非媒體合作論壇的聲音  光明日報記者 李曾騤  「中非歷來是命運共同體。共同的歷史遭遇、共同的奮鬥歷程,讓中非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 「了解與講述當代中國故事很有意義」(海客談神州)
    在尊重作家、保持原意的基礎上,向讀者傳遞更多中國的社會文化生活信息。」此後,斯巴修本著精益求精的翻譯理念翻譯了莫言的長篇小說《紅高粱家族》,同樣好評如潮。第一次見到莫言本人時,斯巴修很激動。「他對我的翻譯作品表示了肯定和感謝,並鼓勵我把更多的中國文學和文化帶給阿爾巴尼亞讀者。」
  • 黑色燈塔講述了什麼故事 黑色燈塔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嗎
    《黑色燈塔》將定檔10月21日播出,這部劇以六個單元案件展開,圍繞社會現實,聚集熱點,融合了多種元素,那麼,《黑色燈塔》講述了什麼故事?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嗎?下面小編就來說說。《黑色燈塔》講述了什麼故事《黑色燈塔》講述了法院的實習生喬諾,在實習中看到法官面對罪犯抽絲剝繭揪出真兇的過程後,愛上這一職業,立志成為一名優秀法官的故事。剛剛大學畢業的喬諾,一個偶然的機會成為市法院的實習書記員。因為對工作的不了解而被法官質疑。
  • 不真實時代的真實故事,2018 Vol.2
    西蒙全程參與這本傳記的撰寫,向音樂作家Robert Hilburn打開心扉。過去3年間,作者採訪了西蒙的家人、朋友、同事,還有前妻、靈感繆斯等等,也記錄了西蒙的創作過程,他如何保證藝術的純粹性,不受名聲、婚姻、毒品、唱片公司等幹擾。
  • 華裔作家遊朝凱獲美國國家圖書獎小說獎,亞裔作家大放異彩
    這部小說以劇本的形式寫成,講述了一個名叫威利斯·吳(Willis Wu)的頗有抱負的演員在追求從「快遞員」或「沉默的追隨者」這樣的小角色中畢業的過程中,遭遇到了隨處可見的種族歧視和娛樂界殘酷的等級制度。評委們稱讚這部小說「極具創造力」,「時而引人發笑,時而讓人心碎」。遊朝凱在2007年被選為美國國家圖書基金會評選的5位35歲以下最值得期待的作家之一。
  • 紀錄片《握手非洲》講述最真情的中非友誼
    原標題:21天橫跨兩大洲,行程19000公裡,紀錄片《握手非洲》為您講述最真情的中非友誼!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非洲大陸是神秘而陌生的。這裡有人類之母「露西」,有壯美的吉力馬札羅山,有每年數以百萬計的動物大遷徙。
  • 朝三暮四、牛郎織女,你會用地道英語講述中國傳統故事嗎?
    朝三暮四、牛郎織女、造化弄人、過年的由來……這些耳熟能詳的中國傳統成語、故事,要怎麼用英語來講述?優美的中國故事,也是溝通中國和世界的橋梁。《功夫熊貓》《花木蘭》這樣的中國故事,經過好萊塢的重新演繹,不僅受到歐美觀眾的青睞,也讓中國觀眾感到似曾相識又驚豔新奇——原來,中國故事也可以講得這麼世界。學習英語、融入世界的同時,也需要知道自己文化的「根」在哪。
  • 專訪劉維佳:中國科幻作家群講述「火星上的中國故事」
    《中國火星紀事》主編劉維佳24日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講述中國科幻作家們筆下的「火星上的中國故事」。  「火星衝日,人類終於又一次對火星發起了全面衝擊。」劉維佳說,很多國家地區都想趁著火地距離變近發射無人科考飛船前往火星,最終,阿聯的「希望號」、中國的「天問一號」和美國的「毅力號」這三艘無人飛船成功升空,組成星際艦隊駛向火星。劉維佳。
  • 成都本土作家作品《杏的復仇》英文版榮登「美國好書榜」
    》英文版榮登2016年美國《圖書館雜誌》最佳推理小說榜,是登上該年度榜單的唯一一部中國作家的文學作品。「年度好書」是美國最權威的圖書排行榜之一,由專業團隊評選出來,類似中國圖書評論學會每年發布的「中國好書榜」,而《杏的復仇》榮登「年度好書」懸疑類榜單的TOP5。  據了解,《杏的復仇》英文版由聖馬丁出版公司於去年2月推出,該出版社是美國六大出版公司之一,東野圭吾的小說《嫌疑人X的獻身》正是通過該出版社走進了歐美讀者的視野,松鷹是這家著名出版公司迄今推出的第一位中國作家。
  • 專訪劉維佳:中國科幻作家群講述「火星上的中國故事」
    《中國火星紀事》主編劉維佳24日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講述中國科幻作家們筆下的「火星上的中國故事」。由八光分文化和新星出版社聯合出版的《中國火星紀事》一書於今年面市。劉維佳說,自從有了科幻小說,火星很快就成為太陽系中上演傳奇故事數量僅次於地球的偉大行星。而從科幻史上看,美國和新中國的科幻事業,都是從火星起步的。劉維佳說,美國歷史上被譽為「第一篇真正具有文學性的科幻小說」,就是1934年發表的《火星奧德賽》。而新中國第一篇完整意義上的科幻小說,就是鄭文光的《從地球到火星》。「真有殊途同歸之妙。
  • 《雄獅》印度真實故事感人至深 誠意大片受期待
    《雄獅》印度真實故事感人至深 誠意大片受期待 爸爸》的「印度神片」所特有的真實故事的力量令人動容,其所表現出的真摯情感引發了影迷們的強烈共鳴。 真人真事改編  印度故事再掀好評電影《雄獅》是繼《摔跤吧!爸爸》後又一由印度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同樣的紀實風格和包含深意的主題引發了觀眾的熱議。
  • 太空》將開播 講述中國航天故事
    太空》聚焦中國在探索外太空領域為世界作出的貢獻,講述航天科技進步和航天人不懈奮鬥的故事,向世界展示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王寶強、張雨綺、田亮、吳宣儀、朱正廷、陳鍇傑參與節目拍攝。  中宣部副秘書長趙奇指出,經過幾代航天人的接續奮鬥,我國航天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挑戰吧!
  • 非洲英語文學,養在深閨人未識
    非洲的庫切、戈迪默、索因卡、阿契貝、恩古吉、奧克瑞等都是非洲英語文學的代表作家,他們的作品在世界許多地方不但擁有廣大讀者,也引起了學者的密切關注。以奈及利亞著名作家欽努阿·阿契貝為例,他被稱為「非洲現代文學之父」,是非洲文學史上作品被翻譯得最多的作家。
  • 外國人講述中國抗疫故事《凱哥日記》中英文版新書發布分享會在渝...
    王凱從外國人的視角講述了中國抗擊疫情真實情況,並分享了他在重慶生活的所見所感。自2014年8月起,王凱與妻子王曉琳在重慶生活,就職於重慶外語學校,是重慶國際傳播中心的兼職審稿編輯。2020年上半年居家隔離的日子裡,他用日記詳細記錄了每天的生活日常。
  • 全媒派 | 中國故事出海:18個案例解析中國跨文化傳播創新|與非洲...
    當下,我國媒體在傳播觀念、傳播技巧、話語體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滯後性與劣勢,從國家傳播的角度看,需要從國際話語建構的角度探尋講述中國故事的新思路,即用他者聽得懂的方式講述他者想知道的中國故事。「新全球化」背景下,中國跨文化傳播在敘事方式上需要轉變,從聚焦當代中國如何在世界體系中崛起到側重講述中國如何與世界共同發展、推動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鑑。
  • 李政道之子李中清講述父親真實故事
    李政道之子李中清講述父親真實故事 2019年01月11日 17:06   來源:央視世界聽我說
  • 不真實時代的真實故事,2018 Vol.1
    5位勇敢的美國女飛行員的故事。(NPR)年度最佳兩次收穫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莎莉·菲爾德也是個天生的作家,她沒有找人代筆而是用自己真誠、清新的筆觸回顧往事,講述了只有好萊塢明星才知道的幕後故事,也探索了自己一生中的各種關係,尤其是和母親複雜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