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津培院士課題組:鍵能方法學創新與當代有機化學的理性發展
近日,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程津培教授課題組在化學頂級期刊《美國化學會志》(Journal of
-
鍵能領域的首篇Perspective | 南開程津培院士課題組JACS:鍵能方法學創新與當代有機化學的理性發展
來源 | 南開化學 編輯 | 化學加近日,南開大學化學學院程津培課題組在化學頂級期刊《美國化學會志》(JACS)上以《Recent Advances and Advisable Applications
-
鍵能領域首篇「前瞻性」文章由程津培院士課題組發表!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化學學院教授程津培課題組在化學頂級期刊《美國化學會志》(JACS)上以「鍵能方法學創新與當代有機化學的理性發展
-
程津培:填補中國化學鍵能研究空白
因為美國的考試內容並不是知識點,而是讓學生結合物理、有機化學的相關原理,在最短時間內解釋最新的科研課題是如何研究成功的。一個小時的時間,程津培只答出了4道題中的3道。從那一天開始,在美國西北大學的圖書館、實驗室,人們經常看到一個東方人的面孔。
-
清華南開推出國際最全化學鍵能資料庫
3月15日,清華大學與南開大學聯合發布化學鍵能資料庫「iBond 1.0」。該資料庫由清華大學基礎分子科學中心、南開大學元素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開發。據課題組負責人、中國科學院院士程津培透露,「iBond 1.0」是迄今為止國際上關於化學鍵能領域綜合度最高,收錄數目最多的大型資料庫。
-
新方法打破化學鍵能研究多年沉寂最新發現與創新
來源:科技日報沉寂多時的化學鍵能研究領域最近傳來新「聲音」。中科院院士、南開大學化學學院教授程津培課題組藉助當前熱點有機化學實驗,確定了可量化鍵能新數據指標,並得到驗證支持。日前,該研究成果在最新一期化學頂級期刊《美國化學會志》以「前瞻性」文章發表,這也是整個鍵能領域的首篇「前瞻性」文章,該研究同時還被JACS Spotlights作為「亮點研究」進行報導。據介紹,化學反應的本質是通過化學鍵的斷裂和再構實現鍵的重組,而鍵能就是表徵化學鍵強度的物理量,可以用鍵斷裂時所需的能量大小來衡量。
-
南開攜手清華大學推出國際最全化學鍵能資料庫
    中新網北京3月15日電 (記者 張道正 通訊員聶際慈)南開大學與清華大學15日聯合發布化學鍵能資料庫「iBond1.0」。發布當天課題組負責人、中國科學院院士程津培與南開大學副校長許京軍,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共同為之揭牌。
-
化學鍵能資料庫iBonD向全球免費開放
原標題:化學鍵能資料庫iBonD向全球免費開放 國際上首個網絡版化學鍵能資料庫iBonD正式上線。該資料庫是迄今為止國際上關於鍵能領域綜合度最高、收錄數目最多的大型資料庫,並免費向全球科研人員開放,同時支持PC端和移動端訪問。
-
探索新一代物質轉化的途徑:北大「有機合成化學與方法學」創新研究...
21世紀,合成化學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環境科學、材料科學和生命科學的發展對合成化學提出了高效、高選擇性及環境友好等更高要求,但現行的方法遠未達到這樣的理想境地,化學家尚需從理念、原理和方法上進行不斷的變革與創新。
-
化學鍵能資料庫iBonD在京發布
化學鍵能資料庫iBonD在京發布來源:中國科學報 2016-3-17 鍾華 3月15日,清華大學基礎分子科學中心和南開大學元素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程津培教授研究組在京發布了國際上首個涵蓋全面、數據可靠、使用快捷方便、專業權威的網絡版化學鍵能資料庫iBonD1.0版。
-
...100周年學術會議」暨「2020年中國科大有機化學學科建設研討會」
2020年11月6日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著名有機化學家和化學教育家、我國有機自由基化學奠基人、中國化學會物理有機化學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劉有成先生誕辰100他表示,劉有成先生為國家科技和教育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深切緬懷劉先生無私奉獻的可貴精神,希望大家以本次紀念活動為契機,深入思考,集思廣益,探討中國科大有機化學學科的未來建設和發展,共同推動有機化學學科更進一步。
-
中國發展網:南開等三所國際名校聯手破譯芳基碘催化烯烴不對稱轉化...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馬超 記者王敏報導 近日,南開大學程津培院士、薛小松副教授團隊與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美國科學院院士霍克教授、哈佛大學艾瑞克·雅各布森教授合作,在高價碘催化烯烴不對稱偕二氟化反應的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破譯了芳基碘催化烯烴不對稱轉化的手性控制機理。
-
大型有機物鍵能資料庫(iBonD)簡介
因此,表徵化學鍵強度的物理量--鍵能既是理解和調控化學反應最基本的定量判據,也是物理、生物、能源、材料、醫藥等相關領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參數。半個多世紀以來,隨著化學理論和研究手段的不斷進展,越來越多的鍵能數據被相繼報導,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化學和相關學科的發展。
-
合成創造美麗世界 有機化學學術會議在上科大舉行
這些都是當今有機化學與其他學科不斷交叉與融合的前沿方向。大會學術委員會主席、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丁奎嶺教授介紹,近年來,我國有機化學學科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不僅在科研人員人數上顯著增長,在科研成果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一批新穎結構的配體應用於系列有機化學反應的高效轉化,並不斷被國內外學者頻繁應用於研究工作或被企業應用於工業過程。
-
清華化工系張強課題組在鋰金屬負極骨架親鋰化學及材料設計領域的...
清華化工系張強課題組在鋰金屬負極骨架親鋰化學及材料設計領域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清華新聞網2月18日電 近期,清華大學化工系張強課題組在《科學進展》及《Research》上發表系列文章《摻雜碳材料親鋰性化學誘導鋰金屬均勻形核》(Lithiophilicity Chemistry of Heteroatom-Doped Carbon to Guide
-
香港理工大學蘇秋銘教授課題組招聘研究助理和博士後,有機化學方向
▎學術經緯/報導 課題組簡介 課題組的主要研究方向為有機合成和過渡金屬催化方法學。負責人蘇秋銘老師為香港理工大學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
-
清華大學/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鄭泉水院士課題組招聘博士後
進一步地,摩擦、磨損使得許多關鍵技術遇到發展瓶頸。 結構超滑指直接接觸的兩固體表面間,相對滑移時摩擦幾乎為零、磨損為零的狀態。這一現象為解決摩擦磨損問題帶來了革命性的機遇。自2008年以來,清華大學鄭泉水院士團隊在該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開創性成果,在國際頂級期刊(如Nature,Nautre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Physical Review Letters,PNAS)發表了20餘篇論文。鄭泉水院士曾兩次以第一獲獎人身份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04,2017),所指導的博士生中有三人獲得了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
清華大學張新榮:方法創新是質譜儀器發展的源泉
但是,質譜儀器也是相對而言在結構和功能上較為複雜的一類儀器裝置,在分析儀器小型化日益普遍的今天,質譜儀器相對光譜儀器、色譜儀器和電化學儀器小型化而言,發略顯緩慢。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質譜儀器需要在真空下工作,因此小型化比較困難。 目前,國際質譜研究工作者在質譜儀器小型化方面已有不少研究,尤其最近幾年,常壓敞開式離子源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質譜儀器小型化的進程。
-
馮小明院士:科研精神是創新,是責任,是家國情懷
坐得冷板凳,潛心磨一劍 「化學學科是實驗科學,研究成果就是要拿來做產品的,來不得半點虛假,一個數據不實,結果就可能失之千裡,所有數據都必須經得起檢驗」。馮小明說,做科研就得有家國情懷,要耐得寂寞,要敢於坐「冷板凳」。 馮小明所從事的是不對稱合成方法學及手性醫藥、農藥和具有生理活性化合物的合成研究。簡單而言,他研究的是催化劑,新型手性催化劑。
-
氮雜環磷氫化合物近十餘年的發展歷程
打開APP 氮雜環磷氫化合物近十餘年的發展歷程 知社學術圈 發表於 2021-01-14 17:18:17 近日,清華大學楊金東博士和程津培教授研究團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