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生物與科學倫理委員會(簡稱「綠會BASE」)2020年10月至11月部分工作進展總結如下。
1. 傳播與媒體採訪等
a. La7 - DiMartedi 電視節目採訪
https://www.la7.it/dimartedi/video/cina-prove-tecniche-di-quotidianita-post-covid-13-10-2020-344522
b. 2. Rai Radio 1 Famiglia廣播節目採訪
https://www.raiplayradio.it/audio/2020/10/FORMATO-FAMIGLIA-9061bb8d-6d34-4e76-a6a9-5c3d4722e407.html
c. Liberementi採訪
https://liberementilibri.com/2020/10/28/sara-matteo-il-lockdown-e-la-natura-che-si-ribella/
d. 綠會BASE秘書張薩拉·普拉託(Sara Platto)博士接受義大利心理學家Caruso 博士採訪,圍繞疫情封城「心理疫情」下的兒童管理。
2. 活動與科普講座
a. 線上參加第十八屆熱那亞科學節(Genoa Science Festival),與11所義大利學校學生對話,並回答關於(病毒)溢出、生物多樣性對疫情影響、野生生物貿易在疫病發展中的角色等等。
b. 聯合主辦了第十五屆基因組學(ICG-15)大會。並在ICG-15上:1)在「女性科學家」論壇作題為「COVID-19疫情對科學界女性的影響」;2)與華大基因聯合主辦了「生物多樣性和基因組學:生態文明時代下的生命科學」專題論壇。BASE秘書長主持該論壇,並作題為「生物多樣性喪失和COVID-19大流行病:蝙蝠在疾病起源與傳播中的作用」的大會主旨報告。
c. 在北京中科啟元學校舉行「蝙蝠:奇妙的飛行哺乳動物」科普知識講座。
d. 在2020年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公眾科學素質與生態文明建設專題論壇」青年分享環節作「架起人與動物的橋梁」和「推動變革的青年力量」兩場講座。
e. 在由科技部主辦的科普活動中,在湖北武漢新洲區作「關於狗狗的家庭安全」和「狗狗世界中的利瑪竇」兩場講座。
f. 參加Switch Asia委員會舉辦線上會議,了解項目參與詳情。
3. 學術研究
a. 完善北海獅論文數據和分析部分。
b. 撰寫論文《亞洲動物福利現狀》,收集查找資料。
c. 《COVID-19流行病的發展:起源、暴發、全球傳播》已正式發表於《生物化學和生物物理研究通訊》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06291X20320167
4. 項目申請
a. 籌備「新冠疫情時代下動物保護與福利」網絡分享會.
b. 制定Switch-Aisa項目申請框架,聯絡參與方。
6. 交流合作
a. 與華中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有關領導會面,商討對野生動物疫病監測進行屍檢、微生物學、組織病理學和遺傳學分析等方面的合作事宜。
整理/王巖青 審/
SY
【中國綠髮會生物與科學倫理委員會2020年10-11月工作進度報告】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生物與科學倫理委員會(簡稱「綠會BASE」)2020年10月至11月部分工作進展總結如下。
1. 傳播與媒體採訪等
a. La7 - DiMartedi 電視節目採訪
https://www.la7.it/dimartedi/video/cina-prove-tecniche-di-quotidianita-post-covid-13-10-2020-344522
b. 2. Rai Radio 1 Famiglia廣播節目採訪
https://www.raiplayradio.it/audio/2020/10/FORMATO-FAMIGLIA-9061bb8d-6d34-4e76-a6a9-5c3d4722e407.html
c. Liberementi採訪
https://liberementilibri.com/2020/10/28/sara-matteo-il-lockdown-e-la-natura-che-si-ribella/
d. 綠會BASE秘書張薩拉·普拉託(Sara Platto)博士接受義大利心理學家Caruso 博士採訪,圍繞疫情封城「心理疫情」下的兒童管理。
2. 活動與科普講座
a. 線上參加第十八屆熱那亞科學節(Genoa Science Festival),與11所義大利學校學生對話,並回答關於(病毒)溢出、生物多樣性對疫情影響、野生生物貿易在疫病發展中的角色等等。
b. 聯合主辦了第十五屆基因組學(ICG-15)大會。並在ICG-15上:1)在「女性科學家」論壇作題為「COVID-19疫情對科學界女性的影響」;2)與華大基因聯合主辦了「生物多樣性和基因組學:生態文明時代下的生命科學」專題論壇。BASE秘書長主持該論壇,並作題為「生物多樣性喪失和COVID-19大流行病:蝙蝠在疾病起源與傳播中的作用」的大會主旨報告。
c. 在北京中科啟元學校舉行「蝙蝠:奇妙的飛行哺乳動物」科普知識講座。
d. 在2020年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公眾科學素質與生態文明建設專題論壇」青年分享環節作「架起人與動物的橋梁」和「推動變革的青年力量」兩場講座。
e. 在由科技部主辦的科普活動中,在湖北武漢新洲區作「關於狗狗的家庭安全」和「狗狗世界中的利瑪竇」兩場講座。
f. 參加Switch Asia委員會舉辦線上會議,了解項目參與詳情。
3. 學術研究
a. 完善北海獅論文數據和分析部分。
b. 撰寫論文《亞洲動物福利現狀》,收集查找資料。
c. 《COVID-19流行病的發展:起源、暴發、全球傳播》已正式發表於《生物化學和生物物理研究通訊》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06291X20320167
4. 項目申請
a. 籌備「新冠疫情時代下動物保護與福利」網絡分享會.
b. 制定Switch-Aisa項目申請框架,聯絡參與方。
6. 交流合作
a. 與華中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有關領導會面,商討對野生動物疫病監測進行屍檢、微生物學、組織病理學和遺傳學分析等方面的合作事宜。
整理/王巖青 審/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