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髮會生物與科學倫理委員會2020年10-11月工作進度報告

2021-01-12 澎湃新聞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生物與科學倫理委員會(簡稱「綠會BASE」)2020年10月至11月部分工作進展總結如下。

1. 傳播與媒體採訪等

a. La7 - DiMartedi 電視節目採訪

https://www.la7.it/dimartedi/video/cina-prove-tecniche-di-quotidianita-post-covid-13-10-2020-344522

b. 2. Rai Radio 1 Famiglia廣播節目採訪

https://www.raiplayradio.it/audio/2020/10/FORMATO-FAMIGLIA-9061bb8d-6d34-4e76-a6a9-5c3d4722e407.html

c. Liberementi採訪

https://liberementilibri.com/2020/10/28/sara-matteo-il-lockdown-e-la-natura-che-si-ribella/

d. 綠會BASE秘書張薩拉·普拉託(Sara Platto)博士接受義大利心理學家Caruso 博士採訪,圍繞疫情封城「心理疫情」下的兒童管理。

 

2. 活動與科普講座

a. 線上參加第十八屆熱那亞科學節(Genoa Science Festival),與11所義大利學校學生對話,並回答關於(病毒)溢出、生物多樣性對疫情影響、野生生物貿易在疫病發展中的角色等等。

b. 聯合主辦了第十五屆基因組學(ICG-15)大會。並在ICG-15上:1)在「女性科學家」論壇作題為「COVID-19疫情對科學界女性的影響」;2)與華大基因聯合主辦了「生物多樣性和基因組學:生態文明時代下的生命科學」專題論壇。BASE秘書長主持該論壇,並作題為「生物多樣性喪失和COVID-19大流行病:蝙蝠在疾病起源與傳播中的作用」的大會主旨報告。

c. 在北京中科啟元學校舉行「蝙蝠:奇妙的飛行哺乳動物」科普知識講座。

d. 在2020年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公眾科學素質與生態文明建設專題論壇」青年分享環節作「架起人與動物的橋梁」和「推動變革的青年力量」兩場講座。

e. 在由科技部主辦的科普活動中,在湖北武漢新洲區作「關於狗狗的家庭安全」和「狗狗世界中的利瑪竇」兩場講座。

f. 參加Switch Asia委員會舉辦線上會議,了解項目參與詳情。

 

3. 學術研究

a. 完善北海獅論文數據和分析部分。

b. 撰寫論文《亞洲動物福利現狀》,收集查找資料。

c. 《COVID-19流行病的發展:起源、暴發、全球傳播》已正式發表於《生物化學和生物物理研究通訊》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06291X20320167 

 

4. 項目申請

a. 籌備「新冠疫情時代下動物保護與福利」網絡分享會.

b. 制定Switch-Aisa項目申請框架,聯絡參與方。

 

6. 交流合作

a. 與華中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有關領導會面,商討對野生動物疫病監測進行屍檢、微生物學、組織病理學和遺傳學分析等方面的合作事宜。

整理/王巖青  審/

SY

【中國綠髮會生物與科學倫理委員會2020年10-11月工作進度報告】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生物與科學倫理委員會(簡稱「綠會BASE」)2020年10月至11月部分工作進展總結如下。

1. 傳播與媒體採訪等

a. La7 - DiMartedi 電視節目採訪

https://www.la7.it/dimartedi/video/cina-prove-tecniche-di-quotidianita-post-covid-13-10-2020-344522

b. 2. Rai Radio 1 Famiglia廣播節目採訪

https://www.raiplayradio.it/audio/2020/10/FORMATO-FAMIGLIA-9061bb8d-6d34-4e76-a6a9-5c3d4722e407.html

c. Liberementi採訪

https://liberementilibri.com/2020/10/28/sara-matteo-il-lockdown-e-la-natura-che-si-ribella/

d. 綠會BASE秘書張薩拉·普拉託(Sara Platto)博士接受義大利心理學家Caruso 博士採訪,圍繞疫情封城「心理疫情」下的兒童管理。

 

2. 活動與科普講座

a. 線上參加第十八屆熱那亞科學節(Genoa Science Festival),與11所義大利學校學生對話,並回答關於(病毒)溢出、生物多樣性對疫情影響、野生生物貿易在疫病發展中的角色等等。

b. 聯合主辦了第十五屆基因組學(ICG-15)大會。並在ICG-15上:1)在「女性科學家」論壇作題為「COVID-19疫情對科學界女性的影響」;2)與華大基因聯合主辦了「生物多樣性和基因組學:生態文明時代下的生命科學」專題論壇。BASE秘書長主持該論壇,並作題為「生物多樣性喪失和COVID-19大流行病:蝙蝠在疾病起源與傳播中的作用」的大會主旨報告。

c. 在北京中科啟元學校舉行「蝙蝠:奇妙的飛行哺乳動物」科普知識講座。

d. 在2020年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公眾科學素質與生態文明建設專題論壇」青年分享環節作「架起人與動物的橋梁」和「推動變革的青年力量」兩場講座。

e. 在由科技部主辦的科普活動中,在湖北武漢新洲區作「關於狗狗的家庭安全」和「狗狗世界中的利瑪竇」兩場講座。

f. 參加Switch Asia委員會舉辦線上會議,了解項目參與詳情。

 

3. 學術研究

a. 完善北海獅論文數據和分析部分。

b. 撰寫論文《亞洲動物福利現狀》,收集查找資料。

c. 《COVID-19流行病的發展:起源、暴發、全球傳播》已正式發表於《生物化學和生物物理研究通訊》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06291X20320167 

 

4. 項目申請

a. 籌備「新冠疫情時代下動物保護與福利」網絡分享會.

b. 制定Switch-Aisa項目申請框架,聯絡參與方。

 

6. 交流合作

a. 與華中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有關領導會面,商討對野生動物疫病監測進行屍檢、微生物學、組織病理學和遺傳學分析等方面的合作事宜。

整理/王巖青  審/SY

相關焦點

  • 史海鉤沉(序篇):2020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致敬中國綠髮會前輩
    史海鉤沉(序篇):2020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致敬中國綠髮會前輩 2020-05-25 10: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倫理委員會建設與倫理審查專題論壇成功召開
    倫理委員會建設與倫理審查專題論壇成功召開 2020-11-10 16: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20年科技周科學講堂:海豚的聲音世界 中國綠髮會外國專家代表主講
    8月23日-29日,由科技部、中央宣傳部、衛生健康委和中國科協共同主辦的2020年全國科技活動周在京舉行。作為全國一級學會,教育與科學傳播是中國綠髮會的使命之一——「讓科學服務大眾」的重要工作內容。8月26日,中國綠髮會生物與倫理科學委員會(BASE) 秘書長及野生動物救護專家組首席科學家薩拉·普拉託(Sara Platto)博士應邀在北京天文館為學生們帶來題為《海豚的聲音世界是什麼樣》的科普知識講座。薩拉博士從自己的童年經歷談起,當她年幼時便立志成為一名「動物醫生」。儘管當時沒有得到家人的理解,以及在求學路上經歷了許多挫折與挑戰。
  • 中國綠髮會副秘書長新任IUCN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熊昱彤女士近日新任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下屬教育及傳播委員會CEC的委員。加入中國綠髮會後,更是將媒體的傳播經驗運用於生態文明、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傳播與溝通。
  •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成立生物與醫學倫理委員會
    對於此類挑戰學術道德倫理底線,嚴重違反中國相關法規的事件,也引起了中山大學新華學院(以下簡稱「學校」)領導的密切關注和高度重視,因學校開設有醫學、生物醫學類專業,擁有人數眾多的醫學生和醫學專業教師,學校領導在2019年春季開學初,即開始部署設立倫理委員會、加強師生倫理教育等工作。
  • 中國補全科研倫理重要一環: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將組建
    (圖片來源:壹圖網)經濟觀察網 記者 宋笛 中國正在補全科技倫理體系的關鍵一環。7月24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組建方案》。會議指出,科技倫理是科技活動必須遵守的價值準則。
  • 倫理委員會建設與倫理審查專題論壇在西安交通大學成功召開
    中國教育在線陝西站訊  11月9日,由陝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指導,《中國醫學倫理學》雜誌、中國衛生法學會、人民衛生出版社有限公司、健康報社、醫師報社、中國家庭報社等聯合主辦,西安交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西安交通大學全球健康研究院、哈爾濱醫科大學人文學院等聯合承辦,濰坊醫學院、陝西中醫藥大學人文管理學院
  • 人類基因編輯研究報告全球發布 提出科學、倫理與監管基本原則
    美國華盛頓時間2月14日11點(北京時間2月15日0點),人類基因編輯研究委員會正式就人類基因編輯的科學技術、倫理與監管向全世界發布研究報告。報告將人類基因編輯分為基礎研究、體細胞、生殖細胞/胚胎基因編輯三大部分,分別就這三方面的科學問題、倫理問題以及監管問題進行了討論並提出相關原則。
  • 中國綠髮會資助出版《領導幹部生物多樣性知識讀本》
    科學研究和生物多樣性的主流化,是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作為全國一級學會的重要工作領域。2012年4月,中國綠髮會資助的《領導幹部生物多樣性知識讀本》(以下簡稱《讀本》)由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是針對領導幹部的科普讀物。
  • 「典贊·2020科普中國」成功舉辦|中國科協發文感謝中國綠髮會的...
    近日,中國科協部門發文感謝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綠色發展基金會對「典贊·2020科普中國」活動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對中國綠髮會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表示崇高的敬意。「典贊·科普中國」是由中國科協牽頭主辦的—項年度盤點活動,自2015年來已經連續舉辦5屆,旨在宣傳年度科學傳播典範,受到社會各界一致認可。今年的典贊活動首次由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實施工作辦公室成員單位、中國公眾科學素質促進聯合體成員、全國學會、省級科協推薦參評年度科普人物和作品。截止10月底,共有197家單位參與推薦,收到參評項目1006項,是去年的近兩倍,數量和質量均是歷年之冠。
  • 2020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環境論壇邀周晉峰分享「生物多樣性與生態...
    2020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環境論壇——「生物多樣性衰減與生物安全:從全球景觀到中國經歷」擬定於10月24-25日在江蘇南京召開。中國綠髮會秘書長受邀參加,並將以「生物多樣性與生態文明」為主題進行分享。本次報告主要包括兩部分內容,對生態文明的研究思考以及生物多樣性相關問題。
  • 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第八次會議將於2021...
    中國綠髮會國際部近日收到了來自「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平臺」(IPBES)的通知,了解到:IPBES全體大會第八次會議(IPBES-8)將於2021年6月14日至24日在線舉辦。為了推動全球環境治理,現將相關信息分享如下。
  • 中國綠髮會加入「一帶一路」生命科技促進聯盟
    中國綠髮會加入「一帶一路」生命科技促進聯盟 2019-11-28 0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中國渤海遼東灣斑海豹種群數量科學監測圓滿完成
    2020年中國渤海遼東灣斑海豹種群數量科學監測圓滿完成 2020-04-01 10: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基因編輯嬰兒」涉嫌嚴重違背醫學倫理、學術倫理
    26日,有媒體報導《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引發公眾對該項研究的安全性與倫理性的熱議。國家衛健委高度重視,立即要求廣東省衛健委認真調查核實,本著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和科學原則,依法依規處理,並及時向社會公開結果。
  • 上海交通大學成立科技倫理委員會
    2020年6月1日,上海交通大學科技倫理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科技倫理委員會2020年度第一次全體會議在閔行校區舉行。會上,黨委常委、副校長毛軍發院士宣讀了《上海交通大學關於組建科技倫理委員會的通知》和《上海交通大學關於印發科技倫理委員會章程(試行)的通知》,並宣布上海交通大學科技倫理委員會成立。
  • 肖青:生物多樣性,應該成為我們的一項重要「行為準則」|中國綠髮會...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前言:中國綠髮會主辦的第二屆「艾雅康世界愛鳥節」圓滿舉辦,中國綠髮會副秘書長肖青為活動致閉幕詞。綠會小編將現場的演講稿分享如下。生物多樣性,應該成為我們的一項重要「行為準則」首先,我謹代表中國綠髮會,感謝各位領導和嘉賓在中國綠髮會鳥類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院艾雅康院長的精心組織和熱情邀請下,蒞臨現場,對本屆愛鳥節給與大力支持,也感謝前面幾位專家代表的精彩發言,收穫很多。在今年的愛鳥節上,專門設立一個鳥類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主流化的論壇,我認為是非常好,也非常有必要的。
  • 中國工程院院士盧耀如先生領銜指導中國綠髮會羅布泊科考
    9月15日,國際著名工程地質、水文地質與環境地質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盧耀如先生在詳細了解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中國綠髮會)目前正在積極籌備的十年羅布泊科學考察項目後,接受擔任該科學考察項目的科學顧問,負責指導羅布泊科考活動。
  • 2020年11月丨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月報速遞
    第七屆全國智能製造學術會議(NCIM』2020) 在廈門成功召開11月6-9日,由學會主辦、CAAI智能製造專業委員會和華僑大學聯合承辦的「第七屆全國智能製造學術會議」(NCIM』2020)在福建省廈門市召開。
  • 志願者:建議科普研學活動禁看野生動物表演|中國綠髮會2020年...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編者按:近日,中國綠髮會徵集到關於科普研學活動禁看野生動物表演的建議,建議中指出讓孩子們觀看動物表演是與研學意義相違背的,並且存在安全隱患,提出禁看動物表演是與國際接軌,符合生態文明建設理念的,並給出在研學活動禁看動物表演的具體建議,詳見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