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模型揭示:餐館是感染新冠「熱點」場所

2020-11-12 西安鐵檢

來源:中國科學報





在世界各地的城市中,餐館、咖啡館和健身房等人群聚集的地區通常會出現病毒暴發。

現在,利用手機數據繪製的人群活動地圖表明,美國城市中大多數新冠感染可能都與這些場所相關。這一11月10日發表於《自然》的新模型,同時發現減少場館佔用率可顯著降低感染人數。

為了預測人們的活動如何影響病毒傳播,研究小組將手機應用程式中的匿名位置數據輸入到一個簡單的可估計疾病傳播速度的流行病學模型中。位置數據由科羅拉多州丹佛市的SafeGraph公司收集,這些數據來自芝加哥、紐約、費城等美國10個最大的城市。數據描繪了從3月開始的兩個月裡,上述城市中居民進出57000個街區到餐館、教堂、健身房、酒店、汽車商店和體育用品商店等地點的地圖。

當研究小組將該模型預測的3月8日至4月15日芝加哥居民區感染人數,與一個月後在這些社區正式記錄的感染人數進行比較時,他們發現,該模型準確地預測了確診病例數。

「我們能夠準確估計每天每小時1億人之間的接觸網絡。」研究小組成員Jure Leskovec說。

然後,研究小組使用該模型模擬不同的場景,比如在保持其他場所關閉的同時,重新開放一些場館。他們發現,開放餐館時感染人數增加最多,其次是健身房、咖啡館、酒店和汽車旅館。如果將上述所有場館都開放,模型預測會有330萬個新增感染病例。但如果將上述場所的空間佔有率限制在30%,可使新增感染人數減少到110萬;如果空間佔有率限制在20%,新增感染病例將減少80%以上,為65萬例左右。

英國牛津大學流行病學家Christopher Dye表示,該流動模型還需要用真實數據加以驗證。「這是一個有待驗證的流行病學假說。但這無疑是非常值得去檢驗的假說。」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923-3

(原標題 新模型揭示餐館是感染新冠「熱點」場所)

相關焦點

  • 新模型揭示餐館是感染新冠「熱點」場所
    在世界各地的城市中,餐館、咖啡館和健身房等人群聚集的地區通常會出現病毒暴發。現在,利用手機數據繪製的人群活動地圖表明,美國城市中大多數新冠感染可能都與這些場所相關。這一11月10日發表於《自然》的新模型,同時發現減少場館佔用率可顯著降低感染人數。
  • 新模型揭示,餐館是感染新冠病毒「熱點」場所
    在世界各地的城市中,餐館、咖啡館和健身房等人群聚集的地區通常會出現病毒暴發。現在,利用手機數據繪製的人群活動地圖表明,美國城市中大多數新冠感染可能都與這些場所相關。這一11月10日發表於《自然》的新模型,同時發現減少場館佔用率可顯著降低感染人數。
  • 新研究揭示新冠傳播風險最高活動場所
    據紐約郵報報導,根據周二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餐廳、健身房、酒店和宗教場所等10%的場所可能會造成80%的感染。研究人員追蹤人們到餐館、咖啡館、雜貨店、健身房和酒店,以及醫生辦公室和禮拜場所的活動,同時觀察他們所在地區的新冠病毒數量。研究稱:「平均而言,在整個大都市地區,提供全方位服務的餐館、健身房、酒店、咖啡館、宗教組織和服務有限的餐館在重新開業時,預計感染增加的幅度最大。」萊斯科維奇補充說,基於這個研究模型,感染的發生非常不均衡。
  • 美預測新冠病毒傳播高風險場所
    科技日報北京11月11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雜誌10日發表了一項根據美國大數據開展的流行病學建模研究,結果顯示,重新開放餐館、健身房、咖啡館和酒店會帶來最大的新冠病毒傳播風險。模型顯示,降低這些場館的使用率,或能讓預測的感染人數大幅降低。
  • 研究表明:全美這些場所最易感染新冠
    華輿訊 據維加斯新聞報報導 一項新的模型研究表明,在全美大城市中,大部分新冠肺炎感染者該模型還發現新冠病毒感染中存在嚴重的種族和社會經濟不平等現象。研究人員檢查了每個地區的新冠病例數,並仔細研究了人們去過某些非住宅地點或「目標場所」的頻率。這些場所包括雜貨店、健身中心、咖啡館和小吃店、醫院、宗教場所、酒店和汽車旅館以及提供全服務的餐廳。
  • 《自然》論文:餐館健身房咖啡館酒店的新冠病毒傳播風險最高
    中新網北京11月11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流行病學研究論文稱,一項根據美國數據開展的建模研究顯示,重新開放餐館、健身房、咖啡館和酒店會帶來最大的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傳播風險。
  • 康乃狄克州研究發現:餐館是新冠集群的主要來源
    【僑報網報導】新冠病例在康乃狄克州激增,該州80%的人口目前處於「紅色預警」狀態。現在,該州衛生廳發布了一項關於新冠在何處傳播的研究結果。據WABC報導,衛生官員正在跟蹤「與流行病相關的群集」,然後根據接觸程度對它們進行分類,餐館、工作場所、家庭和宗教場所排名前四。有關官員說,餐館已成為頭號傳播者,幾乎所有這些病例都發生在餐館工作人員中。值得注意的是,這份報告沒有包括醫療保健機構和高等教育機構。
  • 研究人員製作新模型:展示最易感染COVID-19的地方
    據外媒報導,新冠病毒正在美國和歐洲以驚人的速度傳播,這是這些地區迄今為止從未經歷過的冬季疫情。美國每天都在打破記錄,感染人數剛剛超過13萬。一些歐洲國家也報告了創紀錄的數字,一些國家實施了新的限制和更有限的封鎖以此來控制感染率。自10月底以來,全球平均每天新增新冠肺炎病例超過50萬例,11月6日更是高達65萬例。無論當地採取何種措施,結果在幾周內都不會展示出來。
  • 美國首例新冠「二次感染」病例揭示了什麼
    美國首例新冠「二次感染」病例揭示了什麼海洋英國《柳葉刀·傳染病》雜誌12日刊發有關美國首例確認「二次感染」新冠病例的研究報告,顯示新冠患者康復後仍有可能再次受感染且症狀有可能更嚴重。研究人員指出,目前科學界對人體感染新冠病毒後免疫狀況仍有不少未知,建議民眾繼續重視防疫。不少專家學者認為,「二次感染」病例表明,依靠消極抗疫以實現「群體免疫」的策略行不通。【全球發現5例】報告研究的病例是一名25歲的美國男性患者,來自內華達州沃肖縣,48天內感染兩種不同新冠病毒毒株。
  • 全球抗疫:多國感染變異新冠病毒患者增加 美國8個州至少63人感染
    8個州發現感染變異新冠病毒的患者,截至目前,全美範圍內至少有63人感染變異新冠病毒。默克爾當天指出,德國的疫情形勢持續嚴峻,醫療系統正瀕臨負荷極限,而變異新冠病毒的傳播更是加重了人們的擔憂。3法國馬賽一家族21人感染變異病毒當地時間9日,法國羅訥河口省宣布,首府馬賽8日發現一起新冠變異病毒聚集性感染。根據通報,一個家族裡的21人確診感染變異病毒。
  • 國際航協:飛機比公交地鐵及餐館感染新冠病毒風險更低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全球數百萬架次航班的飛行過程中,幾乎沒有確診病例被懷疑是在機艙內感染的。國際航協認為,數據已顯示,與其他公共室內環境相比,如火車、公共汽車、餐館和工作場所,機艙內病毒傳播的風險低。已公布的病例表明,上述公共環境中的風險更高。飛機得益於極高的空氣交換率和HEPA過濾器,可過濾99.99%以上的所有顆粒,包括病毒。
  • 研究稱氣溶膠中檢測到新冠病毒遺傳物質 能否感染尚未評估
    (抗擊新冠肺炎)研究稱氣溶膠中檢測到新冠病毒遺傳物質 能否感染尚未評估中新社北京4月27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學術期刊《自然》27日發表一項最新研究稱,研究者通過對武漢兩家醫院和部分公共區域的環境監測,揭示了存在空氣傳播新冠病毒
  • 新冠病毒原子圖曝光:低溫電子顯微鏡助力研製疫苗
    (圖像源自新聞視頻截圖)2月19日,美國科學家團隊宣布,通過低溫電子顯微鏡成像+冷凍電鏡(cryo-EM)技術,創建了首個新冠病毒附著並感染人類細胞部分的該研究團隊已向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發送了新冠病毒S蛋白高清結構圖片,包括中國的許多團體,這將有助於中國疫苗的研發。該模型結構還能夠幫助科學家開發新蛋白,結合到刺突的不同部位,阻止其發揮功能,治療已經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患者。
  • 實驗告訴你,新冠病毒在餐館中傳播的速度到底有多快
    近來全球新冠病毒傳播仍處於上升趨勢,但相較於之前的狀態增速有所放緩,各個國家也紛紛針對病毒的各項機能展開實驗。據《鏡報》5月22日最新消息,日本最近在一個黑光實驗中完美地向我們展示了新冠病毒在餐館的傳播速度有多快。日本的這項實驗在日本公共廣播機構NHK的協助下展開。
  • 【前沿進展】孫強/黃紅豔團隊合作揭示D614G突變增強新冠病毒感染...
    【前沿進展】孫強/黃紅豔團隊合作揭示D614G突變增強新冠病毒感染能力新機制 2020-12-01 15: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技前沿】遊富平/王祥喜/秦川合作揭示新冠病毒感染誘發抗細菌...
    已有研究表明,SARS-CoV-2感染過程中天然免疫很可能處於一種失調紊亂的狀態【4,5,6】。因此,研究SARS-CoV-2感染過程中天然免疫的異常變化對於尋找COVID-19治療靶點,抗擊新冠疫情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 IgM陽性一定是感染了新冠病毒嗎?這個你一定要知道!│熱點聚焦
    由此可見,抗體的檢測可以有效地彌補核酸檢測漏檢的風險,發揮其在新型冠狀肺炎(COVID-19)的及時診治及防控中的作用。 那麼,抗體檢測可否完全取代核酸檢測? 不能!因為感染可存在「窗口期」,且新冠病毒感染的「窗口期」一般是14天。
  • 這個器官或是新冠病毒感染的「毒庫」
    研究團隊認為,鼻子裡面的兩種細胞或是新冠病毒的初次感染場所,而且這兩類細胞很有可能是新冠病毒實現高效人傳人的病毒存儲庫。(網絡配圖)該團隊在分析了人類細胞圖譜聯盟等資料庫的健康人組織的單細胞RNA測序數據之後,首次發現:新冠病毒進入細胞所需的受體蛋白ACE2和必需的蛋白酶TMPRSS2,在鼻子的杯狀細胞(分泌細胞)和纖毛細胞中同時高表達。
  • 新研究揭示非住院新冠患者感染6個月後仍會產生「強大的」T細胞反應
    據外媒BGR報導,一項關鍵的新冠免疫研究出爐,揭示了關於COVID-19倖存者可以期待的令人鼓舞的消息。研究COVID-19免疫力的科學家已經確定,在經歷過無症狀和輕症且不需要住院治療的新冠患者中,可以檢測到對新冠病毒有著強大細胞記憶的T細胞反應至少能持續6個月。
  • 印尼新冠肺炎病例新增7751例 首都雅加達實施宵禁
    人民網雅加達12月19日電 (記者張杰)印尼政府新冠肺炎疫情官方網站12月19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印尼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已達657948例,當日新增7751例。截至當日,共有536269名患者被治癒,死亡19659例。過去24小時,新增治癒患者4265人,新增死亡14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