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報網報導】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美國大城市的大多數新冠肺炎病例都是由幾種類型的地方引起的。
據紐約郵報報導,根據周二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餐廳、健身房、酒店和宗教場所等10%的場所可能會造成80%的感染。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該研究的合著者、史丹福大學教授萊斯科維奇(Jure Leskovec)在該研究的媒體發布會上說:「這些地方空間更小,更擁擠,人們在那裡的時間更長。」
萊斯科維奇教授表示,將這些機構的客流容量降低到20%,可以減少80%的傳播。
來自西北大學和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對來自10個主要城市的9800萬美國人的手機數據進行了分析,這些城市包括紐約、費城、華盛頓特區、洛杉磯、芝加哥和休斯頓。
研究人員追蹤人們到餐館、咖啡館、雜貨店、健身房和酒店,以及醫生辦公室和禮拜場所的活動,同時觀察他們所在地區的新冠病毒數量。
研究稱:「平均而言,在整個大都市地區,提供全方位服務的餐館、健身房、酒店、咖啡館、宗教組織和服務有限的餐館在重新開業時,預計感染增加的幅度最大。」
萊斯科維奇補充說,基於這個研究模型,感染的發生非常不均衡。
研究表明,低收入地區的居民受害最嚴重。這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可供居民使用的這些場所越來越少,所以這些場所變得更加擁擠。萊斯科維奇說:「我們的模型預測,低收入人群逛一次雜貨店的危險程度是高收入人群的兩倍。這是因為低收入人群光顧的雜貨店平均每平方英尺多出60%的人,而他們在那裡停留的時間要長17%。」
據悉,這項研究並沒有追蹤人們到潛在人口眾多的地方的數據,比如學校、監獄和療養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