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SpaceX的星鏈合作,微軟Azure要「上天」

2020-10-22 三易生活

10月19日,「鋼鐵俠」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第14批60顆「星鏈」衛星,搭乘獵鷹9號火箭從美國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這也標誌著此前曾被馬斯克多次提及的星鏈網絡或即將開啟公測,並且衛星網際網路這張「大餅」也終於要圓上了。

然而即便目前SpaceX的融資情況良好,可星鏈網絡數百億美元級的投資顯然並不是個小數目,在有著銥星公司前車之鑑的情況下,SpaceX無疑也需要尋找盟友。日前微軟方面宣布,將與SpaceX及其他公司合作,將雲計算帶入「最終領域」。據悉,這項名為「Azure Space」的計劃,將利用低軌道太空飛行器和傳統衛星的聯合服務,在Azure上提供無所不在的Internet連接,更好的將太空產業與雲計算連接起來。

微軟Azure全球副總裁Tom Keane對此表示,「將雲服務推向太空的行動,將是網際網路的一次巨大飛躍」。根據官方公布的信息顯示,微軟方面已經召集了由著名太空行業專家所組成的團隊,並與一流的產品工程師和科學家共同構建滿足太空需求的雲計算能力。


其實簡單來說,就是Azure Space將通過SpaceX的星鏈網絡,向全球公共和私營部門提供現場部署資產和雲資源之間的衛星連接。並且為了Azure Space計劃能夠順利實施,微軟方面還打造了名為Modular Data Center(模塊化數據中心,下文簡稱為MDC)的地面衛星站。其外觀類似於標準貨櫃,內部的Azure堆棧中心體系結構被包裹在抗震外殼中,並且還內置了完整的循環系統。

這樣的設計,也就保證了MDC能夠運行在各種惡劣的環境下。事實上有觀點認為,MDC之所以被設計成這樣,也正是為了滿足客戶在基礎設施較為薄弱的地區同樣能夠部署雲業務。要知道目前在全球部分區域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依舊不高,並且這些地區往往通信速度慢、網絡中斷頻繁,再加上一些自然條件的影響,也意味著在這些地區往往很難使用雲服務。

微軟Azure全球業務經理Bill Karagounis對此表示,「MDC可通過將Azure引入這些環境來解決該問題,並提供最接近需要它們的數據中心規模計算資源」。由於MDC自身的特性,配合其中數據中心所提供的計算或存儲能力,以及Azure Stack Hub架構,也使得其足以應付絕大多數惡劣環境的挑戰。


事實上在經過了多年的高速發展之後,如今全球的雲計算市場其實已經進入了一個相對平穩的階段,包括亞馬遜AWS、微軟Azure、阿里雲AliCloud,以及谷歌Google Cloud基本也分割了全球這一市場的絕大多數用戶需求。隨著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建設相對完備的亞太、歐美,以及澳新市場被上述幾家巨頭「瓜分」後,他們同樣也要找到新的業務增長點,因此需要尋找「下一個十億級市場」的同樣也有這些企業。

更何況,目前納德拉領導之下的微軟之所以能夠完成華麗的轉身,外界認為最為核心的功臣正是雲計算業務。然而從微軟方面公布的2020財年第四財季財報數據顯示,儘管「吃到了」疫情的「紅利」,使得其多個業務板塊實現了迅猛的增長,但在這其中並不包括雲計算業務。


雖然微軟方面並未在此次財報中公布Azure雲計算業務的相關數據,僅稱其收入增長了47%,但這也已經是近年來該業務增速首次低於50%,並且是其e營收增速連續八個季度出現下滑。因此這也使得微軟有著充分的動力,來拓展新的業務形態。

畢竟雲計算需要數據中心作為支撐,而大型數據中心對於外界環境的要求非常高。例如伺服器本身對於能源的需求就極為龐大,同時密集排布的伺服器對散熱性的要求也很苛刻,這就要求部署地區的自然條件與配套設施要同步達標才行。


在面對欠發達地區客觀條件的情況下,使用星鏈這一衛星寬帶進行網絡接入,可以免去等待基礎設施建設的問題。據此前參加星鏈內測用戶的反饋顯示,其所能夠提供的下載速度在30Mbps以上,最高可達近60Mbps,而在上傳速度方面則波動較大,基本在10Mbps上下,網絡延遲範圍在31ms到94ms之間,事實上這已經能夠滿足不少用戶的需求,再加上微軟MDC直接使用卡車就能運輸的特點,也使得其在部署上對環境的要求有了大幅的降低。

而除了向在這類地區開展業務的企業提供雲計算服務外,微軟的地面站本身,也是可以反過來向商業航天企業提供地面衛星站服務,而這就是微軟的Azure Orbital服務。要知道衛星數據從衛星傳回地球要比往太空發送衛星更複雜,並且成本更高,通常大型衛星運營商都會建立自己的地面站,而其他使用衛星數據的企業,則往往通過合作的方式來共享地面站。


據悉,微軟在MDC上實現的虛擬化衛星通訊功能,最高可以支持500MHz的射頻信號,約等於10Gbps的鏈路帶寬,因此也極大拓展了衛星通訊的潛力。當企業省去了耗資巨大的地面站建設,並依靠微軟遍及全球的MDC來下載與上傳數據的情況下,同時由於MDC是由微軟負責運營和維護,自然也就無需擔心技術方面的問題了。

而對於微軟來說,Azure Space或許將是實現Azure業務多元化的有力抓手。不過,這一項目其實與當年穀歌X實驗室提出的「熱氣球網絡計劃」一樣,也需要面臨諸如MDC設備維護等方面的困難和挑戰,所以雖然想法確實很美好,但最終能否完成預設目標,則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相關焦點

  • 微軟發布計劃:馬斯克SpaceX星鏈加持,讓雲服務遍布全球
    這樣一張網,是微軟發展雲服務的理想合作夥伴。通過與太空發展社區的領導者合作,微軟將通過遍布全球的衛星連接擴展 Azure 功能,解鎖更多場景中的雲計算能力,並賦能合作夥伴和客戶以實現更大的目標。今日,微軟宣布與 SpaceX 和 SES 展開合作,作為 Azure Space 生態系統的一部分。
  • 時隔55天,spacex再次成功發射星鏈,馬斯克稱星鏈傳輸比光纖要快
    自此6月13日發射了第九批星鏈衛星後,時隔55天,今天下午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再次成功點火,將第十批(V1.0第九批)星鏈衛星送上太空,並且海上成功的回收火箭芯一級。當然,要接受星鏈衛星的信號,所以你首先需要安裝一個帽子大小(直徑0.48米)的圓碟形接收器。
  • 星鏈將於加拿大展開公測,SpaceX與微軟打造太空協作
    事實上,隨著去年開始,SpaceX 的星鏈計劃,利用近地軌道的StarLink衛星群,實現太空網絡的計劃已經在加快部署,最終這一計劃是可以將全球都覆蓋在內的網際網路服務。因此,SpaceX公司是微軟在雲服務項目中,最合適的夥伴。不僅如此,微軟也將跟盧森堡衛星運營商 SES 進行合作。
  • 星鏈測試達不到預期?spacex今天第11批星鏈發射,沒有太多看點?
    今天,spacex或將再次創造記錄!根據計劃,spacex的第十一批星鏈衛星將在北京時間2020年8月18日22點31分發射,屆時將使用一枚「6手」獵鷹9號火箭,搭載58顆星鏈衛星及3顆Skyasat衛星升空。
  • spacex第100次發射,成功將第十一批星鏈送上太空
    是的,你沒看錯,spacex剛剛又成功的發射一批星鏈衛星了。北京時間2020年8月18日22點31分,spacex「6手」獵鷹9號火箭成功點火,順利將第十一批星鏈衛星成功送入太空。這不但使得spacex的星鏈衛星超過650顆,而且也是spacex的第100次發射!
  • 馬克斯公司騷操作,宣布火星條款,SpaceX是真要上天了
    他們一位收到了spacex發出郵件通知的用戶發出了一張截圖。這樣截圖上明確地表示,馬克斯似乎正在為火星建立新的制度,也就是說火星殖民地的法律框架。他的這一加spacex公司創立於2002年,其實在2002年的時候,他早就表現出來了自己想要在宇宙中建立第二家園的這個想法。這家公司呢主營的業務有三樣,一個是星艦,一個是龍飛船,還有一個就是星鏈衛星。那麼簡單地來說的話,這三樣東西分別負責的是三個不相同的功能。
  • SpaceX955顆星鏈衛星上天,獵鷹9號首次一箭七飛
    SpaceX上天的「星鏈」衛星超950顆,還誕生一箭七飛七回收火箭。美國東部時間11月24日21時13分,SpaceX第16批60顆「星鏈」衛星搭乘獵鷹9號火箭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並得到部署。發射約8分40秒後,一級火箭著陸在大西洋裡「當然我仍然愛你」回收平臺上。
  • SpaceX已成功測試星鏈衛星「雷射通信」,實現萬物互聯
    9月8日,據外媒報導,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已經成功在軌道上測試了星鏈衛星的「雷射通信」。在過去16個月,SpaceX已經實現成功部署總共約715顆「星鏈」衛星,其中約650顆正在運行的第一版太空飛行器旨在為該項目初期的部分客戶提供服務。
  • SpaceX第13批60顆星鏈衛星上天,整流罩3次使用
    美國東部時間10月6日7時29分,因天氣和地面系統問題多次推遲發射的SpaceX第13批60顆「星鏈」衛星終於搭乘獵鷹9號火箭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升空,一級火箭和半個整流罩均3次重複使用並成功回收。目前SpaceX已累計發射773顆「星鏈」衛星。
  • SpaceX神速狀態:十月部署180顆,星鏈寬帶即將商用
    今年第10批星鏈超快速上天,SpaceX瞄上204億美元超級大單●2020年8月18日部署第10批1.0版星鏈58顆(Starlink-10 V1.0),總計部署655顆,在軌操作646顆。——傳統IT巨頭微軟與SpaceX宣布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旗下Azure雲服務(Azure Cloud Services)與星鏈星座正式合作,這意味著全球覆蓋的Starlink會強有力地支持Azure模塊化數據中心遍布各地,包括為偏遠地區提供雲計算服務,客戶涵蓋軍方、應急指揮中心、救援機構、科研機構等,從而打造未來全球任何地方都能接入雲計算的超強服務能力。
  • 資源| 微軟官方整理:用於Azure機器學習的免費數據集
    原標題:資源 | 微軟官方整理:用於Azure機器學習的免費數據集 選自Microsoft 作者:Lee Scott 機器之心編譯 參與:李亞洲、吳攀、杜夏德 要學習怎麼使用微軟
  • 就在今天,spaceX的星鏈衛星又要射了
    spaceX公司的下一發星鏈衛星發射時間已經確認,就在8月18日也就是今天,北京時間22:31分,在卡納維拉爾角的40號發射臺發射。上一發8月7日發射也沒幾天,馬斯克腎功能確實強大。6月份SkySats 16-18就曾經以同樣的方式搭車發射,也是搭載在星鏈衛星上面跟著一起發射進入軌道。
  • 關於星鏈的一切都別說太早了
    美國埃隆馬斯克的星鏈現在正處在關鍵期,已升空1000顆,但離42000顆還相距甚遠;已經開始測試,但網速不快,斷線時有發生。但星鏈的首要任務不是要超過5G,他只要超過3G,能夠讓地廣人稀的居民、海洋上的郵輪、天空的飛機能聯上網,那就完成首要任務。
  • 微軟這是要上天?居然發布一款伺服器+衛星站一體機
    這些都對,但現在恐怕要給微軟再加一個標籤了:太空公司。先別太興奮,微軟目前沒有真的要上天……這項新的業務名為 Azure Space——從名字就能看出來它是和微軟的雲計算服務 Azure至於更高的地球同步軌道,微軟也在和 KSAT 等公司合作。KSAT 已經是地面衛星站業務的領導者,擁有23座衛星站,從挪威的偏遠地區一直到南極,遍布地球上任何有陸地的地方。
  • 瘋狂的「星鏈「計劃,瘋狂的SpaceX公司
    瘋狂的「星鏈「計劃,瘋狂的SpaceX公司。早在2015年1月,馬斯克宣布了一項被命名為「星鏈」的SpaceX的衛星網際網路服務計劃」,SpaceX計劃將約4.2萬顆通信衛星發射到軌道,為地球上的用戶提供寬帶網際網路服務。
  • 衛星成功發射 「星鏈」變身SpaceX搖錢樹
    儘管還有美中不足的部分,比如「四手」火箭的回收失敗,但這似乎並不妨礙「星鏈」在太空上的馳騁,而巨大的經濟前景也讓市場上一度傳來「星鏈」可能會被剝離為獨立對SpaceX來說,它的目標是火星或者人類的未來,但對「星鏈」來說,目標很可能就在眼前。  推遲一天之後,第五批衛星成功「上天」。
  • SpaceX首次載人火箭發射在即,全民太空時代即將開啟
    因此,2000年前後,很多初創公司試圖製造低成本運載火箭,但是多年過去成功的只有spacex。那麼SpaceX到底是是一家怎樣的公司呢?SpaceX的爆發點在2010年,當年SpaceX成功發射了獵鷹9發射重型火箭。
  • SpaceX第15批60顆星鏈衛星升空,10月發了三批
    馬斯克又發衛星了,10月放出3支「獵鷹」送180顆「星鏈」衛星上天。此次發射是自去年5月首批60顆「星鏈」衛星上天以來SpaceX的第15批「星鏈」衛星發射任務,也是今年部署的第13批「星鏈」衛星。僅今年10月,SpaceX就已經部署了3批「星鏈」衛星,這次發射距離10月18日的第14批60顆「星鏈」衛星發射不到一周。10月6日,SpaceX也部署了第13批60顆「星鏈」衛星。
  • SpaceX第10次星鏈發射成功 即將隱退功臣獵鷹9?
    ,在相同費用下我們看到1年多以來,10次獵鷹9 發射了600顆星鏈,而將來換成BFR星艦,可以看到20次以上發射,4800~7200顆(20×240~360) 或以上而要達到同樣4800~7200顆的部署量,獵鷹9要發射多少呢?
  • 獵鷹9號實現首次一箭七飛,SpaceX「星鏈」衛星已有955顆上天
    ·航空航天·獵鷹9號實現首次一箭七飛,SpaceX「星鏈」衛星已有955顆上天11月24日,SpaceX第16批60顆「星鏈」衛星搭乘獵鷹9號火箭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並得到部署。發射約8分40秒後,一級火箭著陸在大西洋裡的回收平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