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雄獅殘忍捕食前獅王幼崽:母獅跟著一起吃

2021-01-10 快科技

在獅子的世界裡,獵殺同類並不罕見,但真正被鏡頭捕捉到實際場面的並不多,英國知名野生攝影師Paul Joynton-Hicks近日就拍攝到了罕見一幕。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這一幕發生坦尚尼亞塔蘭吉雷國家公園,一位體型巨大的新晉獅王捕殺併吞食了前獅王的幼崽,當時這位獅王並非飢餓,而純粹是維護領地以及宣示王權。

而更讓人震驚的是,旁邊的的一隻母獅也湊過來一塊分食幼獅屍體,而它很可能就是幼獅的母親

攝影師Paul表示,當時他以為兩隻獅子在交配,但隨後發現雄獅正在撕咬一隻幼獅,幼獅的爪子沒了,他才意識到這是一場捕殺行為。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獅子研究中心主任Packer教授表示,這隻雄獅可能剛剛佔有這隻雌獅並殺死了它的孩子。這也是獅群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同類相食行為,有時候,幼獅的母親發現自己孩子被殺後也會加入分食屍體的行動

就是這麼殘忍。

相關焦點

  • 雄獅有「家庭暴力」?當著母獅的面咬幼崽,究竟是為什麼?
    動物學家經過研究後發現,在一些獅群中,一些成為領袖的雄獅會咬死獅群中不滿六個月的幼崽,而且都是當著母獅的面。都說「虎毒不食子」,為何雄獅要這麼做?讓母獅經歷這種喪子之痛呢?此外,母獅還在獅群中承擔一項非常艱巨的工作,那就是「繁衍後代」。雖然獅群中有數隻雄獅,但是卻只有獅王才可以隨意支配這些母獅。也就是說,獅群中的幼獅其實都是獅王的後代,其它的雄獅是不具有交配資格的。所以,一些雄獅也會去挑戰獅王,為了爭奪母獅的交配權,雄獅之間就會展開爭鬥,獲勝的一方就會成為獅群的新領袖,通過與母獅交配,生下擁有自己血脈的幼獅。
  • 雄獅為什麼要咬死6個月以內幼崽?母獅一生要經歷多少喪子之痛?
    在人類家族中,是女性走出自己的家庭,跟著丈夫一起生活在男性大家庭中。但獅子則是雌性終身不離開家族,而雄性則通過武力角逐的方式加入雌性大家庭。 獅子家庭結構 一般情況下,獅群是由1-3隻雄獅,再加上4-12個具有彼此之間具有血緣關係的母獅以及若干個小獅子組成。
  • 獅子幼崽被雄獅咬傷,傷心母獅抓來小羚羊,下一秒的畫面感人!
    獅子幼崽被雄獅咬死,傷心母獅抓來小羚羊,下一秒的畫面感人!獅子的戰鬥力在草原上是數一數二的,但是越是強大的角色越不懂的團結,在獅子的內部總會出現一些戰爭,那就是在競選獅王的時候,兩隻雄獅勢必會爭得面紅耳赤。
  • 獅王爭霸時,母獅作為配偶,為什麼會選擇冷眼旁觀?
    但如果你以為獅子成王后,可以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那就大錯特錯了,獅王還要時刻接受其他雄獅的挑戰,雖然有龐大的獅群,但作為配偶的母獅,卻選擇在一邊觀看。而本文探討的科學話題就是,為什麼在獅王爭霸時,母獅不出去跟雄獅王一起撲殺挑戰者?
  • 母獅是優秀的獵手,又不會和雄獅爭奪地位,為何也會被趕出獅群?
    母獅是優秀的獵手,又不會和雄獅爭奪地位,為何也會被趕出獅群?獅子是一種很特別的貓科動物,雄獅和母獅一生的經歷一般都要比大多數獨自生活的貓科動物更複雜。在一個獅群中,當雄獅長到接近成年的時候,就會被自己的父親或獅群中的成年母獅趕出家門。
  • 母獅為了保護幼崽,竟然打跑了強壯的雄獅,卻遭到獅群的驅趕
    在它捕獵的時候,幼崽更是容易受到攻擊。為了幼崽的安全,它帶著幼崽來到了瑪莎獅群的領地,希望藉此讓幼崽得到保護。但是在這裡,雖然諾奇可能會願意保護屬於自己的幼崽,但塔姆也需要時刻防備獅群其它母獅的攻擊。塔姆一邊需要單獨捕獵,一邊還要儘量不被獅群發現。
  • 新獅王殘忍吃掉幼獅以宣示它對獅群的統治權
    讓這一幕更為令人震驚的是,幾乎可以肯定,與雄獅坐在一起的雌獅是與幼崽有親緣關係的,甚至可能就是幼獅的母親。因為雄獅在入主新的獅群時,通常都會殺死其中的幼崽,以此來宣示領土主權。 這些殘忍的圖片顯示,一頭雄獅咬穿了一隻幼崽的身體,這是一種罕見的同類相食行為。
  • 幼獅被新獅王殺死後母獅滿眼淚水,新獅王卻若無其事呼呼大睡
    幼獅被新獅王殺死後母獅滿眼淚水,新獅王卻若無其事呼呼大睡獅子是唯一一種雌雄兩態的貓科動物,也是唯一一種過著群居生活的貓科動物。在一個獅群裡,雌性獅子是很少發生變化的;而獅王卻經常發生更換——更強大更具有領袖氣質的雄獅常常會取代舊獅王而成為新獅王。
  • 被獅群驅逐的流浪雄獅,長大後還認知自己的母親嗎?
    獅子雖然每胎能夠產下2-4隻幼崽,但是幼崽的成活率由於種種原因才僅有20%左右。尤其是雄獅,它們的成長史其實就是一部充滿了血淚的「優勝劣汰」史。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探討一下雄獅的成長曆程。公平對待,優勝劣汰獅子是貓科動物中少有的群居動物,在獅群中,至少有1頭雄性掌握著獅群的控制權,並且有著與獅群中其他雌獅交配的權利。
  • 獅王組合的每頭雄獅都有交配權嗎?如何分配的?
    如果獅群中正值壯年的獅王突然死了,暫時沒有新的雄獅成為新獅王,那這個獅群裡就可能被好幾頭沒成年的兄弟雄獅保護。但是,他們很快就被會新的獅王取代,然後被集體趕出獅群,而那些曾經被它們守護的雌性母獅、包括自己的獅子媽媽和姐妹,都不會那麼有任何實際行動來阻止這一切發生,而它們有可能會聯合起來成為另一個獅群的獅王。
  • 馬蹄吧雄獅聯盟第三集:馬三地位雖低,但仍不愧是愛家庭的好獅王
    馬三和幼崽一起喝水正是因為弱勢的地位,讓馬三有了自立的想法,馬五的性格就比較憨厚一些,所以在哪邊都可以。但是最終還是跟著馬三走了,因為馬三也就只有跟馬五說得上話了,其它三個兄弟都有點強勢,跟馬三合不來,只能有馬五跟著了。馬三薑黃的分裂,應該是主動的,因為沒有交/配/權,沒有分裂之前,薑黃借著看望北隊三兄弟的緣由,去調戲北隊獅群的母獅,結果被馬四裂鼻一頓毆打,太沒面子了。
  • 流浪雄獅多年以後,還能認出自己的母親嗎?
    獅子雖然是非洲大草原上頂級的獵食者,但跟其他兇猛野獸存在很大區別的就是,雄獅在2年後就會被趕出獅群。如果不出意外,雄獅的一生將再也見不到生它養它的母親,因為雄獅的道路太過艱辛,要麼成為新任獅王,到了晚年再被其他獅王殺死,要麼就是在挑戰過程中被咬死,亦或者成為流浪獅群中的一員。
  • 豹子媽媽帶幼崽捕食,怎料遇到了一頭雄獅,鏡頭記錄驚險過程!
    豹子媽媽帶幼崽捕食,怎料遇到了一頭雄獅,鏡頭記錄驚險過程!獵豹的奔跑速度極快,動物們倘若是遇到了它,幾乎是不會在這場速度的較量中勝出的,可是帶著幼崽的母獵豹獵食時卻非常困難,它不僅要找到充足的食物,還要保護幼崽的安全。
  • 流浪不是雄獅的專利,在某些情況下,雌獅也會選擇流浪生活
    雄獅入主獅群多數情況下是靠團隊力量的,比如在非洲蓋倫蓋蒂大草原上,單獨行動的雄獅很少,它們必須依靠「兄弟」的力量一起爭霸。如果小雄獅所處的獅王足夠強悍,一直沒有被打敗,或者足夠幸運,沒有其他的雄獅前來挑戰,那麼它只要對自己的父親表現出足夠的順從,就不會被趕走,而是會讓它加入守護獅群的「雄獅團」。
  • 母獅一生中要經歷多少次雄獅更替與喪子之痛?你要的答案來了
    儘管我們常以雄獅為獅群領袖,但事實上,母獅才是這一家族的核心,捕食活動基本上由母獅來完成,而雄獅非但不捕食,還會搶在獵物之前捕食。獅子群中,母獅的一切繁殖權利歸獅王。
  • 雄獅如何能分辨出自己的孩子?
    那麼,作為大型的野生動物,比如雄獅,它們是如何分辨自己的孩子呢?獅子是一種典型的群居動物,一個獅群中擁有一頭雄性的獅王,有的獅群中可能還有第二頭雄獅,不過在對獅群的統治力和交配權上,都處於從屬地位。雄性獅王在獅群中擁有絕對的領導力和交配權。為了維護對獅群的統治,同時降低以後近親繁殖對種群的傷害,小雄獅在成長到1歲半左右時,就會被逐出獅群,成為流浪雄獅。
  • 老恩傳奇:帶領5雄獅徵戰荒野,大象見了也要繞道走
    大貓裡面的獅子與老虎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一個主要分布在非洲大草原上,一個主要生活在亞洲森林裡面,前段時間我寫了一篇關於傳奇虎王查吉爾的文章,引起了許多大貓迷們的關注,於是有許多粉絲紛紛留言想要我再寫一篇關於獅王的傳奇,於是便有了這篇文章。由於能夠稱得上傳奇獅王的雄獅眾多,思來想去最終還是挑一個我比較喜歡的介紹吧。
  • 老恩傳奇:帶領5雄獅徵戰荒野,大象見了也要繞道走
    大貓裡面的獅子與老虎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一個主要分布在非洲大草原上,一個主要生活在亞洲森林裡面,前段時間我寫了一篇關於傳奇虎王查吉爾的文章,引起了許多大貓迷們的關注,於是有許多粉絲紛紛留言想要我再寫一篇關於獅王的傳奇,於是便有了這篇文章。由於能夠稱得上傳奇獅王的雄獅眾多,思來想去最終還是挑一個我比較喜歡的介紹吧。
  • 母獅一生之中會經歷多少次「喪子之痛」?
    獅子體型大,是與老虎齊名的大型貓科動物,身體矯健,軀體勻稱,雄獅有漂亮的鬃毛,威風凜凜,雌獅沒有鬃毛,但是它確是整個獅群的核心。獅子是群居動物,有高度的社會性,一個獅群中大約有8-30個成員,獅王只能有一個,也就是最厲害的那頭雄獅子,它擔負著保衛獅群、巡視領地的重任,雌獅則擔負著捕食、哺育下一代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