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用一塊瀝青熬了93年耗死了兩位教授——千萬不要惹科研人員

2020-09-06 帶偵探福爾摩斯

科研人員在我們的印象中是什麼樣子呢?

刻板,古董 可能還有點禿

認死理,死較真

情商低,智商高,不近人情


咱們印象裡的科研人員,和這個實驗全都複合

這個著名的實驗,就是金氏世界紀錄認證最長的實驗----瀝青滴落


時間回到了遙遠乃至有點古老的 1927年,遙遠乃至有點古老的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年輕的湯姆森- 帕奈爾教授,為了向同事們證明瀝青是液體,創造出了這個偉大的實驗:

就是這玩意,鋪路神器

將高濃度糊狀瀝青放入一個封口的漏鬥內,待瀝青自然冷卻後,打開漏鬥封口,使漏鬥內的瀝青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流動落下,為了排除周邊風的幹擾和熱空氣的影響,教授還專業的加了一個玻璃罩進行保護----為了保證瀝青的充分冷卻,教授還晾了它三年,我甚至都懷疑是三年後教授才想起來有這麼個實驗。

幾乎所有人都會想明白裝置啥樣,但應該沒人想明白為啥要有這個實驗。。。

漫長的滴落開始了,8年零11個月後,1938年12月,第一滴瀝青落下,這塊偉大的瀝青見證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枚火箭,又是八年後,第二滴瀝青見證了二戰,第三滴則見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在大家都認可瀝青不是固體是液體後,完成了自己學術證明的湯教授含笑歸去,撒手塵寰。。。


這枚奇葩的裝置被扔到了倉庫裡吃灰,直到七年後,也許是命運的安排,一個叫做約翰·梅因斯通的青椒來到了這個倉庫。


瀝青滴落實驗最著名的照片的男主角


小約翰震驚的發現,居然還真tm有人能幹出這麼無聊的事情!

可怕的是這個無聊的事情已經耗死了一位教授了!

更可怕的是這個無聊的事情的結論居然真的沒有任何卵用!


小約翰被這個實驗深深的迷住了,他像一個守夜人,開始了對瀝青起早貪黑的守望


長夜將至,我從今開始守望,至死方休。我將不娶妻、不封地、不生子。我將不戴寶冠,不爭榮寵。我將盡忠職守,生死於斯。我是黑暗中的利劍,長城上的守衛。我是抵禦寒冷的烈焰,破曉時分的光線,喚醒眠者的號角,守護王國的堅盾。我將生命與榮耀獻給守夜人,今夜如此,夜夜皆然。


可惜的是小約翰並沒有斬斷塵緣,他戀愛、種地、娶妻、生子,也許是命運對他的懲罰,在他和妻子度蜜月的時候,第四滴瀝青滴落了。。。


小小的挫折不足以打擊這個從青椒鍍金成教授的科研人員,於是他又等了八年,要見證第五滴瀝青的降落,然而造化弄人,就在一個月高風黑的夜晚,在教授沉睡的時候,第五滴瀝青悄然落下。。。。


我不知道教授是用怎樣爆炸的心態去見證這枚瀝青的,也許時間會讓他慢慢選擇原諒,然後在九年後清晨的一個堵車錯過第六滴瀝青時回想起當年。


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教授段子一樣的人生經歷讓他的實驗名聲大噪,甚至成了大家到昆士蘭大學必看的打卡地----如果當時有朋友圈的話。

上帝是公平的,他讓約翰的實驗名滿天下的同時,也讓他在買咖啡的路上錯過了第七滴實驗,然後慷慨的捐贈了對P站來說可能是人類最偉大發明的----攝像頭。


這波穩了。


教授安心的睡覺,安心的上課,然後安心的出差。

在倫敦,他收到了同事們的郵件-----攝像拍下了瀝青滴落的瞬間,可是由於存儲設施的故障。。。。

為了見到第八滴瀝青,65歲教授購買了最先的的設備

為了見到第八滴瀝青,65歲教授購買了最先的的設備


從此昆士蘭大學開始擁有全世界最先進的攝像設備了,如今我們已經能在網上看到這滴瀝青的實時動態。


可是,設備可以更新,但是教授不會再年輕了,已近古稀之年的教授把實時圖像傳到了網際網路上,他要藉助全世界的力量,來實現這個偉大的心願。


正是這個偉大的心願和兩代人的傳承,讓老約翰教授和早已仙逝的湯教授獲得了2005年的搞笑諾貝爾獎----頒獎人託馬斯-謝林,是2004年諾貝爾獎獲得者。


終於,在2013年7月,愛爾蘭都柏林聖三一大學的波爾津教授成了第一個用攝像機拍下瀝青滴落的人,在這個偉大的記錄下,人們很快的計算出了高濃度瀝青的物性參數,並推算出了昆士蘭大學下一滴瀝青的滴落時間----2013年末。


終於在2014年的春天,備受全世界關注的第九滴瀝青落下了它花了整整十三年零六個月,可是,約翰教授,已經在2013年的9月就溘然長逝了。


有的人,錯過了就是錯過了。


這個時代,風起雲湧,變幻莫測,湯教授的「瀝青是液體實驗」都在科技的進步下變成了「極高黏度的瀝青在室溫環境 下的流動速度」實驗,一切都變了


但是一切好像都沒變,偏執的科研人員們,依然在狂熱的觀察著第十滴瀝青,安德魯-懷特教授,約翰,梅因斯通的關門大弟子,正在完成師傅的遺願。。。。


這個實驗,並不複雜,除了有點費教授。

這群教授,並不簡答,除了腦迴路有點簡單。

相關焦點

  • 一塊瀝青滴了快100年,熬死了兩位教授,實驗究竟想證明什麼?
    眾所周知科學一直都以嚴謹縝密著稱,對於那些在科學領域有著重大發現的科學家們,民眾都會以一種崇高的敬意去看待,畢竟現如今的美好生活與這些奮鬥在一線的科研人員,是密不可分的。但卻有這麼一項科學實驗被譽為是世界上最長的實驗,其內容也十分簡單,便是依靠一塊瀝青在器皿中滴落,從而記錄滴落的次數和時間,正是這麼一項平平無奇的實驗卻熬死了兩位教授,那麼這項實驗究竟想證明些什麼呢?
  • 一塊瀝青滴了快100年,熬死了兩位教授,該實驗想要證明什麼?
    親眼看到瀝青滴落有多難?這個實驗熬死了兩代科學家,至今已經進行了93年,尚未有人親眼見證瀝青滴落過程。在2005年獲得了「搞笑諾貝爾獎」,是目前金氏世界紀錄,實驗時間持續最長的「保持者」。瀝青是液體,還是固體?液體,比如水具有流動性是柔和的。固體,比如石頭表面堅硬,使勁扔地上會碎成兩半。常溫下的瀝青,外表是堅硬的,且易碎,那麼瀝青是固體嗎?
  • 一塊瀝青滴了快100年,熬死了兩名教授,實驗究竟想要證明什麼?
    相信大家應該猜到了,這個黑黑的東西就是瀝青。因為瀝青的特性,在生活中,人們會常常用瀝青修補各種東西,在科學研究上,瀝青也有它的研究價值。一塊瀝青滴了快100年,熬死了兩名教授,實驗究竟想要證明什麼?也就是說,這個曠日持久的瀝青滴落實驗已經成功的將帕貝爾和約翰兩名教授都熬死了。
  • 一塊瀝青滴了快100年,熬死了兩名教授,實驗究竟想要證明什麼?
    相信大家應該猜到了,這個黑黑的東西就是瀝青。因為瀝青的特性,在生活中,人們會常常用瀝青修補各種東西,在科學研究上,瀝青也有它的研究價值。一塊瀝青滴了快100年,熬死了兩名教授,實驗究竟想要證明什麼?一般瀝青是以固態來保存,甚至在常溫之下可以摔碎,或者說用重物將它敲碎。而瀝青一般分三種類型,一種是煤焦瀝青,一種是石油瀝青,還有一種是天然瀝青。
  • 瀝青滴漏實驗進行了93年,熬死兩位教授,究竟想要證明什麼?
    事實上,瀝青滴漏實驗自從1987年開始,直到今天都還沒有完成,據說該實驗還可以繼續上百年之久,而它也因此打破了金氏世界紀錄,成為了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實。據了解,瀝青滴漏實驗始於1927年,這個實驗的操作極為簡單,那就是將一塊高濃度的瀝青放入一個封了口的漏鬥內,讓瀝青往下流動,據說這個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測量,極高濃度的瀝青在室溫環境下的流動速度。
  • 一塊瀝青滴了快100年,熬死了兩位教授,實驗到底想證明什麼?
    這個實驗的材料就是一大塊瀝青、一個鐘形罩、一個底部密封的漏鬥組成,帕內爾教授首先將瀝青用高溫熔化讓其流入底部密封的漏鬥...在等待了3年以後,也就是1930年,帕內爾教授覺得漏鬥裡的瀝青已經完全凝固和沉澱,於是就在漏鬥的底部切開了一個口子,到這裡實驗的操作過程就已經完成,接下來就是往瀝青緩慢地往下流動 ...
  • 熬死了兩位教授,歷經90多年的瀝青滴漏實驗,到底想證明什麼?
    瀝青是地球上最粘稠的液體之一,正常情況下表象都是固態的,在室溫下甚至很容易用錘子打碎。帕內爾教授知道它的外觀是騙人的,他想讓學生們知道「物質的性質並不像看上去那樣簡單」,於是創建了這個實驗來測量瀝青樣品的流量和粘度。
  • 持續93年的「瀝青滴漏實驗」,熬死兩位科學家,到底想證明什麼?
    」就是一個久的讓人有些難以置信的物理實驗,直到今天這個實驗已經進行了整整93年,將近一個世紀的時間已經過去,這個實驗仍然沒有結束,甚至一開始主持這個實驗的科學家已經去世,現在主持這個實驗的科學家已經是「第三代傳人」,為什麼這個實驗進行了如此久的時間呢?
  • 持續93年的「瀝青滴漏實驗」,熬死兩位科學家,到底想證明什麼?
    著名的「瀝青滴漏實驗」就是一個久的讓人有些難以置信的物理實驗,直到今天這個實驗已經進行了整整93年,將近一個世紀的時間已經過去,這個實驗仍然沒有結束,甚至一開始主持這個實驗的科學家已經去世,現在主持這個實驗的科學家已經是「第三代傳人」,為什麼這個實驗進行了如此久的時間呢?
  • 為了等待瀝青滴落,「熬死」兩位科學家,這個實驗想要證明什麼?
    有這樣一項實驗,已經開始將近,熬死了兩位教授,未來還將繼續下去,它就是因為漫長而出名的「瀝青滴落實驗」。  瀝青在常溫下看上去是堅硬的固體,可以用錘子敲碎,但實際上瀝青是一種高粘度的有機液體。  搭設實驗臺,正式的實驗開始於1930年,由於當時無法確定瀝青滴落的時間間隔,因此在實驗正式開始後的第八年也就是1938年,第一滴瀝青成功滴落,但是託馬斯·帕內爾教授並沒有看到。
  • 瀝青滴漏實驗快100年了,熬死了兩名教授,實驗到底要證明什麼?
    這是一個跟瀝青有關的實驗,該實驗被稱為瀝青滴漏實驗,並且這個實驗快100年了,其間,已經熬死兩位教授 一、帕內爾教授開始著手瀝青滴落實驗 1927年,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託馬斯·帕內爾教授,在上課的時候,做了一個實驗,是以研究瀝青為主,所以名字叫做瀝青滴漏實驗。據了解,帕內爾教授是為了向學生們闡述一個道理,即不要相信表面看到的東西,雖然有一些東西表面看上去是固體,但實際上,只是粘性極高的液體罷了,就如瀝青一般。
  • 一塊瀝青滴了快100年,熬死了兩位教授,實驗到底想證明什麼?
    該實驗是在澳大利亞布裡斯班昆士蘭大學進行的,該實驗的操作非常簡單,就是把一個高濃度瀝青放入一個封了口的漏鬥內,等到瀝青足夠凝固時,打開漏鬥的封口,讓漏鬥內的瀝青緩慢的流動。第一位操作該實驗的教授是湯瑪士.帕奈爾教授,在他進行實驗期間,他觀測到了兩滴瀝青的滴落。
  • 一塊瀝青滴了快100年,熬死了兩位教授,該實驗想要證明什麼?
    該實驗是在澳大利亞布裡斯班昆士蘭大學進行的,該實驗的操作非常簡單,就是把一個高濃度瀝青放入一個封了口的漏鬥內,等到瀝青足夠凝固時,打開漏鬥的封口,讓漏鬥內的瀝青緩慢的流動。第一位操作該實驗的教授是湯瑪士.帕奈爾教授,在他進行實驗期間,他觀測到了兩滴瀝青的滴落。
  • 熬走了兩代科學家,歷時93年未結束的瀝青滴漏實驗,有什麼意義?
    著名的瀝青滴漏實驗而有關瀝青最著名的實驗,就是1927年,由澳洲昆士蘭大學的物理學家託馬斯帕內爾牽頭主持的「瀝青滴漏實驗」了,整整93年了,這個實驗還沒有結束。這是一項名副其實的冗長緩慢的科學實驗。在93年以前,澳洲的昆士蘭州的帕內爾教授將瀝青樣本統統砸碎然後加熱讓瀝青成為可以流動的液體,隨後將其灌入到一個底部封閉的玻璃漏鬥內,隨後在外面罩上封閉的玻璃罩。一直到1930年,等瀝青完全凝固為固體後,他將漏鬥的底部打開,瀝青滴漏實驗正式開始。
  • 瀝青滴漏實驗進行了快100年,熬死2名教授,實驗到底要證明什麼?
    科學是嚴謹的,也是值得重視的,每一個重要的科學實驗,都要花費工作人員巨大的時間和精力。你知道嗎?在世界上有一個瀝青滴漏實驗,從開始到現在已經快100年了,期間該實驗熬死了兩名教授,直到現在也沒有徹底結束。那麼,這個實驗到底要證明什麼呢?
  • 瀝青滴漏實驗進行了快100年,熬死2名教授,實驗到底要證明什麼?
    科學是嚴謹的,也是值得重視的,每一個重要的科學實驗,都要花費工作人員巨大的時間和精力。你知道嗎?在世界上有一個瀝青滴漏實驗,從開始到現在已經快100年了,期間該實驗熬死了兩名教授,直到現在也沒有徹底結束。那麼,這個實驗到底要證明什麼呢?
  • 一塊瀝青滴了快100年,熬死兩位教授,這樣的實驗真的有必要嗎?
    實驗結束還要100年在因「史上最長實驗」而聲名鵲起之後,梅因斯通教授不得不在很多場合回答同樣一個問題:「你覺得下一滴瀝青會在什麼時候滴落下來?」而梅因斯通教授也不厭其煩地總是給出同一個回答:「我也不知道。」真不是他傲嬌,他老人家是真的不知道。
  • 熬死了兩位教授、歷經100年的瀝青滴漏實驗,到底證明了什麼?
    最早的瀝青滴落實驗是在1927年在澳大利亞布裡斯班昆士蘭大學開始進行的,主導該實驗的是託馬斯·帕內爾教授,設置好環境後,將一塊瀝青放置在漏鬥杯裡,然後在時隔3年後的1930年,漏鬥底部被切開,瀝青開始了漫長的滴落經歷,
  • 瀝青滴漏實驗:進行了近百年,熬死了2名教授,究竟想證明個啥?
    而科學史上還有一個荒唐程度和永動機不相上下的科學實驗,那就是1927年澳大利亞科學家帕內爾設置的瀝青滴漏實驗,這個實驗一直到現在仍然有人在繼續完成。為什麼說這個實驗荒唐呢?因為從開始到現在已經進行快100年,熬死了兩位教授,卻還是不知道此實驗的意義何在。
  • 瀝青滴漏實驗:進行了快100年,熬死了2名教授,到底想證明什麼?
    然而在這漫長的400多年裡,他們承擔了巨大的壓力,甚至是人們的不理解和嘲笑,但幸好,他們堅持了下來,並證明了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1927年,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託馬斯·帕內爾教授想通過實驗給學生們證明一個理論,然而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直到他去世,都沒能親自證明,甚至後來又「熬」死了一位教授,也沒能證明,它便是赫赫有名的「瀝青滴漏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