瀝青是最常見的建築材料,鋪裝路面是它用量最大的去處,瀝青鋪裝車加熱瀝青和骨料碎石混合傾倒在路面,壓路機將其壓平稍作硬化即可通車,但如果有人告訴你,即使是這種硬化後的瀝青也能像蜂蜜一樣一滴滴落下,估計你肯定認為他瘋了!但有一位教授還真實驗了,而且接力持續實驗都快一百年了,到底是為啥呢?
瀝青滴漏實驗可能是史上成本最低的實驗了,它的設備非常簡單,只需要一塊瀝青,一隻漏鬥杯、一隻燒杯,外加一個支架和防止外界影響的玻璃罩就完成實驗準備了!
最早的瀝青滴落實驗是在1927年在澳大利亞布裡斯班昆士蘭大學開始進行的,主導該實驗的是託馬斯·帕內爾教授,設置好環境後,將一塊瀝青放置在漏鬥杯裡,然後在時隔3年後的1930年,漏鬥底部被切開,瀝青開始了漫長的滴落經歷,根據觀察,每一滴下落的瀝青都需要歷經十年的時間。
昆士蘭大學的帕內爾教授
第一滴瀝青於1938年12月滴落,如果從瀝青放置到燒杯上開始計算,歷經12年,如果從漏鬥杯底部切開計算,歷經9年!1947年2月,第二滴瀝青滴落,比較可惜的是主導實驗的帕內爾教授並未親眼看到瀝青落下就在1948年9月1日去世了!
此後實驗改由約翰·梅史東教授負責,從帕內爾教授去世的1948年到1988年的40年中,總共有5滴瀝青落下,平均在8年左右!其實這時間有點偏短,因為之前都沒有恆溫恆溼條件,因此在1988年後增加了空調,因此從平均8年多一點,增加到了12年至13年!
滴落平均時間圖
實驗獲得「諾貝爾獎」!
2005年約翰·梅史東教授和帕內爾教授憑藉著這個瀝青滴漏實驗獲得了諾貝爾獎,不過這可不是那位發明了穩定甘油炸藥的諾貝爾設立的獎項,而是搞笑諾貝爾獎!它由科學幽默雜誌《不可思議研究年報》主辦,該獎項由馬克·亞伯拉罕於1991年創立,評選標準是「乍一看好笑,後又引人深思」為標準評選科學領域十大成就!
搞笑諾貝爾獎每年9月在哈佛大學桑德斯劇場舉行,獲獎者有機會在麻省理工學院進行公開演講,評審委員中不乏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不過比較有意思的是頒獎典禮每次說法都是第一屆!從1991年評選到2012年為止獲獎者沒有獎金,2013年時獲獎者得到了獎金:一千萬辛巴威元!
2009年1月,面值100萬億的辛巴威紙幣發行,約合人民幣3塊,所以2013年的一千萬津幣有多少價值大家自行腦補吧,種花家就不浪費時間計算了!
第二位教授去世
2013年8月23日,約翰·梅史東教授去世,實驗續由安德魯·懷特(Andrew White)教授負責!瀝青滴落實驗已經被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為最長實驗,不過各位不必擔心實驗材料缺失,因為剩餘瀝青仍然可以繼續實驗上百年,簡單的說,可以順利將看到本文的各位送走!
最久的實驗之爭
不過這維基查到的資料也不靠譜,種花家知道一個實驗,是植物學家威廉·詹姆斯·比爾在1879年設計的一個實驗種子發芽實驗,將裝入瓶子保存在地下的種子每隔幾年挖出來做發芽測試,看看植物種子到底能保持多久!到現在已經150多年了,仍然在繼續中,未來將繼續測試上百年!
植物學家威廉·詹姆斯·比爾
瀝青也稱柏油,是高黏度有機液體的一種,當然這指的是常溫,因為在低溫下甚至會硬化開裂!瀝青一般有煤焦瀝青、石油瀝青和天然瀝青三種,全球有很多地區都有天然的瀝青池,比如位於洛杉磯的拉布裡瀝青池就有是最著名的一個,因為數萬年來大量誤入瀝青池的動物骨骼和植物化石被保留了下來,使它成為了最著名的化石博物館!
瀝青的粘度大約是水的2300億倍,是蜂蜜的2.3億倍,這個實驗告訴大家,瀝青是一種有機液體,儘管它的存在給人的感覺就是固體,但它在長時間無支撐的自由狀態下,會變成液體一滴滴落下!不過當前的實驗不再是科學實驗,而是成了網紅實驗!
因為早期都沒有攝像頭記錄,而瀝青滴落又是一個漫長的實驗,所以它從未被人真正看到瀝青滴落!1944年愛爾蘭都柏林聖三一大學也開始了這項實驗,2013年時,攝像頭才第一次記錄到了瀝青滴落!所以這個無聊的實驗將會繼續,因為世界上還有比這更無聊的人!
無聊的睡覺直播
比如今年年初一位不小心睡覺走紅的小哥@誰家的圓三,這位主播在直播時不小心睡著了,結果醒來發現53萬觀眾都在觀看,而且還給他刷禮物,直接一臉懵逼了,後來就改直播睡覺了,不過這位小哥一段時間後覺得實在不是辦法,恢復了之前的直播,結果是粉絲們大失所望,掉粉一大半!
@誰家的圓三
所以這個實驗被評為搞笑諾貝爾獎還真是名副其實的,它的存在已經沒有科學價值,也許具有一點教育意義,但完全可以其他方式來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