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死了兩位教授、歷經100年的瀝青滴漏實驗,到底證明了什麼?

2020-10-18 星辰大海種花家

瀝青是最常見的建築材料,鋪裝路面是它用量最大的去處,瀝青鋪裝車加熱瀝青和骨料碎石混合傾倒在路面,壓路機將其壓平稍作硬化即可通車,但如果有人告訴你,即使是這種硬化後的瀝青也能像蜂蜜一樣一滴滴落下,估計你肯定認為他瘋了!但有一位教授還真實驗了,而且接力持續實驗都快一百年了,到底是為啥呢?

世上最無聊的瀝青滴落實驗

瀝青滴漏實驗可能是史上成本最低的實驗了,它的設備非常簡單,只需要一塊瀝青,一隻漏鬥杯、一隻燒杯,外加一個支架和防止外界影響的玻璃罩就完成實驗準備了!

最早的瀝青滴落實驗是在1927年在澳大利亞布裡斯班昆士蘭大學開始進行的,主導該實驗的是託馬斯·帕內爾教授,設置好環境後,將一塊瀝青放置在漏鬥杯裡,然後在時隔3年後的1930年,漏鬥底部被切開,瀝青開始了漫長的滴落經歷,根據觀察,每一滴下落的瀝青都需要歷經十年的時間。

昆士蘭大學的帕內爾教授

第一滴瀝青於1938年12月滴落,如果從瀝青放置到燒杯上開始計算,歷經12年,如果從漏鬥杯底部切開計算,歷經9年!1947年2月,第二滴瀝青滴落,比較可惜的是主導實驗的帕內爾教授並未親眼看到瀝青落下就在1948年9月1日去世了!

此後實驗改由約翰·梅史東教授負責,從帕內爾教授去世的1948年到1988年的40年中,總共有5滴瀝青落下,平均在8年左右!其實這時間有點偏短,因為之前都沒有恆溫恆溼條件,因此在1988年後增加了空調,因此從平均8年多一點,增加到了12年至13年!

滴落平均時間圖

實驗獲得「諾貝爾獎」!

2005年約翰·梅史東教授和帕內爾教授憑藉著這個瀝青滴漏實驗獲得了諾貝爾獎,不過這可不是那位發明了穩定甘油炸藥的諾貝爾設立的獎項,而是搞笑諾貝爾獎!它由科學幽默雜誌《不可思議研究年報》主辦,該獎項由馬克·亞伯拉罕於1991年創立,評選標準是「乍一看好笑,後又引人深思」為標準評選科學領域十大成就!

搞笑諾貝爾獎每年9月在哈佛大學桑德斯劇場舉行,獲獎者有機會在麻省理工學院進行公開演講,評審委員中不乏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不過比較有意思的是頒獎典禮每次說法都是第一屆!從1991年評選到2012年為止獲獎者沒有獎金,2013年時獲獎者得到了獎金:一千萬辛巴威元!

2009年1月,面值100萬億的辛巴威紙幣發行,約合人民幣3塊,所以2013年的一千萬津幣有多少價值大家自行腦補吧,種花家就不浪費時間計算了!

第二位教授去世

2013年8月23日,約翰·梅史東教授去世,實驗續由安德魯·懷特(Andrew White)教授負責!瀝青滴落實驗已經被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為最長實驗,不過各位不必擔心實驗材料缺失,因為剩餘瀝青仍然可以繼續實驗上百年,簡單的說,可以順利將看到本文的各位送走!

最久的實驗之爭

不過這維基查到的資料也不靠譜,種花家知道一個實驗,是植物學家威廉·詹姆斯·比爾在1879年設計的一個實驗種子發芽實驗,將裝入瓶子保存在地下的種子每隔幾年挖出來做發芽測試,看看植物種子到底能保持多久!到現在已經150多年了,仍然在繼續中,未來將繼續測試上百年!

植物學家威廉·詹姆斯·比爾

瀝青到底是液體還是固體,為什麼還能滴落?

瀝青也稱柏油,是高黏度有機液體的一種,當然這指的是常溫,因為在低溫下甚至會硬化開裂!瀝青一般有煤焦瀝青、石油瀝青和天然瀝青三種,全球有很多地區都有天然的瀝青池,比如位於洛杉磯的拉布裡瀝青池就有是最著名的一個,因為數萬年來大量誤入瀝青池的動物骨骼和植物化石被保留了下來,使它成為了最著名的化石博物館!

瀝青的粘度大約是水的2300億倍,是蜂蜜的2.3億倍,這個實驗告訴大家,瀝青是一種有機液體,儘管它的存在給人的感覺就是固體,但它在長時間無支撐的自由狀態下,會變成液體一滴滴落下!不過當前的實驗不再是科學實驗,而是成了網紅實驗!

因為早期都沒有攝像頭記錄,而瀝青滴落又是一個漫長的實驗,所以它從未被人真正看到瀝青滴落!1944年愛爾蘭都柏林聖三一大學也開始了這項實驗,2013年時,攝像頭才第一次記錄到了瀝青滴落!所以這個無聊的實驗將會繼續,因為世界上還有比這更無聊的人!

無聊的睡覺直播

比如今年年初一位不小心睡覺走紅的小哥@誰家的圓三,這位主播在直播時不小心睡著了,結果醒來發現53萬觀眾都在觀看,而且還給他刷禮物,直接一臉懵逼了,後來就改直播睡覺了,不過這位小哥一段時間後覺得實在不是辦法,恢復了之前的直播,結果是粉絲們大失所望,掉粉一大半!

@誰家的圓三

所以這個實驗被評為搞笑諾貝爾獎還真是名副其實的,它的存在已經沒有科學價值,也許具有一點教育意義,但完全可以其他方式來代替!

相關焦點

  • 瀝青滴漏實驗快100年了,熬死了兩名教授,實驗到底要證明什麼?
    這是一個跟瀝青有關的實驗,該實驗被稱為瀝青滴漏實驗,並且這個實驗快100年了,其間,已經熬死兩位教授,實驗究竟想證明什麼呢? 一、帕內爾教授開始著手瀝青滴落實驗 1927年,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託馬斯·帕內爾教授,在上課的時候,做了一個實驗,是以研究瀝青為主,所以名字叫做瀝青滴漏實驗。據了解,帕內爾教授是為了向學生們闡述一個道理,即不要相信表面看到的東西,雖然有一些東西表面看上去是固體,但實際上,只是粘性極高的液體罷了,就如瀝青一般。
  • 熬死了兩位教授,歷經90多年的瀝青滴漏實驗,到底想證明什麼?
    瀝青的滴落時間據計算,瀝青的粘性大約是水的2300億倍。所以它這一滴滴落的時間也不是一般的久,足足熬死了兩個教授,至今還沒有結束,最少還能持續一個世紀。實驗創始人帕內爾教授只經歷了兩次滴落,第一次滴落是在1938年,也就是說八年才完成第一滴。第二次是在9年後的1947年(帕內爾死於1948年)。之後,昆士蘭大學數學和物理學院名譽教授約翰·梅因斯通接過了實驗,並繼續指導進行。在實驗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梅因斯通在2013年去世之前,又記錄了6次滴漏。
  • 瀝青滴漏實驗進行了快100年,熬死2名教授,實驗到底要證明什麼?
    科學是嚴謹的,也是值得重視的,每一個重要的科學實驗,都要花費工作人員巨大的時間和精力。你知道嗎?在世界上有一個瀝青滴漏實驗,從開始到現在已經快100年了,期間該實驗熬死了兩名教授,直到現在也沒有徹底結束。那麼,這個實驗到底要證明什麼呢?
  • 瀝青滴漏實驗進行了快100年,熬死2名教授,實驗到底要證明什麼?
    科學是嚴謹的,也是值得重視的,每一個重要的科學實驗,都要花費工作人員巨大的時間和精力。你知道嗎?在世界上有一個瀝青滴漏實驗,從開始到現在已經快100年了,期間該實驗熬死了兩名教授,直到現在也沒有徹底結束。那麼,這個實驗到底要證明什麼呢?
  • 瀝青滴漏實驗:進行了快100年,熬死了2名教授,到底想證明什麼?
    然而在這漫長的400多年裡,他們承擔了巨大的壓力,甚至是人們的不理解和嘲笑,但幸好,他們堅持了下來,並證明了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1927年,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託馬斯·帕內爾教授想通過實驗給學生們證明一個理論,然而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直到他去世,都沒能親自證明,甚至後來又「熬」死了一位教授,也沒能證明,它便是赫赫有名的「瀝青滴漏實驗」。
  • 持續100年的瀝青滴漏實驗,熬死了2位教授,到底是想證明個啥?
    實驗是科學觀察的一種形式,也是科學研究的重要途徑,很多科學家為了證明一個結果或者得出一個結論,往往一個實驗要做上好幾年甚至數十上百年。瀝青滴漏是物理實驗中最長的實驗之一,它從1927年起已經進行了快100年,期間研究它的兩位教授都已經去世。那麼,這個實驗到底是為了證明什麼?
  • 持續了快100年的瀝青滴漏實驗,熬死2位教授,到底有何意義?
    這些晦澀實驗,既因為有意義而被科學家們堅持著,又因為科學家的堅持而更有意義。這些前後持續數年的實驗有一個共同點:與人們常識相悖,或不被世人理解證明該真理的意義。瀝青滴漏實驗也是其中一例。1927年,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教授託馬斯·帕內爾提出瀝青是一種黏性極高的液體,而並非大家看到的固體。
  • 持續了快100年的瀝青滴漏實驗,熬死2位教授,到底有何意義?
    這些晦澀實驗,既因為有意義而被科學家們堅持著,又因為科學家的堅持而更有意義。這些前後持續數年的實驗有一個共同點:與人們常識相悖,或不被世人理解證明該真理的意義。瀝青滴漏實驗也是其中一例。▲瀝青滴漏實驗舊照又是9年之後,1947年,第二滴瀝青終於滴落,這次連帕內爾教授都錯過了這一歷史性時刻。
  • 一塊瀝青滴了快100年,熬死了兩位教授,該實驗想要證明什麼?
    親眼看到瀝青滴落有多難?這個實驗熬死了兩代科學家,至今已經進行了93年,尚未有人親眼見證瀝青滴落過程。在2005年獲得了「搞笑諾貝爾獎」,是目前金氏世界紀錄,實驗時間持續最長的「保持者」。瀝青是液體,還是固體?液體,比如水具有流動性是柔和的。固體,比如石頭表面堅硬,使勁扔地上會碎成兩半。常溫下的瀝青,外表是堅硬的,且易碎,那麼瀝青是固體嗎?
  • 持續93年的「瀝青滴漏實驗」,熬死兩位科學家,到底想證明什麼?
    每一滴瀝青滴落的時間大約需要10年,這個時間會根據場地的氣溫原因有所波動,而這場實驗之所以進行了這麼多年,最大的原因就是,在2013年7月11日5點之前,人類沒有任何一次關於瀝青滴落的照片記錄。帕內爾教授本人去世後,這個實驗被人遺忘,封鎖在堆滿舊物的柜子中,直到27歲的梅因斯通來到這裡任教,才再次開展了實驗。
  • 瀝青滴漏實驗:進行了近百年,熬死了2名教授,究竟想證明個啥?
    而科學史上還有一個荒唐程度和永動機不相上下的科學實驗,那就是1927年澳大利亞科學家帕內爾設置的瀝青滴漏實驗,這個實驗一直到現在仍然有人在繼續完成。為什麼說這個實驗荒唐呢?因為從開始到現在已經進行快100年,熬死了兩位教授,卻還是不知道此實驗的意義何在。
  • 持續93年的「瀝青滴漏實驗」,熬死兩位科學家,到底想證明什麼?
    瀝青滴漏實驗是一個物理實驗,在1927年由託馬斯·帕內爾教授實施,這個持續時間最長的時間在眾多學生的見證下拉開了帷幕,這個實驗的目的十分簡單,託馬斯·帕內爾教授想向學生證明,在自然界中存在一些看似是固體,實際上可能是一種粘度極高的液體的物質。
  • 瀝青滴漏實驗進行了93年,熬死兩位教授,究竟想要證明什麼?
    要說世界上什麼實驗是持續時間最長的,那毫無疑問瀝青滴漏實驗絕對可以名列前茅。
  • 一塊瀝青滴了快100年,熬死了兩位教授,實驗到底想證明什麼?
    瀝青是一種有機物質,主要成分是碳氫化合物,當然也包含一些非金屬的衍生物,組成十分複雜,由於它的憎水性常被用來防水、防潮、防腐...這玩意在我們生活中很常見,如瀝青路面、房屋房頂和地面的防水等等...看似稀鬆平常的東西,但在歷史中有一個關於瀝青性質非常著名的實驗:瀝青滴漏實驗。從1927年開始實驗以來,至今這個實驗已經進行了將近100年,目前還在繼續...
  • 一塊瀝青滴了快100年,熬死了兩位教授,實驗到底想證明什麼?
    提到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實驗,瀝青滴漏實驗可以名列前茅,自從1927年實驗進行之後,一直持續至今還沒有完成,據估計,漏鬥內的瀝青還可以繼續實驗上百年,所以該實驗被金氏世界紀錄認定為:全球持續時間最長的實驗。
  • 世界上最漫長的實驗:瀝青滴漏實驗快100年,已經熬死兩名教授
    而在世界上有這樣一個非常漫長的實驗,而這個實驗已經快持續了100年。而此次的實驗源自於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一個教授,他的名字叫做託馬斯·帕內爾,而這個實驗的名字叫做瀝青滴漏實驗,當初教授之所以做這個實驗,其實是很強的教育目的。帕內爾教授當時想通過這個實驗告訴他的學生們一個道理,不要相信表面看到的東西,因為並不一定是真的。
  • 熬走了兩代科學家,歷時93年未結束的瀝青滴漏實驗,有什麼意義?
    在我們生存的地球上總有有一些物質,它們看上去和本質的樣貌根本不一樣,其中瀝青就是其中的一種。瀝青,無論從觸覺還是從視覺上來看,它都是一種固體,但是,它卻是一種粘度非常強的液體。所以歷經了93年的瀝青滴漏實驗,就是為了證明,瀝青雖然滴落速度非常緩慢,但它也是一種液體。
  • 瀝青滴漏實驗:進行了快100年,到底為了證明什麼?
    這些科技的背後,從構思到技術實現,需要經過不斷的反覆實驗,直到一項技術的落地成功,並投入到多個領域中運用。不得不說,科學實驗是科技發展的基石,科學實驗可以大大促進科技的更新和進步。在眾多科學實驗中,有一項實驗非常特別——瀝青滴漏實驗。
  • 瀝青滴漏實驗:進行了快100年,到底為了證明什麼?
    這項實驗的特別之處,並不在於它需要複雜的材料或特殊工藝,而是它的耗時非常長,可達幾百年之久。1927年,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物理學家託馬斯•帕內爾(Thomas Parnell)教授把瀝青倒進封口的漏鬥裡,在漏鬥下放置一個燒杯。1930年,這個漏鬥的封口被剪開,瀝青開始從封口位置以緩慢速度流出,瀝青滴落後就會掉入燒杯內。
  • 瀝青滴漏實驗是幹啥,為啥能熬死兩名教授?90多年實驗想證明什麼
    相信大家看到瀝青滴漏實驗都會是一頭霧水,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有這麼一位教授,設計出了這麼一個實驗—瀝青滴漏!而這個實驗也成為了世界上持續時間最久的實驗,甚至到現如今都沒有人親眼看到過瀝青滴漏的現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