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一個人的三個維度——念力——意識(4)

2021-01-08 網易

2020-12-03 11:26:32 來源: 語眾

舉報

  

  之前的文章中,有說過,我們的意識分為顯意識和潛意識,今天我們就來比較深入的探討一下這個話題。

  顯意識就是我們所有的起心動念,潛意識就是引發我們第一觀念的意識。顯意識是主動的,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控制和調節;潛意識是被動的,由先天基因和後天經歷形成,往往表現為條件反射,我們無法控制,只能去影響和改變它。潛意識決定了我們意識的呈現和表達,顯意識在無形中不斷地強化、影響和改變潛意識。

  

  顯意識很好理解,比如我們每天的想法、觀點、欲望、思維分析、工作執行、情緒發作等等都是顯意識行為。人類之所以偉大和特殊,就在於能充分得表達顯意識,並運用在更廣更深的領域。顯意識最重要的價值所在就是通過探索未知領域,並加以了解、適應、轉化和使用,進而逐漸轉化為潛意識,並收錄進基因。這是已定的生命運行規則,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潛意識是隱秘的存在,目前我們對其知之甚少,科學還在對其不斷探索中。

  

  每個人最初的潛意識來源於基因,並伴隨我們一生,比如傷心了會想哭,開心了會想笑,餓了會想吃,遇到危險會想躲避等等,這些都是普遍的潛意識行為。也會有特殊的潛意識行為,而這形成了人與人重要的不同之處,比如面對機遇的態度、性格的表達,欲望的呈現等等。特殊的潛意識行為來源於先天的基因和後天的改變。

  

  潛意識往往表現為趨利避害,這也是保證人類正常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因素。潛意識時常處於我們難以認知的地方,表現為無意識狀態,卻隱秘地指揮著我們的意識,夢境其實也是潛意識的一種。然而趨利避害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爭取、逃避、克服、面對、安於現狀等等,由於人生的不可重複性,充滿著各種未知,所以每個人面對困難的第一反應是不同的,這也決定了每個人的人生走向不同。大多數人的一生都在與潛意識裡面的負面部分在抗爭,因為其阻礙著我們的進步,並對我們形成困擾,有的人成功了,而有的人失敗了。

  

  意識的改變很容易,我們可以通過轉換角度、更新認知、提升思維等方式就可以做到,首要的還是要多接觸正面的正確的信息,並善於思考和執行。而潛意識的改變需要過程,甚至是漫長的過程,即便如此,如果你對自身的現狀不滿意,對未來存有企圖心,就仍然要接受這樣的過程。

  

  潛意識的改變分為五步,1、樹立正確的觀念;2、通過事件驗證這個觀念;3、在環境中不斷強化這個觀念;4、用正面的結果不斷刺激這個觀念;5、重複訓練,形成條件反射。當形成條件反射的時候,它已經成為了你面對類似情況的第一反應,也就沉澱轉化為你的潛意識,但是潛意識要成為基因的一部分並遺傳下去,可能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才可以達到。不過至少此生對我們的幫助已經夠大了。

  舉例,如果我們現在遇到困難的第一反應是不願主動面對(逃避、尋求外援、抱怨、淡化、擱置等等),而又想改變這種潛意識,那麼,第一步、要樹立敢於主動面對困難的觀念,此時你原有的潛意識一定會告訴你去逃避、尋求外援、抱怨、淡化、擱置等,但是不要管它,請堅定持守已樹立的觀念;第二步、先戰勝這個困難裡面容易戰勝的困難點,以增加自己的信心;第三步、逐步戰勝所有的困難點,進而克服這個困難;第四步、給自己適當的獎勵,比如給自己買個小禮物;第五步、此後遇到任何困難,都參照上一次克服困難的程序來面對和執行,不斷重複,直到當你面對困難時,第一反應是主動積極面對,且不存在其他反對的聲音。當然如果你樹立的觀念是負面的,久而久之一定會形成負面的潛意識,那就很麻煩了。

  

  最後祝願各位都能在餘生中,樹立更多正確的觀念,不斷優化自身的潛意識,進而時刻擁有正面的意識,並收穫滿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決定一個人的三個維度——念力——基因
    之前我的文章裡有講過,對人的定位有三個維度:念力、形態和技能。今天講的話題,是拋開環境因素影響,進行闡述的內容,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別拿環境因素較真。這三點決定了一個人一生的表現,什麼是決定,就是它作用了你,你卻無可奈何,是一種毅然決然的態度。這的確無助,卻是事實。首先,什麼是念力?念力就是基因、記憶、性格、意識。朋友們,我說句話,你們可能想打我,但我卻必須說,因為這是現實:念力決定了你99.99%的人生。
  • 決定一個人的三個維度——念力——性格
    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有說過,決定一個人的三大維度是念力、形態和技能,而念力由基因、記憶、性格、意識,四大要素組成,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性格,或許很多人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畢竟常言道:性格決定命運。首先,什麼是性格?
  • 人性的定位,善用自身的念力、形態和技能
    截至目前,我已將決定一個人的三個維度:念力、形態和技能剖析完成,而這三個維度也是我們平時識人辨人的要素。想了解這個主題全部內容的讀者,可以在我的主頁裡搜看,歡迎點評。生命體活動營造的環境,決定了非生命體的形態和表現力,生命主體活動和生長的決定因素是主體和環境,而環境的運作決定了主體的產生和活動方式,主體活動影響著環境的形態,並最終成為環境的一部分。決定除人類以外生命體的維度是靜意識、形態和技能,而我們都知道,決定人的維度是念力、形態、技能。念力是我們的基因、性格、記憶、意識。
  • 決定一個人的三個維度——技能,平凡但不要平庸,人人都有天賦
    之前的文章中,有說過,決定我們每個人的是三個維度:念力、形態和技能。關於念力和形態,我們都已比較深入地探討過,那麼,什麼是技能,我們都有哪些技能,每個人是否有自身的獨特技能,我們要如何充分施展自己的技能,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些話題。
  • 念力的經驗:念力最容易顯化的是什麼?
    自從看過《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後,我覺得人自身應該也是存在「原力」的……我猜人的「原力」包括:念力,專注力(注意力),想像力等。這些詞語後邊都有一個「力」字。而「念力」是人最主要的「原力」。我對「念力」的理解:「念力」也稱「意念」,是意念(意識)的力量。
  • 念力是如何影響人的
    什麼是念力?念力,也被翻譯為意念(psychokinesis,來自希臘語ψυχ , "psyche(心靈)",意味著思想,靈魂,心,或生息;念力是根據意識直接影響到一個物理系統。這些想像完全不能用任何已知的物理能量來解釋。念力典型例子可以包括扭曲或移動的物件,或影響隨機數發生的輸出。
  • 是意識決定物質,還是物質決定意識?
    是意識決定物質,還是物質決定意識,這個問題的答案如果不經實踐檢驗,那麼任何回答都是存在缺陷的。那麼,怎麼樣才能最終定性這個問題的答案呢?如果答案是物質決定意識,那麼就應該給出一套建構體系,基於物質的組合演化可以產生出意識,否則,這個判定只是一種理論猜測,還無法形成一種科學的判斷。如果答案是意識決定物質,那麼就應該給出意識在怎樣的條件下生成物質,否則這種判定就是無稽之談。
  • 「米飯實驗」背後的念力偽科學
    這種精神力量又被稱為「念力」,實際上屬於人的意識。如果很多人一起想,就稱為「共同念力」或「集體意識」。  以色列心靈致動「大師」蓋勒聲稱,他能用念力讓鑰匙和匙羹彎曲,讓手錶停走。還有人聲稱能夠用念力推動鉛筆在桌面上滾動,甚至能夠令上天降雨消除旱災。幾年前,國內還曾冒出一個「念力醫學創始人」何斌輝,聲稱可以用念力治癒所有疾病,包括晚期癌症。
  • 念力的秘密分享【高等科學、高等哲學】
    宇宙之間萬事萬物都不出這三個範圍。這三個範圍就把整個宇宙,包括我們自己的生命,統統都說盡了。而「自性」,是這一切萬物的本體,理體從哪來的?就是從這來的。能大師說的好,「何其自性」,沒有想到自性「能生萬法」。   那麼佛教的修學,最終極的目標是什麼?就是明心見性。明心見性的這個人,我們就叫他成佛了,他就是佛。
  • 決定一個人層次的四個維度,對照下自己身上有幾個?
    面對身邊的同事,對方層次的高低,在自己心裡一般都是不了解的,很多人總是憑藉自己的感覺去判斷對方,甚至是只看對方的外表,因此有很多的職場人,在現實中很容易上當受受騙,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四個判斷同事,層次高不高的維度,來供大家參考下,有需要的朋友們一起與小編來看看吧!
  • 念力醫學觀點 是科學還是神話
    為了對「念力醫學」作進一步說明,何斌輝在電視節目中花了不少時間講述了不少例子,內容主要是意識對人對身體生理狀況所能起到作用。尹主任說,人體三大調節系統中,心理直接影響作用在神經系統,以及內分泌系統,而這兩者很容易對免疫系統起作用,最終決定了我們的身體是健康還是生病。念力治病理論,實際上也離不開心理治療的範圍,只不過是用「念力醫學」這個新名堂加以包裝而已。也就是說,心理調節可以對免疫系統產生正面影響,當然可以對疾病起到治療和康復作用。
  • 念力的科學實驗:負面意念對人的影響!
    參加實驗的六十個學生各拿到九根試管,裡面包含不會發酵乳糖的大腸桿菌。他們要做的是用意念 鼓勵其中三根試管裡的大腸桿菌從不具發酵乳糖能力突變為擁有這種能力,又用意念 抑制另三根試管的突變發生。最後三根試管是對照組,志願者不會對它們幹任何事。
  • 人體與宇宙的奧秘,思維決定身體,意識決定物質
    所謂法,就是能以意念力引起變化的一種自然科學。人類可憑自我意識成為神明,或是用人類的意識控制物質運動,法者意識流的作用變化。人的意識體就是一部高精的陰性物質檢測儀,人就是宇宙的全息縮影。我們引為自豪的智慧老人老子、莊子,也是一再強調人類與自然的完全和諧統一的。
  • 全職獵人:金的念力預測
    金的念力在動畫最新劇情中並沒有更多的透露,他的念力始終還是個謎。不過,根據之前的劇情我們仍可預測出金的念力是什麼。據此,我們推測出金的念是操作繫念力使用者,是一個幻獸獵人。他的念力應該是「幻獸訓導師」。
  • 關於維度空間,我們是不是有什麼誤解?該如何正確理解維度?
    關於維度的問題我們還是被意識給局限住了。時間和空間束縛了我們的想像意識。我們的念力就能突破時間和空間,念力可回到過去也可以去到未來。傳統文化裡的佛.道.儒三家講的修行方法就是突破時空維度的手段。古聖先賢裡的修行大家突破時空維度的人太多了!我們稱之為神通。佛道儒的經典理論裡面都是高等科學高等哲學,裡面科學之深度是現代科學無法比的。
  • 人去世後,意識會獨立於肉體存在嗎?靈魂或去往新的維度空間
    不管它會不會消失,根據一位美國科學家的說法,從理論上講,一個人死後的靈魂不會消失,而是會離開現在的三維空間,進入五維空間。個維度,而是有13個維度的存在,宇宙空間總是無窮大的。科學家在實驗室進行了裂變實驗,一些粒子直接消失了,那些無緣無故消失的粒子正在通過目前所處的第三維空間,說不定已經進入了其他維度的空間。
  • 維度與自由丨人生的根本意義在於提升意識的維度與自由度
    人生的根本意義在於提升意識能量的自由度,就是提升維度。一維是一條線,我怎麼打扮它都不美。二維是一個面我可以畫一個很美的圖畫。我們人對二維的美感比對一維美無窮多倍。再美的畫我都不如把它變成立體的。我們對三維的美感比對二維又美無窮多倍。
  • 意識決定存在
    如果一個人能夠了解一切都是無常,就不會攀緣執著;如果不攀緣執著,就不會患得患失,也才能真正完完全全地活著。從量子論角度,把客觀存在分成量子態(或迭加態)和宏觀態。比如粒子和波這兩種最不可能合一的狀態,在亞原子的量子世界竟然是融合在一起的。這種物理現象就叫做量子態(或迭加態)。物理學還有一個無奈的解釋叫做「波粒二象性」。量子態(或迭加態)是個什麼鬼?
  • 信息的三個維度
    投資是認知的變現,認知來自於信息,而信息有三個維度,賺錢的機會就來自這三個維度的信息差。      第一個維度是時間差,就是比別人早知道對股價有推動力的關鍵消息。隨著市場越來越透明,監管越來越嚴厲,賺取信息時間差的機會越來越少,收益越來越少。
  • 世界至少有4個維度:自我世界,單一世界,雙邊世界,多元世界
    無論哪個平臺,幾乎都有這樣4個選項:只有自己可見、粉絲可見、相互關注可見、公開可見。如斯,其實相當於造就了4個不同的世界,讓人與人之間,有了一個邊界。我覺得這很有趣。1. 自我世界人,很多時候,其實對於自己,還是有很多的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