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青光眼致盲新機制

2021-01-09 科學網

 

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王中峰教授、孫興懷教授、楊雄裡院士率領視網膜研究團隊,發現了青光眼視網膜膠質細胞激活新機制,為臨床上防止青光眼惡化以及有效阻止青光眼所導致的視網膜神經細胞的死亡(失明)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近日,相關研究成果刊登在國際期刊《神經科學期刊》上。

 

據介紹,青光眼是由於視網膜神經節細胞損傷導致的不可逆性視功能損害疾病,已成為世界上第二大致盲性眼病。其臨床症狀主要是高眼壓引起的眼睛不同程度的疼痛。研究發現,青光眼所導致的失明,與視網膜膠質細胞被激活密切相關,幾乎所有患有神經系統(包括視網膜)損傷疾病的患者都伴隨有膠質細胞「被激活」現象。因此,膠質細胞是如何「被激活」的,其激活機制是如何形成的,這些問題一直受到科學家的極大關注。

 

在王中峰、孫興懷和楊雄裡指導下,博士研究生季敏、苗豔穎等利用老鼠建立「高眼壓模型」來模擬人的青光眼疾病。他們在對這些老鼠的視網膜進行觀察、研究後發現,高眼壓導致視網膜內一種叫「穆勒」的主要膠質細胞被激活。研究人員還通過在眼睛的玻璃體內注射特異性藥物的方法,發現青光眼會導致視網膜內作為細胞之間「光信號傳遞」的胺基酸使穀氨酸的量增多,增多的穀氨酸會與膠質細胞膜上的受體蛋白質結合,使膠質細胞膜上能夠通透鉀離子的蛋白質的量變少,而「正是這種蛋白質量的減少,最後導致膠質細胞被激活」。激活的膠質細胞會釋放出許多有害物質,這些有害物質會引起視網膜的神經細胞大量死亡,最終導致失明。

 

業內專家認為,該成果對於臨床上最終找到視網膜膠質細胞「不被激活」的方法,對於有效防止青光眼失明,有重大意義。

 

該項研究得到了國家「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上海市基礎研究重點課題的資助。(來源:中國科學報 黃辛)

 

相關焦點

  • 青光眼會致盲,經常頭疼腦脹、噁心乏味需警惕
    青光眼會致盲,經常頭疼腦脹、噁心乏味需警惕 2020-11-16 22: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中國眼健康白皮書》全球發布 眼底病及青光眼已成為不可逆性致盲...
    發布會著眼於中國眼健康現狀,提出目前中國的主要致盲性眼病疾病譜已由過去的沙眼、白內障轉變為青光眼、眼底病等年齡相關、代謝相關性眼病。同時,會議共同呼籲社會各界提高對主要致盲性眼病,尤其是青光眼及眼底疾病的關注。
  • 我國青光眼患病率為2% 北京有青光眼患者42萬人
    央廣網北京3月5日消息(記者李單 通訊員梁亮亮)今年的3月8日至14日是世界青光眼周。青光眼已經成為國際上十分重視的一種眼部疾病。在宣傳周期間,北京市將開展青光眼科普宣傳活動,提高市民的對青光眼的認知,降低青光眼的危害。青光眼是排在全球首位的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也是一種發病極其隱匿的疾病。
  • 參天公司PRESERFLO青光眼引流器,開角型青光眼手術的破冰者
    參天研發的新型植入材料PRESERFLO青光眼引流器,將開角型青光眼(POAG) 的微創手術治療帶入了全新領域。 青光眼是世界第一大不可逆的致盲眼病。據估算,到2020年青光眼已增加至7600萬人[1]。POAG在世界範圍佔青光眼患者的70%,大約5300萬人[2-3]。
  • 寶寶水靈靈的大眼睛,小心,有可能是青光眼哦!
    說起青光眼,估計很多人都會有一個疑問,青光眼不是老年人才會得的嗎?孩子怎麼也會患青光眼? 事實上,並時不是老年人才會有青光眼,任何年齡的人都有可能發生青光眼,有一些不幸的孩子,從出生起就得了先天性青光眼。 什麼是先天性青光眼?
  • 或許是「致盲性眼病」在作祟
    這種症狀很容易與神經系統疾病或顱內出血混淆,這時就有很多患者不知道該選擇哪個科室,經檢查診斷後,才發現是青光眼導致的。那麼,眼壓過高為何會與青光眼正相關呢?杜秀娟表示,因為眼壓本來用於維持眼球正常運轉的,正常值在10-21mmHg之間,若高出這一範圍,就要小心視神經能否承受,一旦「超標」,就會對視神經造成損傷,會出視力下降或模糊,從而患上了青光眼。
  • 研究稱青光眼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因此有假說認為,青光眼可能是眼壓升高引發繼發性免疫或自身免疫應答造成的。但該假說一直未能得到證實。  為驗證這一假說,由中、美、荷蘭三國研究人員組成的研究小組進行了小鼠模型研究。他們在論文中稱,在患青光眼小鼠的視網膜中發現有T細胞存在。這很不尋常,因為通常T細胞是無法進入到視網膜中的,其會被血—視網膜屏障阻止在視網膜之外。
  • 別放鬆警惕,高度近視與青光眼互為因果
    總之,與很多眼科重病和致盲性眼病相比,近視眼顯得「微不足道」。今天我要提醒大家,千萬別輕視近視的危害,臨床上它分為輕度、中度、高度三個類型,輕度為小於等於300度;中度為300-600度;高度指600度以上的近視眼。如果達到600度以上的近視度數,那麼這類患者不僅視功能受影響,甚至會成為青光眼的發病原因!
  • 重慶眼科專家:糖尿病還可引發青光眼!頭疼眼脹不容小覷
    青光眼是一種以特徵性視神經萎縮和視野缺損為共同特徵的疾病,主要是由於病理性眼壓增高,超過視神經所能耐受的程度,而引起視神經萎縮和視野缺損的一類不可逆性致盲眼病,故也稱為「視力的小偷」。在我國約有1000多萬青光眼患者,其致盲率約為30%。 糖尿病是如何誘發青光眼的呢?
  • 【10.15國際盲人節】你必須知道的5種致盲眼病
    其中有超過60%的致盲來源於五種眼科疾病:白內障、青光眼、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高度近視眼底病變、黃斑變性。 這些致盲眼病患者在科學、及時的治療下是能夠保留有用視力、避免致盲的。
  • 北京首大醫院眼科馬玲珍:高度近視的人需要警惕,青光眼就在你身邊
    有人說近視能誘發青光眼,近視會得青光眼的說法一直甚囂塵上。因為青光眼是致盲性眼病之一,患有近視的人急需想要得到答案。 「近視就會誘發青光眼」的說法是否真實? 導致青光眼的因素多種多樣,包括遺傳、年齡、眼局部結構等。
  • 40歲以上人群每年需要給眼睛"拍個照",可以早期發現青光眼!
    3月10號到3月16號是第十二個世界青光眼周。與白內障相比,青光眼在我國知曉率低,致盲率卻很高。醫生提醒,要想在早期發現青光眼,最需要的就是每年記得給眼睛"拍個照"。
  • 全國愛眼日:當心致盲風險!四類人應定期檢查眼底
    據統計,作為不可逆性致盲的首要病因,我國眼底疾病患者佔到了全部致盲眼病患者的54.7%。然而,我國眼底疾病患者的標準治療率僅有10%。眼底是通過瞳孔能看到的眼內部分,包括視網膜、視盤、黃斑及動靜脈等。目前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早期發現及早幹預、早治療,有利於病變的延緩和控制。這種併發症早期無自覺症狀,但眼底檢查會發現微血管瘤;當病變影響到黃斑會出現視物模糊變形等,此時疾病已經發展到中重度了,眼底檢查會發現出血、滲出、黃斑水腫等改變;甚至有些患者突然眼前黑影遮擋出現玻璃體積血甚至機化牽拉視網膜脫離了才來就醫,即使手術預後也較差。
  • 王寧利:人工智慧助青光眼早篩更高效
    首都醫科大學北京眼科學院院長、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主任王寧利教授因在青光眼機制和診療方案等研究領域的突出貢獻,作為今年中國大陸地區唯一一位眼科專家入選,這也是他第三次登上該榜單。基於青光眼相關機制的研究,王寧利教授團隊也在提高青光眼篩查效率方面做了不少工作。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同時也是首位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
  • 小心眼睛的頭號殺手,人類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
    醫/聊/科/普 警惕青光眼 人類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 什麼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組以視乳頭萎縮及凹陷、
  • 以愛之名,守他光明|白內障|視力|青光眼
    及早預防,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能給父母一個快樂健康的晚年。那麼老年人應該多注意哪些常見眼病呢?福眼君給大家準備了一份眼健康攻略,務必為父母細心收藏!「白內障」白內障是一種致盲性眼病。隨著年齡的增加,眼睛的晶狀體逐漸變得不透明,透光能力減弱,到了一定程度就變成了老年性白內障。
  • 「科普」青光眼和白內障的區別,你分得清嗎?
    青光眼已經成為世界首位不可逆性的致盲疾病!青光眼導致的視野改變絕大多數是不可恢復的。 四、青光眼該如何預防? 青光眼主要分為原發性青光眼(開角型青光眼、閉角型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繼發性青光眼等。
  • 青光眼:症狀與預防
    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我們仍然較多「貓」在家裡或單位,罹患青光眼的風險加大。青光眼無法治癒、不可逆、致盲率高,早發現、早預防是最佳選擇。 出現什麼情況可能是青光眼發作 以下幾種症狀是不同類型的青光眼發作時比較常見的。
  • 你要警惕這種致盲性眼病
    青光眼因其不可逆性,被稱為世界上第一大不可逆的致盲眼病,而你不在意或者和其它疾病混淆的這些症狀,就是它發作時的典型表現。嚴格意義上來看,青光眼是一大類疾病的統稱,可分為原發性、繼發性和先天性三大類,每個類型還有細分。
  • 《亞太青光眼指南》出版發行
    作為山西唯一一位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青光眼學組委員,愛爾眼科山西省區副總院長戴超教授承擔了青光眼雷射治療部分的翻譯及編輯工作。、青光眼白內障聯合手術、青光眼早期診斷和疑難複雜青光眼治療、角膜病的診斷治療,已完成各種白內障、青光眼、角膜手術超萬例;主要研究方向是青光眼視神經損傷機制及視神經損傷修復;首次提出了青光眼視神經損傷的機制:視神經篩板膠質異構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