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五臺山發現23億年前巨型疊層石

2020-11-24 搜狐網

  新華網太原8月29日電(記者葉健)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地質專家李江海日前在山西五臺山南臺山麓考察時發現一塊23億年前的疊層石。

  這塊球狀碳酸鹽巖石體量達450cm(直徑)×500cm(高度)左右,是迄今為止中國國內已知規模最大的疊層石。

  這次發現的疊層石球體形態精美完整,表面紋理清晰。經初步鑑定,專家排除了該石風化、構造變形、沉積和溶蝕等其他成因,確定為生物生長沉積的原始形態。

  20多年來一直致力於五臺山地質研究的李江海教授稱,該疊層石的形成原因是由元古宙時期濱海環境中的藍綠藻群落沉積而成,以前五臺山區域也曾多次發現,但是無論從體量還是完整性等方面都顯得遜色。本次發現為地質學界研究地球早期演化歷史提供了一個典型例證。

  有關該疊層石的內部構造、具體形成等情況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據了解,五臺山完整保存了上萬米厚的古元古代(25—19億年前)滹沱群沉積地層,完美地記錄了這一階段地球的演變歷史,時間跨度達6億年之久。

  五臺山的地質記錄非常完整,地層也很齊全,具有全球地質對比價值,為研究地球演化歷史提供了典型例證,堪稱「地球早期地質歷史博物館」。

(責任編輯:張勇)

相關焦點

  • 地質專家在五臺山南臺山麓發現23億年前巨型疊層石
    巨型疊層石 佛教在線山西訊 2008年8月23日,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著名地質專家李江海,在山西五臺山南臺山麓考察時,發現一個23億年前、體量達450cm(直徑)×500cm(高度)的球狀碳酸鹽巖石,並確定是迄今為止國內已知規模最大的疊層石。
  • 山西五臺山發現23億年前疊層石 迄今國內最大
    昨日,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著名地質專家李江海在五臺山南臺山麓考察時,發現一塊球狀碳酸鹽巖石竟然是23億年前的疊層石。該石是迄今為止國內已知體量最大的疊層石。五臺山的地質記錄非常完整,地層也很齊全,完整保存了上萬米厚的古元古代 (25-19億年前)滹沱群沉積地層,完美記錄了這一階段地球的演變歷史,時間跨度達6億年之久,具有全球地質對比價值,堪稱「地球早期地質歷史博物館」。這次發現的疊層石球體形態精美完整,表面紋理清晰,直徑約450釐米,高度500釐米。
  • 疊層石: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化石,居然還有活的
    地質學家在澳大利亞、北美和南非三個不同大陸的11個地點均發現了疊層石的身影,其年齡在25億年以上。此外,在美國、西班牙、澳大利亞等地寒武紀地層中也有發現。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疊層石化石是2016年,於格陵蘭島西南部伊蘇阿變質巖中發現的,約形成於37億年前。
  • 疊層石: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化石,居然還有活的
    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疊層石化石是2016年,於格陵蘭島西南部伊蘇阿變質巖中發現的,約形成於37億年前。 年代久遠的疊層石是非常稀少的。據專家研究,在36億—28億年前(古太古代及中太古代),疊層石還是非常稀少的。到28億—25億年前(新太古代以後),疊層石的分布範圍和種類漸漸豐富起來。
  • 觀光君帶你去旅行:品讀《五臺山和韻》,雲旅遊山西忻州五臺山
    觀光君今天帶大家品讀明代史監《五臺山和韻》,雲旅遊山西忻州五臺山。五臺山屬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市五臺縣、繁峙縣、代縣、原平市、定襄縣,周五百餘裡,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組成。其中五座高峰峰頂平坦如臺,故名五臺。又因山上氣候多寒,盛夏仍不見炎暑,故又別稱清涼山。2009年6月,五臺山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關注觀光君,圖文版內容更精彩......
  • 山西又一景點走紅,因鼯鼠被叫錯名字千年,堪稱晉中的「五臺山」
    山西出名的大山也不少,太行山脈,恆山,五臺山等等,這些山川之所以出名,是因為這些山川本身都有著自己的獨特,要麼是有佛道儒的文化傳承,又或者有奇峰異石的存在,但誰能想到還會有因為動物出名的山?它就是今天的主角,因為鼯(wu)鼠出名的山——石膏山。
  • 歷代名人與五臺山
    五臺山作為世界級的文化瑰寶,其影響不僅僅局限於中國,還波及東亞、東南亞,是世界著名的文殊道場。由於五臺山的無窮魅力,引得國內外無數名人雅士不遠萬裡到五臺山,朝拜覽勝,題詞賜寶,他們的頌詩墨跡反過來又為五臺山積澱了深厚的文化神韻。五臺山在山西,它是山西的驕傲,也是祖國的文化瑰寶;五臺山更屬於世界,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殊道場,其無窮魁力,輝映千古而不朽。
  • 山西五臺山機場的前世今生
    2、2001年,中國民航總局對《五臺山機場選址報告》作出批覆:「原則同意所選東留屬場址為新建五臺山機場推薦場址」。  3、200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部認為所選場址因與周邊空軍機場臨界區重疊,影響飛行安全,明確不予批准,並建議重新勘選場址,或者合用距五臺山較近的空軍定襄機場。
  • 山西有這樣一座山,因為鼯鼠而得名,景色不輸「五臺山」
    山西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城市。這裡以陳醋,煤炭,古鎮聞名。山西還有許多名山大川。太行山,五臺山等景點都是不錯的旅遊景點。這些山峰或因風景秀麗,或因文化傳承,但在晉中有這麼一座山,以「吳鼠」命名,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石膏山」。雖然這座山叫石膏山,但這座山峰上並沒有石膏。這是因為有上面提到的飛松鼠。
  • 五臺山:文化名山 蔚為大觀
    《紅樓夢》第二十二回,賈母出資二十兩令鳳姐為寶釵過生日,惹來鳳姐調侃:「難道將來只有寶兄弟頂了你老人家上五臺山不成?」《西遊記》則至少四次提到五臺山。其中第六十一回《豬八戒助力敗魔王孫行者三調芭蕉扇》中,牛魔王被打敗要逃跑的時候,「早有五臺山秘魔寺神通廣大潑法金剛阻住……」當然,最廣為人知的還是《水滸傳》裡的魯智深醉酒大鬧五臺山的故事。
  • 大自然的博物館 聽得見的疊層石
    當您來到山西地質博物館「穿越時空」展廳,能看見一塊叫作「疊層石白雲巖」的標本。雖然從外表很難看出它有什麼特別之處,可是,您知道嗎?在遙遠的二十二億年前,它曾經積極參與了地球的演化。正是它的出現,使地球充滿生機。另外,地質學家根據它竟然能推斷出當時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速度與現在不同。
  • 五臺山是中國同緯度植被類型最豐富地區之一
    新華網山西五臺山8月28日電(記者原碧霞)經專家對五臺山植被垂直帶譜分析發現,五臺山是中國同緯度植被類型最豐富和保存較完整的地區之一,是許多珍稀或瀕危動植物物種的重要棲息地。
  • 原是16億年前疊層石
    龐教授解開了謎團:「這不是化石,但它比動物化石要早得多,因為它距今已有16億年之久,是形成於中元古界的『疊層石』。」■龐教授指出這塊是典型的疊層石。1983年在山西天鎮和河北陽原發現恐龍化石,經5年發掘採獲各類恐龍化石2300餘件。研究證實,那是世界罕見的晚白堊世(6500萬年前)的一種新的恐龍動物群。其中,大型蜥腳類恐龍不尋常華北龍(長近20米,高約5米),不僅為新的屬種,且為一新科;甲龍類的楊氏天鎮龍也為一新屬種。這一突破性的新發現,對我國特別是北方生物地理區、古環境及地殼的構造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均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 石家莊深山 現16億年前疊層石 什麼是疊層石?
    平山村民在深山發現奇怪「化石」日前,平山讀者康先生給本報打來電話,稱在平山縣境內,發現一處山上有大量疑似動物化石。1983年在山西天鎮和河北陽原發現恐龍化石,經5年發掘採獲各類恐龍化石2300餘件。研究證實,那是世界罕見的晚白堊世(6500萬年前)的一種新的恐龍動物群。其中,大型蜥腳類恐龍不尋常華北龍(長近20米,高約5米),不僅為新的屬種,且為一新科;甲龍類的楊氏天鎮龍也為一新屬種。這一突破性的新發現,對我國特別是北方生物地理區、古環境及地殼的構造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均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 會講話的「石中花」 透過五億年疊層石探尋古氣候的奧秘
    沈中 拍攝根據以往研究,疊層石生長受環境制約,多發現於熱帶或亞熱帶地區,附近風力小,海浪小,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藍藻的「痕跡」保留在疊層石上。沈中 拍攝在提到這些「石中花」是如何形成時,張鋒分析道:「藍藻具有趨光性(或稱向陽性),喜愛追逐太陽光活動,陽光充足時生長較快,相反則較慢,這樣長此以往的生命路徑導致疊層石『花紋』橫切面多是圓形,縱切面是圓柱形。」
  • 五臺山的寺廟各有特色,唯一晚上開放的廣化寺,由此成為網紅寺廟
    我是魚總愛旅行,今天說說五臺山廣化寺從現在開始到今年年底,山西省內的景點在每周的周一至周五期間全部免票,但需要預約!趕緊用同程小程序看看飛山西的超值優惠機票,錯峰出遊是個不錯的選擇哦。到山西旅遊,很多人都會去五臺山,五臺山的寺廟非常多,一般建議的旅行時間是2-3天,如果要坐車大朝臺(轉五臺山的五座臺)那就多加一天。計劃徒步朝臺的朋友按照自己的體力合理安排時間就可以。
  • 陝西最古老的生物化石——洛南疊層石
    在今天的陝西洛南石門地區,保存著陝西元古代地層疊層石化石,是陝西發現的古老生命最早的記錄。該化石的剖面位於洛南縣黃龍鋪-石門鎮之間洛(南)-華(陰)公路附近,露頭連續,層序清楚,屬陝西最為典型的層型剖面,也是國家級重要地質遺蹟之一,它又有什麼不同的地層秘密呢?讓我們一同來了解吧!
  • 南京科學家發現21億年前藻類化石 真核生物起源,有了重要證據
    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員在山西五臺山一帶發現了距今約21億年的真核生物化石,為真核生物起源提供了重要證據。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刊物《前寒武紀研究》上。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阿里亞真核生物,讓地球多姿多彩生活在這個地球上,你有沒有想過,地球上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生命?這些生命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時光倒流到約46億年前。
  • 陝西最古老的生物化石——洛南疊層石
    在今天的陝西洛南石門地區,保存著陝西元古代地層疊層石化石,是陝西發現的古老生命最早的記錄。該化石的剖面位於洛南縣黃龍鋪-石門鎮之間洛(南)-華(陰)公路附近,露頭連續,層序清楚,屬陝西最為典型的層型剖面,也是國家級重要地質遺蹟之一,它又有什麼不同的地層秘密呢?讓我們一同來了解吧!
  • 五臺山機場冬春換季航班推介會暨南航系航班及產品推介會圓滿舉行
    與南航太原分公司聯合舉辦了「五臺山機場 南航 廈航 川航 山西地區2020-2021年冬春航季產品推介會」,旨在擴大五臺山機場換季航班信息覆蓋面,提高忻州旅遊資源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南航太原營業部、廈航太原營業部、川航太原營業部、山西地區各代理、旅行社、媒體等約70餘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