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太原8月29日電(記者葉健)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地質專家李江海日前在山西五臺山南臺山麓考察時發現一塊23億年前的疊層石。
這塊球狀碳酸鹽巖石體量達450cm(直徑)×500cm(高度)左右,是迄今為止中國國內已知規模最大的疊層石。
這次發現的疊層石球體形態精美完整,表面紋理清晰。經初步鑑定,專家排除了該石風化、構造變形、沉積和溶蝕等其他成因,確定為生物生長沉積的原始形態。
20多年來一直致力於五臺山地質研究的李江海教授稱,該疊層石的形成原因是由元古宙時期濱海環境中的藍綠藻群落沉積而成,以前五臺山區域也曾多次發現,但是無論從體量還是完整性等方面都顯得遜色。本次發現為地質學界研究地球早期演化歷史提供了一個典型例證。
有關該疊層石的內部構造、具體形成等情況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據了解,五臺山完整保存了上萬米厚的古元古代(25—19億年前)滹沱群沉積地層,完美地記錄了這一階段地球的演變歷史,時間跨度達6億年之久。
五臺山的地質記錄非常完整,地層也很齊全,具有全球地質對比價值,為研究地球演化歷史提供了典型例證,堪稱「地球早期地質歷史博物館」。
(責任編輯:張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