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展覽 | 看花是種世界觀——夏威夷考察記

2020-12-08 手機鳳凰網

看花是種世界觀

博物學考察記線上展覽

夏威夷風光

梁啓超在《夏威夷遊記》(原名《汗漫錄》)中說:「東坡在瓊州有句云:四時皆是夏,一雨便成秋。此二語可以移詠檀島。竹林果園,芳草甘木,雜花滿樹,遊女如雲,歐美人謂檀島為太平洋中心之天堂,非虛言也。」

檀島,即夏威夷群島。2011年8月8日我「借著洛克的光」來到了夏威夷,接下來的一年,在博物學家威爾遜所說的這個「生物多樣性的刑場」開展個人的博物考察,重點是植物。為訪學而設計的研究題目是「洛克對夏威夷本土植物的研究歷史」。

洛克(Joseph F. Rock, 1884-1962)

博物學家、人類學家、夏威夷植物學之父

浩瀚的太平洋正中間「漂浮」著夏威夷群島。這裡仍是這個星球上有關地殼變遷(如活火山)、生物演化(如適應輻射、生態危機)、民族文化融合的理想研究之地。夏威夷原是獨立的國家,直至1959年才正式成為美國的一個州。中國人確實一直就與夏威夷有往來,夏威夷土著人是從江浙一帶經玻里尼西亞輾轉過去的。西方人來訪則是最近的事,但後果很嚴重,80-90%的夏威夷土著人紛紛死掉,因為他們對外來的病菌完全沒有免疫力。當年美洲印第安人大部分死去,也是由於同樣的原因。若說一點啟示,將涉及「辯證開放」的問題:完全開放,則失去文化個性;完全不開放也有風險,因為一旦聯通,後果不堪設想。應當介於開與放之間。人這個物種與其他物種一樣,必須與其他生命和環境協同演化,緩慢接觸大量病菌以嘗試產生免疫力,能適應就存活下來,不適應就拜拜了。

洛克遺囑執行人韋西奇先生從柜子裡拿出洛克的旅行箱,一件一件地給我講述其中的遺物。行李籤上洛克手書的地址是Dr.J.F.Rock/3860 Old Pali Road/Honolulu,Hawaii,其中老帕利路3860號是洛克的女粉絲家的地址,晚年洛克一直住在這所大房子中。

夏威夷群島是一串火山島鏈,由132個或大或小的島組成,較大的島有4個,從西向東、從老到新分別是考愛島(Kauai)、瓦胡島(Oahu)、毛依島(Maui)、大島(Hawaii)。這些島的中文名並不統一,對於旅行者來說一定要清晰地記住其英文名,並知道它們的相對位置。

韋西奇先生手持大風子科大風子的果實,此樹由洛克收集的種子繁殖而成。2011年11月17日攝於檀香山。

我是東北人,對於南方植物並不熟悉,剛到夏威夷時,絕大部分植物從未見過也不認識,但憑著以前的經驗有一多半能立即猜測出它們所在的「科」(family)。僅經過一年,就已比較熟悉了,並撰寫出《檀島花事:夏威夷植物日記》一書(三冊)。中文世界關於夏威夷植物基本找不到文獻,書中植物均由自己拍攝、鑑定。

據植物分類學家王文採院士統計,《檀島花事》共記述蕨類植物22科,41種;裸子植物3科,4種;被子植物雙子葉植物離瓣類81科,313種,合瓣類26科,172種,單子葉植物19科,91種;共計151科,621種。許多屬和種第一次有了中文名。王先生甚至說:「我過去對夏威夷群島的植物區系毫無認識,讀了劉教授的《檀島花事》之後對這個孤立的植物區系有了初步了解,收穫頗豐。」

劉華傑《檀島花事:夏威夷植物日記》三冊

「夏威夷植物學之父」洛克出版過《夏威夷群島本土樹木》和《夏威夷觀賞樹木》。在他前面還有「祖父」,19世紀時國王的御醫希拉伯蘭特(William F. Hillebrand, 1821-1886)寫過一本《夏威夷群島植物志》,1888年出版。希拉伯蘭特的身份、經歷十分像由德國到日本的博物學家西博爾德(Philipp F. B. von Siebold,1796-1866)。上述作品只能當史料閱讀。當今在廣泛使用的是兩卷本獲獎著作《夏威夷開花植物手冊》,1990年初版,1999年出修訂版,主編有三位:魏格納(Warren L. Wagner,其導師是在上海出生的美國植物學大佬雷文[Peter H. Raven]院士)、赫伯斯特(Derral R. Herbst)和索末(S.H. Sohmer)。此書只收開花植物,不考慮蕨類,而夏威夷有大量有特色的蕨類植物,帕爾默(Daniel D. Palmer)的《夏威夷蕨類和擬蕨類》可以參考。

由薩頓撰寫的洛克傳記扉頁

一起跟隨劉華傑老師的鏡頭

去認識夏威夷的植物吧

黑喉紅臀鵯在啄食豆科大葉寶冠木(Brownea macrophylla)的花蜜,同時為其傳粉。「花謝花會再開,只要你願意」!一個月後觀察,樹上依然有幾簇花,原來的落了,結出豆莢,新的又開放。三個月後觀察,依然如此。過了一年,還在開放!

玉蕊科炮彈樹整個花序。每個花序上通常最多有一隻花最終能結果。這一株為美國作家懷爾德(Thornton Wilder,1897-1975)1933年所植,他曾三次(1928,1939,1943)獲得普立茲獎。懷爾德童年曾在香港和上海度過,父親是美國駐中國領事。

馬兜鈴科美洲馬兜鈴(Aristolochia durior)花的喇叭口中央入口處微距圖,可見密密麻麻的倒刺兒,客人到此,「請君入甕」,倒刺兒會推著昆蟲向前走,一直走到雌蕊著生的花筒底部。花在演化過程中展現出的所有「設計」,都為了一個「目的」:傳粉從而傳宗接代。喇叭口部紫紅色,白色的花筋兒閃電狀,具有自相似的分形結構。

蓮葉桐科蓮葉桐(Hernandia nymphaeifolia),它的英文名相當奇怪:Jack-in-a-box Tree。英文名反映了其果實的構造:黑傑克被包裹在一個盒子中,蓮葉桐的核果隱藏在碗狀的肉質總苞中。總苞頂部有一個半徑約為果實半徑四分之一的圓形開口,透過這個小孔,裡面的黑色核果隱約可見。此植物原產於東非和馬達加斯加。在夏威夷的街上很容易見到同名的連鎖快餐店!

杜英科圓果杜英(Elaeocarpus angustifolius)。這類植物容易識別,遠遠望見大量綠葉中的若干紅葉(老葉),就能猜出它是杜英科的。圓果杜英果皮的藍色招人喜歡。大樹下,滿地都是圓圓的藍果,像散落的珠寶。BBC影片《植物的私生活》中講過,這類果實的顏色與森林中一種鳥雙垂鶴駝脖子下的肉錘顏色相仿,鳥以樹的果實為食。樹與鳥在演化過程中形成了有趣的共生關係。

夾竹桃科(原蘿藦科)王犀角(Stapelia gigantea)的花,外形有點像海星。此植物非常茂盛,看來山坡上火山石縫中有它喜歡的豐富養料。

秋水仙科(原百合科)嘉蘭(Gloriosa superba)。原分布於亞洲熱帶地區和非洲。其根狀莖有劇毒。

豆科鐵島合歡(Wallaceodendron celebicum)的豆莢。

桃金孃科草莓番石榴(Psidium cattlenium),外來種。在夏威夷野外最容易吃到的一種野果。這一串紅果就能讓人吃個半飽,而一株大拇指粗的小樹就能長出好幾串。它一邊開花一邊結果,什麼時候上山差不多都能吃到果子。

山龍眼科火輪木(Stenocarpus sinuatus),夏威夷大學校園Webster Hall東側有兩株。樹太高,無法接近像小火輪一樣的花序,只得用150-500mm的「大炮」拍攝。

玉蕊科小猴缽樹(Lecythis minor)。蒴果像厚胎的小茶缸一樣。成熟時,果實前端的蒴蓋會與母艙分離、落地,於是枝頭舉著一隻只丟了蓋、滿載種子的茶缸。在植物學上,這種果實應該叫蓋果,是周裂蒴果的一種。在風的吹動下,茶缸中緊密排列的外錶帶稜的種子撒到地面,空茶缸還會在枝頭保留許久。種子外形與柚的種子相似,更加豐滿。我的牙能迅速打開一排啤酒瓶,咬開這類種子不成問題。果仁香脆,脂肪較多。與中國市場上出售的所謂「鮑魚果」(巴西慄)是同類,同科同味,就是小點。

玉蕊科小猴缽樹的花。花黃白色,雄蕊柄和雄蕊束合在一起有字母e形結構,雌蕊圓盤狀。同科炮彈樹的花也有此結構。

:小猴缽樹的果實,成熟後蓋與缸子之間自動裂開。

:小猴缽樹的果實形如厚胎的小茶缸,裡面擠滿了種子。

蒺藜科愈瘡木(Guaiacum officinale),也叫綠檀、愈創木。木材芳香、比重遠大於1。你可能用過由其木材製作的梳子或筆筒,可曾注意它的花?

粗殼澳洲堅果(Macadamia ternifolia),也叫夏威夷果。有一次登山失敗,返回時突然發現有逸生的澳洲堅果,採了許多。放置幾天,外果皮沿縫合線裂開。德裔植物學家穆勒(Ferdinand J.H. von Mueller, 1825-1896)於1858年描述了這個種,屬名用來紀念好友麥克亞當(John Macadam, 1827-1865),這樣一來, 穆勒也同時建立了澳大利亞的一個特有屬。

由洋底巖漿不斷生成的夏威夷山地上,生存著大量珍貴的植物特有種。特有種在當地全部植物中佔有比例為89%,這個數值相當高。夏威夷有32個特有屬,另有5個接近於特有屬(屬內只有一兩個種分布於太平洋其他島嶼上),特有屬的比例接近15%。如果僅考慮雙子葉植物,特有屬、特有種的比例更高,分別達到19%和92%。不過,普通人所見的滿地綠色並無特別之處,基本上是外來種,在地球的別處也能見到。如保護生物學家、鳥類學家皮姆(S.L.Pimm)所說:「你一定要經受了寒冷、潮溼和疲累的考驗後,才能見到夏威夷的本土鳥。」看特色夏威夷植物,通常得登高山,甚至有生命危險。

上面展示的植物,還算好看,甚至可以說很奇特。但是它們都是近期引進的,嚴格講並不屬於也不能代表夏威夷!如果來到夏威夷整天被這類植物吸引,就很可憐了。

欣賞夏威夷植物,最好知道其分科信息和對應的夏威夷名,比如Loulu=棕櫚科金棕屬,Huluhulu=錦葵科毛棉(夏威夷棉),Hapuu=蚌殼蕨科灰綠金毛狗,Lapalapa=五加科寬葉桕葉楓,Koa=豆科金合歡屬寇阿,Kawau=冬青科異型冬青,Kanawao=繡球科漿果繡球,Haha=桔梗科半邊蓮亞科櫻蓮屬,Iliahi=檀香科檀香屬,Wiliwili=豆科夏威夷刺桐,Ahinahina=菊科劍葉菊屬,Ohai=豆科美田菁,Ohe=五加科夏威夷羽葉五加,Ohelo=杜鵑花科齒葉越橘,Ohia lehua=桃金孃科鐵心木屬。

桔梗科半邊蓮亞科卡科瓜蓮(Clermontia kakeana)。花被長45-55毫米,託杯長8-14毫米。果實像小南瓜,黃色。瓜蓮屬在夏威有22個種,都是特有種。屬名用以紀念法國海軍大臣Aimé de Clermont-Tonnerre(1779-1865),此屬的夏威夷名為Oha wai。

洛克1911年7月採集的8801號標本,此植物為桔梗科夏威夷瓜蓮,特有種。希拉伯蘭特曾定名為Clermontia macrocarpa var. hawaiiensis,洛克後來重新處理為C. hawaiiensis,延用至今。攝於畢曉普博物館的植物標本室。

桔梗科紫冠瓜蓮(Clermontia fauriei),特有種。

桔梗科窄葉櫻蓮(Cyanea angustifolia),特有種。漿果紫色。

桔梗科展序孔果蓮(Trematolobelia macrostachys),特有種。

桃金孃科搖葉鐵心木(Metrosideros tremuloides),特有種。葉細小、枝弱。種加詞tremuloides相當於aspen-like, 即像歐洲山楊(Populus tremula)的。而tremulus是trembling的意思。這種樹的葉在這個屬中算是小而薄的,風一吹就會搖,在山崗上其枝葉隨風抖動。

桃金孃科搖葉鐵心木。

洛克1909年採集的搖葉鐵心木標本4827號,攝於Bishop博物館植物標本室。與標本館的標本對比,是鑑定植物的重要手段。

洛克採集的搖葉鐵心木標本4827號標籤放大圖。

桃金孃科光葉多形鐵心木(Metrosideros polymorphya var. glaberrima),特有種。此標本2012.02.20採集於拉尼坡山道中下段木麻黃林中。

2012.02.21,星期二

觀察、壓制、晾曬昨天採集的標本光葉多形鐵心木。從葉形上與附近的灰葉多形鐵心木容易區分。晚上讀錢穆的書。法華經註:『真理自然。』悟,不是離開生活而另有某種超然的東西。世間法即佛法。生活世界即科學世界。生活史即科技史。當下看不是這樣,那是因為科技、科學史觀出了問題。博物分形:『一葉,一葉,復一葉。/真理自然。/悟在當下,/悟在點滴而不覺。』」

——摘自劉華傑考察日記

杜鵑花科火山越橘(Vaccinium reticulatum),特有種。在草叢和新生的熔巖上大量分布。果實可食。

澳石南科(尖苞樹科)普基阿偉(Styphelia tameiameiae),特有種。小灌木,Styphelia是硬(葉)的意思。此科在夏威夷只有一個種,當地先民在宗教或政治儀式中會用它燃起煙霧,夏威夷名Pukiawe。此植物多細而脆的分枝,果實顏色多樣,白、黃、粉紅等。在毛依島的山坡上此植物更常見。

2012.02.07,星期二

看似貧瘠的火山渣上其實並不缺營養,少水、存不住水倒是事實。地表長著一些堅強的本土植物,如普基阿偉和火山越橘,它們倆都貼著地結出了紅紅的小果實。本土特有種短葉紅豬蕨更是『爐渣』上的勇士。這種樹蕨的基部常有陳年的枯葉,但它們並不顯得老氣,因為新葉泛著亮光,小葉密集交錯彰顯著生命的頑強與樂觀。草叢中外來的竹葉蘭也特別多。無患子科本土非特有種車桑子在其他地方結的果實呈綠、淡黃色、淡粉紅色,而在此植株矮化的同時果實也紅些。

——摘自劉華傑考察日記

2011.11.02,星期三

嘗試行走計劃已久的拉尼坡(Lanipo)山道。到達相對平緩的局部坡頂,見到一株書帶木,旁邊有一些半卷葉的灌木,一時沒認出來。仔細端詳數量不多的花和果,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卷葉弗氏檀香!它是當年檀香木貿易的主角。其長相與海岸厚葉檀香差別懸殊。

——摘自劉華傑考察日記

檀香科卷葉弗氏檀香(Santalum freycinetianum var. freycinetianum),特有種。半卷的葉,形似鞋拔子,好像缺水,其實它就這個樣子,即使雨水充足葉也如此。它的木材極為珍貴,這也為它引來殺身之禍,令人想起《莊子》裡的寓言故事。福斯特植物園門口一棵欖仁樹下堆放了一些壓艙石(ballast stones)。這些形狀規則的花崗巖條石竟然來自中國,時間在1790年到1840年間,它們是檀香木貿易的產物。滿載檀香木的貨船返回夏威夷時,為了安全通常載入一些壓艙石。

檀香科橢圓葉檀香(Santalum ellipticum),特有種。分布於瓦胡島鑽頭山北坡。

東君殿檀香(Santalum haleakalae var. haleakalae),只生長在毛依島的高山東君殿(Haleakala)高海拔處,植株呈半球形。

梨果檀香(Santalum pyrularium),只生長在考愛島。果上有縱稜,果上環的位置變化很大。生長於林緣,土壤相對乾旱。此種檀香木的名字和指稱關係在過去相當長時間裡變來變去,到2010年為止,好象又回復到了一百多年前!此特有種的特點是葉長橢園形、紙質,葉柄和葉脈紅色,花裂片內側為紫紅色、紅色、粉色、淡黃色,果實個大。果上有環,環的大小變化很大,有的接近果實末端,大部分在果實三分之二處,個別竟然在果實腰部以下。果實常有縱稜,夏威夷其他種均沒有。果實成熟後紫黑色,果仁香脆。估計全世界沒幾人品嘗過。

菊科韋爾克斯菊(Wilkesia gymnoxiphium)。世界上只有夏威夷有這種植物,在夏威夷也只有考愛島有,在考愛島只有紅河谷一帶才有!算準了時期(花期5-7月),乘飛機從瓦胡島到考愛島,租車直奔紅河谷專程看它。可以說主要為這一種植物而花費1000多美元。多輪菊屬(Wilkesia)由美國植物學大師格雷建立,屬名用來紀念海軍上尉韋爾克斯(Charles Wilkes,1798-1877)。他是美國1838-1842年南方諸海探險考察(也稱韋爾克斯考察)的指揮官。

遠處是夕陽照耀下的紅河谷東坡,近處是相對平緩的西坡。約會韋爾克斯菊的現場十分安靜,這裡只有我一個人。在第一天的天黑前就與目標植物相遇,考愛島之行至此已經值了!過了一會,我相機上的土製GPS才正常工作,坐標為( N 22°3.08',W 159°39.55')。16:20拍攝到有花序的植株,坐標(N 22°3.08',W 159°39.52')。如果沒有準備,第一眼見到這種特有的菊科植物,可能誤以為是龍舌蘭科的某種龍血樹。

——摘自劉華傑考察日記

草海桐科黃花草海桐(Scaevola glabra),特有種。

菊科東君殿劍葉菊(Argyroxiphium sandwicense subsp. macrocephalum),夏威夷名Ahinahina。夏威夷最具標誌性的木本植物。此屬以前譯作銀劍草屬,我將其改為劍葉菊屬。在北京赴夏威夷前,一位植物學家曾跟我說,如果見到請採一份標本。考慮再三,還是沒有採。這種植物極其稀少,生長不易,如果人們都想採集標本的話,過不了多久就會滅絕。

菊科東君殿劍葉菊,其葉厚肉質,像劍一樣。

瓦胡島庫勞嶺的最高峰生長的五加科寬葉桕葉楓(Cheirodendron platyphyllum subsp. platyphyllum),坐標為(N 21° 21.18', W 157° 47.33')。葉非常漂亮。跟洛克描述和拍攝的完全一樣,也與萊昂採集的標本相符。它生長在山脊,風吹樹葉發出「啦啪啦啪」(lapa-lapa)的聲音。其夏威夷名Lapalapa。幸運的是,在附近同時還見到了五加科特有種瓦胡羽葉五加、三葉桕葉楓原變種。後者葉全緣,與大島所見同變種的葉有明顯差異。這類植物同一變種之間的個體差異也很大,後來到考愛島進一步確證了這一點。

五加科寬葉桕葉楓標本,畢曉普博物館。萊昂1908年9月15日採集於瓦胡島。夏威夷的萊昂樹木園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相關焦點

  • 【蘇門畫苑】│2018年蘇門畫苑線上展覽(一組)
    寫在線上展覽前的話在同學的支持和配合下,蘇門將準備按各組寄來的作品照片分期做線上展覽。其間,蘇門期刊編輯部的同學們利用暑假期間,每星期通過電波聚首一次,細心地覽讀同學們的畫作,並結合蘇老師的作品商討、梳理,希望通過展覽導讀,能讓大家體會到創作理論對藝術實踐的意義,從而進一步提高花鳥畫創作的能力。
  • 慶陽市博物館線上展覽|雙鋪首銅甑
    慶陽市博物館線上展覽|雙鋪首銅甑 2020-05-08 02: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看展覽|30位30歲以下的女性攝影師線上展
    看展覽|30位30歲以下的女性攝影師線上展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季成 編譯 2020-11-23 10:54 來源:澎湃新聞
  • 當我們無法親臨現場,有時虛擬觀展可以看到更多 | 線上展覽推薦
    進入2月,博物館、美術館又陸續發布了延期開館或取消展覽的通知。鑑於疫情進展情況,想必大部分藝術愛好者在接下來可以預見的一段時間內都無法前往現場觀展了,所以我們本月的滬京展覽推薦也臨時改為了「線上展覽推薦」。
  • 【rlyl物種說】今日--夏威夷雁(Nene)
    rlyl陪你每天認識一個新物種(總第728篇)好好學習  天天想上
  • 武威市博物館線上展覽《塔映燈輝——涼州會盟暨藏傳佛教文物展...
    武威市博物館線上展覽《塔映燈輝——涼州會盟暨藏傳佛教文物展》(之一) 2020-11-30 18: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夏威夷攻略:在夏威夷大島上要做的5件事
    如果您打算遊覽夏威夷,無論您何時訪問,我都想向您推薦在大島上要做的一些有趣且不尋常的事情。在夏威夷宗教中,貝利是居住在基拉韋厄火山活躍的Halema'umau火山口的火神。夏威夷群島本質上是一連串巨大的火山,大島目前位於熱點地區,因此,這些活躍的熔巖流和噴發仍在形成該島。最近一次是在2018年夏天!火山國家公園很大,有很多事情要做。它也全年24小時對公眾開放。
  • 線上展如何「獨當一面」?科技館「雲端」搭建古天文臺,線上精彩程度首超線下展
    有意思的是,這一線上線下同步推出的原創科普展覽,其線上內容的豐富和精彩程度遠遠超過了線下,完全是另一種玩法,這在上海科技館開館辦展19年來尚屬首次。線上展不再是線下展的「附屬品」,而是通過再造空間,用玩遊戲的方式「尋寶」觀展,這讓許多觀眾大呼過癮,也收穫了一份意外。業內專家表示,線上展解決了天文大尺度與現場物理空間有限的矛盾,對展示天文科普相當契合。
  • 悅來國際消費節來了, 線上線下助力消費升級!
    除了豐富的展區展品外,精彩的配套活動也為展會增添了不少亮點:一是:線上線下聯動辦展  全方位提供觀展服務本次悅來國際消費節傾情打造了「線上展會平臺」,開啟消費類展會首創、線上線下聯動辦展新模式,起到了對線下展會的補充與延伸,也是在原有會展模式上的創新與探索。
  • 地球上最大的火山-在夏威夷新誕生
    事實證明,這兩個毫不客氣的核素實際上是Pūhāhonu(科學家發現的地球上最大的火山)的秘訣。Pūhāhonu(在夏威夷語中意為「呼氣的烏龜」)是從夏威夷群島延伸到俄羅斯東部邊緣的海底山脈和火山的長鏈的一部分。
  • 張掖市博物館線上展覽 ▎張掖市(甘州區)博物館精品銅器欣賞
    張掖市博物館線上展覽 ▎張掖市(甘州區)博物館精品銅器欣賞 2020-02-12 21: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美院畢業季線上線下同開,發問藝術科學時間等哲學命題
    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線下導覽6月28日19點28分,第二屆之江國際青年藝術周暨中國美術學院2020畢業季、浙江音樂學院2020畢業演出以直播的方式在抖音拉開帷幕,2020年中國美術學院畢業展線上展覽也同步上線,同時「之江國際青年藝術周」也是目前為數不多的、開放線下展覽的畢業季活動,線下展覽於6月28日至7月4日,在中國美術學院、象山藝術公社、浙江音樂學院等場館舉行,但僅接受預約參觀
  • 海交會12月18日開幕,分會場覆蓋亞美歐,線上線下攬人才引項目!
    本次海交會採用「線下主陣地+線上廣傳播+海外分會場」的辦會形式,分會場覆蓋亞美歐;3000名海外人才攜近3500個項目報名參加;來自全國多省市科研機構、高校和企業逾2萬個崗位虛位以待……廣州市科學技術局黨組書記、副局長弓鴻午在12月3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預告了本屆海交會的系列新亮點。
  • 韓少功:世界觀與觀世界
    鍾叔河先生上世紀80年代在嶽麓書社主編《走向世界》叢書,第一輯三十六種,就記錄了國人對「西洋」和「東洋」最初的觀感。 這一看就是百多年。從早期的不以為然,把人家看成奇巧淫技、不知聖道的紅毛猴子,到後來看得魂不附體,奉人家為全面優越、放屁也香的救世上帝,很多中國人的「世界觀」大起大落,卻一直支離破碎,霧裡看花。
  • 夏威夷是世界上旅遊業最發達的地方之一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夏威夷是世界上旅遊業最發達的地方之一。不過吸引遊客的並非是名勝古蹟,而是它得天獨厚的美麗環境,以及夏威夷人傳統的熱情、友善、誠摯。夏威夷風光明媚,海灘迷人,日月星去變幻出五彩風光:晴空下,美麗的懷基基海灘,陽傘如花;晚霞中,岸邊蕉林椰樹為情侶們輕吟低唱;月光下,玻里尼西亞人在草蓆上載歌載舞。夏威夷的花之音,海之韻,為遊客們奏出一支優美的浪漫曲。夏威夷人純樸好客。
  • 【立夏】天目山夜的微光——兩爬影像考察記
    【立夏】天目山夜的微光——兩爬影像考察記  文:王聿凡     天目山的溪流。趙鍔 攝   本次活動主題當然是以兩棲爬行動物為主,結束後統計共發現蛇類8種;蜥蜴2種;有尾類1種;無尾類9種;共計20種。下面來看看它們究竟是誰!
  • 大自然在夏威夷的悲慘遭遇
    從海濱到高山,裡面充滿了起碼125種物種,甚至多達145種其他地方看不到的鳥類。原生的老鷹翱翔在濃密的樹林上空,林中則棲息著奇特的長腿貓頭鷹,以及羽毛閃亮豐麗的蜜旋木雀(honeycreeper)。地面上,一種不會飛的朱鷺正和恐鳥(moa-nalo)一塊兒覓食,恐鳥也不會飛,體形與鵝相仿,喙長得有點像龜,是夏威夷版的渡渡鳥(dodo,古代模里西斯的大鳥)。這些夏威夷特有的生物現在幾乎絕種了。
  • 科學家調查夏威夷鯨目動物生存狀況
    18種齒鯨亞目動物視夏威夷水域為故鄉
  • ...60周年推出線上展覽 告訴你60個「真是沒想到」奇趣科學知識
    2020年是《我們愛科學》創刊60周年,值此60歲生日之際,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推出「慶祝《我們愛科學》創刊60周年暨60個『真是沒想到』奇趣科學知識」主題展覽,展覽從歷年出版的雜誌中精選了60條既新奇又貼近生活的科普小知識,與幾代讀者以及所有對科學感興趣的朋友共同慶賀,分享科學之美。
  • 博雅寶貝攝影記: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攝影記之景色篇  在公園,在花田,在小樹林,在小湖邊,處處都是春姑娘留下的美麗痕跡,伢兒們忙不迭地用鏡頭記錄下這份美好。讓我們一起跟隨鏡頭來看看孩子們眼中的春景吧!  攝影記之植物篇  春天來了,仿佛成了綠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