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相距約52公裡時將收到信號

2020-12-02 騰訊網

11月1日,神舟八號飛船準確進入預定軌道,發射成功。這張拼版照片顯示了神舟八號飛船發射升空過程。 新華社記者 李剛

圖表:神舟八號首次變軌。 新華社記者 王永卓 編制

新華網酒泉11月1日電 (記者黎雲、王經國、田兆運)夜色中的戈壁灘,胡楊樹拖曳出長長的影子。

同樣紮根在這戈壁之中的,是那座高聳的火箭發射塔架。她像一位送別兒子的母親,把長徵二號F遙八火箭輕輕挽入臂中。

如果把天宮一號、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看成是一對熱戀情侶的盟約,那將是這個季節裡最浪漫的事情。

秋末,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神舟八號飛船從這裡出發,他,和天宮有個約會。

等待:相約在32天後

天宮一號像個羞澀的少女,早早來到約會地點,一圈一圈地踱著步,等待著心中的「戀人」。

她,需要在太空中徘徊512圈,才能等來神舟八號的發射。

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二號FT1火箭託舉升空。經過582秒的飛行,器箭分離,天宮一號進入近地點200公裡、遠地點347公裡的橢圓軌道。

此時,距與神舟八號約定相會的時刻,還有32天又8小時28分。

先期到達的天宮一號在太空中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她需要通過多次變軌,才能到達神舟八號能夠找到她的地方;需要對測量設備、對接機構性能以及停控、倒飛等功能進行測試,在確保設備工作正常後,才可以握住神舟八號熱情洋溢的手。

按照交會對接方案,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對接成功後,飛船的電源系統將不再工作。天宮一號將把100伏的高壓電轉換為低壓後,提供給神舟八號,讓神舟八號保持充足的「體能」返回地球。

早在10月30日,距神舟八號發射還有約40小時、距太空之約還有將近4天前,天宮一號就已完成所有準備,進入高度為343公裡的交會對接軌道,同時調相180度,望眼欲穿地等待神舟八號出現。

10月31日10時,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宣布,天宮一號平臺運行穩定,設備工作正常,各項功能和性能滿足交會對接任務要求。

倒計時由此開始。

待發:精確成為關鍵詞

赴天宮之約,中國航天人為神舟八號發射做了充分準備。

10月26日上午,發射場陽光明媚,少雲,風速每米4至6米。發射廠房的六扇縱向大門徐徐打開,船箭組合體經過一條長1500米、寬20米的無縫焊接重型鋼軌軌道,歷時近兩個小時,垂直運至發射架。

雖然從外形上來看,神舟八號與以前的飛船並無太大差別,但這艘飛船的技術狀態改進達百餘項,涉及飛船系統、推進艙、艙內和艙外攝像機、電源分系統、總體電路等多個系統,其設計狀態完全是按照載人飛船設計的,並加裝了對接機構,具備了交會對接的基本形態。

為了發射天宮一號,長徵二號F火箭進行了170多項改進。而這一次,又在此基礎上進行了20餘項改進。

浩瀚的太空,留給神舟八號和天宮一號這對情侶相會的時間和地點近乎苛刻。只有做到發射「零窗口」、火箭入軌「零誤差」,才能把飛船精準地送入預定軌道,讓他與她在兩天後順利相見。

精確,是交會對接的關鍵詞。

10月31日10時,火箭開始加注燃料。在專業人士看來,這意味著火箭發射進入不可逆階段。長達8個小時的時間內,全長58.3米的運載火箭將加注約454噸的特種燃料。

這一天,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告別了持續多日的豔陽,天色陰沉、氣溫突降,早起的人們還看見了飄落的零星雪花。

有人說,那是因為捨不得神舟八號的離去。

相關焦點

  • 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發射全程回顧_中國實施首次空間對接_騰訊新聞...
    2011年11月2日23:08 相距52公裡,神舟八號開始自主導引控制,與天宮一號保持相對靜止。,繼續向天宮一號接近。
  • 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對接全程回顧
    核心提示:11月3日凌晨1時30分左右,從對接機構接觸開始,經過捕獲、緩衝、拉近、鎖緊4個步驟,「神舟八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3日凌晨實現連接,形成組合體,中國載人航天首次空間交會對接試驗獲得成功。
  • 追憶天宮一號:歸去來兮
    10月30日,在太空等待的天宮一號降軌調相,準時來到距地面343公裡的交會對接軌道,面對神舟八號前來的方向眺望。  11月2日23時08分,經過5次變軌,神舟八號來到距天宮一號後下方52公裡處。  最揪心的時刻就要來了。  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的相約擁吻,風險重重。
  • 天宮一號發射成功!
    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03秒07毫秒,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乘著長徵二號FT1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首次自動點火。21時39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常萬全宣布: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發射成功。
  • 歸去來兮——追憶天宮一號
    10月30日,在太空焦急等待的天宮一號降軌調相,準時來到距地面343公裡的交會對接軌道,面向神舟八號到來的方向遠遠眺望。    11月2日23時08分,經過5次變軌,心情急迫的神舟八號,也準時到達距天宮一號後下方52公裡處。
  • 天宮一號神舟八號將由長徵二號F火箭承擔發射
    2010年11月16日,觀眾參觀「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模型。當日,第八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在廣東省珠海市開幕。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重磅推出代表月球探測工程最新成果的「嫦娥二號」衛星模型,代表「北鬥導航」工程、直徑達7米、蔚為壯觀的天地一體衛星運行沙盤,1比1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模型,新一代運載火箭以及代表深空探測計劃的「螢火一號」衛星模型等國家重大工程項目近100項新展品首次亮相。
  • 「天宮一號」交會對接將扮演引導者指揮管理者
    當神舟八號飛船進入預定軌道,並開始搜尋和探索天宮一號的倩影之時,天宮一號就會相應地向對方提供引導信號,告訴對方「我在這裡」,並始終給追蹤飛行器提供引導信息。  等到雙方終於「敖包相會」,實現對接後,神舟八號飛船就將「大權」上交,安心地停靠在天宮一號身邊,按照其指令和控制來飛行。
  • 神八飛船成功對接天宮一號 中國叩開空間站時代大門
    0時16分,1日5時58分07秒發射的神八飛船飛抵對接入口點,與32天又8小時前升空的天宮一號同處於一條直線上,二者相距5公裡。  發生在距地球343公裡的這歷史性一幕,實時顯示在北京飛控中心指控大廳的屏幕上:400米,140米,30米……1時35分58秒,神舟八號追上以7.8公裡/秒高速飛行的天宮一號,兩個飛行器開始攜手遨遊太空。
  • 再見,天宮一號!
    剛剛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完成最後的「謝幕」再見,天宮一號!>天宮一號,你是否還記得首次「親吻」神舟八號的感覺謝謝你,讓我們見證了中國成為第三個掌握太空對接技術國家的榮耀時刻!航天員劉旺、劉洋、景海鵬在你「懷中」向我們招手天宮一號
  • 天宮一號,再見 飛行六年,曾與三艘飛船交會對接
    神舟八號在接近天宮一號時,兩個太空飛行器建立直接通信聯繫,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測控網的監視和確認下,神舟八號開始實施自主控制的三個階段,拉近與天宮一號的距離。第一階段:尋的段。神舟八號進行4次自主控制變軌,抵達對接切入點。第二階段:接近段。神舟八號繼續向天宮一號慢慢接近。第三階段:平移靠攏段。神舟八號緩緩向天宮一號靠近,直至對接。
  • 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成功實現交會對接
    3日凌晨,中國自行研製的神舟八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在距地球343公裡的軌道實現自動對接,為建設空間站邁出關鍵一步。兩天前發射升空的飛船與在軌等待34天的目標飛行器依靠微波雷達、雷射雷達和電視攝像機的引導,經歷了捕獲、緩衝、拉近、鎖緊的過程,最終實現連接,形成組合體。正在國外訪問的國家主席胡錦濤發來賀電。
  • 神舟八號和天宮一號交會對接技術獲15項中國專利
    11月22日上午,國家知識產權局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了神舟八號和天宮一號航天交會對接技術中國專利證書頒發儀式。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田力普為圓滿完成我國載人航天首次交會對接任務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頒發了專利證書。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趙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袁潔出席了頒證儀式。
  • 歷史上今天的航天事件2011年11月3日天宮一號神舟八號對接
    歷史上今天的航天事件2011年11月3日凌晨1時36分,「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成功實現首次交會對接,為中國空間站計劃打下強有力的支撐點。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觀看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交會對接實況。
  • 天宮一號/神舟八號第二次天空交會對接圖片全記錄(十五)
    天宮一號/神舟八號第二次天空交會對接圖片全記錄(十五)
  • 太空人將不再入住天宮一號 壽終後或可超期服役
    分離後,天宮一號再次轉至長期運行軌道。當前,天宮一號已處於兩年設計壽命末期,專家表示,由於其各方面狀態良好,或將超期服役,繼續在軌進行各項試驗,但將不再迎接航天員入住。,屆時天宮一號和二號或將同時在太空運行。
  • 專家詳解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二次交會對接關節點
    專家詳解二次交會對接三大關節點    新華社北京11月14日電(田兆運、趙薇、謝波) 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的二次交會對接有哪些關節點?將面臨怎樣的考驗?    關節點:倒飛    事件:為順利進行二次交會對接,天宮/神八組合體於13日22時37分在距地面高度約343公裡的近圓軌道上偏航180度,建立倒飛姿態。    解讀(北京飛控中心副主任麻永平):此時,組合體運行以天宮一號控制為主,神舟八號處於停靠狀態,組合體的姿態調整由天宮一號來控制進行。
  • 天宮一號/神舟九號載人自動交會對接現場直播 - 中國網
    2012-06-18 12:57:00中國網: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宣布,經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計劃於18日14時許,實施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自動交會對接。對接完成、兩飛行器形成穩定運行的組合體後,航天員將於17時22分進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
  • 背景資料:從神舟一號到天宮一號
    新華網北京9月29日電(記者鞏琳萌)從神舟一號到天宮一號,一圈數字輪迴的背後,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一個戰略階段的跨越。短短12年間,中國,正在以令世界驚詫的「中國速度」飛向太空。
  • 副總指揮解析天宮一號:開啟中國空間站之夢(圖)
    核心提示  天宮一號主要承擔什麼任務?有何特點?由何種火箭發射?神舟八號何時發射?  在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發射前夕,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總裝備部副部長牛紅光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接受本報記者採訪,詳細解析天宮一號/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的有關情況。
  • 天宮一號,難說再見!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2日發布的消息稱,經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有關機構監測分析,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  這將是天宮一號最後的謝幕。  天宮一號是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也是中國在浩瀚宇宙中的「第一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