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創企業利用突破性顯微鏡性技術加速 COVID-19 疫苗生產

2021-01-16 電子工程專輯

Structura Biotechnolog 的突破性軟體可以迅速分析 2D 顯微鏡數據,了解分子結構。


在這場 COVID-19 疫苗研發的全球競賽中,科研人員和製藥公司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這種病毒的蛋白質結構。


然而,了解它們的前提是建立詳細的蛋白質分子 3D 模型,但迄今為止這項工作一直是項及其耗時的工程。Structura Biotechnology 開創性的軟體加速了這一進程。



這個加載了 Structura 軟體的 GPU 驅動機器學習算法,為一種叫做「冷凍電子顯微鏡」或「cryo-EM」 的圖像處理技術提供了動力,這項技術也是生化領域的一項革命性突破,曾獲得過 2017 年諾貝爾化學獎。


Cryo-EM 使強大的電子顯微鏡能夠捕獲接近自然狀態的生物分子的詳細圖像。這些圖像可被用於重建生物分子的 3D 模型。


利用 cryo-EM 提供的有價值的 2D 圖像數據,Structura 的 AI 驅動軟體 cryoSPARC 可以快速分析所得的顯微鏡數據,用於解決嵌入式蛋白質分子的 3D 原子結構。而這也使研究人員可以更快地評估藥物與這些分子結合的有效程度,從而大大加快了藥物發現的過程。


全世界已有上百個實驗室使用了這家在剛在多倫多成立三年公司的軟體。在 2020 年期間,使用該軟體的用戶數量激增,但並不令人驚訝。事實上,這家公司的執行長 Ali Punjani 指出,科學家們使用 Structura 的軟體來可視化 COVID -19 蛋白質的研究已經被發表在多本刊物中。


Punjani 說:「我們的軟體能夠幫助科學家了解蛋白質的外觀與一些剛被提出療法如何結合。對目標結構的了解越多,設計或識別鎖定在該結構上並阻止它的分子就越容易。」



Structura 的想法來自 Punjani 在多倫多大學工作時聽到的一次對話,這場對話關於如何使用顯微圖像解決蛋白質結構。他認為這個主題會成為他對機器學習研究的濃厚興趣的一個有趣的測試案例。


Punjani 於 2017 年組建了他的團隊,Structura 在大規模推理和計算機視覺算法的支持下構建的軟體,有助於從 2D 圖像數據中恢復 3D 模型。他說,關鍵是要以提高的準確性收集和分析足夠數量的微觀數據,以實現高質量的 3D 重建。


Punjani 說:「這是一個高度科學的領域,對錯誤的容忍度為零,弄錯了可能會浪費大量時間和金錢。」


Structura 的軟體通常在客戶的硬體上部署,必須完成處理實時 3D 顯微鏡數據的任務。Punjani 說,實驗室通常會在 NVIDIA Quadro RTX 6000 GPU 或類似設備上運行這項工作,而許多大型製藥公司已經投資了 NVIDIA V100 Tensor Core GPU 集群以及各種 NVIDIA 顯卡。


Structura 在運行 V100 GPU 的多 GPU 節點的機器上進行了所有的模型訓練和軟體開發。Punjani 說,由於問題的特殊性和特殊性,他的團隊從頭開始編寫了所有 GPU 內核。在 Structura 的 GPU 上運行的代碼是用 CUDA 編寫的,cuDNN 則用於一些高端計算任務。



鑑於 Structura 創新技術的價值以及 cryo-EM 的重要性,Punjani 並沒有抑制他對公司的雄心壯志。最近該公司加入了 NVIDIA Inception,這是一項初創加速計劃,旨在通過人工智慧和數據科學的發展培育初創公司,使行業發生革命性變化。


Punjani 說,與生物有關的任何研究現在都可以利用 cryo-EM 提供 3D 蛋白質結構信息,因此,業界對 Structura 軟體能完成的工作給予了廣泛關注。


他說:「我們正在構建的是 Cryo-EM 的基本構建塊,他們可以更好地實現基於結構的藥物發現。Cryo-EM將在所有生物學研究中無處不在。」



NVIDIA 首席科學家 BILL DALLY 通過 GTC 中國線上大會 2020 主題演講,為您解讀 NVIDIA 新科技如何助力解決當今世界的巨大挑戰。速速掃描下方海報中的二維碼觀看演講視頻!


相關焦點

  • 賽諾菲利用基因重組技術平臺加速開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
    2月19日,賽諾菲全球疫苗事業部賽諾菲巴斯德(Sanofi Pasteur)宣布,將與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開發局(BARDA)合作, 利用先進的基因重組技術平臺加速開發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苗。
  • 美國COVID-19疫苗研究最新進展
    疫苗臨床試驗中期結果前景良好: 獨立的數據和安全監控委員會(DSMB)負責監督研究性COVID-19疫苗mRNA-1273的三期試驗,該委員會於2020年11月15日審查了試驗數據,並與試驗監督小組分享了其中期分析。
  • 「老藥新用」對治COVID-19 —— 好處和挑戰
    問:圍繞COVID-19的疫苗研發,目前有很多報導,但我們也知道疫苗的研發可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同時,「老藥新用」(重新利用現有藥物)被視為是一種潛在的解決方案。您能談一下企業可以如何開展這項工作嗎?現有的檢測和分析工作流解決方案可以幫助簡化工作流程,更快地研究和破譯病毒感染生命周期,助力探索藥物再利用的可能性,以及潛在的新藥和疫苗的研發。
  • 賽諾菲巴斯德利用基因重組技術平臺加速開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
    賽諾菲巴斯德最新宣布,將利用先前開發SARS疫苗的經驗,與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開發局合作, 利用先進的基因重組技術平臺加速開發新冠病毒(COVID-19)疫苗。賽諾菲計劃進一步研究一款已進入臨床前期的SARS候選疫苗,用於預防COVID-19。在非臨床研究中,SARS候選疫苗已展示出免疫原性,並在動物攻毒模型中起到了部分保護作用。基因重組技術能對病毒表面的蛋白質產生精確的基因匹配。
  • 又一巨頭加入新冠病毒疫苗研發行列!賽諾菲利用基因重組技術平臺...
    2020年02月20日訊 /生物谷BIOON/ --賽諾菲(Sanofi)全球疫苗事業部賽諾菲巴斯德(Sanofi Pasteur)近日宣布,將利用先前開發SARS疫苗的經驗,與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開發局(BARDA)合作, 利用先進的基因重組技術平臺加速開發新冠病毒(COVID-19)疫苗。
  • 權威發布:《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9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在今天正式揭曉 2019 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10 Breakthrough Technologies)。圖 | 2019 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榜單包括:靈巧機器人、核能新浪潮、早產預測、腸道顯微膠囊、定製癌症疫苗、人造肉漢堡、捕獲二氧化碳、可穿戴心電儀、無下水道衛生間、流利對話的AI助手共 10 大突破性技術。
  • Science子刊:複製性RNA COVID-19疫苗在非人靈長類動物中觸發強大...
    複製性RNA COVID-19疫苗的設計和製劑,圖片來自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0, doi:10.1126/scitranslmed.abc9396。老年人對重症COVID-19的易感性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適合這一高危人群的疫苗接種是科學家們的一個重要目標。
  • RDPAC會員企業:加速研發助力全球抗疫
    本次合作將利用AbCellera公司在DARPA疾病大流行預防平臺(P3)項目下研發的快速流行病反應平臺,協同禮來公司在全球範圍內針對治療性抗體高效的開發、生產和分銷能力。  在收到美國首位COVID-19治癒患者的血樣一周內,AbCellera公司篩查了超過五百萬個免疫細胞以尋找能產生有效抗體的細胞,從而利用其幫助患者中和病毒和康復。
  • 外媒:突破性新冠疫苗背後的技術分歧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1月20日發表題為《突破性新冠疫苗背後的秘密成分》的報導,全文摘編如下:使用同樣革命性技術的兩種突破性疫苗在防止新冠病毒方面非常有效,但這兩種疫苗設計方法的不同影響了二者的增產速度和分發方式。
  • 除了疫苗,科學家還在探索更多預防新冠的方式 | 朝陽乙方周報
    這款由輝瑞與德國生物技術公司BioNTech聯合研製的新冠疫苗BNT162b2,是基於近年逐漸成熟的mRNA技術。目前全球暫無被批准使用該技術的治療方式和疫苗。關於這兩家公司如何走到了一起,我們在前天的編譯文章中做了分享。
  • 快速追蹤COVID-19疫苗臨床前試驗的新方法
    在雪梨大學的Richard Payne教授和Warwick Britton教授的領導下,研究小組用一種新的結核病疫苗證明了這種方法的應用,這種疫苗在小鼠身上產生了強大的保護性免疫反應。研究人員熱衷於進一步開發疫苗策略,以幫助新疫苗的快速臨床前測試,特別是針對呼吸道疾病的疫苗。
  • 強生公司在志願者莫名患病後停止COVID-19疫苗研究
    強生製藥公司(Johnson & Johnson,J&J)已經暫停了其研究性COVID-19疫苗的3期研究,因為參與試驗的一名志願者患上了一種無法解釋的疾病。它正在測試單劑量COVID-19疫苗JNJ-78436735/Ad26.COV2.S與安慰劑用於預防COVID-19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該項COVID-19候選疫苗研究使用的是強生公司(J&J)的AdVac技術平臺,該平臺還用於研發和生產該公司現有的伊波拉疫苗以及其他針對寨卡、RSV和HIV的研究性疫苗。
  • 賽諾菲用基因重組技術開發新冠疫苗 最快1年後人體測試
    2月19日,賽諾菲全球疫苗事業部賽諾菲巴斯德宣布,依據先前開發SARS疫苗的經驗,與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開發局(BARDA)合作,利用先進的基因重組技術平臺加速開發新冠病毒(COVID-19)疫苗。賽諾菲計劃進一步研究一款已進入臨床前期的SARS候選疫苗,用於預防COVID-19。在非臨床研究中,SARS候選疫苗已展示出免疫原性,並在動物攻毒模型中起到了部分保護作用。賽諾菲疫苗全球負責人David Loew表示:「我們必須協同合作才能應對全球性的健康威脅,比如最新的冠狀病毒。為此,我們與BARDA展開合作,加速開發這款潛在候選疫苗。
  • Nature:小鼠SARS-CoV-2模型助力COVID-19疫苗開發
    SARS-CoV-2是導致COVID-19的冠狀病毒,可鎖定ACE2受體,並利用這種受體進入細胞開始生長,從而導致感染。因此,這種受體自然而然地吸引了研究人員的目光。據報導,ACE2是一種蛋白質,存在於人體許多類型的細胞表面,包括心臟、腸道、肺和鼻子內部。
  • 賽諾菲用基因重組技術平臺開發新冠疫苗,最快1年後人體測試
    又一國際疫苗巨頭將加入新冠病毒疫苗研發的競賽。2月19日,賽諾菲全球疫苗事業部賽諾菲巴斯德宣布,依據先前開發SARS疫苗的經驗,與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開發局(BARDA)合作,利用先進的基因重組技術平臺加速開發新冠病毒(COVID-19)疫苗。
  • 部分COVID-19疫苗需零下70度運輸存儲 新溫度傳感器將幫助分發
    在科學家和製藥公司積極推進 COVID-19 新冠疫苗的同時,一些初創公司也在積極解決疫苗分發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 全球合成生物學社群對抗擊COVID-19的響應與支持
    面對全球疫情形勢,許多跨生物技術和合成生物學組織正在努力開發新的COVD-19診斷、疫苗和療法。GinkgoBioworks搜集匯總了全球合成生物學社群針對COVID-19的項目集合,並且仍在不斷更新增加中。人類作為命運共同體,正在調用全球科研力量和最新科技手段共克時艱。金斯瑞作為合成生物學社群的重要成員,一直在為全球抗疫研究貢獻力量。
  • Nature:小鼠SARS-CoV-2模型助力COVID-19疫苗開發
    SARS-CoV-2是導致COVID-19的冠狀病毒,可鎖定ACE2受體,並利用這種受體進入細胞開始生長,從而導致感染。因此,這種受體自然而然地吸引了研究人員的目光。據報導,ACE2是一種蛋白質,存在於人體許多類型的細胞表面,包括心臟、腸道、肺和鼻子內部。
  • 阿斯利康COVID-19疫苗有望獲英國臨時批准 計劃新增半劑量試驗
    來源:新浪醫藥新聞作者:範東東 編譯丨範東東 隨著人們對阿斯利康COVID-19疫苗試驗90%有效性數據真實性的擔憂不斷增加,這家製藥業巨頭表示將啟動新劑量的疫苗試驗與輝瑞和Moderna一樣,本周早些時候,阿斯利康宣布該公司COVID-19疫苗試驗的積極結果,有效性高達90%,且患者接種後未出現任何嚴重副作用。然而隨著試驗細節的曝光,阿斯利康的疫苗有效性遭受到了很大的挑戰,事實證明試驗數據存在相當大的水分,90%的試驗結論是由於試驗中出現的烏龍事件。
  • 重大消息,牛津疫苗指日可待
    牛津疫苗的近況一項大型試驗顯示,由牛津大學開發的冠狀病毒疫苗在預防人們出現Covid-19症狀方面非常有效。疫苗的研發者莎拉·吉爾伯特(Sarah Gilbert)教授說:「今天的宣布使我們距使用疫苗來結束由(病毒)造成的破壞的時間又加速了一步。」英國政府已經預購了1億劑牛津疫苗,阿斯利康(AstraZeneca)表示,明年將為全球生產30億劑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