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才是你該追的星「春妮」帶你去火星吃土豆

2020-09-12 BTV文藝頻道

2020年,

突發疫情和不斷變化的國際形勢,

讓我們明白,

科技是強國利器,

決定國力,改變國運。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科學家才是我們最應該追的星

為此

《春妮的周末時光》

特別策劃「打開科學之門」系列節目,

帶領同學們走進中國科學院,

走訪了數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科學家,

帶來五堂硬核科普課,

在平凡的地方感受不平凡的科學力量。


「打開科學之門」的第一站,

春妮和好友孫茜帶著孩子們來到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近距離感受空間科學的獨特魅力。


本期嘉賓 :

空間科學家 | 吳季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

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理事長

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會士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曾任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

」嫦娥一號、三號」探測器有效載荷總指揮

「螢火一號」工程科學應用首席科學家

「地球空間雙星探測計劃」應用系統總設計師


2020年7月23日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

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

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預計將飛行約7個月抵達火星。

那麼問題來了:

最低溫零下153攝氏度,

沒有水源,土壤成分不合適,沒有氧氣,
在火星上種土豆真的可行嗎?


答案是肯定的!

M國航空航天局發報告稱,

國際空間站中的太空人

已經成功通過種子栽培出了

萵苣,萵苣的種植採用無土栽培,

太空人使用紅色、藍色和綠色LED燈

提供萵苣光合作用所需的光線,

所以不僅土豆,

在火星上種植其他作物也是可以的。


你們看到的電影中

男主角利用人類糞便來充當肥料的做法,

被植物學家認為有失嚴謹,

應當先進行堆肥發酵處理

以降低微生物危害。


也許以後最動人的情話不是,

&34;,

而是——

走,帶你去火星吃土豆!


在空間科學中心裡,

我們終於看到了傳說中

神奇的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號」!

那麼問題來了:

在天文學界和物理學界,

有一個被科學家稱為世紀之謎的問題待解,

這便是暗物質。

那麼什麼是暗物質?

找到它有什麼用呢?

吳季在他的科幻小說

《月球旅店》如此寫到:

讓來自地球上的每一個人

都能夠在月球上遙望自己愛的人,

當你感受到那裡有人愛著你,

你的感受就因為星際間的距離

而變得無限宏大了。


有網友說,最想和太空人談戀愛!

既可以保持一種「最浪漫的長距離關係」

還可以在漫長的航空之旅結束後

聽奇幻的宇宙故事。


那麼問題來了

你會和太空人談戀愛嗎?

關於宇宙我們似乎永遠有說不盡的話題,

天空真的是藍色的嗎?

為什麼我們看到的星星是一閃一閃的?

黑洞是個「洞」麼?

人能通過黑洞穿越到另一個空間嗎?

一旦地球停止轉動,地球將會發生什麼?

……


別說我沒告訴你,

在《春妮的周末時光》特別節目

《仰望星空,逐夢蒼穹》裡,

也許可以找到你想了解的答案!


更多精彩內容,

盡在中國人壽獨家冠名的

《春妮的周末時光 | 仰望星空 逐夢蒼穹》

以及

搜索&34;觀看

相關焦點

  • 72.5萬人捨生忘死,14億中國人淚目:這才是我們最該追的星!
    而這背後,是令14億人淚目的默默付出,是我們最該追的星! 他們連續搶險8小時, 才終於吃上一口飯, 帶著滿身泥濘席地而坐,
  • 這才是你該追的全球大片 世界有時差夢想不打烊
    原標題:這才是你該追的全球大片!世界有時差,夢想不打烊今天,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在北京舉行人民日報新媒體推出微視頻《夢想不打烊》為你講述相隔萬裡的追夢故事08:00 義烏 畫筆裝車準備發往馬德裡10:00 西安 哈薩克斯坦少女來華求學15:00 西爪哇中國水稻專家為印尼農民提供技術援助17:00 吉布地孩子在場地追逐他們的足球夢
  • 《火星救援》一部學霸在火星被拋棄後種土豆,最終獲救的高分電影
    大家好,我是Mandarin,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一部學霸在火星被拋棄後種土豆,最終獲救的電影——《火星救援》。男主馬特呆萌跟隊友在火星執行任務的時候,遇到了風暴,呆萌被一個類似鍋蓋一樣的衛星天線給撞飛了,醒來以後發現火星上只剩下自己一個人了,納尼,隊友不會被火星的怪獸給吃了吧?當然不可能,這又不是一部恐怖片,原來是呆萌的隊友以為呆萌掛掉了,拋棄了呆萌,其他人早已坐著飛船離開了火星。呆萌此時心中萬念俱灰,肯定把這些個隊友罵了個遍。
  • 他們才是年輕人應該追的「星」
    如果你獲得800萬獎金,你會怎麼花?是買車,還是買房?或許,800萬元還有更好的「歸宿」。在2019年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於北京揭曉,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錢七虎院士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共同榮獲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800萬元。
  • 火星移民真能實現嗎?火星上能種土豆嗎?快報對話「火星叔叔」鄭永春
    火星上到底有沒有生命?火星移民真能實現嗎?還有科幻吃貨最關心的問題,等移民到了火星,能像電影《火星救援》裡一樣種土豆嗎?快報特別聯繫到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中國第一位卡爾·薩根獎得主鄭永春,為大家科普你想知道的火星。在微博上,鄭永春擁有30多萬的粉絲,是國內知名的科普大咖。
  • 《火星救援》:知識就是力量,土豆就是食糧!
    影片主要講述五名美國太空人,準備首次登陸火星,但中途遇到了強風暴,火星登陸計劃被迫停止,太空人馬克被誤認為遇難,被留在了火星上,但其實馬克並沒有死,等馬克醒來,看到眼前的一切,才明白髮生了什麼事情,然後馬克就開始想法生存下來,再想辦法回到地球。
  • 《春妮》成龍大哥調咖啡 吳奇隆做蛋包飯
    網易娛樂4月12日報導  《春妮的周末時光》是以主持人春妮為中心全方位打造的中國首檔情境戲劇訪談節目,也是北京電視臺唯一一檔以主持人名字命名的欄目。它摒棄了常規電視節目的舞美設計,把家搬進錄影棚,將演播室設計成春妮家的客廳,明星以朋友做客的形式出現,並且大秀他們拿手的家務活。
  • 去火星種土豆,有譜
    古代中國人把火星稱為「熒惑」,因其熒熒似火,行蹤不定。隨著科學的發展,人類不僅揭開了火星的神秘面紗,還發現這顆星球相當宜居。於是,人類邁向火星的腳步越走越快,除了登陸火星,還要在火星定居。特別是隨著影片《火星救援》的上映,大家似乎覺得移民火星已經不是件遙遠的事了。要移民,就得有食物。
  • 18世紀時的歐洲人從不吃土豆,他們是怎樣愛上土豆的?
    俄羅斯人說:「一個土豆我有一千種做法!」德國人說:「我每年能吃一千個土豆!」在俄羅斯,毫不誇張的說,是「民以土豆為天」;在德國,土豆則是他們引以為傲的「國菜」,每年的8月19日是他們為紀念土豆而設立的「土豆日」。
  • 《火星救援》:他竟然在火星上種出了土豆!令火星顫抖的植物學家
    如果你發現自己穿著太空衣從火星醒來,周圍空無一人,整個星球甚至整個太空都無人回應你會怎樣?有個植物學家的做法是,那就在火星上種土豆吧,於是火星被他殖民統治了。因為一旦你在哪裡種下莊稼,就意味著你對那兒開始了殖民統治。
  • 《火星救援》如果你一個人被困火星怎麼辦?堪比火星版魯濱遜
    而他呢必須堅持四年,因為火星探索任務啊就是四年一次,你說怎麼辦吧?小帥打開一盒箱子,看向了自己的奧利給(大便),別多想了,他不是要吃,而是要想辦法種地。還好他及時用膠帶給纏上了,才勉強活下來。不過呀大鵬就慘了,土豆讓全都暴露在外面,結果給凍死了。小帥又一次向上絕望,只好無能怒吼幾下以示不滿,因為剩下那點食物。不夠吃了,補給送達之前他一定會餓死。小帥只能修好艙門,思考下一步該怎麼辦,放棄嗎?當然不,他整理好土豆,進一步壓縮食物攝入量,準備繼續抵抗。
  • 《火星救援》在火星上種土豆:這科學嗎?
    今天,年度太空大片《火星救援》將全國上映,相信很多太空迷已準備去圍觀,揚子觀影圈10名圈友昨天也提前看過IMAX 3D版,大家紛紛表示,在IMAX 3D大屏上火星呈現令人震撼的絢麗景象,最令人稱奇的是,馬特·達蒙飾演的太空人剛好也是植物學家,被獨自遺留火星後,能靠種土豆吃土豆生存500天。
  • 土豆為什麼又叫馬鈴薯?看完後保證你再也不想吃它了!
    土豆是世界範圍內比較常見的作物,同時也是世界第四大糧食作物。土豆有許多的別稱,諸如馬鈴薯、地蛋等。接下來就讓小編為您介紹一下土豆為什麼又被成為馬鈴薯吧! 要說起土豆為什麼又叫馬鈴薯,還有從土豆傳入中國的歷史開始說起。土豆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區,16世紀被西班牙殖民者從南美洲帶到歐洲,隨後逐漸傳入中亞、中南亞等地。明代有一段時間中國正處於饑荒時期,哀鴻遍野。這時身處中南亞的僑民就想著怎樣可以為祖國做一點貢獻,就在這時易於培育而產量高的土豆就被他們給盯上了。
  • 知道了這些,你可能更想去看《火星救援》|CBNweekly
    如果你覺得NASA終於在火星上發現了水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嗯,《火星救援》劇組裡的一些人在消息發布一個月前就知道啦。總共70天拍攝中,攝製組用了21天拍攝美國宇航局的火星任務細節。當男主角發現自己被困在了火星上,他首先要做的事是弄出更多的食物等待救援。幸運的是他可是一名植物學家,於是就出現了火星土豆!電影上映前,20世紀福斯與mailaspud.com合作,免費寄送1000個土豆。
  • 火星上都有水了!那去火星前你都要帶哪些東西?
    他們發現了火!星!上!有!水!有水!有水!有水 !這個消息真是驚為天人啊,都說水是生命之源,有水就有可能有生命,就生命有可能有火星人,有火星人就有可能有火星男。這對於廣大中國待嫁大齡男人都不是好東西女性來講,真是一個莫大的福音。。。。。。。還記得火星男吳彥祖嗎?
  • 《火星救援》太空人在火星上種土豆:這科學嗎?
    今天,年度太空大片《火星救援》將全國上映,相信很多太空迷已準備去圍觀,揚子觀影圈10名圈友昨天也提前看過IMAX 3D版,大家紛紛表示,在IMAX 3D大屏上火星呈現令人震撼的絢麗景象,最令人稱奇的是,馬特·達蒙飾演的太空人剛好也是植物學家,被獨自遺留火星後,能靠種土豆吃土豆生存500天。
  • 張存浩、程開甲……他們才是最該追的星!
    趙忠賢說,力爭提出新的概念、新的理論並且讓外國人接受,真正去引領世界超導研究的發展。小時候父親經常悄悄提醒他,「你是中國人,你的國家是中國。」「不做亡國奴,就必須有強大國防。」父親的話讓王澤山從小就暗下決心。
  • 《回到火星》- 帶你去火星談一場奇幻戀愛!!!
    近日,本年度最浪漫的科幻愛情電影《回到火星》宣布即將於10月13日跨越星際,以浪漫愛情旋風侵襲地球,甜蜜之勢引發強烈關注。        與此同時,《回到火星》定檔海報預告雙發,最純真的愛情和最唯美的畫面同時呈現在這場星際冒險旅途中,一股來自火星的戀愛力量即將震撼來襲。
  • 你愛土豆,我偏偏愛魚
    這主要是因為,小時候在南方老家長大,因為遠離了父母,一直都被奶奶寵得厲害,每次吃魚,魚裡面的刺一定都是奶奶挑乾淨了才把肉肉餵進我的小嘴裡,後來回了有父母的北方,又正是物資匱乏年代,魚就吃得少了,以至好長時間竟然忘記了魚是長著刺的,再到吃魚的時候,稍不小心嗓子眼就會被魚刺卡住。雖然沒有強烈地企盼過魚,但在朦朧的印象裡,魚應該算是好東西的。
  • 《火星救援》:馬特·達蒙在火星上種土豆的日子
    《火星救援》:馬特·達蒙在火星上種土豆的日子,馬克等六人人去火星執行任務,但是遇上巨大的沙塵暴。過了不曉得多久,馬克在氧濃度過高的報警聲中醒來,等他回到基地,發現飛船開走了,整個火星只剩下他一個人。幸好基地的各項功能都正常,所以馬克暫時死不了。按計劃美國宇航局將在四年後才再次登陸火星,這意味著他必須在火星上生活四年,空氣、水都沒問題,食物可以堅持一年,最後他靈機一動,決定在基地裡種土豆,反正本身就是植物學家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