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火星種土豆,有譜

2020-12-06 環球網

古代中國人把火星稱為「熒惑」,因其熒熒似火,行蹤不定。隨著科學的發展,人類不僅揭開了火星的神秘面紗,還發現這顆星球相當宜居。於是,人類邁向火星的腳步越走越快,除了登陸火星,還要在火星定居。特別是隨著影片《火星救援》的上映,大家似乎覺得移民火星已經不是件遙遠的事了。

要移民,就得有食物。在眾多的糧食作物中,土豆有幸成了科學家首選品種之一。美國航空航天局近日宣布,將與利馬國際馬鈴薯研究中心合作,在南美洲阿塔卡馬沙漠進行太空種植模擬實驗,嘗試在模擬的火星環境中種植土豆。

阿塔卡馬沙漠的土壤環境可謂是地球上最像火星土壤的地帶,科學家還將模擬出火星大氣,將種出的土豆暴露在極高的紫外線輻射下。被選中的土豆也非「等閒之輩」,均是可在類似火星的酸性少水環境下存活的「強壯」品種。

有人會問,為什麼選土豆呢?土豆不僅口感好,而且營養均衡、生長周期短。土豆中的蛋白質最接近動物蛋白,並且富含賴氨酸和色氨酸,其蛋白質和維生素C的含量相當於蘋果的10倍。更重要的是,土豆既能作食物,也能作「種子」——只要將帶有芽眼的土豆埋到土裡就可以,正如《火星救援》中太空人馬克所做的一樣。

不過,真的在火星上種土豆,還要解決許多細節問題。比如說,火星的土壤與地球不同,沒有幫助植物生長的細菌,卻有可以殺死植物的重金屬鹽,若想在火星種東西,先要對火星土壤進行處理。雖說無土栽培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但在火星土壤上進行種植更具可持續性,而且一旦證實了在其他星球耕種地球植物可行,這不僅是航天領域的一大突破,也將為農學、植物學等學科開闢一個全新的研究方向。

在成功將人類送入宇宙空間後,科學家們開始著手實踐如何讓太空人在離開地球後待的時間越來越長、生活質量越來越高。在太空進行種植便是拓展太空人活動範圍、改善生活條件的一個嘗試。事實上,除了土豆之外,各國的航天部門還在努力試種別的植物,只吃土豆對於太空人來說畢竟太單調了。不久前,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太空蔬菜生產系統就為太空人提供了在太空生長的萵苣。

人類探索宇宙的最終目的,不僅是為了開墾宇宙空間一片片的處女地,還是為了給人類的未來生活帶來更多改變。換句話說,是人類的現實需求在不斷激勵著航天事業的發展:一次火箭發射的成本太高,於是SpaceX公司造出了可以回收再利用的火箭;地球上的自然資源有限,於是各國開始探討小行星採礦的可能性;龐大的人口讓地球不堪重負,於是移民火星的計劃開始出臺……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宇宙沒有盡頭,人類探索的腳步也不會停止。(強薇)

相關焦點

  • 《火星救援》在火星上種土豆:這科學嗎?
    今天,年度太空大片《火星救援》將全國上映,相信很多太空迷已準備去圍觀,揚子觀影圈10名圈友昨天也提前看過IMAX 3D版,大家紛紛表示,在IMAX 3D大屏上火星呈現令人震撼的絢麗景象,最令人稱奇的是,馬特·達蒙飾演的太空人剛好也是植物學家,被獨自遺留火星後,能靠種土豆吃土豆生存500天。
  • 《火星救援》太空人在火星上種土豆:這科學嗎?
    今天,年度太空大片《火星救援》將全國上映,相信很多太空迷已準備去圍觀,揚子觀影圈10名圈友昨天也提前看過IMAX 3D版,大家紛紛表示,在IMAX 3D大屏上火星呈現令人震撼的絢麗景象,最令人稱奇的是,馬特·達蒙飾演的太空人剛好也是植物學家,被獨自遺留火星後,能靠種土豆吃土豆生存500天。
  • 《火星救援》:馬特·達蒙在火星上種土豆的日子
    《火星救援》:馬特·達蒙在火星上種土豆的日子,馬克等六人人去火星執行任務,但是遇上巨大的沙塵暴。過了不曉得多久,馬克在氧濃度過高的報警聲中醒來,等他回到基地,發現飛船開走了,整個火星只剩下他一個人。幸好基地的各項功能都正常,所以馬克暫時死不了。按計劃美國宇航局將在四年後才再次登陸火星,這意味著他必須在火星上生活四年,空氣、水都沒問題,食物可以堅持一年,最後他靈機一動,決定在基地裡種土豆,反正本身就是植物學家嘛。
  • 火星救援種土豆的事可行嗎?未來火星建立基地的可能性有多大
    文/太陽隨著我國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關於火星是否能夠滿足我們生活需求的問題再次被熱議,那麼,像影視劇中在火星上種土豆的事情能夠發生嗎?未來人類在火星建立基地的可能性有多大?在科幻電影火星救援當中有這麼一幕,男主在被困火星食物短缺的情況下,自己搞了個溫室培育土壤種土豆,最後還成功了,那麼這是否說明利用電影中的方法,人類在火星上就能夠種植土豆呢?其實真實的情況遠遠沒有這麼簡單。
  • 火星移民真能實現嗎?火星上能種土豆嗎?快報對話「火星叔叔」鄭永春
    火星上到底有沒有生命?火星移民真能實現嗎?還有科幻吃貨最關心的問題,等移民到了火星,能像電影《火星救援》裡一樣種土豆嗎?快報特別聯繫到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中國第一位卡爾·薩根獎得主鄭永春,為大家科普你想知道的火星。在微博上,鄭永春擁有30多萬的粉絲,是國內知名的科普大咖。
  • 《火星救援》中的硬核科幻,火星上種土豆真的可行嗎
    《火星救援》(The Martian)改編自安迪·威爾2011年出版的同名科幻小說,相信大家都已經看過,在這部少見的、沒有反派的電影中,人類通力協作完成了一個看似不可能的任務,其科幻內容相當硬核。不過今天筆者打算針對其中的一個情節跟雷德利老爺子較較真:馬克·沃特尼真的能在火星上用便便種土豆養活自己嗎?
  • 現實和電影的距離:火星上真的能種土豆?
    火星上真能種植土豆嗎,國際空間站現在能種植哪些食物以供食用?電影中,馬克·沃特尼在等待救援的 549 天裡,用技術利用僅夠存活 31 天的補給,成功在火星上完成造水、造空氣、發電,甚至還用自己的便便種土豆養活了自己。
  • 種土豆、辦奧運會!科學家燒腦暢想火星生活種種趣事
    本次活動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關於「火星之路」的探討,眾多天文領域的科學家走到臺上,暢想火星生活,雖然科幻色彩濃鬱,但也頗具科學知識性和趣味性,引來臺下的陣陣掌聲。會飛的人類才有希望  地球是個伊甸園,為什麼我們還要飛往茫茫太空呢,我們為什麼還要探測月球、探測火星呢?
  • 《火星救援》一部學霸在火星被拋棄後種土豆,最終獲救的高分電影
    大家好,我是Mandarin,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一部學霸在火星被拋棄後種土豆,最終獲救的電影——《火星救援》。學好數理化,走遍宇宙都不怕,科學家會種樹誰也攔不住,呆萌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自己用材料搭建了一個蔬菜大棚,然後用自己的大小便施肥,居然在火星上種出了土豆,是的,你沒有聽錯,呆萌靠一己之力在火星上種出了土豆,這就解決了糧食的問題,真的是一個人吃飽,全火星不餓。
  • 火星救援:看帥哥在火星上種土豆,一部難得的科幻片,值得一看
    浩瀚的宇宙,未知一切讓人們充滿了探索的欲望,人類雖然居住在地球,但一直也在進行著對其他星球的探索,男主跟小夥伴登上火星,一場意外來襲,本以為已經喪生的男主卻開始了在火星的種土豆生涯。男主是一名生物學家,也是一名登火星的太空人,他所在的小隊已經在火星有一段時間了,目的是要採集樣本,以便人類更好地了解火星,但一場前所未有的沙塵暴襲擊了基地,被颶風掀翻的通訊雷達則是恰巧的砸到了男主的頭上,將它打到了十幾米之外,而颶風越發的嚴重,大家不得不撤離。
  • 火星救援:我在火星種土豆的那兩年
    話說從天問一號成功升空算起,幾個月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原定的計劃是小可愛它大概會在飛行約7個月後抵達火星,開啟自己的火星傳奇。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近幾年來最知名的一部關於火星的電影——《火星救援》。《火星救援》是由美國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出品的科幻冒險片,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馬特·達蒙、傑西卡·查斯坦、克裡斯汀·韋格、傑夫·丹尼爾斯、凱特·瑪拉、塞巴斯蒂安·斯坦、切瓦特·埃加福特聯袂主演。該片於2015年10月2日在美國上映。
  • 2017考研英語閱讀精選:美模擬在火星上種土豆
    他們將對100種精心挑選的、已在類火星極端環境下嚴格評估的品種進行培育,而這最終將為人們在這顆紅色星球上建立蔬菜種植「大棚」鋪平道路。   在獲選土豆中,有40種是安第斯山脈土生土長的品種。這些品種可在不同生態地區生長、對氣候的突然變化具有耐受性,並可在多巖石的乾旱土壤中生長繁育。   The other 60 are genetically modified varieties able to survive with little water and salt.
  • 他們才是你該追的星「春妮」帶你去火星吃土豆
    預計將飛行約7個月抵達火星。那麼問題來了:最低溫零下153攝氏度,沒有水源,土壤成分不合適,沒有氧氣,在火星上種土豆真的可行嗎,在火星上種植其他作物也是可以的。也許以後最動人的情話不是,&34;,而是——走,帶你去火星吃土豆!
  • 《火星救援》:知識就是力量,土豆就是食糧!
    《火星救援》由美國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出品的科幻冒險電影,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馬特·達蒙主演,該片根據安迪·威爾的同名小說改編,於2015年10月2日在美國上映,《火星救援》首日票房就有5700萬人民幣,登頂當日票房冠軍,同時也超越《星際穿越》,成為在華上映的首日票房最高的科幻片。
  • 《火星救援》:他竟然在火星上種出了土豆!令火星顫抖的植物學家
    如果你發現自己穿著太空衣從火星醒來,周圍空無一人,整個星球甚至整個太空都無人回應你會怎樣?有個植物學家的做法是,那就在火星上種土豆吧,於是火星被他殖民統治了。因為一旦你在哪裡種下莊稼,就意味著你對那兒開始了殖民統治。
  • 科幻冒險片《火星救援》,太空人種土豆為生,500多天後重返地球
    ,卻不幸遇上了火星風暴,而就在眾人準備返回休息艙時馬克卻成為了那個最倒黴的不幸被碎片擊中。樂觀的馬克覺得自己不能等死,幸運的是馬克還是一位植物學家,沒錯這就是主角光環,於是他利用現有的條件決定在火星搞一個溫室大棚利用現有的土豆搞種植,因為火星條件並不利於植物生長,馬克只能在狹小的休息倉內搞實驗,馬克用地球土和火星土結合再將自己的糞便收集起來做養料,這個畫面真的是讓人很不適應。
  • 土豆是什麼梗?《火星救援》招募30名觀眾免費漲姿勢!
    今天有個重要任務.我們要招募30名觀眾了解火星種土豆的方法!
  • 火星不止能種土豆,我們未來能吃上來自太空的食物?
    筆者:扶蘇科幻電影《火星救援》中,被困在火星上的人類植物學家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識自救,並且成功在火星表面的封閉太空艙中實現了自給自足,為自己爭取了寶貴的營救時間,這一情節給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對於其他科幻電影,這種建立在現有理論基礎上設定的影視情節更加真實,並且引發了人們的思考和討論。
  • 「影評」火星救援的土豆情結,達蒙的電影風格及三體十一維殺的聯想
    土豆是我最愛的食物。看來我去火星也是能愉快地活下去的。說到種土豆,我記得小時候也是種過的,是將發了芽某一小塊切下來,埋進土裡,芽尖朝上,再澆水,就可以了。吧。會種土豆就是植物學家,那我農村父母就是超級植物學家了。
  • 《嗨,去火星吧!》| 第五集《移民火星靠譜嗎?》
    火星上種土豆,能行嗎?電影《火星救援》中講述主人公被困火星之後,利用僅有的資源來種植土豆維持生計,事實真是這樣嗎?《火星救援》電影裡面提到了種土豆,但是實際情況要比那個電影上要複雜得多,種土豆也沒那麼容易。